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球海底開啟「震動模式」,專家:數據共享可提高監測預警能力

全球海底開啟「震動模式」,專家:數據共享可提高監測預警能力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連發!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10月16日發布兩則地震海嘯消息:北京時間8時28分、9時3分,洛亞蒂群島東南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接連發生6.6級、6.8級淺源地震,觀測結果表明未引發海嘯。

半個多月前的9月28日,同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印度尼西亞發生7.5級地震,並在震中南側70公里的帕盧灣引發強烈局地海嘯,造成嚴重傷亡。根據當地政府10月7日公布的最新消息,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1763人,另有265人失蹤。另有當地官員表示,此次地震和海嘯造成的失蹤人數可能多達5000人。這意味著,該地震海嘯災害是2011年日本地震海嘯災害以來,人員傷亡最嚴重的一次。

地震頻發,是否意味著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負責人原野16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環太平洋地震帶6.5級以上的海底強震僅發生6次,特別是4月至7月,環太平洋地震俯衝帶活動進入「真空期」,這在過去數十年都十分罕見。但自8月以來,全球進入「震動」模式,海底強震頻發,部分引發海嘯並造成嚴重災害。

接連發生的地震活動之間是否有關聯?

自然資源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研究員劉保華認為,依據目前的科技手段,還找不到他們之間有聯繫或者沒有聯繫的確鑿證據。

劉保華解釋,對陸地上的地震,人們可以通過建立密集的地震台站等方式,監測地震信號,但目前對海底地震的監測手段還極其有限,海底地震監測台站密度、精度相對低,數據也不能實時傳輸。這也是目前國際同行遇到的共同難題。

原野表達了類似觀點。

「目前人類對地球內部的觀測和預測能力遠遠不夠,尚無法揭示地球內部活動的周期性。」在原野看來,海底地震引發的同震位移會引發海面波動,海嘯波傳播至近岸導致低洼地帶大範圍淹沒,造成海嘯災害。「觀測站觀測密度不夠、觀測時間序列不長等因素,制約了人類對地震海嘯過程的認識。」

原野舉例說,印度尼西亞擁有超過5萬公裏海岸線,因缺乏維護資金加上漁民破壞,22個海嘯浮標已全部「停擺」。驗潮站僅有137個,可用的遠少於此,平均300公里不到1個。此次海嘯嚴重影響的望加錫海峽內局部岸段,僅有2個驗潮站,但由於維護不當,其中1座已長期不能提供數據,另一座也未觀測到海嘯波動,距離「最近」的可用驗潮站位於震中300公里範圍外。正因如此,在地震發生不到1小時後,印度尼西亞國家海嘯預警機構即取消預警。

在原野看來,陸上地震造成的後果往往可以到現場找到「證據」,但對海洋地震發生過程,只能通過遙測、反演得到源場信息,正因如此,觀測數據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美國、澳大利亞、智利、俄羅斯等在全球布放了60多個海嘯浮標,存活的30多個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我國在南海布設了兩個海嘯浮標。但原野說,加強數據共享,才能顯著提升地震、海嘯的監測預警能力。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12306顯示沒票,其他APP卻可以花錢搶到,究竟是怎麼回事?
扒一扒諾獎史上的「夫妻檔」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