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相 | 被騙了? 把地動儀、4大發明從課本里刪除後中國還剩什麼...

真相 | 被騙了? 把地動儀、4大發明從課本里刪除後中國還剩什麼...

原標題:真相 | 被騙了? 把地動儀、4大發明從課本里刪除後中國還剩什麼...


怎麼可以用對待敏感詞的方法,對待歷史疑問呢?


近日,"張衡地動儀"從新編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2017年秋投入使用)中消失一事,引起了輿論的關注。


這個被稱為"華夏科學創造力的模範和象徵",印在教材上影響無數代中國學生的,由學者王振鐸根據《後漢書》中關於地動儀的196個字的描述,並借鑒日本地震學者荻原尊禮的"直立桿原理"(該原理已被荻原尊禮自我放棄),於1951年製造出來的地動儀,從此消失在大眾視野中


課本里的地動儀(圖片來自網路)


地動儀的爭議


根據《後漢書》記載,張衡,字平子,公元78年出生在今河南省南陽縣石橋鎮,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公元132年,張衡發明地動儀,根據記載該儀器「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之後張衡在京師準確預測了隴西的地震。


若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看,不難發現這個一直被稱為"一切地震儀的鼻祖"是有很多質疑的地方。因為根據現代科學, 測定一個地震的方向或中心是非常複雜的,倘若僅僅在一個地點進行測量,如何能知道地震的中心?單獨一個儀器怎能測定一個地震的發源地?不可否認的是,現代科學還沒有辦法準確地預測地震,更何況是在公元一百多年前。



"王振鐸版"張衡地動儀(圖片來自網路)


後來,學者王振鐸採用「直立桿原理」複製出地動儀模型,舉國矚目,但一直爭議不斷。中國科學院教授馮銳翻閱《後漢書》的記載時,發現了王振鐸所用理論中的錯誤,因為他計算出柱的高度長達近2米,而這個高度只能是一個懸垂擺,而無法是一個直立的桿,就此得出地動儀的工作原理應該是「懸垂擺原理」,即地動儀是利用了一根懸掛柱體的慣性來驗震的,而非王振鐸採用的「直立桿原理」——儀器底部簡單地豎立一根直立的杆子,地震時的震動會令其傾倒,然後觸動某一個方向的開關。終於,在2009年9月20日,中國科技館新館開幕,新的地動儀模型與大家見面。



馮銳在「王氏地動儀」前(圖片來自網路)


值得注意的是,當更為符合科學邏輯的地動儀被複制後,中小學的教材里仍舊採用一根「直立桿」的理論為此,馮銳教授多次與人民教育出版社溝通,希望能夠糾正教科書上的這一錯誤。2010年,馮銳的建議得到了時任教育部長袁貴仁的回復。此後,又經過了7年,有爭議、不準確的「地動儀」相關內容,終於在全國的歷史教材中得到調整。

時至今日,馮銳雖復原出了更有科學邏輯、更為符合史料記載的地動儀模型,但是用他的話來說,這也僅算「我們在當前這個時代對張衡的理解」。至於一千多年的候風地動儀到底是何樣,後人又會不會製造出更加接近原貌的張衡地動儀,現在還無法輕易下結論。


更多的爭議


另外,在中國歷史教科書上,國粹中的國粹"四大發明"也有很多爭議,例如 造紙術


我們所學的歷史課本上說,蔡倫是在公元61~121年之間發明造紙術,是地球首例,也就是傳說中的 "灞橋紙"。 而課本沒有提的是,這種紙後來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的是比較原生態的纖維,也就是可能只是漚過的紡織品下腳料,類似亂麻、線頭等纖維的堆積物。並且"灞橋紙"的發現過程也值得懷疑,當時出土物已經離開了現場,是4天之後被人在工人宿舍存放的出土物中撿到 ,而且撿來之後散亂地放置在取土處一旁的空地上,長時間無人管,並非是外界宣揚的從"西漢墓"取出。



"灞橋紙"(圖片來自網路)


至於紙是否為中國"最先"發明的呢?公元前3000年前,埃及人就發明了類似"灞橋紙"的莎草紙,比中國的"灞橋紙"早近3000年,而現在用的木漿紙是1843年德國人Friedrich Gottlob Keller發明的。因此,中國的造紙術論早早不過埃及的莎草紙,論完善完善不過德國人發明的木漿紙。


還有,仍然是四大發明之一,


根據我們所學的歷史課本,活字印刷是由畢昇發明的。但課本沒有提的是,畢昇這個發明因為操作繁瑣、產能低下,後來沒有被實際應用,中國古代直到清朝前期一直用的是雕版印刷,清末開始用的活字印刷設備是從德國進口的。因此, 真正厲害是的是我們的雕版印刷術,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活字印刷術模子(圖片來自網路)


這次歷史課本調整名單中,中醫神壇上的扁鵲和華佗也在名列,根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年輕時候遇到一個奇人叫長桑君,給了他一劑秘方,扁鵲用這個禁方吃了一個月葯,開掛獲得了透視人體的超能力, 就是自帶X光透視功能,對人體癥結所在一目了然。


另外還有記載,扁鵲能做心臟置換手術!


《列子·湯問》里說:魯公扈,趙齊嬰兩個人不舒服,一起找扁鵲看病,扁鵲掐指一算說你們兩一個志強而氣弱,一個志弱而氣強,所以才不舒服,我把你們倆的心臟換一下就可以醫治。然後扁鵲用迷藥迷倒兩位患者三天,剖開胸腔給雙方對換了下心臟,又給餵了一些神葯,兩人醒來都好了。 無需驗血,無需消毒,無需接氧,一罐迷藥,兩顆心臟,乾坤大挪移,聽上去很科幻、很穿越有沒有?


至於華佗么,他的精彩之處是要給曹操做開顱手術......還好曹操當年雖然經常頭疼,但是智商是在線的。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凌亂?有沒有開始懷疑人生?


承認不足才能足夠強大


雖然歷史上有很多東西需要推敲,雖然歷史上的人物可能被誇大成神,雖然現代的復原不科學,但是不代表古代神人、神物本身不存在,例如鄭和的大寶船,後來因為禁海,大寶船的圖紙被付之一炬,但大寶船的工藝的的確確是當時史無前例的高精尖產品;此外中國現已失傳的中國古代「唐刀」的製作工藝,大家是否知道,「唐刀」的製造工藝被日本延續下來變成了武士刀,現在日本著名廚刀關西薄刃完全就是繼承了武士刀的工藝,也就是來自中國"唐刀"的製作方法。


現代人無法證實古人的智慧,不能代表這些智慧不存在。


有人說,這次把地動儀等從課本里取消是秉持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那麼為什麼不是矯枉過正呢?

為什麼不在這些故事之後加上一個更加現代科學的解釋和說明,讓學生知道我們中國的確有地動儀這樣的發明概念存在,也可讓學生知道地動儀解決不了大自然抵抗力。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面對、借鑒、學習歷史呢?


通常,中國學校里教的是背誦的方法,內容包括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其偉大意義,例如某某會議,一個偉大的誕生,一個偉大的轉折點。


近日,崔永元的一篇《別再讓孩子聰明伶俐地進去呆若木雞地出來! 》文中提及一日本高中歷史題目和學生答案,請大家仔細品一下。


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即甲午戰爭),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即抗日戰爭),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裡?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台灣回到中國以後,有一場激戰。台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台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這樣,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上中國南海,跨台灣海峽進東海到日本海,這是石油生命線,中國政府如果把台灣海峽封鎖起來,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裡經過,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馬上就會上場,就開打!


按照判斷,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間,這場戰爭可能爆發。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


這樣的答案,的確讓人不寒而慄,中國學生在背誦歷史上的賠款、背誦偉大意義的時候,某些國家的孩子已經學會了根據歷史來分析和思考,甚至「對華作戰」!


歷史是一個國家精神的延續,尊重歷史、面對歷史才能繼往開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論科技創新,古代中國在整個世界文明史里貢獻有限;古代中國對科學的追求比不上王位之爭;古代中國真正的博大精深,很多已經失傳;古代中國歷史可能被神話;近代中國歷史可能被刪節;現代中國歷史可能被404。


最後,誰都想從歷史中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證明自己接過"牛逼"的民族的槍,而"牛逼"這件事情,不是靠奧運會開場的幾個大節目;不是靠"戰狼";不是靠崔永元曝光的585位藝人;不是靠改改課本留下來一些偉大意義來證明自己強大的,"牛逼"這件事情,是需要一種坦蕩的魄力,需要勇敢承認自己的不足,"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一種哪怕沒有地動儀,我們也很牛逼的底氣。

作者:黃海


來源:榕嫣遊戲迷、肥肥貓、崔永元


看這些文章哦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報告 的精彩文章:

深扒 | 馬杜羅訪華背後,隱含著一連串的敗家故事
低調|加拿大就應該任由特魯多煽動民粹反美嗎?

TAG:北美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