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作為祖國曾經的花朵,90後的你從小到大一定被灌輸過一些「教育真理」:


最好不要看電視、玩電腦無論如何,都要考進「好學校」班裡人數越少,上課效果越好你不是學習不好,只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不僅學生和家長崇尚這些觀點,甚至很多教師和教育專家也深信不疑。

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教育真理可能壓根就在欺騙你。

今晚,輕讀實驗室帶來一本很有批判意味的書:《糟糕的教育:揭穿教育中的神話》。作者菲利普·阿迪通過大量的數據與事實,對教育界16個廣為流傳的「神話」進行了全面剖析與揭露。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好學校有那麼重要嗎?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北京天價學區房。

家長們始終堅信,送孩子上個好學校很重要。

而判斷學校好還是差,升學率都被認為是關鍵指標。人大附中、衡水中學等國內知名中學無一不是以極高的升學率著稱的。

可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狄倫·威廉發現了一組數據:

2010年,在英格蘭一所特殊的學校,只有29%的學生在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考試中獲得五門「好等級」成績,在這些學生當中,只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英語和數學同時獲得好成績。

另一個數據是,英格蘭有287所學校,每個學生在GCSE考試中均獲得五門好等級。有111所學校,每個學生獲得五門好等級,只在英語和數學兩門學科得了「C」等級。

因此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任何學生只要能在GCSE考試中取得五門好成績,他所在的學校一定是一所非常好的學校。

反之,如果5個學生中有4個學生不能取得好成績,那這所學校一定是一所非常糟糕的學校。

所以家長們在為孩子挑選學校時,最大的依據就是這類數據。

狄倫·威廉卻說,事情沒那麼簡單,為孩子選學校,類似於為自己選一所醫院做一個嚴重的手術。

如何選擇醫院呢?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選死亡率低的醫院。

假如一個醫院的死亡率為30%,屬於低死亡率的醫院,但低死亡率並不能證明該醫院的醫療水平高超,還會和其他一些原因相關,比如很多病人的病情並沒有表現出來得那麼嚴重。

相反,假如一個醫院的死亡率偏高,我們並不能確定是這所醫院的醫生技術不好,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病人的家庭經濟貧困,沒有經濟條件用價格高昂且效果好的藥物等等。這些都是醫院在計算死亡率時沒有考慮到的因素。

病人需要關心的是不同醫院是否能夠提供優質服務的信息,同樣,家長也需要關心不同學校教育質量的信息。

對醫院原始「結果」的評價——死亡率,並不能證明一家醫院服務質量的好壞,這對學校公布的統計數據也同樣適用。

所以,升學率同樣不能證明一家學校教育質量的好壞。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狄倫·威廉指出,學校在不同方面的表現相差甚遠,比如有的學校在藝術方面有特色,有的在體育方面有特色。

在高度結構化的環境中,一些學生可能會做得更好,而對另一些學生來說,有更多的自由空間,會做得更好。

狄倫·威廉通過研究還發現:只有7%的學生考試成績變化歸因於他所在的學校,剩下93%的學生成績變化則歸因於外部因素的影響。

因此,「好學校」和「壞學校」之間的差異並不大。

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校的好壞對他們是否在學業上取得進步幾乎沒什麼影響,而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對學生影響更大。

因此,家長在為孩子擇校時,更重要的是考慮孩子的興趣與學校的辦學特色是否相符、孩子的性格是否能夠適應學校的氛圍,而非整體的升學率。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非正式學習就是素質教育?


為孩子選好了學校,大人們又開始糾結教學形式。非正式學習優於正式學習嗎?傳統主義教育是否比進步主義教育更有效率?

不同的人,對不同教育形式的分歧很大。

一些批評家深信,學生在教室里學習的過程,幾乎是在浪費時間。

管理顧問傑·克羅斯在他的《正式學習:激勵創新與績效的自然途徑的再發現》一書中提到:相比在教室里的學習,學生在咖啡廳里學到更多。

因為在咖啡廳里,他們會通過討論、觀察他人、試錯以及與懂得多的人一起工作。而在教室里通過正式學習所學到的知識,只佔他們在咖啡廳里學到的10%到20%。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克羅斯指出,非正式情況下的學習涉及了超出傳統的學校教育的機會與環境,包括博物館、畫廊、動、植物園、新聞媒體以及互聯網,都能極大可能地開闊學生的視野,學到更多的知識。

大量數據表明,非正式學習存在潛在的益處,但這些益處卻不能普遍地適用於所有學生,這取決於新環境的價值和學生們對戶外學習的態度。

澳大利亞研究高中理科生的教育人員在參觀一個海洋主題的公園時寫道:過多的新奇事物可能是一件壞事,因為老師們需要確保場地的新奇事物不使學生分心。

另一方面,雖然很多學生喜歡戶外學習,但還是有一些學生不喜歡。

廣為流傳的教育神話是:傳統主義教學是學生獲得高成就的最大功臣。

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傳統主義教育優先考慮讀寫和計算的基本技能,以及用傳統學科的方式將知識進行分工。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清楚地呈現知識,確保學生可以準確背誦和練習,通過對記憶和技能的測試,對學生進行評價。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進步主義教育則優先考慮學生的「軟技能」,例如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確保學生全面參與到激發探究中,通過全面綜合任務對學生進行評價。

傳統主義教育是否比進步主義教育好呢?

很多家長認為,在幼兒教育階段,學英文、認字、算術,孩子就贏在了起跑線。事實上,長期以來,我們對此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比如,人格教育就容易被學校和家長忽視。

尊重別人,學會傾聽,自信,學會表達自己都沒有被當做重要的教育目標,導致人格缺陷,畢業後,很容易被社會拋棄。

在傳統教育的中國,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大多數父母只關心孩子成績、特長等硬實力,卻忽略了素質、性格等軟實力。

比如,很多父母不讓孩子看電視、禁止孩子接觸手機等科技產品,朋友圈常常有《6歲以下的孩子不玩手機,將受益終身》之類的文章,將電子產品視作阻礙孩子智力發展的洪水猛獸。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美國最近研究表明:高質量的視頻節目恰恰可以增加孩子的感知能力、想像能力。

比如,很多內陸的孩子對各種海洋生物認知不足,通過視頻的了解比圖片、博物館更加清晰自然,孩子也更能關注動態的信息展現。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熒屏曝光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在孩子觀看視頻時,父母參與進來加以引導,控制時間、選擇優質內容則可以抵消這些負面影響。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堅持大腦訓練能促進學習?


相信每個人都喝過這碗雞湯:人類大腦只開發了10%,堅持大腦訓練能夠促進學習。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執導的好萊塢大片《超體》中,當女主角露西的大腦被開發至20%的時候,她已表現得像個超人。

可血淋淋現實是:人腦的絕大部分都已經派上用場了,別逼自己了,真的沒有更多潛能了。

《糟糕的教育》第十一章的作者科琳·里德與邁克·安德森揭穿了這些「雞湯」:

人類身體機能的運行和其他活動都需要大腦的參與,任何一個簡單的動作,都需要10%以上的大腦參與。

也就是說,即便一個人什麼也不做,大腦也處於忙碌狀態,因為它要控制身體的基本功能不發生紊亂。

而另一種「雞湯」則表示,大腦訓練能夠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

現在很多商業性的大腦訓練的電子遊戲和活動聲稱,他們有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並使他們變得聰明。

比如Cogmed聲稱,通過計算機可以解決記憶力欠佳造成的注意力問題。

大腦訓練可以讓你變聰明並且讓你的生活更美好,但科學研究工作者對此仍持懷疑態度。

斯坦福大學壽命研究中心和柏林麥克斯普郎克人類發展協會公布聲明,沒有可靠的科學證據能夠證明大腦訓練可以讓人變聰明。

因此,我們只能說,有時雞湯並沒有相關科學依據,它只是科學發展不可避免的結果。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糟糕的教育》對其它一些奉為教育真理的觀點都提出了質疑。

比如我們都聽過這句話:「你並不是學習不好,只是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該書第十三章「不可靠、無效、不切實際卻仍廣泛利用的學習風格」中,作者強調教學要在兼顧學生差異的同時,激發學生調整自身學習方式以適應學習環境的內在驅動力,而不只是宣傳所謂的 「學習風格」。

比如計算器經常被視為學生計算能力低下的罪魁禍首。

事實上,通過對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成就趨勢調查)的分析,計算器的使用並不一定會導致數學成就低,甚至在特定教育階段,使用計算器更有益。另一讓人驚訝的發現是,計算器的使用改變了數學的枯燥乏味,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了更加積極的態度。

可以說,這本書里的研究會讓許多教師和家長們大開眼界。當然,書中一些觀點和建議立足於英國教育現狀,不一定適用於中國,但卻具有很強的啟發性。

知道了糟糕的教育,那什麼才是好的教育呢?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美國教育家Rita Pierson在TED演講公開課中的一番話也值得我們深思:好的教育顯然不是教導學生外在的知識,而是挖掘他們內在的潛能,讓他們自己去認知世界。

作為家長,應該承擔著首席教育官的責任,不只是經濟上的供養。


坑慘外國人的教育神話,中國家長還在用


作為老師,更應該成為真正的教育者,不僅僅是當作職業。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變成任何人期待的樣子,而是支持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90後的分手降級:拉黑、作死、人間蒸發
「秀恩愛」為什麼「死得快」?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