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有了這台RTX2080Ti小鋼炮 暢玩未來2年4K遊戲大作

有了這台RTX2080Ti小鋼炮 暢玩未來2年4K遊戲大作

前言:

每次逢年過節,阿魯家裡只要來親戚了,總被一堆手機電腦問題纏身,沒辦法。誰叫我是大家眼中的遊戲宅男呢?一般的小問題還沒什麼,但有時候會遇到一種:我最近電腦遊戲很卡,你幫我修修的囧況。一般來說如果說電腦玩遊戲很卡,排除散熱故障,多半是顯卡性能跟不上需求了。

如果阿魯能折騰下就能流暢遊戲的話,顯卡還怎麼賣?當然,你說關閉特效降低解析度就能勉強能玩,當我沒說,做人沒追求跟鹹魚有什麼兩樣?剛過完了中秋和國慶,阿魯消停了一會,躲過了一大波好人裝機大潮,暗自慶幸應該沒人找我裝機了吧?哪知道節日剛過,就收到小侄子的請求,說想裝一台保證2年內遊戲4K全高特效不卡,儘可能保持性價比的遊戲小鋼炮,放在宿舍用。

放在阿魯讀書的時候(GTX200系列顯卡時代),性能級小鋼炮PC幾乎是天荒夜譚,由於高性能顯卡礙於製程和散熱的原因體積都做不了太小,但現在隨著製程工藝的升級(高端顯卡可以做到ITX體積),高性能與低功耗划上了等號,小鋼炮主機也能實現。

配件介紹:

九代酷睿還未上市,心底又排斥牙膏廠的硅脂U,加上預算稍稍吃緊,因此選擇的了AMD平台。有人說為什麼選AMD平台不選Intel?一方面除了價格更實惠外,阿魯看過外媒測試,在4K解析度下,R7 2700X和i7 8700K的遊戲表現幾乎不相上下(壓力都在顯卡上)。至於顯卡的選擇,既然要滿足2年不落伍,那麼支持光線追蹤的顯卡是必不可少。RTX2080Ti自然要裝備上,反正出錢的不是啊魯,嘿嘿。

AMD Ryzen7 2700X:12nm工藝,8核16線程規格,基礎頻率3.7GHz,最高動態加速頻率4.3GHz,16M三級緩存,支持DDR4 2933MHz內存,沒有內置GPU。附送帶RGB燈效的雙熱管散熱器,更重要一點是Ryzen7 2700X處理器採用釺焊導熱,不會存在像Intel硅脂U那般動輒8-90度的窘況。

在主板的選擇上,X470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不過並沒有MATX板型的,只能退一步選擇最新上市的B450了。根據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原則,銷量最高的這款華碩B450 PLUS GAMING入了我的法眼,而且遇到滿100-10優惠,最終769到手。

開箱配件如下,說明書保修卡I/O擋板,光碟、貼紙、SATA線。

有意思的是I/O擋板的標識帶漸變效果,而且也有紋理裝飾,比普通的I/O擋板要好看。不過縱觀同價位的B450也就它家賣的價格較高,細節做好點也是理所當然。

M-ATX板型,I/O介面飾板和南橋以及音效卡部分都有TUF的LOGO裝飾,阿魯一直也蠻喜歡小主板,一般來說主流晶元的M-ATX主板都能給人一種小而精的感覺。

4根內存插槽,最高支持64GB內存容量,頻率方面B450晶元組的一大亮點,最高支持DDR4 3200MHz內存。

小螃蟹ALC88-VD2音效卡,別以為加個馬甲蓋子我就不認得你了,這貨支持DTS遊戲音效定製。板子雖小,但也配了幾顆日本尼吉康音頻液態電容。

顯卡插槽有加固是很常見了,不過查閱官網得知,SafeSlot高強度安全插槽採用一次注塑成型技術+金屬護甲,相信牢固度相比普通貨+金屬馬甲的要好點。不足之處是為什麼不兩個顯卡插槽都加上?

6相供電+8Pin電力介面,這價位沒什麼好吐槽

日本富士通MIL 5K黑金電容,5000小時使用壽命,確實比台系玉綁高級

華碩DIGI+EPU供電控制晶元,對CPU電流電壓實現精準的參數調節、實現更高的能效轉換,提高主板系統穩定性和超頻成功率。這項技術我在P67晶元時代就已經體驗過,超頻時電壓波動較小,可能這也是華碩主板超頻比別家給力的一個原因,各位老DIY玩家是不是也有同感?

B450晶元,傳聞這次AMD晶元組是外包給祥碩設計,而祥碩是屬於華碩子公司,華碩的研發實力可見一斑。

小小的TUF盒子裡面是ESD靜電防護保護晶元,可承受 +/- 10kV 非接觸放電,以及 +/- 6kV 接觸放電,能保護I/O介面免受靜電損壞,這點在乾燥多冷的北方比較重要吧,不怕穿著毛衣插個滑鼠就把主板整掛了。

I/O介面在B450這代終於跟上時代,原生USB 3.1介面終於來臨,1*USB 3.1 Gen 2介面,2*USB 3.1 Gen1介面,當然還少不了越發主流的Type-C介面。不過嘈點也是有,音頻介面方面稍顯單薄。

內存方面,縱觀目前的RGB燈條,都是較為悶騷,這套宇瞻黑豹DDR4 3200MHz 8G*2極光RGB燈條是比較例外的,光效有點亮瞎,馬甲也蠻精緻,美中不足是只支持華碩AURA光效,想要燈效同步只能用華碩主板了。

固態硬碟方面用的是浦科特M9Pe 512G,支持NVMe協議。主控為Marvell的88SS1093,老牌主控,基本上沒遇到過翻車。顆粒方面,現在都是TLC時代,這個容量級別的MLC是不存在的,即使有也買不起。不過雖然這貨是TLC,不過是東芝大廠出品的64層堆疊TLC 3D-NAND顆粒,品質方面我還是比較放心。

技嘉RTX2080Ti GAMING OC,作為這次主機費用的大頭,用的是非公版設計,三風扇6熱管散熱效能可以說吊打公版RTX2080Ti了。老實說公版RTX2080Ti除了信仰燈外其他也沒什麼值得選擇!技嘉RTX2080Ti GAMING OC在介面方面除了傳統的HDMI、DP介面外還有一個Type-C介面,用於VR,可惜不能接手機進行吃雞,現在筆記本有外接顯卡擴展塢,什麼時候手機也能用上呢?哈哈

電源方面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是伺候RTX 2080Ti這樣的神器,供電不穩或功率不足後果會非常感人。我選的是安鈦克EAG650 EVO全模組電源。日系電容、LLC+DC-DC+同步整流線路設計是它最大賣點,高效轉換架構也使得這貨通過80PLUS金牌驗證,3年換新+2年保修的售後還算不錯。

雙路12V設計,聯合輸出功率648W,拖動RTX2080Ti和R7 2700X是綽綽有餘

全模組設計的介面沒有字元標識,這對於裝機菜鳥來說並不友好。

裝機完成,走線還不算太靈魂,反正看著還好。

如果說外設玩燈最厲害是雷蛇的話,那麼DIY硬體陣營里,華碩AURA也算名列前茅,很多水冷外設風扇內存都率先支持AURA RGB燈效,兼容性還是強於其他兩家台系板卡的的。

RGB!RPG!RGB!

上機實測:

測試平台一覽,最新的NVIDIA 416.34驅動,Ryzen7 2700X默頻,DDR4 3200MHz 8G*2。

魯大師看看就好,畢竟在顯卡分數上GTX1080Ti也是42萬分

SuperPosition測試最大特點是具備SSRTGI(屏幕空間光線追蹤全局照明)動態光照技術,場景內有900+交互物體,能很好壓榨顯卡性能,最高支持8K解析度,不過為了更具測試意義,我選了4K極限畫質,得分1W+,RTX2080Ti性能確實刮目相看。

3DMARK跑分一波流,其中最為考驗顯卡性能部分的D12模塊,翻查了GTX1080Ti的分數,RTX 2080Ti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分別高出GTX1080Ti大概28%左右。有空再做個性能對比吧,你們的打賞是我的動力

。測試遊戲部分由於目前並沒有光線追蹤特效的遊戲,只能用熱門的老遊戲測試下咯。各位請見諒。

最終幻想15的Benchmark,4K極限畫質終於跑到一個比較流暢的Fairly High水平,不過目前版本還未加入光線追蹤技術。

同樣是最高特效的孤島驚魂5,4K解析度下最低幀率也有61!

基於DX12測試的奇點灰燼,最高特效平均幀率為77!

彩虹六號,4K最高特效依然洒洒碎.........

未來支持光線追蹤的遊戲還有很多

針對光線追蹤遊戲之一的古墓麗影:暗影開發商目前還未開放光線追蹤特效,據悉目前戰地5也並未開放。不過暗影在4K解析度最高特效下的性能壓榨也夠RTX2080Ti喝一壺了,最低幀率下探到48!平均幀率僅為55。

功耗:

高端CPU+旗艦顯卡平台的遊戲功耗如何相信也會有人關心吧,雖然買這個平台的人並不缺電費,不過還是好奇測了一下,測試環境是測試最終幻想15 Benchmark,測出的功耗峰值為453W,看來阿魯選擇650W電源還是妥妥的,留有不少餘量,但新相信這款遊戲未能完全壓榨RTX2080Ti性能,但我相信即使日後平台功耗再高100W+,這款電源也能完全hold得住。

AMD 銳龍 7 2700X 處理器 (r7) 8核16線程 AM4 介面 3.7GHz 盒裝CPU2599元

華碩(ASUS)TUF B450M-PLUS GAMING電競特工 主板 吃雞 國民電競遊戲主板(AMD B450/ Socket AM4)799元

AOC U2879VF 28英寸4K UHD愛眼不閃屏 FreeSync同步技術1ms灰階 遊戲電競電腦顯示器(HDMI)1887元

宇瞻(Apacer) 黑豹玩家系列 RGB燈條 DDR4 台式機內存 金色 3200 16G(8G*2)1299元

技嘉(GIGABYTE)GeForc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顯卡9499元

安鈦克(Antec)EAG650evo金牌全模組 台式機電腦主機機箱電源650W(日系電容/14cm智能溫控靜音風扇/5年質保)619元

浦科特(PLEXTOR)M9PeG 512G M.2 NVMe固態硬碟(帶散熱片)1099元

機子明天就要交付給給侄子了,就目前來說還一切正常,也並沒有翻車。雖然目前還未有光線追蹤的遊戲可供RTX2080Ti大展拳腳,但玩以往的熱門大作,RTX2080Ti的性能表現非常讓人滿意。如果說以往GTX1080Ti只是4K遊戲的入場券的話,那麼RTX2080Ti的表現可以說是VIP級別了,單卡已經表現已經足夠爽玩熱門單機大作,這種爽玩是不以犧牲任何遊戲畫質和解析度而達成的,相當Perfeccet!。如果說你是一個遊戲愛好者,那麼我強烈推薦你組一台帶RTX2080Ti的性能怪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千元屏霸機是否值得解囊—榮耀 8X Max 體驗小記
流光溢彩的隨身影院—榮耀8X Max全面評測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