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大國水下最強核潛艇也會面臨沉沒風險,這些缺陷需要一步步攻克

大國水下最強核潛艇也會面臨沉沒風險,這些缺陷需要一步步攻克

在美國海軍史上,最嚴重的潛艇事故大概要數「長尾鯊」號核潛艇了。該艇當時剛服役不到兩年,於1963年4月10日在美國東部科德角沿海330公里的大陸架邊緣處作300米深潛試驗時沉沒,129名艇員全部遇難,潛艇的殘骸在2560米深的大西洋洋底被發現,整個耐壓殼被撕裂成了6塊,散落在13萬平方米的海底。

大國水下最強核潛艇也會面臨沉沒風險,這些缺陷需要一步步攻克

世界上潛艇事故已經多次發生了

該事故是潛艇史上一次最大的悲劇。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潛艇,事故的原因至今仍是眾說紛紜。

「長尾鯊」號是美國海軍建造的第19艘核潛艇,是「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的首艇,該艇於1958年5月28日開工建造,1960年7月9日下水並命名,1961年8月3日服役,舷號為SSN-593。

該艇全長84.9米,最大寬度9.65米,吃水為7.9米,水面輕載排水量為3526噸,正常排水量為3750噸,水下排水量為4310噸,採用當時最先進的單雙混合殼體設計,採用了極其先進的HY-80高強度合金鋼耐壓殼,最大下潛深度可達400米。

大國水下最強核潛艇也會面臨沉沒風險,這些缺陷需要一步步攻克

不論美俄都有多次核潛艇事故

該艇的設計性能十分先進,縮小尺寸的指揮台圍殼、圍殼舵、十字尾舵、單軸單槳,減振浮筏靜音技術,艇艏球型聲吶,計算機控制武器系統,遠程反潛武器,以及首次採用屈服強度達到800兆帕的HY-80高強度低合金鋼板,這些在當時都屬於創新技術,很多都被應用到了美國後續的核潛艇設計。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關的文章說到「長尾鯊」號失事的原因都認為是遇到了海底斷崖,突然掉深度,導致潛艇超過設計水深,耐壓殼破裂沉沒於2600米的大西洋洋底,並認為該艇當時攜帶了22枚核彈,事故發生時,艇上的核彈頭也一同沉入海底,成為危及人類安全的定時炸彈。

對於上述的觀點小編不敢苛同,事實上「長尾鯊」號當時的下潛深度只有不到300米,離設計的最大下潛深度還有100米的距離,假如遇到海底斷崖也是完全有時間處置的。

另外該艇是一艘攻擊型核潛艇,雖然可以攜帶2萬噸TNT當量的核魚雷,不過當時該艇正處於試驗階段,不可能攜帶武器,因此22枚核彈頭的說法純屬杜撰。

該挺失事後,經過多年調查,逐漸的排除了該艇當時遇到海底斷崖的可能性,反而認為是潛艇本身設計和製造的缺陷導致了該起事故的發生。

大國水下最強核潛艇也會面臨沉沒風險,這些缺陷需要一步步攻克

長尾鯊事故現場

當時該艇在建造時,艇上所有的海水管道並不像現在全部採用電熔焊,它所採用的是釺焊工藝,也就是氧乙炔焊,這種焊接工藝並不是十分的可靠,銀銅焊料浸潤母材,並形成一定的分子間滲透,這種焊縫在巨大的海水壓力下還是有可能被撕裂造成艇內大量進水。

據事後發現,失事時,「長尾鯊」號正在朝300米深度下潛,海水管道突然破裂,造成機艙進水,噴涌而人的大量海水迅速淹沒了反應堆艙,造成電路短路,反應堆緊急保護關機。

此時該艇還沒到無可救藥的程度,艇長果斷下達了緊急上浮的命令,儲存在高壓氣瓶里的壓縮空氣噴涌而出,緊急吹除壓載水艙里的海水。

不幸的是該艇的設計實在糟糕,緊急吹除系統沒有電加熱除冰的功能,迅速膨脹的壓縮空氣吸熱造成管道和閥門內冰堵,緊急上浮失敗。

大國水下最強核潛艇也會面臨沉沒風險,這些缺陷需要一步步攻克

海底照片

就是這個小小的疏忽註定了「長尾鯊」終究難逃滅頂之災,該艇緩緩地下沉,四分鐘後該艇所處的深度已經達到400-600米,其堅固的耐壓殼體在幾十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下破裂,艇毀人亡,最終長眠於2560米深的大西洋底……

悲劇發生後,美國海軍下了很大的力氣改進了潛艇的建造工藝,所有的海水管道全部採用可靠的電熔焊工藝,下潛深度也嚴格控制在1.5倍的安全係數,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浩漢防務論壇 的精彩文章:

大洋上紅色鐵流是最顯眼標註,蘇俄軍艦紅色甲板探知

TAG:浩漢防務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