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匹螃蟹他為何吃了近一個小時?

一匹螃蟹他為何吃了近一個小時?

原標題:一匹螃蟹他為何吃了近一個小時?


近來秋風瑟瑟


正是吃


大(da)螃(pang)蟹(hai)」的時候


不吃螃蟹的秋天,

算什麼秋天?



作為與刀魚、鰣魚並列的


「蕪湖三鮮」,


秋季食螃蟹的嗜好,


在蕪湖由來已久。


而整匹螃蟹的食法,


實際上分為文吃和武吃。


我們徒手剝蟹掰蟹的吃法是為「武吃」,


而自古代至今,

還有一些人善用工具食螃蟹,


被稱為「文吃」。



近日,


蕪湖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秘書長


童春年利用蟹八件,


為記者還原了一場


充滿儀式感、緩慢精細的


「文吃」螃蟹法。


文吃螃蟹這樣吃

什麼是蟹八件?


很多人都沒有見過。


經過輾轉周折,


童春年最終覓得一套蟹八件,


其中包括


匙、錘、鑷、墩


剪、叉、斧、刮


等八件工具。



隨後,童春年向記者進行了演示。

他先用剪刀將蟹的兩隻大鰲和八隻大腳逐一剪下,在將鑷和叉配合使用,將蟹腳中的肉取出,為了保持螃蟹的完整性,童春年還將蟹體放於墩上,以小錘擊之,將蟹殼擊松後,用斧切斷蟹臍撬開蟹殼,用匙挖出其間的蟹黃和膏體,再以刮將蟹肺去除,將蟹體內的肉刮取出來。整個流程,用完蟹八件後,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以上。



「武吃螃蟹像吃鍋巴,


文吃螃蟹則要溫文爾雅,


講究程序、儀式感和規範。」



童春年笑著告訴記者,


在歷史上,


一般是達官貴人或是文人雅士


善用蟹八件食螃蟹。

為何會有人使用工具食用螃蟹?


童春年認為,


一是由於螃蟹本身就是難以食用的食物,


二是有些人要吃得文雅、讓吃相好看,


吃得乾淨,就必須得講究吃的技巧,


這時候蟹八件自然應運而生。


「以前有個誇張的描述,


說一個人拿蟹八件吃螃蟹,


能從上海坐火車一直吃到北京。」


他告訴記者,其實在古代,

蟹八件多為銀制,


用蟹八件食蟹比較費工費時,


優點是能吃得很乾凈。


蟹八件由來已久


記者查詢獲悉,據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記載,明代就已初創食蟹工具,當時就有錘、鐓、鉗、鏟、匙、叉、刮、針8種,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腰圓錘、小方桌、鑷子、長柄斧、調羹、長柄叉、刮片、針。故稱之為「蟹八件」。


童春年介紹稱,我們食蟹,主要是食蟹黃、蟹膏,還有蟹肉。蕪湖人最愛的螃蟹烹法還屬清蒸,不僅不破壞螃蟹本身的營養,又能保持最足的鮮美。而在作為主料之外,螃蟹作為輔料和調味料也毫不遜色,在蕪湖,蟹糊、蟹燒元子、蟹黃湯包等也十分受人喜愛。


童春年也表示,聰明的廚師,除了清蒸螃蟹,還會將蟹黃、蟹肉做一些延伸,比如說做出蟹黃豆腐、蟹糊、菊蟹、芙蓉蟹斗等菜。


來源:大江晚報 記者 李婷維 汪武 潘雅麗


微信編輯:大橙子


【文章部分文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我們將及時刪除,或請來電告之地址,以便我們支付稿酬。 聯繫電話:0553-3823276】

Hello,夥伴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江晚報 的精彩文章:

TAG:大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