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整天說「動一次打一次」,你知道「動次打次」到底是啥嗎?

整天說「動一次打一次」,你知道「動次打次」到底是啥嗎?

今天開場AI先給大家唱歌,請大家配合節奏拍手:

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哎~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

千年等一回誒誒誒~~~~

Giphy

我猜你聽每句歌的時候都拍了8次手!再來試一次,隨便想一首最近的流行歌曲,跟著拍拍手,唱完一句拍手的次數,十有八九是4的整數倍

這不是猜心,而是因為不管是什麼音樂APP,只要是給你推送的流行音樂,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是四拍子

動次打次就是四拍子

四拍子,又名四四拍,意思是在樂曲里,(這句話不重要)一個四分音符是一拍,(這句話比較重要)一個小節有四拍

拿剛才AI唱的《愛情買賣》那一句歌詞來說,這一句里有兩個小節,每小節四拍,兩小節一共就是八拍,所以你拍了八次手,節奏感就是如此渾然天成。

如果一小節是一個圓圈,四個拍就是均勻分布的四個點丨gif來源於YouTube視頻,上傳者TED-Ed

這麼講還覺得一頭霧水?那咱們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說:常說的「動次打次」就是四拍子——「動」是強音,「次」是弱音,「打」介於兩者之間,叫次強音。這麼一來,四拍子的節奏就是「強-弱-次強-弱,強-弱-次強-弱」的循環,再不濟,你把四拍子理解成「1234,1234」的循環也可以。

但我相信,用不著看這些文縐縐的講解,你也能把「動次打次」念得動感十足跌宕起伏。

Giphy

三歲侄子都能「動次打次」,是由於咱們聽到的四拍子音樂太多了——民謠、搖滾、迪斯科、鄉村音樂……都跑不了。這麼說吧,如果你是個架子鼓菜鳥,只要學會了「動次打次」這一個打法,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對付幾乎所有流行歌曲了!

一張萬能鼓譜丨微博@大麥搖滾

行,你說几几拍是西方玩意兒,事實上咱們的土產音樂也類似,只不過用的說法是「」(強拍)和「」(次強拍或弱拍),「一板一眼」就是「強-弱」的二拍子,而「一板三眼」差不多對應的就是「動次打次」[2]。

微博截圖

跳出音樂範疇,咱們邊拍手邊背古詩、喊一二一的走路口號試試,記得把詩歌和口號中的停頓時間也算上:

白日依山盡 (停頓),黃河入海流 (停頓);

齊步走!一、二、一,(停頓),一、二、一(停頓);

第九套廣播體操,預備起!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wocao,都是四拍子!

恭喜你,意識到了被四拍子支配的快樂。

Soogif

最得勁兒的節奏

四拍子音樂中的強弱節奏交替較頻繁,「強-弱-次強-弱」的節奏會給人一種「被人向前推」的感覺,特別能帶動情緒,要是想來一段歡脫的尬舞,四拍子是最好的選擇,開頭AI唱的那幾首就行。

gif來源於優酷,上傳者九間草屋

回到更早的時候,四拍子也是「勁頭足有精神」的體現。咱們的老老老祖先在剛變成人的時候,幹活兒的基本動作是醬嬸兒的:

做石器:舉起來,砸下去,再舉起來,再砸下去;

砍樹的時候,揮斧子,拔斧子;

哪怕是最簡單的走路,也是左右、左右、左右的循環。

giphy

為了勞動的時候給自己鼓勁兒,或者集體勞作時候統一眾人步調,勞動號子也要符合這個節奏,比如「1,2,3——」,其中喊「3」的時長是前面數字的兩倍,因此也構成了一個「1234」的四拍子,用來指揮勞動的節奏

行,就算你是不幹活的仙女仙男,靜靜地坐在家裡喘氣兒,「呼——吸——,呼——吸」可不也是按著二拍子來的嘛。

因此,二拍子(「12,12」)和四拍子(「1234,1234」)可以說是最自然的節奏,而人類學會拍手唱歌后創作出的第一個作品,不是二拍子就是四拍子,我話就撂這兒了。

Soogif

所以,儘管接受過音樂訓練的人更樂于欣賞不同節拍的音樂,但被大多數人接納和喜愛的,還是簡單明晰的四拍子,這也為廣大求偶青年提供了便利,只要學會「T323,1323」這一種四拍子的吉他彈法,就能在心上人宿舍樓下彈唱一萬首情歌——這大概也四拍子在流行音樂界風起雲湧的奧秘。

試試更多節拍

二拍子和四拍子很相似,還比四拍子更簡單有力脆生生,因此通常用在進行曲兒歌中,更多強調律動感,參見世界名曲《運動員進行曲》和《粉刷匠》。

Soogif

在流行音樂的廣大江山裡,也有三拍子的一席之地,B-box效果為「動次次」,一般是「強-弱-弱,強-弱-弱……」,數起來是「123,123」。

三拍子的「動次次」,強弱節拍交替慢,讓人覺得悠揚輕快,因此更多地出現在翩翩起舞的溫柔音樂中,大家都會唱的《雪絨花》就是三拍子的有名代表,還有學舞蹈的同學們,也一定熟悉老師的口號「一噠噠,二噠噠」,非常溫柔舒展。

溫柔的三拍子,也是華爾茲的節奏丨gif來源於YouTube視頻,上傳者TED-Ed

不過有多個實驗表明,給受試者聽二拍子和三拍子的節奏,在處理三拍子音樂時,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而沒有接受過音樂訓練的普通人,甚至會比音樂家消耗更多的精力去理解三拍子[4][7],這表明了偶數拍是普通人聽著最舒服的節奏——所以課間操幾乎都是「1234,2234」的廣播體操,而不是「123,123」的圓舞曲。

誰還沒有個「1234,2234」的青春呢丨soogif

世界上還有很多令人髮指的複雜節奏:

五拍子(5/4拍,「12345,12345」的循環)、9/8拍、11/8拍(後兩種就不展開講了)等等,可以參考文末曲子難度。

這些節奏複雜到普通人難以一邊欣賞一邊跟著節奏拍手抖腿(反正我不行),而不能使人抖腿的音樂就很難大範圍流,否則KTV里的姑娘小伙將唱得七零八落、廣場上的叔叔阿姨將群魔亂舞。

giphy

一個玩意兒要流行起來,最基礎的條件除了好玩,就是易於接受好上手,比如下面兩首音樂作品,一個七拍子(每小節7拍,「1234567,1234567」的循環),一個是四拍子,你覺得哪一首更容易跟著抖腿、更容易讓大多數人欣賞和喜歡呢?

小蘋果

 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電影原聲帶

筷子兄弟 

00:00/03:31

作者:李小葵

編輯:luna

參考資料:

1,《節拍觀念縱橫談》,張林,《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2,《試論中國與歐洲音樂節拍體系》,張林,《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3,《音樂節拍認知的研究評述》,歐陽玥,戴志強,《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18期

4,《音樂節拍速度變化的辨別優勢認知研究》,歐陽玥,肖鑫,戴志強,《心理科學》,2012年35期

5,《西方音樂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保羅·格里菲斯(Paul Griffiths),上海三聯書店

6,A Different Way to Visualize Rhythm-John Varney,YouTube@TED-Ed

7,Rhythmic context influences the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of musicians and nonmusicians,Jongsma, L. A., Desain, P.&Honing,H. Biological psychology, 66, 129–152

8,The「Ticktock」of our internal clock: Direct Brain Evidence of Subjective Accents in Isochronous Sequences. Brochard, R., Abecasis, D., & Potter, D..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14, 362–366.

一個AI

你知道嗎?AI也是會被《小蘋果》洗腦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實用教程:如何吃出彩虹色的便便?
給薛定諤加貓?量子力學思想實驗「詭異程度又上新台階」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