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習慣最易成為猝死「幫凶」,勸你一個個改掉
10月11日,開朗的海外博士、青年教師趙艷雲發生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去世,其子女還不到5歲。在中國,每年猝死的人數數額巨大,居全球之首,光心臟性猝死的數額已經高達54萬人。同時,年輕人的猝死幾率也在不斷升高。
6個習慣,是猝死「導火索」
那麼什麼是猝死呢?猝死的定義,世界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區別在於發病到死亡的時間沒有一個標準,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猝死定義為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者。
現階段公認的發病1小時內死亡者多為心臟性猝死,其中最常見的猝死病因是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征尤為突出。而心肌炎、肺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疾病,也是引起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但這並不代表沒有心臟病的人就不會猝死,非心臟性猝死的主要疾病有支氣管哮喘、腦出血、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等。
上面說的疾病雖然是病因之一,但只是說明患者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就像是身體里有一個不定時炸彈,它時刻提醒著你,但炸和不炸,是兩回事。而致使「炸彈」 爆炸的行為,主要有:
過度疲勞:過度疲勞使身體的各機能超負荷運作,容易引起身體潛在的疾病急速惡化,導致心衰、肺衰、腦溢血等疾病。
精神壓力大:精神壓力大,壓抑、焦慮、緊張等情緒也會大大地增加,不僅會使人的注意力分散、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還容易引起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暴飲暴食:暴飲暴食會使人感到胸悶氣急、引起腸胃不適,嚴重的會導致急性腸胃炎甚至是胃出血。過度飲食會使肝膽超負荷運作,損害肝功能,誘發急性胰腺炎、膽囊炎。暴飲暴食後2個小時,發生心臟病的危險幾率增加4倍。
運動過量:過量運動會給心臟帶來壓力,造成心律紊亂,增加心房顫動、急性心肌損傷、心室肥大等心臟病的風險。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也意味著身體的休息不夠,增加了身體各機能的負荷,還會降低人的思考能力、免疫功能等,容易導致心律失常,甚至是心絞痛、心力衰竭等疾病。
長期不運動:運動過量對身體不好,不運動也會給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長期不運動的人血管血容量會減少、肺功能降低、心臟功能減退、腦供血不足等嚴重後果,同時還升高了人們患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幾率。
預防猝死,就是要減少猝死病因發作的可能性。避開雷區,穩定病情,讓身體機能趨於穩定,才能有效地降低猝死風險。
記住前兆,才有資格跟「閻王」搶人
在我國現階段,不足1%的心臟性猝死患者能夠被搶救成功。現代醫學證明,發病後的2分鐘是搶救猝死患者的最佳時間,成功幾率可達90%,而10分鐘後的搶救基本無效,因此被稱為搶救的「黃金十分鐘」。
那就說明,一旦發生猝死,就相當於九死一生。猝死搶救幾率極低,對於猝死前的徵兆,人們就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
胸悶:這是身體身體發生疾病的最早徵兆之一,代表了患冠心病的可能,甚至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心慌:心慌與胸悶一樣都屬於主觀感受,頻繁的心律失常,容易導致身體供血失常,甚至發展為室顫或心臟衰竭。
暈厥:暈厥的病因有很多種,但是由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而引起的暈厥,是猝死前的重要信號。
疲乏:疲勞是一種正常的主觀感受,但是沒有原因的身體疲勞,意味著心臟出現問題的可能性。
眼前發黑肢體麻木:一些中風發病急劇,常伴隨著肢體癱瘓、血壓增高的情況,需要得到及時的就診以挽救生命。
疼痛:這是最容易被感知的信號。跟冠心病常伴左右的表現是胸痛,如果心臟病患者感到下巴、頸部、肩膀、手臂疼痛,就代表著患者心肌缺血。
身體出現癥狀有其一定的原因,身體發出的每一個信號,都應該得到重視,並引起警惕,才能第一時間得到治療,防止意外。
※這張「維生素食補表」請收好:為了自己和家人,照著吃
※實話告訴你:預防尿毒症的關鍵之一,就是得知道5個前兆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