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灸一穴即可治療心動過緩,有效率超過80%!
竇性心動過緩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心律失常,是心排血量不足所致,通常應用阿托品、麻黃鹼、異丙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但長期應用效果不佳,且有明顯的不良反應,甚至導致嚴重的後果。
竇性心動過緩屬中醫學「心悸」「怔忡」「胸痹」範疇,臨床以心悸、胸悶乏力、脈遲或結代為主。心氣不足,陽氣虛衰是本病的根本。
心為陽臟,心陽得不到溫煦,則心氣虧虛,心陽不振,鼓動無力,致心脈瘀阻,血脈運行不暢而見脈來遲緩。陽虛則陰寒甚,故見胸悶、氣短、畏寒等症。
臨床上,很多中醫師常灸膻中穴來治療各種心臟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缺血、竇性心動過緩等,現分享一則案例僅供參考~
【臨床資料】
本組63例,男47例,女16例,年齡33~67歲,病程3個月-6年。
竇性心動過緩伴間歇性Ⅰ度房室傳導阻滯32例;
竇性心動過緩伴室早18例;
竇性心動過緩伴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13例。
【臨床表現】
心動過緩和心律不齊:心率在平靜狀態下32~60次/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不齊。
一般表現為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失眠等,比較嚴重的表現為心絞痛、胸悶、氣短,輕微活動或情緒不好時諸症加重。
心電圖表現為竇性P波的頻率小於60次/分,範圍在32~60次/分,P-P間距差值大於0.12s。
排除運動員、睡眠狀態及健康青年人等生理因素。
【治療方法】
隔姜灸膻中穴,每次灸7壯,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3天,治療2個療程後觀察效果。
治療期間囑患者注意休息,保持情緒平穩。
【治療結果】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心電圖檢查心律失常消失,缺血型ST-T恢復正常範圍,半年內無複發,計32例。
好轉:臨床癥狀緩解,心電圖檢查心律失常消失或減少50%以上,缺血型ST-T恢復正常或較前有改善,計21例。
無效:臨床癥狀、心電圖無明顯變化或失訪者,計10例。
有效率為84.1%。
【小結】
膻中穴位居胸部,為氣之會穴,為心包募穴,故選用膻中治療心之疾患。
艾灸具有溫散寒邪、溫通經絡、活血逐痹、回陽固脫的作用。現代研究提示:艾灸通過艾葉中的多種化學成分燃燒後產生的抗氧化物質,附著在穴位處皮膚上,藉助灸熱再通過腧穴深入體內,使血行旺盛,刺激感覺神經可引起反射,作用於血管、神經可促進新陳代謝。
艾灸膻中穴可以振奮心陽,使血脈運行通暢,脈動有力。
※腳上有個「救心穴」,這裡通了,心臟血管也就通暢了!
※灸溫,到底是燙好還是溫好?哪種溫度值最適宜?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