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說起日本侵華的首相

我們一般會想起一個名字:東條英機

但其實東條是1941年才上台組閣的

在他之前,有一個人更應該負責任

而且從他的身上

其實我們能看到日本人侵華的心路歷程




【今日由頭】

1891年10月12日

近衛文麿出生

1

說近衛文麿(mo,第三聲)是含著超白金鑰匙出身的,可能並不誇張。

自鎌倉時代以來,日本存在五大家族:近衛,九條,鷹司,二條和一條,因為只有這五大家族的人才有資格出任日本的攝政和關白(相當於丞相),所以被稱為「五攝家」。

在這五攝家裡,近衛家是最高貴的一支,可以說僅次於皇家。而1891年出生的近衛文麿,是近衛家250年來第一個由正妻所生的長子——他的父親近衛篤麿是明治時期的著名人物,曾擔任學習院院長和貴族院議長等要職。

所以,用「含著金鑰匙」出生,已經不足以顯示近衛文麿的出身。而且可以想像的是,近衛文麿從小是如何被全家重視的,他的父親甚至在他腰間栓了根繩子,生怕他走路時跌跤。

在近衛文麿3歲的時候,就由祖母帶著進宮參見了明治天皇,而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必須要為天皇效忠,拱衛天皇以及皇族的榮譽——「忠君」思想,是之後所有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人的根本支撐。

在近衛文麿12歲的時候,父親突然去世。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近衛文麿的父親近衛篤麿

父親近衛篤麿給近衛文麿留下了除了財產(事實上是還有不少欠債)之外的兩筆遺產:

第一個是思想。近衛篤麿在世時,非常反感英美對清朝乃至對亞洲的侵略和殖民(只是出於日本拿不到什麼利益的出發點),他主張日清聯盟,趕走白人,組建一個亞洲新秩序。

第二個是頭銜。父親去世後,近衛文麿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以12歲的年齡,成了一位公爵。

2

1916年,從帝國大學哲學系畢業的近衛文麿進入貴族院,成為了一名公爵議員。

此時的近衛文麿已經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他在《日本與日本人》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這樣評價英美所推行的「和平主義」:

「英美和平主義實際上是利用維持現狀之便的得過且過主義,與什麼正義人道毫無必然關係。我國的理論家們沉醉在他們宣傳的美麗辭藻之中,認為和平即是人道。目前我國的國際地位與德、意並無二異。在應打破現狀的日本卻高唱著英美和平主義,對國際聯盟象祈盼福音一樣渴盼仰止,實為卑躬屈膝,與正義人道相比實為蛇蠍而已。」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近衛文麿

而他在1919年作為隨行人員參加了巴黎和會之後,心中的憤懣更是強烈。因為他看到在會議上,美英法等大國可以完全無視小國的利益,肆意瓜分別國的權利——當然,他感到憤怒的主要原因,是覺得同為「戰勝國」的日本居然拿不到什麼滿意的利益(或者他並不滿意日本只是在中國接管德國的權益)。所以,他開始公然主張「面積狹小、人口過多的我國向外膨脹,誠為順乎自然之勢」,日本國民「應堂堂正正地為自己生存,要求發展之地」。

1933年,42歲的近衛文麿成為了貴族院議長,開始進入日本的權力中樞。但身邊人都知道,對於這個身材高大,長相端正的貴族之子而言,議長只是他的第一步而已。唯一為近衛文麿感到擔心的,是他的老師西園寺公望,這個被稱為「帝國最後的元老」的老人一直在勸誡自己的這個學生,不要離政治太近,尤其是不要被軍部的那些狂熱分子所左右。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西園寺公望歷經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代天皇,大正時期的首相全都是西園寺公望一手推薦的。

然而,近衛文麿已經身不由己了,並且,他的思想也開始進一步轉變。

從1930年開始,日本也被捲入了全世界的經濟危機中,和德國一樣,法西斯主義開始抬頭,日本重新振興的焦點不被聚焦在國內,而是放在了發動對外侵略戰爭上。而也就是在這幾年,近衛文麿身邊的朋友中,少壯派軍人和軍部人員開始越來越多。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近衛文麿是完全支持這一行動的,因為他認為這是「日本必須走的命運之路」,此外,他也開始支持軍部,稱「軍人發怒是難免的。」

1932年,日本發生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二二六兵變」(參看延伸閱讀),日本的政壇開始陷入混亂,軍國主義的氣焰開始總爆發。在這樣的背景下,明治時代開始的「議會式」民主已經捉襟見肘,廣田弘毅和林銑十郎兩屆內閣都無法應付如此複雜的局面,先後狼狽下台。

此時,作為眾望所歸的人選,近衛文麿終於走上了前台,被天皇任命為首相,組成新一屆內閣。

由於他當時才46歲,所以被日本民眾期待地稱為「青年宰相」。

近衛內閣組閣的時間,是1937年6月4日。

一個月之後,「七七事變」就爆發了。

3

實事求是地說,「七七事變」是出乎近衛文麿預料的。

這從他後來被家人允許出版的個人筆記中也有記載——他也懷疑是自己人搞的鬼:

「究竟是誰撕破協定,我覺得我們這裡的嫌疑更大。因為,在北支原來就有人不斷策劃製造事端,日支之間頻繁發生摩擦。」

在最初,近衛文麿主張的是「不擴大政策」,所以這也是他把這次事件限制為「北支事件」(北支指華北)的原因。但是,軍部的強硬派此時早已不把內閣放在眼裡,又向華北增派了兩個師團,導致中國的蔣介石也被迫態度轉硬。

事實上,近衛文麿本身對這件事也處於一個矛盾心理:既怕事態擴大後無法收場,但又對可能到手的大片中國領土抱有期待。

在這樣的半推半就下,「七七事變」迅速擴大化,隨後,在上海爆發了慘烈的「淞滬會戰」。此時此刻,近衛文麿也早已把「不擴大」拋到了腦後,直接開始國民「精神總動員」,並且將「北支事件」上升到了「支那事件」。

等到日軍攻克了中華民國首都南京——這也是近衛文麿沒有預料到的事——日本國內上上下下都因為輕易到手的戰果而變得狂熱起來,而頭腦發熱的近衛文麿也由一開始希望和蔣介石和談,轉變為了採取更強硬的手段。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擔任當時上海派遣軍司令的松井石根。在被近衛文麿詢問是否會進攻南京時,松井石根一開始的回答是「不會,只會打到蕪湖附近」

於是,由近衛文麿內閣發出的著名的第一次「近衛聲明」就這樣誕生了:

「在攻陷南京後,帝國政府為了仍然給中國國民政府以最後重新考慮的機會,一直等到昭和13年。然而,國民政府不了解帝國的真意,竟然策動抗戰,內則不察人民塗炭之苦,外則不顧整個東亞和平。

因此,帝國政府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而期望真能與帝國合作的中國新政權的建立與發展,並將與此新政權調整兩國邦交,協助建設復興的新中國。

……」

這則聲明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第一段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邏輯,而是第二段的超級自信——就算蔣介石想投降,日本人也不允許了。這份聲明一出台,立刻在日本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是頭腦發昏了嗎?

近衛文麿為此也氣急敗壞地做出過解釋,稱這是外務省決定的聲明,也不是他在內閣會議上提出的。但這樣的解釋是蒼白無力的。很快,因為這份聲明,原先與日本政府一直保持和談接觸的蔣介石也開始迅速強硬,宣布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抗戰到底。

近衛文麿只能自己承認這份聲明完全失敗。

而失敗的背後,其實是包括近衛文麿和軍部在內的所有人,對自己的武力估計太高,對中國人的抗戰信心估計太低了。

4

但是,在第一次聲明發出後,近衛和他的內閣還是充滿自信的。

儘管近衛文麿一直在嘗試恢復內閣對軍部的控制,但軍部的擴大侵略從總體上並不違背近衛的初衷。所以,在1938年的3月,近衛內閣頒布了「全國動員法」,開始將侵華戰爭上升為「總體戰」。

而此時無論近衛內閣還是軍部,都寄望於即將在中國開始的「武漢會戰」。他們認為,從中國的歷史上看,只要佔領了武漢,就等於佔領了全中國。並且蔣介石也發出號召,動用全部兵力進行「武漢保衛戰」——尋找並殲滅重慶軍的主力,一直是日軍苦苦追求的目標。

然而,蔣介石此時終於開了竅,在動用了110萬兵力投入「武漢會戰」後,卻在最後階段安全有序地撤出了戰場,把武漢讓了出來,開始「用空間換時間」。日軍雖然佔領了武漢,卻依舊沒有殲滅中國軍隊的主力,反而將這場戰爭拖入「戰略相持」階段。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1937年,在廬山發表抗戰宣言的蔣介石

日本人終於開始有些惶恐地發現:不管怎麼打,怎麼贏,中國人就是不投降。

也就是在這時候,第二份「近衛聲明」出台了:

「今憑陛下之盛威,帝國陸海軍已攻克廣東、武漢三鎮,平定中國重要地區。國民政府僅為一地方政權而已。然而,如該政府堅持抗日容共政策,則帝國決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潰為止。

帝國所期求者即建設確保東亞永久和平的新秩序。這次征戰之最後目的,亦在於此。

……

如果國民政府拋棄以前的一貫政策,更換人事組織,取得新生的成果,參加新秩序的建設,我方並不予以拒絕。

……」

與第一份聲明相比,這份聲明口氣明顯軟了不少,拋出了一個「建設東亞新秩序」的幌子,然後給予國民政府「共同防共」的橄欖枝,主要目的,還是希望能在短時間內誘降蔣介石政府。

但是,重慶方面的蔣介石不動聲色。

迫不急待的近衛內閣又在一個多月後拋出了第三次聲明,由此組成了「近衛三次聲明」:

「日本政府,昭和13年曾一再聲明,決定始終一貫地以武力掃蕩抗日的國民政府。同時,和中國同感憂慮、具有卓識的人士合作,為建設東亞新秩序而邁進。現已感到,中國各地,復興的氣勢澎湃而起,建設的趨勢,日盛一日。當此之時,政府向國內外闡明同新生的中國調整關係的總方針,以求徹底了解帝國的真意。

……

如能徹底了解日本出動大軍的真意,就能理解日本在中國所尋求的,既不是區區領土,也不是賠償軍費,其理自明。實際上,日本只要求中國作出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保證,為履行建設新秩序而分擔部分責任。日本不僅尊重中國的主權,而且對中國為完成獨立所必要的治外法權的撤銷和租界的歸還,也願進一步予以積極的考慮。」

在這份聲明裡,近衛又拋出了「親善友好、共同防共、經濟合作」的「近衛三原則」。但這份看似甜蜜的聲明,其實是有明確發布對象的——不再是蔣介石,而是「中國同感憂慮、具有卓識的人士」。

日本政府指的這人是誰?自然是汪精衛。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汪精衛

就在近衛內閣發出第三次「近衛聲明」的一周後,已經逃到越南的汪精衛發出了著名的「艷電」,響應這次的聲明。

但是,近衛文麿沒等到汪精衛前來投奔效忠,就宣布辭職了。

近衛給出的辭職理由,是「事態進入新階段」,而事實上,周圍人對他已經越來越不滿,而他自己也已經感到無力控制這樣的瘋狂局面了。

5

但是,近衛文麿其實是不甘心的。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納粹軍隊突然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全面爆發。在最初的一年,德國驚人的戰果不僅震懾了英美諸強,也讓日本覺得非常眼紅——就好比自己的強盜夥伴輕鬆打劫了好幾家銀行,自己的手也開始癢了起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接替近衛上台組閣的平沼騏一郎內閣,阿部信行內閣和米內光政內閣都不能讓狂熱的軍部好戰分子滿意,他們想來想去,還是更願意選擇還算有「共同語言」的近衛文麿。

於是,1940年7月22日,近衛文麿第二次上台組閣。

而他這次組閣後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在1941年與德國和義大利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進而組成了「軸心國同盟」。此外,他還在1941年4月和蘇聯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

從表面看,與德意結盟對日本很有好處:德國橫掃歐洲,又不會來動日本在亞洲的利益。但近衛內閣的前任米內光政內閣之所以強烈反對和德意聯盟,就是因為這樣就等於把日本公然綁在了與英美對立的戰車上。此外,德國正在對蘇聯磨刀霍霍是人盡皆知的事,日本和蘇聯簽訂的中立條約也無疑表明這個「軸心國聯盟」本來就是「同床異夢」。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當時「三國同盟」的宣傳畫

之所以要和蘇聯互相保持中立,因為近衛文麿骨子裡是支持「南進」的。但他優柔寡斷的性格,又使得他在這件事上始終在搖擺:一邊在御前會議上確立「全力南進」的政策,一邊又不斷加緊和美國的談判,爭取能夠避免在短時間內開戰——不是不開戰,而是希望給日本以準備時間。

但是,已經決定要與美國速戰速決的軍部是不能容忍近衛這樣的磨蹭的,雖然近衛文麿為此還鬧過一次總辭職(兩天後就再次上台第三次組閣),但他內閣中的陸相東條英機還是步步緊逼:必須在1941年10月之前向美國拿到一個談判結果,不然就辭去首相職位。

在當時的情況下,美日雙方其實都是不可能接受對方開出的條件的。所以,在10月期限過後,近衛文麿的內閣只能進行第三次總辭職——直到這時候,東條英機才得到機會上台組閣。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1941年,辭職前的近衛文麿

那麼,是近衛文麿在努力阻止「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嗎?並不是,他想做的,只是延緩一下爆發的時間而已。事實上,整個「太平洋戰爭」的機器全都是由近衛文麿發動並預熱好的,東條英機只是上台按動了」start「的按鈕而已。

作為一個證據,近衛文麿在辭職後,給東條英機送了一份上任禮物。

是一把日本軍刀。

6

1945年年初,日本的前途命運已經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此時,在諸多已經近乎癲狂的軍部將領面前,不再擔任首相的近衛文麿倒是比較清醒的一個人,他已經認識到日本必將失敗,唯有早點投降,才有可能保住天皇制度。

為此,近衛文麿還專門去請求裕仁天皇早點退位。只是裕仁天皇當時還堅信」穩住,我們能贏」,寄望於「一億玉碎,本土決戰」,直到最後挨了兩顆原子彈,才只能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日本投降之後,近衛文麿倒反而對政治又積極了起來。他先是在東久邇宮稔彥王組成的內閣中擔任了國務大臣,然後又在幣原喜重郎內閣中擔任管理宮廷內務的「內大臣府御用掛」。他兩次跑去面見麥克阿瑟,把發動戰爭的所有責任居然都推到了軍部乃至日本左翼分子身上。麥克阿瑟一度非常信任他,甚至準備啟用他牽頭進行修改憲法的調查。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東久邇宮稔彥王(第一個)內閣,近衛文麿,重光葵,米內光政(第二排右起往左)

而這時候,日本政壇高層也早已不是鐵板一塊。代表日本去「密蘇里」號軍艦上籤署投降文件的外相重廣葵就直接指出了近衛文麿的算盤:

「想把挑起戰爭和虐待俘虜的責任說成與自己無關,壞事都是東條大將等統制派軍閥乾的。」

而當得知近衛文麿將帶頭調研修改憲法後,日本的輿論也不幹了,紛紛指責近衛不應該逃脫作為戰犯的懲罰。此時,盟軍最高統帥部對敵情報調查科科長諾曼拿出了一大堆的調查證據,證明近衛文麿的最大戰爭責任,是「加快日本侵略亞洲國土的速度;繼續進行對中國的戰爭;使日本加入軸心國;在日本國內強化警察的鎮壓,促進法西斯統治的形成。」

在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各方面壓力下,盟軍總部終於將近衛文麿列為甲級戰犯,簽發逮捕令,並在12月6日對近衛文麿發出通知:在12月16日之前到東京巢鴨監獄報到。

收到通知的近衛文麿知道,自己無法再躲避了。

12月15日晚,近衛文麿在自己的私宅舉行了一場晚宴。席間,他和賓客們談笑風生,飲酒也恰到好處,賓主盡歡。

16日早晨6點,近衛文麿的妻子發現丈夫房間的燈還亮著,走進去一看,丈夫已經直挺挺地躺在床上,身上裹著白布,眼圈發紫,氣絕身亡——旁邊的桌子上,放著一瓶打開的氰化鉀膠囊藥瓶。

由此,近衛文麿也獲得了日本政壇歷史上的兩個「年輕」的紀錄:

最年輕的首相。

最年輕的自殺首相。


日本政壇最年輕的自殺首相,到底做了些什麼?



盟軍驗屍官對近衛文麿在進行屍檢。

【饅頭說】


之所以想寫近衛文麿,是覺得他的一生,頗能折射整個發動侵略的日本人群體的一些特徵。

首先是效忠天皇。

這一點以近衛文麿最為代表,因為他一直自認近衛家的血脈與天皇家是共通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皇——至少他們表面上宣稱的都是這樣。這種畸形的愚忠貫穿二戰時日本政壇和軍界,並且因為二戰後天皇並沒有受到清算,到現在都對右翼分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其次是明目張胆。

自己家太小,東西太少怎麼辦?那就去占鄰居的地方,去搶鄰居的東西。最好讓外村的人全出去,這個村子由自己牽頭來統一管理,生殺予奪,都有自己決定。這種明目張胆的搶劫思維,從近衛文麿以下,很多日本人居然認為是天經地義。

第三是缺乏規劃。

為了搶奪,日本人制定了「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亞洲。欲征服亞洲,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計劃。但這種看上去似乎邏輯清晰的戰略規劃,因為完全缺乏實踐的可能,其實等於是思維混亂的一紙空談。

表現在侵華戰爭中,日本其實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拿下東北看沒反應,就試探下華北,華北好像也能得手,就再試試看往下打。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打到怎樣一個程度,日本人其實並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只是任憑野心不斷膨脹,最後滑向滅亡。

第四是猶豫反覆。

在沒有規劃的背景下,日本人的不少方針都是前後矛盾的,得意時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順手時喊著「不以國民政府為談判對象」,等到受挫了,又希望能夠「共建東亞新秩序」,最後自己被逼得進退維谷,硬著頭皮去和美國正面剛。

而在中國政策和對美作戰過程中的猶豫反覆,並不是說近衛文麿這批人是什麼「和平主義者」,他們只是貪心,試圖以更小的賭注來換回更大的成果而已。

最後是推卸責任。

在戰爭中都是叫囂「一億玉碎」或「盡忠天皇」,但真到了戰後清算,卻一個個開始推卸責任,能逃就逃。從近衛文麿到土肥原賢二,包括東條英機,一到檢討戰爭責任時,彷彿他們都從沒參與過一樣,一切都是別人的責任。

遺憾的是,近衛文麿認為自己苦心孤詣地維護日本利益,日本人卻對他並沒有什麼好印象。2005年,日本文藝春秋社收集上萬人評價後編輯出版的《總理大臣得分表》一書中,近衛文麿因「軟弱、無責任感」,在歷任日本首相中得分倒數第一。

西園寺公望的秘書原田熊雄曾評價近衛文麿「像是一座富士山」——這並非溢美之詞。原田熊雄的意思是,他像富士山一樣,「遠看很雄偉壯美,近看,全是粗糙不堪的花崗岩石。」

從某種意義上說,侵華戰爭中那批看上去耀武揚威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其實也是如此。

本文主要參考來源:

1、《日本前首相近衛文麿生平簡歷》鳳凰資訊 2009年04月16日

2、《為和平而努力——近衛文麿筆記》(翻譯:老狼是也)

3、《法庭之初》(郭曉曄 ,網易文化,2004年10月9日)

4、《新華僑報:日本史上最差評首相的難堪》(蔣豐,中國新聞網,2015年5月8日)

5、近衛文麿在侵華戰爭中扮演的角色》(鄒身城 ,《歷史教學》1987年10期)

6、《中日戰爭初期日本的政治變革與權力之爭(1937 - 1938年)》(蕭李居,國史館學術集刊第九期 ,2006年9月1日)

7、《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資料選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8、維基百科、百度百科「近衛文麿」相關詞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