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柯凱琳:讓貧窮成為歷史

柯凱琳:讓貧窮成為歷史

柯凱琳

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局長(負責中國和蒙古事務)

10月17日是消除貧窮國際日。根據最新統計,全世界仍舊有超過7億人口生活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每天的購買力不足1.90美元。儘管全球減貧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減貧仍然是人類社會的第一要務。值得高興的是,減少貧窮正是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首個目標:所有國家,不論其發展水平如何,都採取行動去消除所有地方和所有形式的貧困。目標已定,讓我們行動起來。

創造體面勞動和提供社會保護是消除貧窮這場戰役的關鍵工具,也是國際勞工組織的核心使命。國際勞工組織成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百廢待興的1919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國際勞工組織的創始使命是推動實現社會公正和體面勞動,因為這是實現全世界持久和平的前提。國際勞工組織即將迎來百年華誕,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創始使命對當今世界來說仍然具有同樣的重要性。

中國是國際勞工組織的創始成員,是最早一批致力於實現其核心使命的國家之一。回顧中國近四十年的發展,會發現創造就業機會和提供社會保護始終是改革開放的核心內容,並且在這兩個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在這段時間裡,兩位數年均增速的經濟增長帶動創造了數百萬就業崗位,擴大了社會保護覆蓋面。儘管在發展中遇到了環境可持續性和不平等問題加劇等挑戰,但是中國在減貧領域的成就舉世矚目: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絕對貧困率(按購買力平價每天為1.90美元計算)從1990年的66.6%降至2015年的不足1%;自改革開放以來,總計超過7億中國人脫離貧困。2017年的國家統計數據顯示仍有3000萬農村貧困人口,但中國政府正在為實現2020年消除貧困、提早10年完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而努力。世界上還沒有其它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有力地改善了如此眾多人口的生活條件。

國際勞工組織與中國在社會保護領域的合作

在中國減貧工作的眾多經驗中,非常重要的一條經驗是大力建立和發展社會保障制度。40年前,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是碎片化的,由工作單位提供,只有正式員工才能享受相關待遇。今天,中國已建立了與其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相適應的、覆蓋13億人口的全面社會保障體系。國際勞工組織自1985年在中國設立辦公室以來就長期致力於為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貢獻力量。

8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開始採取措施以保證其社會保障體系與經濟轉型相適應。90年代,開始建立涵蓋城鎮職工的失業、養老、醫療、工傷和生育的五大社會保險體系;建立最低生活保障體系,以救助那些最貧困的城鄉居民。在此期間,國際勞工組織與當時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密切合作,在北京建立社會保障培訓中心,為全國社會保障工作人員提供培訓。

養老金是中國政府和國際勞工組織之間的一個重要合作領域。90年代,國際上個人賬戶改革成為一種潮流,但中國並沒有跟隨這種潮流,而是建立了統賬結合的養老金模式,即通過現收現付制度保障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提供補充,這與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原則基本一致。統賬結合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2000年以後,應中國政府的要求,國際勞工組織為中國城鎮職工養老金體系精算模型的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持。

醫療保險是另一個合作領域。90年代,在制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的過程中,國際勞工組織積極提供技術支持,並作為當時的工作重點。2000年以後,中國進入社會保障發展的新階段,向農村和城鄉居民提供醫療保障福利,並很快實現了醫療保險全民覆蓋。2010年頒布的《社會保險法》體現了相關國際勞工標準的基本原則,國際勞工組織在這部法律起草的過程中從專業角度上做出了貢獻。今天,國際勞工組織繼續在醫療保險領域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開展合作,提供了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方面的技術支持。

中國已逐步建立了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創紀錄的短時間內實現了醫療保險和養老福利的基本全覆蓋。國際勞工組織很高興地看到,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際勞工標準的基本原則和精神。

社會保障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革和調整的領域。儘管中國在此領域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對很多挑戰,包括與收入相關的社會保障計劃對農民工的有效覆蓋率很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水平不足以提供有效的老年收入保障。在未富先老的情況下,養老金制度的長期財務可持續性是另外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挑戰,如:通過電子平台和手機應用程序等渠道從事非標準就業的工人數量快速增長,如何確保他們被社會保障體系覆蓋等問題。

拓展新的合作領域,消除貧窮

毋庸置疑,國際勞工組織未來將繼續與中國政府和合作夥伴合作,以確保每個人都不掉隊。除此之外,這種夥伴關係還可以被拓展到新的層面:在全世界分享和傳播中國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激勵和指導其他發展中國家消除貧窮。南南合作是多邊主義的重要一環,國際勞工組織的專業經驗和知識已被證實有助於在各國之間架起橋樑。社會保護、技能拓展、綠色就業、青年人創業、職業健康和安全等是國際勞工組織促進多邊交流和學習的重要領域。

即將到來的2019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國際勞工組織百年紀念不僅僅是對過去成果的慶祝,更是一個專註於當下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 就業需求、社會保護、收入保障、工作中的權利 - 以及如何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戰略機遇。政治不確定性、日益嚴重的不平等、環境的挑戰和快速的科技變革充斥著當今世界,2019年將是尋找全新的、有創造性的形式來實現社會正義和基於人類價值觀的勞動世界的獨特契機。讓貧窮成為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政府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稅 美國各界紛紛批評和譴責
新時代大講堂第五期!英國應該借鑒中國制定五年發展規劃?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