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出《延禧攻略》的真實富察氏(二)

走出《延禧攻略》的真實富察氏(二)

原標題:走出《延禧攻略》的真實富察氏(二)


痛失眷侶 乾隆皇帝深陷「中年危機」


因連喪愛子,富察皇后的身心飽受無常命運摧殘,在陪伴乾隆東巡的旅途中,不幸撒手人寰。與自己相濡以沫二十餘載的眷侶突然謝世,這中年喪妻的沉重打擊令乾隆徹底凌亂了,無論如何厚葬、追封富察氏,乃至愛屋及烏,對富察親朋亦備加關愛,均無法從心底抹去與皇后陰陽永隔的巨大悲痛與撕裂傷痕。從富察氏去世的那一天起,曾經朝氣蓬勃、一身陽光的乾隆皇帝開始變成另外一個人:易怒、孤僻、多疑、狠毒,並開始出現間歇性的「神經質」精神病癥狀,在對愛妻的無盡追念里,乾隆陷入了哀痛無休的「中年危機」。



01

連失愛子 富察皇后抑鬱而終


富察氏之死,與愛子連喪有直接關係,她的兩個兒子永璉、永琮的相繼夭折,沉重打擊了她的精神世界,也摧毀了她最後的心理防線與健康。


永璉九歲病故,永琮僅兩歲就離開人世了。這兩個兒子,都是乾隆心中未來大清帝位的繼承人,特別是永璉死後,已是高齡產婦的富察氏再懷皇子,乾隆帝特別希望這個孩子順利生下來並健康長大。因為乾隆之前的歷朝清帝均非正嫡所生,乾隆想打破這個怪圈,欲以嫡子繼統,更何況,這個嫡子還是他鐘愛的富察氏所生。為確保皇后順利生產,確保胎兒的安全,他下令把從圓明園到紫禁城的道路修得平平整整,一點坑窪都沒有。按清廷規矩,元宵佳節,皇室成員要在圓明園看煙花,乾隆為陪留在紫禁城的富察氏,當年的元宵慶典也不參加了,對愛妻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但即便如此上心,永琮未滿兩歲便出痘夭折。永璉死時,勤政的乾隆悲痛的五天沒有上朝。待到永琮病故時,乾隆竟下旨自責,認為兩個嫡子的去世是自己的「妄求之心」導致的,如果不是自己非讓愛子繼承帝位,非讓他們獲得不屬於自己的福分,就不會激怒上天,令其陽壽早衰,千錯萬錯都在他自己,「此乃朕過耶」。


永璉謚號端慧,永琮謚號悼敏。永璉死後,乾隆為他穿素示哀,按清廷制度,孩子早夭,父親是不用為他穿素的,可是乾隆還是給永璉穿了素服;乾隆規定,永璉的名字須避諱,在古代,只有皇帝的名字才是需要避諱的;嘉慶當太子時,要對永璉行叩拜之禮,乾隆說這不是因為他是你哥哥,而是因為名分在你之前,嘉慶親政後改為立奠。因愛妻而愛子,由此可見,乾隆對富察氏是何等情深義重。


愛子謝世,乾隆滿心傷悲,身為生母的富察氏更是痛苦不堪,幾乎天天以淚洗面,並抑鬱成疾。為緩解富察氏的喪子之痛,乾隆十三年,乾隆舉行了他從政以來的第一次東巡,去山東拜祭孔子,順便沿路看看民間生活,檢閱下自己的政績,也希望藉此機會讓剛經歷喪子之痛的富察氏散散心。據史料記載,這次東巡還有一個由頭:後以愛子去膝下,悲悼成疾,夢碧霞元君召之,上為東巡祈福於岱頂。就是說,永琮太子給母親富察氏託了個夢,稱自己是被東嶽泰山的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召去了,富察氏將此夢告之乾隆,於是便有了這次山東之行,乾隆沒想到的是,這竟是富察皇后陪伴他的最後時光了。在東巡結束啟程回宮的龍船上,富察氏突然發病,一命嗚呼,享年37歲。自此,濟南成了乾隆心中永遠的痛,他再未踏足濟南,每次出巡過此地,都要繞道走,以免勾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悲慘回憶。


02


運船入京 乾隆竟要「拆城門」


富察皇后謝世,對乾隆而言無異塌了半邊天,他此後做的很多事情都匪夷所思。例如,他要把富察氏去世時所乘的名為「青雀舫」的大船運進北京城,這在沒有起重機械的古代是難以想像的逆天之舉,但乾隆不顧一切,硬要這麼干,船進不來,就拆城門樓!還嚴令臣僚限期辦成,否則必治重罪。


最後,還是禮部尚書海望想出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命人搭起木架從城牆垛口通過,上設木軌,木軌上滿鋪鮮菜葉,使之潤滑,千餘名人工推扶拉拽,使盡洪荒之力,才將御舟拖進城內。乾隆這一荒唐之舉,在當時傳為奇談。


03

喪儀超標 乾隆屢破清廷規


歷代后妃謚號都是大臣擬定,終由皇帝選定,但乾隆此次特事特辦,根本不理會內閣提議,欽定富察皇后的謚號為「孝賢」,而且明確告訴諸臣「知妻者莫如夫」,言下之意是:這是我自己的家事,就不用你們替朕操心了。



乾隆皇帝的思妻詩寫得分外動人(資料片)


乾隆為富察皇后所定的喪儀規格相當高,遠超康熙、雍正兩朝的治喪標準。為做得名正言順,總理皇后大喪儀的王公大臣索性拋開大清《會典》而援引明朝《大明會典》所載的皇后喪儀,堂堂大清朝給皇后辦喪事竟用了前朝的規矩,聯銜奏請外省官員一律入京師治喪,理由冠冕堂皇:「大行皇后正位中宮,母儀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乾隆自然照準。於是各省文武官員從奉旨之日始,均摘除冠上紅纓,齊集公所,哭臨三日,百日內不準剃頭,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內,停止音樂、嫁娶。一般軍民,則摘冠纓七日,在此期間,亦不可嫁娶,不能作樂,天下臣民一律為國母謝世服喪。


乾隆為籌措富察皇后的葬禮,不惜耗費巨資、大興土木。乾隆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諭令恭辦喪禮處向戶部支領白銀三十萬。同日,富察皇后金棺從長春宮移至景山觀德殿,觀德殿是清代帝後出宮後停放棺木之處,富察氏死後,乾隆下令挪蓋觀德殿。此工程包括新建宮門、添蓋凈房、鋪墁甬路、海墁散水、添砌瓦院等項,動用工匠8242個,各作壯夫9593名,耗費白銀9600餘兩。靜安庄是帝後移出觀德殿後停放棺木之處,靜安庄本有殿堂,但乾隆認為規模太小,下令擴建,從乾隆十三年四月開工,包括大殿、前報殿、宮門、配殿、朝房等新建房間338間,耗銀91300餘兩。


富察皇后殯於長春宮,乾隆服縞(gǎo,白絲織物)12日,每天準時到皇后生前居住的長春宮靈位前祭酒,隨著喪事漸遠,變成一日兩次,一日一次……這種狀態持續了四年,直至皇后下葬。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二十五日,富察皇后梓宮移殯景山觀德殿,乾隆親臨祭酒,此後的初祭、大祭禮、滿月禮等,及皇后梓宮暫奉東直門外靜安庄以後的暫安禮、周年禮、二周年禮等,乾隆無不親臨致祭。


乾隆十七年冬,東陵勝水峪地宮工程告竣,乾隆親自護送皇后梓宮奉安於地宮寶床上,富察皇后的大喪儀這才風光招搖地落下最後一幕。喪禮完畢後,乾隆下令設立「孝賢皇后陵總管衙門」,這個衙門,設置總管、副總管、章京、筆貼式等大小官員23名,看守陵墓兵丁80名,僅看守陵寢這一項開銷,每年就需銀十萬兩以上!上述待遇,在清朝歷史上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


西六宮之一的長春宮是富察皇后生前的寢宮,為了能使自己時常回到與愛妻歡聚的溫馨記憶中,乾隆帝下令保留長春宮富察皇后居住時的原陳設,凡是她使用過的奩具、衣物等,全都保留,一切按原樣擺放,一桌一椅都不許動!沒事他就去長春宮坐坐,和皇后「說說話」。乾隆將富察皇后生前用的東珠頂冠和東珠朝珠供奉在長春宮,每年的臘月二十五日和皇后忌辰,乾隆帝都親臨憑弔。這種陳設和做法保留了40多年,直到乾隆六十年,也就是在他退位那年才下令撤掉,長春宮才允許其他妃嬪居住。


04

愛屋及烏 乾隆厚遇富察親眷


富察皇后病逝,乾隆痛不欲生,除了給皇后風光下葬外,他還對富察氏的女兒及娘家親眷格外恩寵,作為自己對愛妻的補償。


固倫和敬公主,是乾隆與富察氏的唯一骨血,乾隆對女兒的疼愛無以復加。乾隆十三年(1747年)三月,公主下嫁蒙古科爾沁部台吉色布騰巴勒珠爾,但在三年前,乾隆就為女兒籌備婚禮,並選擇公主府邸了。公主本該下嫁蒙古王公,但是乾隆不忍愛女遠嫁,破例准其留駐京師,和敬公主是居於京師而享受1000兩俸銀的大清第一位公主,是留京公主中俸銀最多的公主(只有遠嫁蒙古的公主才可領取1000兩俸銀,留京公主只能領取400兩俸銀)。和敬公主府與當時的親王、貝勒府為鄰,共建房239間,用銀29880餘兩,是清代唯一的一個固倫等級的公主府,而色布騰巴勒珠爾這位蒙古王公則做了倒插門女婿。


愛屋及烏,對女兒的丈夫、女兒所生的孩子,乾隆都予以特別關照。額駙(駙馬)色布騰巴勒珠爾9歲時便養育宮中,隨皇子們一起讀書,乾隆視其為半個兒子。乾隆八年,色布騰巴勒珠爾受封輔國公,為清朝歷史上最年輕的輔國公。在征討準噶爾的戰爭中,色布騰巴勒珠爾竟私自縱敵,按律當斬,但乾隆怕女兒守寡,破例免額駙死罪,僅「褫爵」而已。公主產子,乾隆親自到府探視,並給公主的孩子取名「鄂勒哲依忒木爾額爾克巴拜」,漢語譯為「福壽綿長鋼鐵小寶貝」。


固倫和敬公主卒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葬於北京東郊的東壩鎮附近,與色布騰巴勒珠爾合葬,稱「公主陵」。按清廷慣例,只有皇帝之墓稱陵,而此處之所以稱公主陵,明顯是為了抬高公主的政治地位。


因為富察皇后的緣故,富察一族在乾隆朝滿門王侯,簪纓之族,富貴不可言狀。富察皇后胞弟傅恆年未而立即位登首輔,二十餘年中,出將入相,活躍於乾隆朝的政治和軍事舞台,在推動乾隆盛世形成的過程中,在討伐大金川之役、征討準噶爾之役、懲戒緬甸之役中貢獻甚巨,乾隆帝對其評價之高,恩寵之厚,罕有人及。傅恆在乾隆朝歷任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職,授一等忠勇公、領班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平叛伊犁統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傅恆病卒,乾隆帝親臨其府奠酒,謚文忠。嘉慶元年(1796年)五月,以傅恆子福康安平苗功,贈郡王銜,配享太廟,入祀賢良祠。



對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恆,乾隆格外照顧(資料片)


富察皇后的侄子、傅恆子福康安,自幼被乾隆帶到內廷,親自教養,視如己出,事見《清實錄》:「福康安由垂髫豢養,經朕多年訓誨,至於成人」。此事在福康安的奏摺中也有印證:「竊奴才幼叨豢養,長沐生成,四十年來,備蒙劬(qú,勞苦、勤勞)育隆恩,實難殫述……」


福康安長大成人後,乾隆對他更是委以重任,生前封貝子,死後贈郡王,成為一代寵臣之最。乾隆對於富察氏家人的賜封是超出常制的,傅恆與福康安是清代少有的非宗室王,時人載福康安「生平所受恩寵,亦復空前曠後,冠絕百僚。」

乾隆絲毫不掩飾自己施恩外戚因皇后之故:「朕之加恩傅謙兄弟者,乃因皇后加恩,並不因其為大學士公傅恆之兄弟也。即大學士公傅恆之加恩,亦由於皇后,而況其兄弟乎?朕為天下主,何事非秉至公,何事能逃明鑒。」富察一族是清代外戚恩澤最為優渥的家族,《清宮詞》載:「列戟通侯十四人,外家恩澤古無倫。


05


思念無盡 生生世世情永結


富察皇后的去世,對乾隆心理打擊之重是難以承受的,特別是在富察死後,縈繞乾隆心頭揮之不去的長久思念與情感折磨,更令他不勝哀傷,度日如年。「(朕與)孝賢皇后情誼隆重」,這確是乾隆的真情實感。


在富察氏剛過世的那段時間裡,乾隆幾乎天天晚上夢到她,醒後依然清晰記得夢中情景,並以詩記載,如這首詩:其來不告去無詞,兩字平安報我知。只有叮嚀思聖母,更教顧復惜諸兒。醒看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意思是說,皇后昨晚來給我託夢了,問我現在過得怎麼樣?婆婆與孩子們還好嗎?說自己雖已在另一個世界,還是放心不下家裡的事,讓我們多多保重,說完就慢慢消失了。我因夢子夜醒來,發現斯人已逝,唯見枕邊的淚水,唯聞窗外的悲風。這哪像帝王之語,更像一位普通的丈夫對故去妻子的肺腑表白。


富察皇后死後,乾隆沒事就去原封不動的皇后寢宮憑弔,在椅子上一座就是大半天,有時還自言自語,與皇后說話,陷入久遠而深情的回憶,「我為遣愁來此地,翻教即景惹憂忡」,這種做法堅持了四十多年,直到退位。


富察皇后去世後的一周、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百日、周年,七夕、還有兩個人結婚紀念日,乾隆都要寫詩紀念亡妻,緩解心中的壓抑。在追憶富察氏的詩作中,乾隆說了很多動情的話。如:「一天日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惡紅。」意為:皇后走了,太陽便失去了光彩,山花的紅色在我的眼裡都變得可惡;「廿載同心成逝水,兩眶血淚灑東風。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當初盼夢熊。」早知道兩個人孩子的夭折,會讓皇后早逝,我寧可從沒要過孩子;「同來侍宴承歡處,為憶前弦轉鼻辛。」看到了我倆的女兒固倫和敬公主很高興,但一想起你,我就滿心傷悲;「獨旦不能眠,欹(yī,通「倚」,斜倚,斜靠)枕懷百端。」你走了,只留下我一人,我夜夜不得寐,只有靠在你的枕頭上,我才能入眠……


乾隆有了曾孫子,也不忘到富察皇后陵寢告知,「曾孫畢姻近,眠者可聞知」;乾隆過六十大壽之時,普天同慶,但他居然不開心,因為覺得沒有富察氏陪伴,「六旬我獨慶,百世汝稱賢。」……


乾隆80歲時,他在富察皇后陵前,寫道:「三秋別忽爾,一晌奠酸然。追憶居中閫(kǔn,指婦女居住的內室),深宜稱孝賢。平生難盡述,百歲妄希延。夏日冬之夜,遠期只廿年。」在老伴陵前,乾隆徹底放下帝王架子,說的全是掏心窩子話:我與你陰陽相隔,無法把這麼多年的經歷與苦楚一下子都告訴你。別人都說天子能活100歲,那都是胡說與妄想,慶幸的是,我和你相會地下的願望再過20年就能實現了。


最後一次至愛妻陵前,是在乾隆86歲那年,一代帝王寫下這樣的傷感詩句:吉地臨旋蹕,種松茂入雲。暮春中浣憶,四十八年分。乾隆感傷自己與富察氏已陰陽分離整整48年了,次年乾隆駕崩,終於和他深愛的富察皇后地下團聚了。

在富察皇后喪滿日,乾隆曾寫過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賦》,記述了富察氏美好的品德和夫妻間的恩愛、理解、休戚與共的生活篇章,寫得如泣如訴,令人動容,載入《清史稿》,被譽為清代版的《長恨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松侃史 的精彩文章:

走出《延禧攻略》的真實富察氏(一)

TAG:阿松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