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最美助產士!堅守產房11年,接生上萬名寶寶,聽她講產房裡的故事
原標題:廣東省最美助產士!堅守產房11年,接生上萬名寶寶,聽她講產房裡的故事
今年7月,鄧海燕獲評2018年「廣東省最美助產士」,也是我市今年唯一入選的助產士。清遠市人民醫院產科獲優秀組織參與獎。
生產完2個月抱著嬰兒上班
「好久沒接生想過把癮」
7月初,生完孩子才2個月的鄧海燕抱著寶寶就回到了產科。作為業務骨幹,科室的部分工作一直是她經手,中途轉交給別人會給執行帶來麻煩,還在休產假的她提前回來處理。恰逢有個產婦臨盆,鄧海燕聽到了馬上放下睡著的寶寶,進產房指導其他助產士操作。
「你給我出去,你自己的孩子還要照看呢!」成金煥「趕」她。「好久沒接生了,你讓我過把癮!」鄧海燕懇求,「賴」著參與了整個助產過程。
「親手迎接一個新生命到世上,任何事情都沒有那樣的成就感!」鄧海燕說起,每次面對baby,自己心裡都有股幸福感油然而生。2007年,大學畢業後就成為了市人民醫院一名助產士,如今已在產房堅守了11年,接生了上萬名寶寶,她依然保持著最初的熱情。
「什麼時候幹活都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心滿滿!」一手帶著鄧海燕「出師」,又扶持著她成長為科室的業務骨幹,成為自己的「金牌搭檔」,產科護士長成金煥形容鄧海燕。
聽到寶寶第一聲啼哭
也「聽到」自己緊繃的神經鬆弛
「哇!」很多次在這樣堅持不懈的搶救後,新生兒會發出一聲啼哭,這時候,鄧海燕感覺自己也「聽到」自己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的聲音,一種強烈的幸福感撲面而來。
有時候,這樣的喜悅來得不那麼簡單。雖然大部分人是平安順產,但上萬次的基數乘以一個很小的概率,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鄧海燕就親歷了很多高難度的接生。臍帶脫垂、緊急剖宮產(5分鐘內)等,有時候寶寶出生會沒有心跳,這時候,她就要和其他助產士一起,不停地喊「寶寶,加油」,同時採取一些心肺復甦的措施。「在所有感覺中,頻死期病人最後消失的是聽覺。」她解釋。助產士們相信,寶寶會聽到他們的呼喚聲。
2011年,鄧海燕遇到了自己助產士生涯的第一例羊水栓塞。該產婦一直表現良好,孩子生下來一切正常,產婦沒有任何不適,羊水栓塞臨床中常見的耳鳴、頭暈,書本中描繪的最明顯的嗆咳等癥狀,她身上都沒有表現,只是在不停地放屁。鄧海燕一邊為側切的產婦縫針,一邊進行產後宣教,心想怎麼不停放屁呢?抬頭看了一眼,發現產婦臉色發紺,馬上檢查時已經沒有心跳,連血壓都測不到了。
「不明原因的血壓下降,肯定是羊水栓塞!」鄧海燕根據經驗判斷,並馬上組織起緊急搶救團隊。因為當時在現場的是年輕醫生,護士長成金煥當時在隔壁產房為另一名產婦接生,也被喊回來主持大局。最終,該產婦被順利救回。「這也是得益於平時的演練,場景在我們心中很清楚,所以沒有慌張。」鄧海燕回憶。
成金煥介紹,醫院產科每個月都會組織演練,讓大家進行規範的流程操作。作為助產專科護士,醫院的助產核心能力培訓,如羊水栓塞、產後出血、新生兒復甦、緊急剖宮產等,都是鄧海燕主持。這也保障了當意外真正發生時,平時已經訓練有素的緊急搶救團隊能夠馬上進行規範化操作,挽救產婦和寶寶的生命。
每當這樣的時刻,鄧海燕都能強烈地感受到助產專業的榮譽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她感覺自己選擇了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產科是醫院唯一一個充滿歡笑的地方,因為別的科室都是醫治病痛,只有產科是迎接新生命的地方。」她說。
產科風雲
助產士精神傳承展現不一樣的女性風采
她覺得,自己這種心態的養成,其實也與醫院助產士精神的傳承密切相關:
她可以是抬著擔架健步如飛的「女漢子」,也可以是在為生命托舉時受傷流血也依然穩穩固定手勢的「女鐵人」,可以是在突髮狀況發生時臨危不亂的「女將」,也可以是在產婦需要時伸出一雙溫暖的手的「女友」......在幾代助產士身上,多變的角色後,展現了不一樣的女性風采。
市人民醫院的監控視頻曾記錄下去年夏天的一幕:成金煥以「很不雅觀」的姿勢坐在躺著產婦的車床上,維持著一動不動的姿勢,鄧海燕和護士一起,推著兩人焦急地往前奔。他們要去的地方,是手術室。胎兒臍帶脫垂,生命危在旦夕,成金煥需要將手伸入產婦的產道,頂住胎兒,用特定的手法還納臍帶,延續胎兒的生命。這個動作需要一直維持到醫生為產婦做手術,寶寶成功降生的那個瞬間。當時產科還不是電動門,出門的時候成金煥腿被門夾了一下,一陣劇痛,她維持著同樣的手勢,甚至沒有抖一下。
從托舉開始到寶寶降生,其實不到10分鐘的時間,但因為神經高度緊張,成金煥的手拿出產道的那一刻就開始抽筋了,後來疼了幾天。當母子平安後,鄧海燕放鬆緊繃的神經看了一眼成金煥,發現她之前被門夾的小腿上見了血。
「團隊精神很重要,在我們科室,我看到了助產士精神的傳承,這些都給了我很大的力量。」鄧海燕說起,成金煥是2015年的「廣東省最美助產士」,這也算一種傳承。
成金煥則表示,都說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但是在市人民醫院產科,女人扎堆,但沒有是是非非,只有正能量。「一個人成長起來不叫成長,要指導大家都成長起來,並將先進的技術、經驗和助產士的精神傳播開去,讓整個清遠地區的助產工作都做得好才行。」成金煥表達了自己的理念。她表示,助產工作關係到清遠下一代的質量,責任重大,作為助產士,應該有種使命感。
對於鄧海燕,成金煥則不吝讚美之辭。「她被評為最美助產士是名副其實!」她表示,鄧海燕的美,美在無私奉獻、無怨無悔。「任何時候都是以工作為重,從來沒有吐過苦水。」
而鄧海燕的工作,也深切地影響到了家裡人。起初,家人不太理解她的工作,以為醫生、護士、助產士上夜班就是睡覺,有人生孩子才起床接生而已,尤其是對她總是半夜被叫回科室不理解,後來,見證了鄧海燕生女、其他親戚產子,看到助產士和護士晚上都在不停地忙,走路都是用小步跑,從此就理解並很支持她的工作,幫她帶好女兒,照顧家庭,為她解除後顧之憂。
因為要餵奶,鄧海燕回產科加班的時候會帶上的小寶貝。2個月大的時候,他已經熟悉了醫院產科的的聲音,尤其是聽到成金煥的聲音,會笑。當鄧海燕有事要走開時,成金煥有空會幫她照料小寶貝,小傢伙也不哭,比在奶奶面前還乖。而鄧海燕6歲的女兒,在學校說起以後的夢想時,她說,長大了要當助產士。「助產士和護士有什麼不一樣呢?」老師問。
「護士是打針的,助產士是抱寶寶的。」從來沒有人教過她,6歲的小朋友給出自己的解讀。
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和觀念
為健康分娩護航
現在,助產士精神的傳承還在繼續。助產的理念不斷變化,新的技術手段層出不窮,鄧海燕和她的夥伴們也在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和思想觀念,為健康分娩護航。
從剛畢業時流行的常規側切,到現在的無創接產、降低會陰側切率,自由體位分娩,導樂分娩......助產的理念幾經變遷,鄧海燕也在不斷地主動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並帶領科室其他助產士一起尋找最優的分娩方式。
在市人民醫院產科,助產士有一個代代相傳的「暗號」——面對一些過度緊張,或慢熱型的產婦,助產士會說一句,「把手給我」,以此拉近彼此的距離。一些比較「慢熱型」的產婦,起初不喜歡溝通,聽助產士說話,但不會回應,助產士就是利用按摩的時間,趁著她們卸下心防,和她們聊天,了解產婦的心理,以提供更好的助產服務。
「怎麼護理、怎麼放鬆、怎麼生產快一點,這些助產士都會和產婦溝通。」成金煥介紹。以前,部分產婦會有很大的心理負擔,擔心生男還是生女、要不要轉剖宮產、要不要側切等,而現在,社會觀念變化,助產士也及時向產婦和家屬反饋產程信息,如,宮口開多大了,寶寶胎心情況怎樣,估計多久會生,怎麼放鬆,累了怎麼休息,爸爸怎麼護理媽媽等,產婦的心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關於自由體位分娩和導樂分娩,醫院也在做出自己的嘗試。鄧海燕介紹,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有一個心得筆記,每個動作怎樣做最舒服,墊腳要墊到什麼程度,按摩要注意什麼技巧,所有書本上的知識,他們都會結合孕婦的真實感受,在臨床中不斷調整和改善。而所有導樂分娩工具,都是助產士自己嘗試過了,確定舒適,採用在產婦身上。一些助產過程中遇到的特殊的事情,他們也會記下來。鄧海燕和成金煥,還都向產婦公布了微信號,專供他們諮詢和提建議。
業務培訓也融入了產科的日常。每個月,科室會編好病例,設計搶救流程,每個操作分組演練,現場拍成視頻,科室會議時會進行點評和評分。
近年來,新的助產理念還力推父親陪產,市人民醫院也提供寶爸全程免費陪產服務,一些變化也在產生。「爸爸陪產,見證整個生產過程,對穩定夫妻關係、增強幸福感,都有著明顯效果。」成金煥說起,產房不止一次看到,有爸爸看媽媽生完孩子,嚎啕大哭,而像前些年,重男輕女,生了女兒家裡半夜三更不給產婦送吃食的情況,再也沒有發生。
「在產科而言,醫生是站在病理的角度治療,而助產士則是用愛心和專業來提供護理和干預,也是要不斷學習。」鄧海燕說起,現在,病理產科的越來越多,以前最常見的只有重度子癇前期,而現在,孕婦糖尿病、心臟病等越來越多,教科書上的知識遠遠滿足不了現代媽媽追求自然分娩的需要。「孕期營養、健康管理、孕產期心理、產時導樂、孕期保健知識等,這些都不是專業的助產書上會教你的東西,但自己要拓展的。」
兩個月前,市人民醫院產科的燈光剛從白色換成了暈黃,因為這樣的燈光會讓氛圍更溫馨、柔和。點滴的細節都可能在助產工作中發揮大作用。
「很榮幸我是一名助產士,能守護產婦,愛撫著嬰兒,感受新生命出生的喜悅,幸福滿滿。」回想自己的11年助產士之路,鄧海燕感概。她說,對助產士來說「責任」二字重於泰山,不光要熱情、耐心、還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和慎獨精神。而她,也會一路學習、一路堅守,將快樂的助產士生涯一直繼續下去。
采寫 | 清遠日報記者 岳超群 通訊員 彭可明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編輯| 宅女
校對 | 喵果果
(微信)
(微博)
清城
(微博)
清遠
(微信)
(微信)
北江
TAG:清遠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