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聯想創投賀志強:讓投資成為聯想的瞭望塔

聯想創投賀志強:讓投資成為聯想的瞭望塔

文 | 劉半晌

正在轉型中的34歲聯想,近日交出了一份答卷。

在其發布的2018/19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稅前利潤達到1.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82億美元,增長勢頭明顯。

在這家老牌IT巨頭的轉型中,聯想創投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智能互聯網領域,擁有近百家被投企業,並孵化了9家子公司和創新業務。

這一切,還得從2015底說起。當年年底的一天,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走進了賀志強的辦公室神情興奮。賀志強,人稱」老賀「,時任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自1986年加入後,一路跟隨著這家公司從草創之初走到今天。

「聯想的成長和未來靠什麼?不能單單依靠內部孵化。我們應該有一個雷達,通過資本的力量來探測外部創新」,楊元慶對賀志強如是說。其時,聯想已經以天使投資或孵化形式,參與了一批早期創業團隊,但在布局上仍是「散落的」、「未成體系的」。

通過這次交談,楊元慶和賀志強達成一致:聯想須將創投作為核心業務的抓手之一,提到整個集團戰略的高度。對內,可通過投資與聯想原有的業務形成協同;對外,創投將擔當起這家老牌IT巨頭洞察趨勢的瞭望塔。

次年5月,聯想創投集團宣告成立,旗下包括風險投資、內部孵化、加速器等業務。將創投板塊謂之以「集團」,亦可側面印證其在聯想體系內獲得的空前重視。自此,創投集團和聯想集團原有的業務條線並列,成為驅動聯想集團前行的支柱力量。而賀志強再度被委以重任,擔任聯想創投集團總裁。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在聯想TechWorld上發表演講

聯想創投的投資邏輯,似乎無需多言——作為一家以IT起家的巨頭,多數被投企業聚集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智能互聯網領域或為「應有之意」,賀志強將之總結為「一切以科技為驅動的創新」。於是,在聯想創投迄今近百家的被投企業名單上,絕大多數明星企業皆聚集於此,如:曠視科技(Face++)、寧德時代、寒武紀、蔚來、水滴科技等。

聯想創投還試圖通過資本之手來跨越他們在業務及認知上的邊界,比如將投資拓展到了消費升級、媒體內容等未竟之地,於是在每日優鮮、樂逗遊戲等公司的股東名單中,也能看到聯想創投的身影。除此之外,聯想創投還有一個關於「投資」本身的夢想——投出一家現象級的公司。


打造「瞭望塔」

2010年,移動互聯網漸漸興起,聯想推出智能手機樂phone,但他們很快意識到,「安卓系統沒有生態」。於是,聯想決定在這一年成立樂基金,圍繞安卓生態投資早期項目。按賀志強的話來說,這只是一個「萌芽的天使基金」,總共只有四五個投資人。

但對聯想集團來說,此舉意義重大——這是它首次以相對規模化的投資方式,為業務發展尋求增量,這也為它而後創辦的創投集團打下了基礎。

此後名聲大噪的樂逗遊戲和曠視科技(Face++)正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案例。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賀志強坦承,雖然也有著相當一批明星案例,但從聯想的角度來說只是小試牛刀,相比成熟的VC來說還是有些「業餘」的成分,比如風控、盡調、甚至是投後管理等系統性工作,並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樂基金的管理也由本職工作在研究院的賀志強兼任。

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底。

回頭來看,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時間卡口——移動互聯網大潮漸褪,互聯網下半場的聲浪不絕如縷,而聯想認為,歷經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一代偉大公司將大概率出現在智能互聯網領域;另一方面,通過前幾年的小步快跑,聯想集團在投資業務也累積了一些經驗。

此時,楊元慶已經認識到:在一家巨頭公司推動創新時,需要尋找外部新鮮血液及資本力量來共同助推。一套專業、系統化的投資體系勢在必行。

聯想創投集團應運而生。甫一成立,它的定位就很明確:「是聯想集團的瞭望塔,洞察最新的前沿技術和趨勢」。

賀志強告訴36氪,從樂基金到聯想創投集團,不僅僅是將投資這件事做得更精專,也是整個聯想集團對創投的一次「全新的認知」:在樂基金時期,投資甚至更像是他個人在專職工作之外的「大包大攬」。但如今,「所有高管都知道,創投是聯想未來戰略中極為重要的部分」。

楊元慶非常看重創投業務,他的期待在於:用投資手段為聯想布局互聯網及智能生態,構建聯想內外的橋樑。鑒於此,聯想的三駕馬車有著明確分工——事業部做一兩年內的產品,研究院專攻三、五年的研發,而聯想創投集團則通過投資布局未來的五到十年。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關於那個許多CVC會糾結的終極難題——究竟更傾向於財務投資,還是戰略視角——聯想集團內部並非沒有過討論。但賀志強認為,這兩者並非全然矛盾,他們的共識是:一個可期待的財務回報是做出投資決策的基本前提。當然,其最終目的還是在於這筆投資要為聯想帶來更深遠的影響:要麼成為聯想的主營業務之一,要麼和聯想展開合作,成為生態鏈企業。


投資有界,也無界

雖然正如多數CVC那樣——其設立的根本目的在於為核心業務提供戰略支持,但在賀志強看來,如果唯「戰略服務論」,無異於是窄化了聯想創投所能及之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其作為「雷達」的初衷。在聯想創投成立之初,他就告訴楊元慶:「既與集團既有業務保持協同,但不能限定其投資方向。」

如以賀志強對投資退出的預期來看,或許更容易理解他對聯想創投的理解——第一目標是「能為投資人帶來一份健康的財務回報」;第二目標是投出有影響力的好企業,並使之成為聯想業務的一部分;最高一階則是:投出一家真正現象級的公司。

賀志強告訴36氪,聯想創投固然是一個CVC,但它歸根到底也是一家投資管理機構,而「投出偉大公司是所有投資人的夢想」——這一稍顯「理想主義色彩」的期許,也或許註定了聯想創投在CVC中的與眾不同。

落實在投資上,聯想創投大約有80%聚焦在核心科技上,還有20%的機會不會放棄找尋跨領域的現象級好公司——這也是他們認為的未來中國最主要的經濟驅動主題。對於前者,細分來說包括了邊緣計算、IoT、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以及其與行業的深度融合的應用,代表公司包括:曠視科技(Face++)、寒武紀、天洑軟體、蔚來汽車、視見科技、中科慧遠等。

仰賴於聯想龐大的業務體系,諸多被投企業和它之間形成的種種合作關係,自然無需多言,賀志強更期待看到的是,這些投出去的公司為聯想帶來了更多的業務可能,他將之稱為:「投資反哺業務」

這樣的案例已經在發生。2017年,聯想創投投資了企業IT雲管理及智能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銳亞網訊,並促成了聯想集團與銳亞的合作。通過銳亞的雲端管理系統,聯想旗下的零售門店不僅能夠實時捕捉店內的數據,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描繪出顧客畫像、統計顧客喜好以及實現精準投放,從而增加對客戶及潛在客戶的了解,促進門店銷售。

圍繞技術與行業布局,聯想創投被投企業如今已經有30多家和聯想展開業務合作。

對於在投資中佔比20%的探索性領域,聯想創投則抱著積極開放的心態。賀志強說,一方面,這些看似與聯想主營關係不大的公司,驅動其發展至今的因素中存有大量的先進技科技成分,而這正是聯想不能錯過的未來,他們必須緊盯;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通過跨領域的投資來獲得更開闊的視野。

投資業務之外,孵化創新公司則是聯想創投的另一大支柱

一站式內容分發平台「SHAREit(茄子快傳)」是一個典型代表。自2011年在聯想集團內部孵化至今,SHAREit已經從一家僅有一二十名員工的初創團隊,變成了下載量超過15億、月活5億的公司,尤其是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幾乎已成國民級應用。

在這類項目的發展過程中,聯想創投作為CVC的優勢得到進一步凸顯。之所以SHAREit可以快速風靡印度,正因當時的聯想手機正大力發展當地市場,SHAREit預裝在手機上後,迅速被當地用戶所熟知。除了SHAREit外,聯想創投孵化出的明星公司還包括:聯想大數據、聯想雲、懂的通信、聯想智慧醫療等。

經過過去幾年的沉澱,聯想創投的被孵化公司與被投企業、聯想三者之間逐漸產生聯動,慢慢織成一張盤根錯節的關係網路。


「巨人轉型」中的重要助推力

或是由多年的技術背景塑造,賀志強擁有強烈的「科學家氣質」——在接受36氪採訪時,他鮮少使用不確定的措辭,慣於給出精確的數據,且記憶準確率極高。

他向36氪回憶道,2007年前後,當他確認移動互聯網將至時,即便明知那時的手機業務並不好做,還是堅持帶著聯想研究院一半的人去做樂phone。「這也不能叫賭性,應該說是等你把風險算完了,就要敢於下注。」

這一點同樣適用於做投資。賀志強說,在早期項目的評判中,由於公司太初創,如果事無巨細地去考量,根本沒法投,所以聚焦在「人」與「事」兩點上即可。

以投資蔚來為例。他去見李斌時,蔚來已經融完A輪,公司里擺著「兩個電機、一個電池」,離造車成功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但賀志強確認兩點:一來新能源車必定是未來方向,這和他們認定的未來智能互聯網的趨勢有頗多吻合;二來,李斌這個人絕對值得信。而後,聯想果斷在B輪投進蔚來。

聯想創投被投企業蔚來9月赴美上市

經過兩年多的打磨運轉,聯想創投集團已經羽翼漸豐——除了投資團隊之外,其他還有中、後台團隊,為被投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賦能。

談及聯想創投和聯想系原有的三家投資機構——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和弘毅資本——的合作關係,賀志強將之形容為「親密無間」。

賀志強表示,後三者為聯想控股旗下基金,聯想之星主要做天使投資,君聯資本是典型的VC;弘毅投資是PE,四家機構的定位十分清晰,因此彼此合作甚密。比如,寧德時代正由君聯和聯想創投一起投資;聯想創投和聯想之星投了曠視科技(Face++),君聯也有跟進投資;聯想創投經常將投資企業推薦給君聯和弘毅。

「在柳總眼裡,他旗下的四支基金都令他很驕傲。」賀志強說,但相較於其他三者,聯想創投被大程度地寄予了聯想集團對未來的探索。尤其是聯想在去年8月提出轉型戰略後,聯想創投將扮演更為重要的「瞭望塔」角色。

轉做投資的幾年間,賀志強試圖讓自己更開放地接受「不確定」——要知道,對於一個認為凡事可預判、可理性推演的前CTO來說,這並非易事。

令賀志強至今津津樂道的是,在他主抓聯想研究院期間,「幾乎可以說所有事情都在把控制中,比如項目進展到什麼程度、何時完成、最終效果等」,但如今,更多是「陪伴者」角色的投資人身份。

當被問及如何概括聯想創投的投資風格時,賀志強沉吟了數秒,他認為,作為全球科技產業基金,聯想創投的定位非常清楚:依託資本和創業者的力量,為聯想投資未來;因此聯想創投非常看重和創業者的關係,和被投企業之間也不亞於造就一段「浪漫」關係的過程,要給被投企業幫正確的忙、幫好的忙,從長遠來看,聯想創投願意「做時間的朋友,聽真理的聲音,不忘初心」。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聯想創投仍將堅持把他們的注意力聚焦在「智能互聯網」的「IOT+邊緣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慧」這一核心技術鏈條,致力終極解決各行各業的效率提升,「當這些技術疊加起來,為我們的智慧城市、智慧工業、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帶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效率提升時,這才是投資的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五小時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
推遲到11月上市的藝星醫美,賺的多也花的多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