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會火嗎?
大跌後,A股正進入前所未有的破凈潮。
截止9月15日,滬深兩市3527家上市公司中,破凈的公司有265家,佔比為7.5%,從數量上輕鬆碾壓歷史上的數次大熊市。
這次破凈公司數量前5位行業,分別是公用事業、房地產、交通運輸、銀行和機械設備,破凈主力還是金融地產和中上遊行業,再一次重複了昨天的故事。
這些重資產行業,PB估值本來就相對低,在市場悲觀時容易跌破凈資產。
雖說破凈潮也是熊市見底的信號之一,但破凈股是否具備投資價值,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華電國際(600027)就是一隻非常典型的破凈股,市凈率一度低於0.8,在港股的估值就更低了,一度逼近0.5。
A股是一向喜歡追漲殺跌的,重資產公司破凈次次都跑不掉,但在港股這個由機構買方佔主導的市場,給那麼低的估值...
似乎說明華電存在機構不太認可的「暗病」。
但事情真如此般嗎?
1
電力過剩,是坊間認為壓制華電國際及電力股表現的第一因素。
我國在2002年之前,國家電力公司一統天下,計劃經濟的味道很濃,政出多門,利益協調難,對市場需求反應慢,而此時的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電力供應嚴重短缺。
國家下了大決心,進行了觸及利益的電力體制的改革,國家電力公司被一分為五。
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從此各自單幹,並且電力項目的審批權,下放到省政府。
大開大合的中國政策,「一放就亂,一收就死」。
電老虎,多好的買賣,中央、地方、集體、民營、外資,家家都念著建設社會主義的經,發著資本主義的財,電力建設那是一通大幹快上,鑼鼓喧天。
中國電力從此形成了「五大發電集團+非國電系國有發電企業+地方電力集團+民營及外資」的電力行業競爭格局。
五大發電集團從一開始就是含著金鑰匙誕生,加上是央企,有政策的扶持,成為了中國電力的主導力量,其他的電力公司成為了配角。
中國電力市場似乎一片繁榮,停電限電成了過去時。
但從2011年開始,中國通過拉動投資,帶來增長的遊戲模式玩不動了,加上審批權下放地方以後,地方政府對電力投資拉動GDP,增加政績尤其熱衷。
電力行業,特別是火力發電行業進入到過剩階段,2016年,火力發電行業越發過剩。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煤電利用小時數僅為4210小時,連續第三年低於4500小時的紅線。
按照行業慣例,5500小時往往是煤電機組規劃設計的基準線,如果利用小時數低於5000則可認為存在裝機過剩。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整理
這麼說來,電力股的低估值不是沒道理。
煤電行業的大氣候雖然不行,但華電有自己的小氣候。
在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的時候,各家電力公司排排坐分根據地,華電無意中摸中了大獎。
他的地盤分到了電解鋁,化工,鋼鐵大省——山東。
耗電大戶雲集的山東,讓華電下盤穩,擴張狠,2017年底,華電已投運控股發電廠60家,控股裝機容量為4918萬千瓦,佔全國發電量的5.24%;
這裡面,「革命老區」的山東一省裝機就佔到華電總裝機的38%,而山東2017年火力發電量4711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一,此外,占其裝機量8%以上的省份還有湖北,浙江,安徽,寧夏等。
看到沒,華電占的地盤,大多是一些經濟發達的省份,電力需求強勁,按理說不存在過剩問題。
很不幸,華電在電力投資熱潮中並沒有「眾人皆醉,唯我獨醒」。2015年來都保持著100-200億元每年的資本開支。
2017年,華電燃煤發電機組利用小時為4502小時,雖然遠勝於全國平均水平,但與5000小時相比,過剩還是比較嚴重。
但電力過剩在以後很可能變成歷史名詞。
過去鋼鐵,煤炭出現了全行業虧損,2016-2017年經歷了去產能以後,行業已經煥然一新。
不要低估高層去產能的決心,特別是一些對國家有戰略地位的行業。
都是共和國長子,當然要雨露均沾。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高層頻頻就煤電行業的去產能發布政策,整個「十三五」期間,全國停建緩建煤電產能1.5億千瓦,淘汰落後產能0.2億千瓦以上。
現存煤電產能要實行嚴格的淘汰,實施煤電超低排放改造4.2千億瓦、節能改造3.4億千瓦,靈活性改造2.2千億瓦,特別是300兆瓦以下機組並且不符合環保標準的,全國去產能重點名單早安排上了。
到2020年,全國煤電裝機規模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具備條件的煤電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煤電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10克/千瓦時。
千萬不要低估中國政府的執政能力,說是多少,一般會八九不離十。
總的來說,煤電未來幾年總量發展基本要被控制,隨著電力需求的增加,而煤電的產能利用小時得以提升。
這一輪煤電去產能,最有利於華電國際這種產能標準比較高的上市公司。
華電國際90%以上是300兆瓦的環保型機組,其中600兆瓦及以上的裝機比例約佔51%,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供電煤耗水平方面,為297.5克/千瓦時,低於國家去產能的要求。
2
需求萎靡,是壓制華電的第二因素。
在媒體輪番渲染下,今年中國經濟增速表現似乎不佳,難免會讓投資者加劇擔憂的情緒。
不過仔細一想,媒體這門靠廣告吃眼球飯的生意,不打點焦慮牌、末日牌能行?
誰讓群眾愛看呢。
實際上,作為快被社會遺忘的「克強指數」重要組成:電力消費,為我們展示了截然相反的邏輯。
今年1-8月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速7.7%,全年電力需求都高於去年。
資料來源:統計局
資料來源:統計局
煤電用電同比增速7.2%,與去年增速相仿,而華電發電增速更加優秀,二季度發電量增速8.18%,超過了一季度6.66%,並且創出了近三年以來的新高。
那麼問題就來了,同長子,何獨秀?
除了全國用電需求保持穩定的共有因素以外,也跟華電的裝機分布有很大的關係。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首先,華電國際的38%的裝機分布在山東省,山東是電解鋁,化工,鋼鐵生產大省。
今年鋼鐵景氣度處於高位,在鋼鐵低庫存的情況之下,螺紋鋼價格創出了近3年的新高;美原油價格屢次衝擊70美金一桶,而化工在原油60-70美金成本價附近,也是進入景氣度的巔峰。
幸運女神也眷顧華電,特朗普今年要制裁俄國,重點打擊鋁業。
要知道,俄國鋁業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商和出口商。
作為鋁業世界第二生產大國,中國挺身而出,當仁不讓的承接訂單轉移,電解鋁出口出現井噴,而中國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商山東魏橋就在山東。
政策也給山東電力需求再添一把火。
山東的這些高耗能企業往往有自己的自備電廠,但從今年3月22日開始,自備電廠進行整頓,嚴格限制新增產能,增加對自備電廠的環保督查。
限制自備電廠,以及高耗能產業需求旺盛,還有新上馬831.2兆瓦發電機組,推動了華電業績增長。
從數據來看,其他幾個華電的重要發電區域,像浙江,安徽,湖北,寧夏,四川,發電情況也不錯。
資料來源:統計局
華電因為發電需求上升,導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在上漲。(火力發電設備利用效率一般用利用小時來衡量,小時數越多,表示發電設備的利用效率越高。)
2018年年中煤電利用小時數為2208,而2017年年中為2095,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
利用效率高,固定成本被攤低是一方面,上網電價每度多收幾分錢是另一方面。
一二季度上網電價均高於400元/兆瓦時,除了2017年7月燃煤機組標杆電價提高1分錢的因素以外,用戶需求旺盛,推高上網電價有很大的關係。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據華泰證券對華電國際2017年業績分析計算,電價變動一分錢,煤價每變動10元,利用小時變動1%,利率變動10BP,對華電國際的業績(凈利潤)影響分別為127%,44.4%,17.6%,2.8%。
電價的提升,利用小時的大幅度增長, 華電這台電力印鈔機正在快速恢復。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3
穩重向好的局面來之不易,但徘徊在空中的幽靈依然值得警惕。
這個幽靈,叫煤價。
華電國際中報業績顯示扣非凈利潤增長407.03%,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用電需求帶來了華電國際設備利用效率和上網電價的提高以外,煤炭市場價格以及預期的改變也是非常重要。
2015-2017年華電股價屢創新低,非常重要的因素即是煤炭價格高企擠壓利潤。
煤電公司發電的主要成本是燃料成本,佔到營業成本的50%-60%。
2016-2017年煤炭價格大漲,秦皇島動力煤5500大卡價格從300多元一噸一度上升到700元每噸,華電國際的毛利率也從2015年33.32%下降到2017年的8.81%。
巨幅下跌的毛利率,讓投資者對華電產生了過度的悲觀情緒。
今年開始,市場一直在對悲觀預期進行糾偏。
2月9日,四部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煤炭產能置換政策加快優勢產能釋放 促進落後產能有序退出的通知》,敦促大型煤炭生產企業,釋放優質產能。
換句話說,這份紅頭文件一定程度放開了煤炭的擴產限制,來緩解煤炭市場過去兩年供不應求的情況。
政策一出,煤炭價格應聲而倒。
秦皇島動力煤平倉價從年初(2018.2.2)以來最高點765 元/噸回調至2018.4.9的585元/噸,跌幅達24%,未來在政府的調控之下,煤炭價格很有可能基本處於穩定,甚至持續下跌的情況。
供給、需求、成本,三方面壓制估值的邏輯搖搖欲墜,市場先生的偏見正在被證偽。
華電國際,似乎要時來運轉了。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關注「君臨」獲取。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
TAG:君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