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遍插茱萸少一人,插的到底是誰?

遍插茱萸少一人,插的到底是誰?


說到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很多人大概會想起唐代詩人王維那首著名的七言絕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四句28個字,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除此之外,唐代重陽節還有佩戴菊花、飲菊花酒等習俗,在其他唐詩中也多有提及,比如孟浩然《過故人庄》的最後兩句就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茱萸和菊花因此成了象徵著重陽節的兩大植物。


重陽節,正是賞菊時節。圖片:Pxhere


菊花在中華文化里是第一等的名花,大家都很熟悉,不會認錯。相對來說,唐人佩戴的茱萸是一般人比較陌生的植物。不過在諸多古籍中,「茱萸」一詞並不罕見。三國曹植《浮萍篇》里有「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南朝江總的《宛轉歌》里也有:「菤葹摘心心不盡,茱萸折葉葉更芳。」


現代植物學家早就確認這裡的「茱萸」是吳茱萸

,然而進入21世紀,這個結論遭到了質疑。有人大膽地假設王維兄弟佩戴的不是吳茱萸,卻是同沾著「茱萸」兩字的山茱萸。這種質疑有道理嗎?我們暫且按下不表,先來看看有哪些植物叫「茱萸」。


那些叫「茱萸」的植物


在傳世文獻中,最早記載「茱萸」之名的是據推定成書於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的《神農本草經》。原書在宋代以後已亡佚,如今只有後世學者從引用該書的著作中摘出引文編排而成的輯本。按照現在流行的輯本,

《神農本草經》中已有「吳茱萸」和「山茱萸」兩味葯

,均列為「中品」。然而,有人發現宋代類書《太平御覽》在引用該書對吳茱萸的介紹時沒有「吳」字,懷疑原書恐怕只是管這味葯叫「茱萸」,「吳」字是後人加上去的。


吳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的果實。圖片:Evodia rutaecarpa


到了唐代,蘇敬主編的《新修本草》又新收一種「食茱萸」,指出它和吳茱萸相似,但藥效「少為劣爾」(稍微有點差罷了)。在此之後,

歷代學者對於吳茱萸和食茱萸的關係一直有爭論

,大體有兩派觀點,一派認為吳茱萸就是食茱萸,另一派認為二者是不同的植物。明代李時珍就極力主張吳茱萸和食茱萸並非一物,食茱萸是上古所說的可以做調料的「藙」,又有「欓子」、「越椒」等別名。


「食茱萸」椿葉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的果。圖片:quercus61


經過現代植物學家的考證,今天學界的共識是,

山茱萸

指的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其枝葉和果實都

沒有氣味

。至少自李時珍以後,

吳茱萸

指的是芸香科植物吳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有的文獻也用其異名Euodia ruticarpa或拼寫錯誤的「Evodia rutaecarpa」),

食茱萸

指的則是芸香科另一種植物椿葉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它們的枝葉和果實都

有濃烈的氣味

(至於是香是臭,隨各人的感受不同而不同),特別是果實,入口極辛辣。


山茱萸的果實。圖片:カールおじさん / 草花寫真館畫像 


至於李時珍之前的吳茱萸和食茱萸的關係,則沒有定論。在我看來,

古人最早很可能並不嚴格分辨吳茱萸和食茱萸

,都用「茱萸」來稱呼,只是入葯的時候以吳茱萸為多,做調料的時候以食茱萸(欓子)為多罷了。


在今天,以「茱萸」為名的植物除了上述吳茱萸、山茱萸、食茱萸之外,還有

蜜茱萸、草茱萸、單室茱萸

等,但這三者都是現代植物學家起的名字。蜜茱萸屬(Melicope)因為和吳茱萸屬(Tetradium)近緣、同屬芸香科而得名;草茱萸屬(Chamaepericlymenum)和單室茱萸屬(Mastixia)則因為和山茱萸屬(Cornus)近緣、同屬山茱萸科而得名。


草茱萸的花與果。左圖:

D. Gordon E. Robertson / Wikipedia;右圖:Aarongunnar / Wikipedia

 


馬王堆醫書引發的爭論


如果把出土文獻也包括進來,茱萸之名出現的時間還要再早大約兩百年。


1973年秋,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大量隨葬文獻,均為西漢初年的抄本,其中包括醫書《五十二病方》。這部醫書中有一個治「癃」病的藥方用了「朱臾」,與「椒」(花椒)合用,另有兩個治「疽」病的藥方分別用了「朱臾」和「樹臾」,均與「桂」(肉桂)、姜、椒合用,這不僅說明「朱臾」就是「樹臾」,而且強烈暗示它是一味和肉桂、姜、花椒一樣具有強烈氣味的植物葯。學界因此認定,

「朱臾」和「樹臾」都是「茱萸」的別寫

,它必是《神農本草經》所謂「(吳)茱萸」無疑。


然而在2011年,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杜鋒把吳茱萸和食茱萸之爭引入了對馬王堆醫書「朱(樹)臾」的解釋中,試圖用語言學的證據表明「茱萸」最早指的是食茱萸(椿葉花椒),因此《五十二病方》里提到的「朱(樹)臾」是食茱萸而不是吳茱萸。他的邏輯是:


「食茱萸」椿葉花椒的花。圖片:Dav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第一,「茱萸」是個疊韻聯綿字,按照語言學家孫景濤、江藍生的理論,一部分聯綿字是由單音節詞變形重疊而成(如「蹀」變形重疊為「蹀躞」,後來又演變出「抖擻」、「哆嗦」和東北話的「嘚瑟」等形式;「躇」變形重疊為「躊躇」等),「茱萸」也是這樣由「茱」變形重疊形成的。


第二,「茱」的本字是「朱」,按照聞一多的解釋,「朱」就是「有刺之木」。


第三,食茱萸(椿葉花椒)正好是一種有刺的樹木。


食茱萸的枝條有刺。圖片:翁明毅 / flickr


乍一看這個推理很嚴密,實際上卻不怎麼令人信服。首先,認為「茱萸」由「茱」變形重疊而來的證據就非常薄弱。要知道,孫景濤、江藍生都曾警告說,如果沒有特別充分的證據,絕不能輕易認定一個聯綿字的單音節詞源。更重要的是,學界現在普遍不贊同聞一多的觀點,並不認為「朱」是什麼「有刺之木」。台灣學者季旭昇就通過比較大量的古文字指出,

「朱」字其實本來是「束」字,是假借了這個字的發音表示「紅色」之意

;後來兩字發生分化,古人把「束」中間的「口」塗實成一橫,就分化出「朱」字。既然「朱」字和「有刺之木」根本沒有關係,杜鋒的推理就也出現了致命的缺環,而不能成立了。


在我看來,既然古人最早並不嚴格區分吳茱萸和食茱萸,那麼硬要考證馬王堆醫書中的「朱(樹)臾」是吳茱萸還是食茱萸,又有什麼必要呢!


為什麼說重陽節佩戴的是吳茱萸?


不管怎樣,杜鋒在做考證的時候,是基本充分考察了歷代古籍里有關茱萸的各種記載和前人的各種考證結論的。如果沒有這種充分的考察,就貿然推翻學界的結論,那就總讓人覺得假設的膽子太大了一些。


為什麼學界認為包括王維在內的唐代人在重陽節佩戴的茱萸是吳茱萸呢?因為只要考察一下佩戴茱萸的節俗的起源,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


西晉有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叫周處(就是那位「除三害」的猛少年),曾經著有一部記述地方民俗的《風土記》。雖然此書在後世和《神農本草經》一樣不幸亡佚,但靠著後人的輯本,它至今仍然是中國民俗史研究的基本參考文獻之一。就是這部書明確記載:「俗尚九月九日謂上九,茱萸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雲辟惡氣而御初寒。」由此可見,

重陽節所佩之茱萸是有強烈氣味的吳茱萸,而不可能是沒有氣味的山茱萸

。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確定,古人所佩的吳茱萸就是今天植物學上的吳茱萸,而不太可能是枝條上都是刺、容易扎傷人的食茱萸(椿葉花椒)。


赤色的吳茱萸。圖片:Bhutan Biodiversity Portal


事實上,

古人用於「辟惡氣」的很多植物如佩蘭、艾、菖蒲、蒼朮等都是有濃烈氣味的植物

,這可以說是中國民俗的常識。如果非要說重陽節佩戴的是沒有氣味的山茱萸,而不是有濃烈氣味的吳茱萸,對於研究民俗史的學者來說未免有些不可思議。不僅如此,因為重陽節的月數和日數都是九,而九在陰陽學說里是「至陽之數」,所以從漢代開始,受陰陽學說的影響,古人認為九月九日陽氣太盛,陰陽失調,是凶日,需要辟邪,這正是推動重陽節佩戴茱萸的節俗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此類似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因為它與夏至日接近,夏至後晝長漸短,古人認為陰氣開始滋生,為不祥之兆,所以端午節也是凶日,需要用香草辟邪。《風土記》又記載西晉民間在端午節「以艾為虎形,或剪裁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載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削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直到今天,端午節在家門口懸掛艾和菖蒲仍然是中國南北興盛不衰的節俗,可見這種用香草辟邪的民俗影響之深。


時至今日,菖蒲束依然是端午節的「標配」。圖片:Mk2010 / Wikipedia


考慮到這些背景,

唐朝人在重陽節佩戴的茱萸是吳茱萸基本可以視為定論

。除非有特彆強的證據,否則我認為這個結論是很難推翻的。遺憾的是,目前我見到的試圖反駁這個定論的說法,無一能充分佔有前人的材料,對上述論述全都不置一詞。


開腦洞可以,何必發灌水「論文」


曾有一位學者發表文章,認為王維詩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山茱萸,而非吳茱萸。文章中唯一有點說服力的理由,是今天

吳茱萸只產秦嶺以南,而山茱萸可以分布到更北的地區

。然而,這是假設了唐代的氣候和今天一樣,所以植物的分布區也和今天一樣,而只要了解環境史常識就可以知道這不是事實。盛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暖期,關中地區冬季可無雪無冰,首都長安可以種植梅花和柑橘且生長良好。就算秦嶺以北一向沒有野生吳茱萸分布,那時的人也完全可以把吳茱萸種植到關中地區或更靠北的地方。


事實上,王維晚年恰恰就在自己的輞川莊園里種植了吳茱萸,營造了一個叫「茱萸沜[pàn]」的景點。有一位常和王維唱和的詩人叫裴迪,在深秋遊覽了茱萸沜之後寫下了這樣的詩句:「飄香亂椒桂,布葉間檀欒。雲日雖回照,森沉猶自寒。」既然這裡的茱萸能「飄香」,而且能夠讓人誤以為是花椒和肉桂的氣味,那自然只能是吳茱萸,而不是山茱萸。既然

在秦嶺北坡非常靠近關中平原的地方可以種植吳茱萸

,那麼在緯度接近的王維「山東」老家(今山西運城)一帶也完全可能種植吳茱萸,供王維的兄弟們攀折佩戴。


吳茱萸的花也很好看,但重陽時節已經謝了。圖片:翁明毅 / Flickr


不僅如此,王維還有一首詩叫《山茱萸》,裡面描述的其實也是吳茱萸。詩曰:「朱實山下開,清香寒更發。幸與叢桂花,窗前向秋月。」除了「清香」之外,「朱實山下開」一句也符合吳茱萸的特徵(

果實成熟後會開裂

),而不符合山茱萸的特徵(果實為核果,不會「開」)。因此,詩題之「山茱萸」應該解作「山下的(吳)茱萸」,而不能想當然以為是本草書里的山茱萸。


吳茱萸開裂的果實。圖片:翁明毅 / flickr


因不熟悉古代文獻而張冠李戴的場景其實非常多,就連高水平的植物愛好者有時也難免出錯。畢竟,一旦涉及考證古籍中植物名稱、討論植物在文化中的地位,這就不再是一個純粹的植物學問題了,而涉及到歷史、考古、文字學、古生物地理和古氣候等等諸多領域。就算熟悉現代植物,也還是不夠的。


軟萌日曆娘,在線求星


公眾號辣么多,一不小心就會找不到你最愛的物種日曆和日曆娘,怎麼辦?


當然是給物種日曆

點亮小星星

呀( ? ?ω?? )?!


如果你之前已經

置頂

了「物種日曆」,那你就已經點亮小星星(標了星標)啦,<點這裡>有日曆娘的回禮。


如果還沒有,打開公眾號主頁面右上方的「

」按鈕,選「

設為星標

」就好啦!


就是這麼簡單!點亮小星星以後,再也不用擔心錯過物種日曆的精彩文章啦!


如果你是


?直接

置頂

就好啦?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芸香科 金橘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GuokrPac@guokr.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是誰的菊花,長成了這個樣子
任性的西風,打翻了謝菲秋天的調色盤 | 物候觀察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