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地主一個小善舉,成就大明「龍脈」,朱元璋照顧後代近三百年
原標題:鄉下地主一個小善舉,成就大明「龍脈」,朱元璋照顧後代近三百年
受佛教影響,古人是非常信奉因果報應的。人們常說,好人有好報,具體好人能得到什麼好報,恐怕沒人說得清。
地主劉繼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二十多年前的一個小小善舉,會給自己家族帶來這麼大的驚喜。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一紙詔令,從皇宮傳出,誥封劉繼祖為義惠侯,部分內容如下:「朕微時罹親喪,難於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贈以侯,並贈其妻婁氏為侯夫人,仍為文以祭。」(《萬曆野獲編 》)
朱元璋所指的「仁惠之心」說的就是劉繼祖騰地供朱家作了墓地的善舉。《明史·太祖本紀》記載,「至正四年,旱蝗,大飢疫,太祖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
元末明初之際,社會動蕩,烽煙四起,旱災、蝗災、饑荒,種種亂象非止一端。受災荒和疾病影響,朱元璋的父親、長兄和母親相繼在一個月內相繼而亡。親人離去,而無處安葬,朱元璋只好請求鄉紳施捨一片地。朱元璋處處碰壁,陷入絕望境地。當時一個有錢的地主劉繼祖看不下去了,拿出一塊地皮,讓朱元璋安葬了自己的親人。
朱元璋是個念舊的人,懂得知恩圖報。他稱帝後,一直念念不忘,這才有了一紙詔令。當然,此時劉繼祖已經作古多年,朱元璋只好追封他為「義惠侯」。劉繼祖落得了義惠侯的身份,由是蔭及子孫,一直到明朝滅亡。
除了心存感激之外,朱元璋追封劉繼祖還有另一層意思。古人講究風水格局、祖墳庇佑。有人說,正是這塊寶地,朱元璋的人生運勢開始驟然改變,參加義軍,最終位及九五,開創明朝近三百年的江山。
這是比較靠實的說法。好事者又將此事進一步延伸,便有了戲劇的味道。話說,朱元璋埋葬親人後,一個風水先生無意經過這裡,直言這裡是龍脈,有帝王之氣。劉繼祖頓時後悔不迭,便找到朱元璋,希望他的墳地能北遷。既然受惠於人,沒有不從的道理。朱元璋只好遷墳了。劉繼祖想當然認為,這帝王之氣就是他劉家的了。沒想到,風水先生再次看後,哈哈大笑,說帝王之氣已經被朱家吸收光了,將來朱家坐完南京坐北京,而你家依靠朱家祖墳,將來子子孫孫都會封侯進爵的。
這顯然是事後諸葛亮的敷衍之詞,以此說明朱元璋登基稱帝是冥冥之中天註定的事情。無論祖墳是否真的為龍脈,幫助朱元璋登基稱帝,已經無關緊要,畢竟朱元璋稱帝後,一個浩大的鳳陽陵已經矗立起來。
※運籌帷幄諸葛亮,神機妙算劉伯溫,他們的本領都是從哪裡來的?
※太平軍和清軍交戰十多年,老百姓最怕三樣東西,都讓自己不安生
TAG:史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