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翼王五千歲石達開拋棄隊友於危難之際,也嘗到被甩滋味

翼王五千歲石達開拋棄隊友於危難之際,也嘗到被甩滋味

原標題:翼王五千歲石達開拋棄隊友於危難之際,也嘗到被甩滋味


在早期太平天國運動中,有三位比較特殊之人物,即是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豫王胡以晃。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他們是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投資人,也就是大股東;沒有他們注入資金,金田起義估計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爆發,洪秀全也許老死都看不到這一天到來。要知道,金田起義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清朝上下都認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人是韋昌輝而不是洪秀全、楊秀清,其原因就在於韋昌輝是最大股東,早期影響力實在太大。要知道,金田起義需要的刀劍、火藥、槍支、大炮等,幾乎都是在韋昌輝家製造。不過,本文此次並未講韋昌輝,而是另一位大股東,即是石達開。


說起翼王石達開,很多人都比較熟悉,16歲出山,19歲封王,20歲則統帥千軍萬馬,24歲殺的「中興名臣」曾國藩人仰馬翻,幾次三番投水自盡而未遂。此外,他還中過舉人,還會寫詩,算是太平天國里文武雙全之人物;他不迷信拜上帝教,不相信所謂的「天父下凡」,是理性派代表。這是大多數人的看法,對石達開持肯定意見。對此,「縱橫國史」不否認,但是,石達開卻在危難時刻無情拋棄戰友林啟榮,致使九江失陷;後來,石達開也被戰友拋棄,差點就成了孤家寡人。一起看看。



1848年初,馮雲山出獄後,再次來到紫荊山區發展拜上帝教,並將其從純粹宗教發展成反清政治組織,他不愧是晚清一等一的政治奇才和組織高手。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馮雲山再怎麼能說會道,畢竟自己身無分文,想胸懷天下還是力不從心。為此,他找到了韋昌輝、石達開、胡以晃這三位「土豪」,並成功將這三位連同其宗族一同納入拜上帝教,這招實在是高。有了充足資金注入,以及地方宗族勢力擁戴,拜上帝教在1848年後便迅猛發展,人數從3000人快速增長至4萬有餘。1851年1月,金田起義爆發,大股東石達開帶著5000在土客械鬥中失敗的客家人入伙,成為起義元勛之一。不過,石達開的運氣不是很好,因為他初出茅廬時便遇上湘江名將江忠源,在象州中平連戰連敗,搞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1852年10月,西王蕭朝貴在長沙天音閣陣亡,楊秀清攜帶韋昌輝、石達開、胡以晃、羅大綱、林鳳祥等從郴州大本營出發,與張亮基、江忠源、左宗棠、向榮等在長沙進行會戰。當時,石達開的任務是渡過湘江,去西岸龍回潭徵集糧食等補給物資,以及保證大軍撤退之後路安全。在此處,石達開遇到了同樣善於搞「偷襲戰」的老對手向榮,並將其擊敗,總算找回了中平戰敗以來之自信。1853年2月,太平軍從武昌順著長江東下,石達開、羅大綱走水路,連下九江、安慶、池州、東西梁山。3月,林鳳祥率先攻破儀鳳門,而後太平軍攻入南京,緊接著轟破「滿城」,南京完全落入太平軍手中。不過,整體而言,石達開在定都天京之前表現的機會不是很多,遠沒有羅大綱、林鳳祥等猛將耀眼。



1854年4月,林紹璋在湘潭戰敗,太平天國西征戰局頓時惡化,岳州、武昌、田家鎮、半壁山等戰略要地悉數落入湘軍手中。1854年12月,曾國藩、胡林翼、羅澤南、王國才、楊載福、彭玉麟等湘軍各路人馬總計3萬餘抵達九江城下,並揚言要奪取金陵,一舉蕩平太平天國。此時,翼王石達開挂帥西征,從安慶大本營移師湖口,準備與曾國藩在此處進行決戰。湘軍抵達九江城下後,胡林翼、羅澤南、塔齊布、李續賓等出動陸師從東、西、南三面進攻城池,楊載福、彭玉麟則帶水師從長江進攻,戰況異常激烈。不過,在守城高手林啟榮面前,這些進攻部隊一一被擊敗。為此,曾國藩心急如焚,直接分兵湖口,而後中了石達開誘敵深入之計,湘軍水師被分割成兩部分。石達開抓住千載難逢之戰機,命令羅大綱率輕便戰船出動,縱火焚毀湘軍留在長江中戰船,大獲全勝,即是「湖口大捷」。



湖口大捷是石達開的成名戰,此戰一舉扭轉西征戰局,秦日綱、陳玉成等乘機從安徽太湖、宿松反攻湖北,韋俊也率軍北上,第三次攻破武昌。石達開之所以能在湘軍連連獲勝且士氣如虹之條件下取得「湖口大捷」,讓西征軍轉敗為勝,除了自己軍事才能比較突出外,更得益於林啟榮、羅大綱、韋俊、胡以晃等猛將之密切配合,這是太平天國將士齊心殺敵,團結協作之結果。1857年5月,翼王石達開脫離洪家王朝搞單幹,在安慶號召舊部前來投靠,對天王洪秀全來個釜底抽薪,這極大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實力。要知道,「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能打的精銳部隊已經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石達開再帶走一部分,剩下的太平軍將士是什麼水準,估計連陳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將領最有體會了,簡直就是烏合之眾。


湘軍在九江戰敗後,並未放棄對城池的攻取,因為此城實在是太重要了,以致湘軍不得不全力去爭奪,哪怕是流盡最後一滴血。1857年初,胡林翼、李續賓在拿下武昌後,直接殺向九江,準備再次會會林啟榮。不過,胡林翼、李續賓依然敗下陣來,而且是連戰連敗,搞得十分狼狽。為此,胡林翼、李續賓便挖掘「長壕」、築「高壘」、建「柵欄」圍堵城池,斷絕九江與外界聯繫,以此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目的。如此一來,林啟榮麻煩可就大了,沒有糧食,沒有彈藥等戰略物資得補給,城池陷入乃早晚之事。此時,他想到了曾經並肩戰鬥過的翼王石達開,並派親信向其請求增援。很遺憾,石達開已經不是昔日豪氣衝天、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翼王了,他絲毫不理會林啟榮的請求,而是率30萬大軍去浙江,可以說是見死不救。1858年5月,九江陷落,林啟榮陣亡,被李續賓開膛破肚。



石達開進兵浙江不順利,後轉戰福建又一敗塗地。1859年7月,石達開親率翼殿30萬大軍猛攻寶慶,居然被左宗棠2萬雜牌軍擊敗,還被劉長佑一路追殺到廣西老家,顯得十分狼狽。1860年初,彭大順、朱衣點、童容海等七十位大將帶著20餘萬大軍脫離石達開,返回天京,在江西納入李秀成麾下。此時,石達開欲哭無淚,他也嘗到了被戰友拋棄之滋味。當然,這不能全怪石達開,而是「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缺乏強有力領導核心,將帥各自為政之惡果。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漲知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悲情名將李世賢:躲得了左宗棠追殺,卻防不住戰友黑槍
福康安是乾隆兒子嗎?三證據說是,三理由說不,你認為呢?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