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心中有戒,才不越界

《論語》:心中有戒,才不越界

佟鑫海和您一起學《論語》

之二百二十八

《論語》

【原文】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萬事萬物的誘惑;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戒」,是無言的勸誡、有力的警示,唯有心中有戒,做到言有所畏,心有所敬,行有所止,才能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蕩蕩做事。

那什麼是戒?《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戒,警也。從人,持戈,以戒不虞」,指人持戈警戒發生意外情況,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上出現過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中,始終流淌著「守規矩、重戒行」的價值取向。儒家講「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主張「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佛家講以戒為師,殺、盜、淫、妄、酒是基本五戒;道家講不妄動、守清靜、歸善行、心無欲、行至柔,以此約束思想言行,防惡避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戒」有著嚴格的要求。

東漢時期,楊震遷任東萊太守,途經昌邑。門生王密任昌邑縣令,夜送十金,說「幕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自以為瞞天過海,實則自欺欺人,最終誤己。

愛好,人人皆有,但要懂得自我把持。陳毅元帥興趣廣泛,尤愛詩詞,一生寫詩350多首,詩以化人、相得益彰。孔繁森不為名利,情系百姓,工作之餘,用一個普通的相機,定格下對西藏的大情大愛,至今被人們讚頌和懷念。反面的例子是,許多被查處的貪官,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但本末倒置,只顧在自己的天地里忘情陶醉,而忘記了為官的根本是為民謀利,「雅好」成為欲壑,慾壑難填,最終身敗名裂。

佟鑫海心語

我們應牢記「心中有戒」,知戒心安,守戒致遠,始終做到心存敬畏。

同時,一個懂得謹言慎行的人,也不會動不動就把別人的私事放在嘴邊。有修養的人一定知道,知人不必言盡,知私不必言私;開口先三思,話語把握好分寸,才能被他人視為至交。

不良的嗜好要戒除,對身邊人的利誘要戒備,對黨紀國法等戒條要自覺遵守。心中有戒,才會敬畏天地;心中有戒,才會分得清公和私,分得清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更直接的是,心中有戒,一言一行從容有度,才不至越界。

-End-

轉發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佟話人生 的精彩文章:

《論語》: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秋季養生 要多吃這些黃色食物

TAG:佟話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