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那個曾以「小紅人」轟動廈門海灘的藝術家「回家」了

那個曾以「小紅人」轟動廈門海灘的藝術家「回家」了

「一切遠行都是為了更好的回歸。」陳文令在自述中這樣寫道。17年前,廈門海灘一場轟轟烈烈的「小紅人」雕塑展讓陳文令名聲大振。17年後,他帶著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次綜合性藝術個展熱鬧「回家」——10月4日,「有限與無限——陳文令當代藝術展」在廈門翔安澳頭超曠美術館、科考碼頭盛大啟幕,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1月3日。

「有限與無限」 陳文令當代藝術展

攝像師:張勝彬

廈門,應該算是陳文令的第二故鄉。自32年前滿懷藝術夢想從泉州安溪赴廈門求學以來,陳文令在這裡生活了整整18年。他在此經歷過挫折與苦難,甚至曾遭劫匪刀砍,身負重傷,險些喪命。他也在此享受過幸福與榮光,良師益友成群,夢想之錨起航。

藝術家陳文令

「藝術家的藝術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人生史,而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史實際上又何嘗不是一部不斷遠離故土的歷史?我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向前,其實就是在漸漸地遠離母親、母土、母校、母國……一個志在遠方而懂得感恩的遊子走得再遠、再艱難,最後都要慢慢回家,在我眼裡,不懂回家的遠行終究只是一段沒有歸屬的流浪。」所以,陳文令執意要「回家」。

精心籌備一年多時間,「有限與無限——陳文令當代藝術展」於今年十一假期間,在廈門與觀眾見面。

《共同體》1800x1000x500cm 綜合材料 2014-2018年

展區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在廈門科考碼頭,以宛如巨型門狀的雕塑《共同體》為始,十幾件不同體量的雕塑在碼頭長堤兩邊分列排開,仿若神道。沿「神道」行至盡頭,一樽背手矗立的標誌性小紅人雕塑《領隊》面朝台灣海峽,遠眺金門。

《領隊》400x163x135cm 綜合材料 2018年

另一展區位於廈門翔安澳頭超曠美術館,除多件代表性雕塑作品之外,還展出了藝術家200餘件紙上手稿及攝影、30多件重要文獻資料,以及首次亮相的油畫作品「雨中都市」系列。在這次展覽中,手稿以繪畫裝置的方式呈現,構成新的展覽語言。

《雨中都市》400x210cm 油畫 2018年

有人說,陳文令擅長以作品和空間對話,批評家管郁達則認為,陳文令是改造空間和控制空間。「這種控制和改造空間的能力是一種主動的介入,非常霸蠻的方式這一點在陳文令所有的作品中都看得出來。比如對不同符號的重置和拿來主義拿來直接用,很簡單的手段,但是又非常的細心,組合各種關係和敘事的這種能力。我覺得他是沒有什麼框框條條,沒有現實主義歸條也沒有當代藝術的歸條,更沒有學派的那些東西。」

多位藝術評論家和學者談到閩南文化基因對陳文令的影響。對福建的在地性文化有著認真研究的批評家李豫閩就談到:「陳文令身上具有福建人典型的文化特質的兩面性,既有守城又有開放拼搏的精神。福建文化性格的兩面性,一方面就是耕讀傳家,守城,強調過安穩日子;另外一方面靠海,一定要往外拓展。陳文令從這個地方看文化主流始終保持一種間離的態度,他後來生活在北京,保持一種非常清醒的意識,是由福建而中國,由中國而世界的感覺。」

《遊戲少年》235x85x85cm 綜合材料 2018年

通過這一次內容空前豐富的展覽,我們得以從作品中更為清晰地了解陳文令的藝術創作思維和脈絡,了解福建山海文化對他藝術性格的影響。

首先從高9米、長18米的巨型雕塑《共同體》說起。這件作品被安置在澳頭科考碼頭,面朝廈門、金門之間的海峽而立,海天一色背景下,雕塑和自然碰撞、應和,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共同體》以模擬古代趙州橋的方式,集成中西方諸多經典符號,以借景方式,建構了一座跨越海面、海峽的景觀之橋。陳文令以海明威《喪鐘為誰而鳴》中的經典句子一語道破這件作品的創作寓意——「所有人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永遠不要對別人的不幸和苦難無動於衷,一個人的不幸就是全體人的不幸。」

作品中,自由女神、大衛、漢代的龜、算盤、小紅人、熊貓等諸多元素的結合映射了整個人類的歷史、文明和經濟,也與科考碼頭的地理、歷史、人文環境交相輝映,將「有限與無限」的主題發揮到極致。

《共同體》1800x1000x500cm 綜合材料 2014-2018年

《萬物皆牛》、《中國風景》等雕塑作品呈現出一種流動、熔化之感。對此,陳文令解釋說,中國社會有些像「流沙」,在快速發展變化過程中,很多東西在快速流動,很多東西被迅速覆蓋,一層又一層。

《萬物皆牛》1305x258x406cm 不鏽鋼2012

《中國風景NO.1》480x665x313cm 不鏽鋼 2007

以豬的形象為創作主體的作品被認為是陳文令對消費主義現實反映和批判的典型。批評家皮道堅認為這是「藝術家企圖在我們這個極度喧囂的時代之後,或者說在我們的物質慾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之後,通過他的藝術讓我們恢復人的感覺能力和想像能力,這是一個藝術家的天職」。在他看來,陳文令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幸福生活No.21》175X110X63cm 銅著色 2008年

而說到最具代表性的小紅人,羅圈腿、瘦弱到略顯病態是它們共同的特徵。中央美術學院的殷雙喜教授評論說:「陳文令的起家作品是《小紅人》,這個小紅人非常柔弱,它的形態是站在球上的孩子,感覺非常寒冷,但是又渾身散發著紅顏色,是追求生命的價值和理想,這跟陳文令的生活軌跡是非常相似的,作為一個藝術邊緣人,他不在藝術的中心城市和藝術圈的主流,他的起步是非常獨特,幾乎是大家很意外發現這個田邊犄角長出一棵大樹。」

《港灣》205x215x660cm 銅 烤漆 2011年

《岸》210x215x68cm 銅 烤漆 2010年

《笑傲江湖》500X334X343cm 綜合材料 2008-2018年

如今,小紅人的形象已經成為陳文令具有高度辨識性的作品符號,他又不斷在此符號上變化和衍生。比如在《共同體》中呈現的是不鏽鋼的銀色,在《超常規》中則是銅黃色,置於燈塔之上的《抱鯊魚的小孩》則使用了青綠色。但不論如何變化,小紅人所代表的精神和力量卻是不變的,正如殷雙喜所言:「小紅人代表一種弱者的理想,就是弱者不是可以任意蹂躪的,哪怕對著高牆我就是一顆雞蛋,也要砸過去。所以在世態炎涼這個冷熱之間,陳文令其實保持了一顆很質樸很純真的原生態的心態。這是一個藝術家非常好的品質,無論他在北京或者是在哪裡,無論他是成功還是挫折,他都不改初心。」

《共同體》1800x1000x500cm 綜合材料 2014-2018年

《超常規 》720x250180cm 銅著色 2018年

《抱鯊魚的小孩》380x218x133cm 銅烤漆 2018年

本次展覽展出的大型作品還包括《超驗的方舟》(2012)、《行走的人》(2012、2017)、《隨處可坐禪》(2017)、《別開異境》(2017)、《在遠方》(2017-2018)等。

《別開異境》386x250x330cm 綜合材料2017

《別開異境》386x250x330cm 綜合材料2017

《在遠方》420X225X300CM 銅著色 2017-2018年

《行走的人》390x150x260cm 綜合材質 2017

手稿也是本次展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200餘件紙上手稿鋪滿了整整一面牆,但這些只是陳文令全部創作的冰山一角。20多年間,藝術家將手稿作為一種圖像日記的方式持續堅持下來,至今已創作5000餘張。批評家陳孝信認為,陳文令大量的作品都與他的線描藝術有關,本科中國畫的基礎對陳文令藝術創作的思維方式的訓練十分有益,「因為中國畫的線描是天人合一、打破時空、固定點、固定時間、循環往複、不拘一格、無拘無束的一種創作思維,所以這種創作思維為他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與此同時,陳孝信還認為陳文令的線描作品「打開一個新的想像世界和想像空間。所以他為中國畫的現代進程提供了很好的範本。」

於陳文令而言,手稿除了為自己累積創作靈感和素材之外,更重要的是以此為「腦部體操」,通過鍛煉保持大腦的活躍。

《天下一家》 尺寸可變 繪畫裝置 2001-2018

《史蒂芬寫生》

此外,在超曠美術館的館外草地上,藝術家還藉助網路APP軟體設計、傳播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手段,發起了名為「萬人塑龜」的公眾性藝術參與活動,將當代藝術的大眾性、流行性、在地性內涵深入到當地社區公眾和網路公眾,加以廣泛的推廣與分享,強化兒童、老者等不同年齡段參與者的創造力潛質開發和美育功能。

《萬人塑龜》

如策展人顧振清所言:「在此次展覽中,有限與無限、現實與超現實,雕塑家塑造的才華和藝術語言無止境的實驗和創新,在陳文令身上都有體現,也使展覽平添了很多魅力。」

《流動的風景》 500x500x600cm 綜合材料 2018年

《超曠的風景》900x1000x550cm 綜合材料 2018

遠行是為了更好的回歸,回歸後才能派生出更大能量的遠行。這次「回歸」於陳文令而言,不僅是肉身的回歸,還有情感、人文精神以及生活方式的回歸。他用「藝術家應該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人性更建全、文化更包容、創作更自由的藝術從業者」勉勵自己,堅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下去,永不抗拒生命交予的重負,要做一個真正的勇者。

文/Vivian

圖片攝影/徐磊

The End

添加羅博小助手進入羅博讀者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博報告 的精彩文章:

30年,30家不可錯過的好餐廳
以愛之名,享護蔚藍

TAG:羅博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