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元 錢選 扶醉圖

瞧不起文人,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並且也不是現在才有的。

文人最讓人反感的,就是又「窮」又「酸」。但是,「窮」又「酸」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得從古代說起。

對文人的看法,源於古代平民對「秀才」的看法。最早形容秀才的,就是又「窮」又「酸」。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資料:南京總統府景區(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什麼是秀才呢?很多會想起洪秀全。一些書上說,洪秀全是秀才。「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洪秀全起義失敗,因為他只是個秀才。其實,這位大名鼎鼎的洪秀全,並不是秀才。他到省城廣州參加了幾次院試,都沒有考取,最後才一氣之下決定起義的。而當初,洪秀全是想一門心思考個秀才的,可惜才學不夠,始終不能如願。

古代科舉,考中了可以當官,首先就要考中秀才,這是最低門坎。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小秀才,你來這裡作甚呢?」

明清時期的秀才,分為三等:一等為廩膳生員,簡稱廩生,享受官府的生活補貼;二等為增廣生員,簡稱增生,相當於擴大招生;三等為附學生員,簡稱附生,相當於備取生。為了好聽,這三種都被稱作「秀才」,其實是有很大不同的。

明代的府、州、縣學生員,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明代的州、縣,根據規模大小是分等級的,如銅陵縣即屬「下邑」,生員名額就少。「上邑」有二十名,「下邑」往往不到十名。這麼少的名額,能考成「秀才」(生員),那是相當了不起的。

「秀才」無疑是精英,怎麼會窮呢?完全是相對的。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南市老建築之文廟

明代的廩膳生員,官府每人月給廩米六斗,每年發廩餼銀四兩。單是這個經濟待遇,秀才夫妻不勞動,管吃飯、零用基本上夠了。

秀才還有免除徭役的權利,對普通平民來說,徭役是個很大的經濟負擔,甚至超過稅賦。從這個意義上講,秀才一般會比普通平民要富。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秀才

秀才會什麼顯得「窮」呢?除了相對於官員,收入確實少外,就是不幹活,不掙錢,結果真的很窮。

秀才屬於身份的人,像平民那樣幹活,放不下那個架子,這是秀才窮的主要原因。秀才一般會去教書,這個收入也不低。但秀才一般不會去用自己的知識去經商,所以相對商人也是窮人。這是「窮秀才」現象形成的關鍵。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小秀才,你來這裡作甚呢?」

秀才會什麼顯得「酸」呢?因為他們有特權。

秀才屬於有「功名」之士,是士大夫階層的最低一級,在地方上有各種政治特權,如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犯事未剝奪功名之前,知縣不可對其用刑。平民見官難,秀才遇公事可稟見知縣,這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所以,秀才一般都不肖與平民為伍,平時也喜歡擺譜,裝裝樣子。這在普通老百姓看來,官又不是官,架子還不小,「酸」指的就是這種情形。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秀才遇到兵》

現實生活中,秀才的政治特權還表現為多個方面。平民如果平時見到秀才,都不能直呼其名,要尊稱為「老爺」,給他平白無辜地行個禮。實際上,秀才又不是真正的「老爺」,而秀才本人又要在街坊鄰居面前,裝成真「老爺」的模樣,很不招人喜歡,讓人反感。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科舉活博物館,四川閬中清代貢院。

明代有森嚴的等級制度,包括做幾間房、房子做多高等,都與主人的等級相掛鉤,不是有錢了,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古代民間建房,都十分迷信風水,忌諱別人的房屋比自家的高,並且經常出現這樣的民間糾紛。但是,秀才家的房屋,可以「合法」的比鄰居家高出三寸,鄰居自然就比秀才家的房子要矮三寸,這會讓鄰居很不爽。如果不這麼做,秀才舉報到官府,鄰居必定倒霉透了。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秀才

秀才還有其「標誌」服:頭上戴一頂方巾,身上著一襲藍袍。光著膀子的秀才,也是不容許的。秀才本來算不上窮人,這身「行頭」也是要成本的。所以,對大多數秀才而言,平時必須裝。社會上認為他們「酸」,也是有道理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生活在「秀才」這個階層,其實是非常尷尬的一件事兒。

文人為何總是讓人瞧不起?又「窮」,又「酸」,沒冤枉他們!

秀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情偶記 的精彩文章:

故宮大看點:對皇帝實施「斬首行動」,八國聯軍都不敢這麼干!
流氓觀察史:嚴嵩和他的龜兒子們

TAG:閑情偶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