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教育產品娛樂內容泛濫,背後是躲不過的變現難題

教育產品娛樂內容泛濫,背後是躲不過的變現難題

在線教育變現難。

近日,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某知名學習作業類App內含有遊戲成分,甚至助推孩子成為「氪金」玩家,有的App內發布大量明星榜單和打榜攻略。南方都市報報道稱,該現象並非孤例,App「作業幫」內也存在大量與學習無關的內容。

教育產品廣告、娛樂產品內容泛濫,其實背後還是變現難題。作業幫是以拍照答題起家的學習軟體,在該平台上學生可以通過拍照、語音等方式搜索問題答案。然而 ,就拍照答題本身來說,轉化率卻不高,變現存在困難。

一位專註專註教育賽道的FA對36氪分析稱,這是教育公司在探索商業模式,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實現商業變現。不論是作業幫還是一起作業最開始都是在做工具型產品,從切入公立學校著手佔領渠道獲得流量,然而轉化率卻很低。「雖然目前的用戶量都有幾千萬的量級,但是就變現來講,與公司的估值是不匹配的」,該人士表示。

此前作業幫還切入過外語市場做一對一,現在又在做課外輔導。工具類學習產品學霸君也曾將其一對一產品剝離出來,重新組織團隊進行運營,原因就在於工具型產品雖然有很大流量,轉化卻困難。此前以拍照搜題起家的阿凡題,近兩年也將目光投入到了線下市場,重新獲取流量,切入課後輔導。

「雖然資本的不斷注入使教育賽道跑出了不少獨角獸,但以一起作業為例,今年的年營收卻達不到10億元,而同是獨角獸,VIPKID的年流水卻是50億。」上述人士表示。

不僅是工具產品存在變現困境,就整個在線教育行業來說,仍是處於燒錢階段,存在盈利難題。

一位資深運營輔導培訓師喬怡對36氪表示,在線教育燒錢主要還是兩方面原因,一是搶佔市場份額。近些年在線教育的玩家越來越多,只有大規模的燒錢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另一方面,更是有資本的加持。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之下,在線教育卻還是不斷獲得高額融資。然而,資本卻不懂教育,燒錢比價、培養獨角獸、擠兌併購的現象時有發生。

雖然在線教育可以通過收取材料庫使用費、課程加盟、運營輔導等很多方式實現變現,但就目前來看還未形成規模。至今在線教育還未出現盈利的公司,都處在跑模式階段,更注重垂直細分。

「在資本的驅動和壓力下,在線教育都把重點放在聚集流量上面,目前的商業模式尚不清晰。大部分在線教育機構虧本賣課的方式很難支持,最後的漏洞肯定會有人買單,是家長還是資本就不知道了」,該培訓師對36氪表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趣頭條CFO王靜波:用戶補貼的模式也許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容易
QQ寵物今日停服,那些感慨的人啊,其實早已經和它說了再見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