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代人待人接物的方式,讓現代人自愧不如

古代人待人接物的方式,讓現代人自愧不如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素來注重禮儀,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有些古禮一路沿襲了下來,有些則慢慢失傳了。今天我們就來回味一下古人之風,看看他們是怎樣送禮和會客的。

關於送禮

帶著禮物去見朋友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儀禮》當中的《士相見禮》提到,士與士初次見面,一定要帶著「贄」,就是見面的禮物。如果主人辭謝,那麼客人要說:「不以贄,不敢見尊者。」意思是說,不帶著禮物,怎麼敢來見自己所尊敬的人呢?

再看《儀禮》的《士昏禮》、《聘禮》等篇,我們就會明白人們進行禮節性的會見,也都是帶著「贄」的。但是,如果我們再深入地研究這些文獻就可以發現,古人送禮物,要遵守三條重要的道德原則,並不像現在這樣庸俗。

禮物應當富於道德隱喻

古代的士派人到女方家提親,帶去的禮物是雁。古人認為大雁是候鳥,非常遵守時間,到了該飛走的時候就一定會飛走,秋天往南,春天往北,屬於「隨陽之鳥」。用雁作為議婚的禮物,含有不剝奪婚齡女子的出嫁機會,以及妻隨夫行的意思。

古人還喜歡用玉器作為禮物,《詩經·衛風·木瓜》有幾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句子:「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與,永以為好也」,說的就是以玉為報償之禮。

在孔子看來,玉具有許多與君子的道德追求完全吻合的品質,例如,玉的色澤溫潤而有光潔,很像是「仁」;紋理縝密而又堅硬,好比是「智」;稜角分明而不傷人,有如「義」;玉體懸垂之則下墜,像人的謙卑有禮;玉發出的聲音,開始時清揚遠播,結束時戛然而止,如同為樂之法;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有如人的「忠」;外表的色彩一覽無遺,恰如人的誠信。古代君子喜歡佩玉,不是由於它有商品價值,而是「君子比德於玉」。

輕財重禮

先秦時期,如果長期沒有盟會,諸侯之間就沒有機會相見,久而久之,彼此的感情就會變得淡漠,因此要派使者互相聘問。作為國家禮的是圭、璋之類的玉器。

圭、璋纏著彩色的絲帶,盛放在特製的盒子里,使團成員一路上小心護持。到了聘往國,使者鄭重地將圭璋交給東道國的國君,國君先要「辭玉」,也就是表示謙虛。接著舉行「受玉」的儀式,鄭重其事地收下圭璋。

讓我們難以想像的是,在使者即將歸國的時候,東道國國君又要舉行「還玉」的禮儀,將先前收下的圭璋,原封不動地歸還使者。既然客人是鄭重其事送來的禮物,你已經收下了,為什麼又要送還給客人,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當然不是,其中蘊涵著深刻的寓意。大家想想,如果東道國國君收下這份貴重的禮品,勢必要再準備一份價值相當的禮品送給對方,這麼一來一往,雙方的關注點就會落到禮品的價值高低上,彼此為利而交,不僅會淹沒聘禮的真正意義,而且會助長賄賂、貪財之風。因此,為了節省精力和財力,為天下垂範,人們又規定了「還玉」的禮節。

《禮記·聘義》說:「以圭璋聘,重禮也。已聘而還圭璋,此輕財而重禮之義也。諸侯相厲以輕財重禮,則民作讓矣。」意思是說,以圭璋為國家禮品,是對聘禮的重視。而「還玉」的禮節,是要突出「輕財重禮」的意思,國君親自做表率,謙讓之風就會在民間興起。

禮尚往來

在平輩之間,禮是講究對等的。《禮記·曲禮》說:「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接受對方禮品而不回禮,有貪圖對方財物之嫌。我們讀《儀禮·士相見禮》可以知道,士甲拜見士乙,帶去的禮物是一隻雉。改日,士乙回訪士甲,帶去的禮物也是一隻雉,就是士甲先前帶去的那隻雉。士乙很明白,他沒有無緣無故接受士甲饋贈的理由。

不僅僅是士,先秦時期,長久不見的諸侯,也會用珍貴的圭、璋(一種貴重的玉器)作為禮物,派使者包裝好前去拜見其他諸侯。

春秋和田黃玉龍紋饕餮紋圭

春秋和田黃玉龍紋饕餮紋圭,長28.2Cm,上寬5.5Cm,下寬6.2Cm,重286g。圭上端鑽一孔,孔口略呈喇叭口型,孔壁有些微台痕。孔下端以極精湛的淺浮雕技法琢饕餮紋(也叫獸面紋)獸面紋的臉兩側雕兩個相向龍首紋,獸面紋的額頭雕兩個相背的龍首紋。配以捲雲紋,以繩紋與主體相隔。寬埠呈刃口狀。造型和紋飾極為精美。

和「士相見禮」同樣的道理,被拜訪的諸侯也會先辭謝(表示不能收這麼貴重的禮物),稱作「辭玉」。接著,才會鄭重地收受圭、璋,儀式上稱作「受玉」。

會客禮節

古代訪客時的禮儀和今天差不多,例如拜訪的時間不要太早,也不能太晚,以免影響對方休息;如果事先約定了拜訪的時間,就必須守信,準時到達;出門前,頭髮要梳理整齊,衣著要樸素、整潔,合於自己的身份,不炫耀自己的富有、時髦;男性要剃鬚,女性不穿過於暴露的衣服等等。

特別是正式場合,每一個舉動都需要安裝固有的理解進行,像是請客吃飯這些情況往往就有很複雜的禮儀規矩。

宴會在賓禮活動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也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儀禮》中就有〈鄉飲酒禮〉、〈燕禮〉〈公食大夫禮〉,都是指不同宴會的場合中所應遵從的禮節,最主要就是關於怎樣迎送。

首先是關於迎接賓客,古人特別講尊卑之別,所以這方面的禮數相當繁瑣。如果主人與客人的地位尊卑相同的話,那麼他要到大門外邊去迎接;如果主人身份要尊於客人的話,那麼他就應該在門內迎接。果客人是不請自到,那麼他到大門的時候要請示,然後主人才好迎接。如果是君臣之間,那就需要站在房屋門口的台階上。君主站好以後,臣子站在下一級以示尊重。但要是故宮的話,就有另外的規矩。午門才是大門,太和殿是正殿,所以要皇帝在太和殿,臣子依次從午門進內。

進門的時候也有禮節,賓客要從左邊的門進,主人則從右邊的門進,同時要讓主人先進門。如果是大臣見了帝王,則應從右門,意思是臣子不能以賓客的身份自居,因為凡賓客都是要受到尊敬的,而帝王的情況是最特殊的,只有別人尊重他。

進門後還有「三揖」的禮節,即曲揖、北面揖和當碑揖。《儀禮?士昏禮》中說「揖入,至於廟門,揖入,三揖,至於階三讓。」古代正式的會見是在宗廟中的,這是庭院最尊崇的地方,供奉著祖先的地方。凡家族最重要的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行,也相當於一家之公共場所,所以在廟門前需要作揖。

後來正屋成為最重要的地方,祠堂則另闢地方,就需要在進正屋前作揖。所謂的三讓是指到廟門之前的台階時,要相互謙讓三次。之後,如果尊卑相同時,則要一起上,如果尊卑有別,則尊者先。

送客的時候似乎沒有這麼繁瑣,主人送於門外,要拜兩次,客人不需要答拜,離開就行了,注意,客人離開前行時,不應該回頭。

公事不私議

交談,是賓主相見的核心部分。進入這個階段,一般來說,賓主首先要互相寒暄,詢問對方的健康、生活、工作狀況,然後再切入正題。

談論的時候要把握以下兩個原則:首先,不要談論某些不適合私下議論的話題。《禮記》中說「公事不私議」,又說「在朝言朝」,「在官言官」,公事應該到辦公室去談。私下議論公事、議論人事關係,既不負責任,又容易形成小團體,所以古人對此非常忌諱。

總結

最後,和大家分享《禮記》上的一段話:「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由此可見,德是禮的目的和指導,古人設禮,在於勸人進德,這條原則我們今天不能忘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頑派 的精彩文章:

它是歷史悠久的珍品,一度以幾百元的價格賣出,收藏到的人都賺翻了

TAG:文頑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