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路遙,走在繁華的鬧市,突然想起了故鄉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路遙,走在繁華的鬧市,突然想起了故鄉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路遙,走在繁華的鬧市,突然想起了故鄉

路遙的兩部作品集,一部《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中短小說集和《早晨從中午開始》隨筆集、訪談集、劇本集和書信集,也更多的理解了路遙,前者收錄了比較重要的作品有《在困難的日子裡》《驚心動魄的一幕》,我覺得寫得比較好的是篇幅短小的《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和《匆匆過客》,後者收錄了《平凡的世界》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全文六七萬字的樣子,寫出了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的艱難心路歷程,還有《人生》電影劇本。

路遙這些小說具有的文學史意義比文學意義要強烈的多,這些同時期的作品在特定時期承擔的更是一種政治教化的責任,當時的群眾可能喜歡看,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沒有選擇,讓現在的人看來恐怕覺得難以接受,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生活環境,很難有心理共鳴。

路遙本人對文學創作的嚴謹態度也值得我們尊敬,他寫到自己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做了一系列的周密計劃,包括閱讀百篇長篇小說,體驗煤礦生活,翻出十年來的報紙,記錄全國各地每天發生的大事,一頁一頁翻,甚至翻到磨到手指的毛細血管,只能用手掌托著繼續翻。路遙的閱讀群體之眾有些令我吃驚。

說一個溫暖的小細節,上次借了六本書從圖書館出來響了警報,圖書館管理姑娘便一本一本試看哪本沒有消磁,拿到《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時姑娘笑了,說我看過,我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是領到第一份工資的那天,有人領到第一份工資會存起來,有人會交給父母,又問我領到第一份工資會怎麼辦,我說我肯定是花掉,姑娘一邊把書還給我一邊咯咯的笑。

路遙小說最打動人心的地方是他的真情,他在隨筆集中反覆強調,作家的職責是表現生活,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把生活中普通的事情和人物經過藝術加工後變成具有巨大社會意義的典型,在長久的積累下表現出情感的蛻變,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感情絕對是真實存在,虛假的感情永遠也無法打動人心。他的確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一點,尤其體現在《平凡的世界》的誕生。

路遙有一次在大學講座,談到對養育了自己的陝北農民,特別是德順爺這樣陝北老光棍的感情。我走進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這樣一些繁華街市,透過那一片花花綠綠的人頭,我猛然就能在人群中停住,停住後,淚水就忍不住在眼眶裡旋轉,我看見特別遙遠的遠方,在那黃土山上有一個老頭脫成光脊樑,在吭哧吭哧地挖地,脊背上的汗在流著,被太陽照的亮亮的,那老頭已經七八十歲,沒有任何人幫助他,還在那兒靠原始的勞動來養活自己。就是這樣一種情景,就是這樣一種感情。

我在圖書館讀到時幾近墮淚,一個作家最打動人的文字,正是這樣毫不矯揉造作的真摯的感情啊。我覺得比較好的《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姐姐》,相比而言,《在困難的日子裡》、《驚心動魄的一幕》雖然令他在文壇里聲名鵲起,卻不如這個小短篇要來的溫暖人心,有長久感染讀者的生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神鵰俠侶》:金庸,如果你不是太子黨,千萬別指望抱大腿
《我的世紀》:董竹君,洋車夫的女兒,青樓賣唱的丫頭,如何翻身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