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高粱不僅是糧食作物,也可以走高端化路線!

高粱不僅是糧食作物,也可以走高端化路線!

撰文/黃曉東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提到高粱,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高粱酒?確實,高粱作為釀酒主材料之一頗受很多人喜愛。但作為全球性的糧食作物,高粱除了食用也開始走高端化的路線!

今天,恰逢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知力君就來跟大家說說作為釀酒主材料的糧食作物——高粱!

高粱——「作物中的駱駝」?

有一首氣勢恢宏的合唱曲這樣描繪祖國的豐饒:「江南豐收有稻米,江北滿倉是小麥,高粱紅啊棉花白,密麻麻牛羊蓋地天山外……」

如歌曲里所唱,火紅的高粱過去是我國普遍種植的一種作物。它的成功種植,得益於它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高粱的根系發達,吸收水、肥的能力很強,耐鹽鹼,有著「作物中的駱駝」的名聲。因此,它特別適合生長在我國北方地區。目前,我國高梁主要種植區域在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這些區域種植面積佔全國高粱面積的85%~90%。

實際上,高粱屬於「外來物」。早在1882年,就有人提出高粱起源於非洲的學說。一百多年來,隨著各種證據的出現,很多學者都支持這種看法。例如,有學者認為,5000年前居住於非洲蘇丹尼日河流域的愛丁人,已把具有一定食用品質的野生高粱引入栽培。美國高粱轉換計劃發現,來自非洲衣索比亞和蘇丹的高粱樣本已經經歷過了長期的人工選擇。

隨著民族交流的步伐,高粱走出非洲,到達了印度,再由印度傳到了我國。這是目前高粱傳入我國的主流說法。

印度卡納塔克邦種植的高粱

作為釀酒主材料的高粱!

離開了酒的話題來談論高粱,一定是不完整的。在我國,以高粱釀製白酒已經有700餘年的歷史。茅台、汾酒、五糧液等著名的中國白酒多是以高粱做主料或佐料配製而成的。釀酒講究色香味俱佳,高粱帶給酒體的獨特風味是其他各種糧食無法比擬的。

作為釀酒的原料,高粱的內在品質是非常重要的。高粱分粳質高粱和糯質高粱。糯質高粱出酒率高於粳質高粱。高粱還有白、黃、紅、褐、黑等顏色之別。顏色會決定酒體的風味,一般來說顏色越深,單寧等物質含量越高。單寧是一類具有澀味的物質,普遍存在於未成熟的水果中(葡萄酒中的澀味也是來自於它)。合適的單寧含量既可產生香味又能抑制部分雜菌,並且不會傷害酵母。過量的單寧則會影響酒體風味,因此人們一般選擇紅色高粱來釀酒

於是,人們培育出了各種適應不同口味的釀酒高粱品種。這些高粱的名稱似乎也隱約透露出酒的氣息,如國窖紅一號、瀘糯8號、金門高粱酒等。

高粱有多少種吃法?

作為全球性的糧食,除了釀酒,世界各地的人們發揮聰明才智陸續創造出了許多高粱的食用方法。

在我國,東北地區習慣將高粱籽粒加工成高粱米食用;黃淮流域則喜歡將籽粒磨成麵粉,做成各種風味的麵食。在印度的幾個邦,當地人喜歡把高粱籽粒置於平鍋里,用火加熱。這樣可以做出爆裂的高粱花。高粱花的口味與玉米花類似,但是吃起來不塞牙。這成了當地男女老少皆喜愛的小吃。

高粱米

小麥是製作發酵麵包的優質原料,但是高粱等穀物也能與小麥混合製作麵包。例如,Kisra(Dosa或Dosai)是流行於蘇丹、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食品,屬於發酵麵包,這種食品由全高粱製成。首先將全高粱磨成粉,再將上一批的老面(含有酵母和乳酸菌)與水和麵粉按比例混合成糊狀,發酵過夜,發酵過的糊漿攤薄在平底鍋上加熱30秒即成。質量好的Kisra像紙一樣薄,有酸味和發酵香味。

蘇丹Kisra

高粱也走高端化路線!

除了食用,或者做飼料和掃帚,高粱還有一些比較高端的用途。

高粱含有多酚、植物甾醇、甘蔗脂肪醇等物質,它們主要富集於高粱的種皮層,具有抗氧化、降脂等作用。從高粱殼中提取的高粱紅色素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加到冷飲、雪糕、果凍、蛋糕中,紅色素能讓這些食品呈現山楂、可可或紅小豆的顏色。此外,高粱還可以用於造紙、板材以及釀醋等領域。

這裡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甜高粱。甜高粱可以用來製糖,但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能把甜高粱秸稈中的糖高效地發酵成乙醇。這是發展生物能源的一個現實例子。作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生物乙醇更加清潔環保。

美國種植的作為乙醇燃料來源的高粱

巴西使用甜高粱生產燃料乙醇起步較早,如今他們已實現在汽油中添加10%~15%的乙醇,或在經過改裝的汽車引擎中全部用酒精做燃料。烏拉圭也效仿巴西,每年種植大面積甜高粱生產酒精做能源。

對於很多人來說,帶著紅紅的籽粒、蓬鬆且耐用的高粱掃帚是生活中的常見之物。但其實,高粱有著非常多的重要用途,更廣泛深入的應用正等待著我們進一步去發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極地科考新突破!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下水,「雪龍2號」牛在哪?
少年科學粉每日一題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