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技法 工筆馬的畫法
馬,食草類奇蹄科動物。
馬的性情溫和,世界各地幾乎都有它們的足跡,由於長期為人類所豢養,馬的種類非常多。
我國有名的馬種有:
蒙古馬,產於內蒙古自治區的錫林郭勒盟,體態結實,粗糙,頭較重,額寬,四肢粗壯,生命力強,能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
三河馬,產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結實勻稱,肌肉發達.胸廓深廣,背腰平直,四肢強健,關節明顯。
伊犁馬,產於新疆的伊犁河谷,外表清秀,頸長而高舉,肌肉豐滿,前肢端正,後肢梢顯刀狀和外向。
哈薩克馬,足草原型馬,頭中等,請秀,耳朵短,頸細長,胸稍窄,後胺常顯刀狀和外向,山丹馬,體質粗壯,結實,耐力強。
馬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依照體型分類,也可依照氣質分類。
韓乾的《照夜白圖》
馬的皮毛顏色有很多種,大致分白色、黑色、青 色、黃色、紅色、棕色和雜色。
馬在站立休息時兩前肢總是並列的,後肢的一腿著地,另一腿略為彎曲,以蹄尖著地,兩腿輪換著休息。馬疲勞時,頭下垂,兩肩上聳。馬激怒時,鬃毛分散開,鼻孔張大,耳朵向後,瞪大眼睛露出眼白,脖子的肌肉繃緊。馬行則擺尾,立剛尾垂,跑則尾直。
《五馬圖》
馬作為一種藝術形象入畫已有很久歷史,到了唐朝,湧現出了一批畫馬名家,如李緒、王弘、曹霸、陳閎、韓干,韋偃等等。韓乾的《照夜白圖》。畫中描繪被拴在馬樁上的照夜白(馬名)昂首嘶鳴,奮蹄欲奔,神情激昂。
馬的體態肥壯矯健,充滿動感。《牧馬圖》是畫馬珍品。全圖勾染細膩,布局染色疏密有致,馬的神態刻畫得生動精神,姿志矯健,氣魄雄渾 韓干強調和重視寫生,筆下的馬驃悍、肥壯.有神采,畫中生動地表現了駿馬的神情,體態,造型準確,簡練真實。唐代畫馬作品《百馬圖》,從不同角度描繪了九十五匹不同狀態的馬匹。
馬匹布局散亂中有組台,群體中有排列,馬的畫法多變,體積感較強。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所描繪的馬高大健美,行動舒緩,步履從容,一派安逸。
《雙騎圖》,繪兩位騎手各乘一匹馬,驅馬狂縱的情景。馬體態雄健,縱蹄狂奔的瞬間神情刻畫傳神,造型生動逼真,充滿了動感。李公麟的《五馬圖》,畫西域進貢給北宋王朝的五匹駿馬,全圈用白描法,只在少數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線條簡練,概括出馬匹的不同風貌特徵。
《東丹王出行圖》,畫中馬矯健、豐滿、肥胖,馬的形態顏色各異,充滿神采。《昭陵六駿圖》,分別描繪唐太宗李世民的六匹戰馬,戰馬或巍然屹立,或延膊緩步、或奮蹄疾馳,筆力挺勁雄健,設色醇厚,戰馬的雄姿歷歷在目。
《駿骨圖》,描繪瘦骨嶙峋的馬,伸頸低首,鬃毛飄動,似不耐秋寒,眼抻凜冽,用筆精到,造型生動~準確。宋代趙霖繪製的
元朝趙孟炳《浴馬圖》,繪駿馬十四匹,分黑、白、灰,褐,花斑等色。體格雄健,神志各異。馬或靜立樹旁,或俯首前行。或揚蹄奔跑,或飲水吃草、或仰前嘶鳴.或卧干岸邊、或左右顧盼。畫中駿馬疏密相間,互為呼應,線描上細、流暢。所畫的馬造型嚴謹、形態生動、筆法簡練。
趙雍畫巾的馬姿態各異,或吃草、或回眸,或跳躍、均栩栩如生。清朝郎士寧畫馬注重解剖原理。現代,畫馬名家輩出,徐悲鴻所畫的馬具神采和姿態,他的馬超然靈動。
劉奎齡運用鏈攛與擠墨的於法,用顏色的深淺相互映襯。畫工精細,馬的外形極準確。劉繼卣所面馬動感很強,動態逼真,結構準確,畫風嚴謹。黃胄畫的馬造型生動,用筆簡練。
工筆馬的畫法
工筆畫馬分步驟示範
步驟一:用熟宣紙或礬絹覆在畫好的馬稿上,用墨線勾出馬的輪廓線、鬃和尾。
步驟二:用墨色由淺入深反覆渲染出馬的肌肉組織和結構,突出馬的立體感,同時渲染馬鬃和馬尾。
步驟三:用曙紅、赭石加少許墨調好顏色,在染好的墨底基礎上由淺入深地渲染,染出馬的立體感。
步驟四:用以上調好的顏色大面積反覆多遍的渲染。
步驟五:用調好的顏色罩染,用淡墨染出馬的眼睛,留出高光部分,用赭石顏色分染,再用焦墨點眼球,用重墨皴擦馬蹄。
步驟一:用熟宣紙或礬絹覆在畫好的馬稿上,用墨線勾出馬的輪廓線、鬃和尾。用皴擦點染等方法墨色布景。
步驟二:用墨色由淺入深染出馬的肌肉組織和結構,同時渲染馬鬃和馬尾。
步驟三:棗紅馬用曙紅、赭石加少許墨調好顏色,在染好的墨底上由淺入深的渲染,斑馬用淡墨染斑點。用赭石、花青、石綠分染石頭、樹、土坡、地面。
步驟四:棗紅馬用調好的顏色反覆多遍的渲染。再用以上的方法進一步分染石頭、樹、土坡、地面。
步驟五:棗紅馬用調好的顏色罩染,斑馬用焦墨再次點染。淡墨染出馬的眼睛,留出高光部分,用赭石顏色分染,再用焦墨點眼球,用重墨皴擦馬蹄。落款、蓋章,完成。
工筆畫線描動物畫譜:駿馬白描圖
※跟雨傘學做人 跟雨靴學做事
※全國第二屆大字展20位評委監委作品,好不好?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