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特殊材料,被當成廢紙丟棄,事後發現每一頁貴如珍寶
民國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年代,當時軍閥混戰,這種相對混亂的環境卻造就了文化的興盛,從當時教授的工資我們就能夠看出來當時文化事業的崇高地位。雖然當時的文化事業比較繁榮,但是北洋政府在當時卻做了一件令人詬病的事情,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件事情。
故事的大致經過是這樣的,當時的北洋政府因為沒有錢,就把一堆文物買掉了,當時這些文物被裝了整整八千麻袋,後來北洋政府手裡有錢了,又想買回來這些文物,但被一個叫羅振玉的人拒絕了,故事的具體情節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今天就來看看。
我們的故事回到晚清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國有非常出名的四大文物,他們是享譽世界的,分別是明清內閣大庫檔案、居延漢簡、甲骨文還有敦煌遺書。我們今天說的就是文獻檔案,這些東西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但是它的價值是非常高的,這是一個民族歷史的記憶,更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證據,在這些檔案上,有很多的文化典籍,甚至各地的風俗習慣,總之,他涵蓋的方面是非常多的。
而我們說的明清內閣大庫檔案其價值非常之高,它的命運也異常多舛。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後,明朝歷史上出現了內閣,內閣是明朝的權力中樞,內閣位於紫禁城的東南一隅,內閣的東面又有一個建築,這個建築就是專門存放檔案的,這座檔案庫管理是非常嚴格的,他的窗戶都有專門鐵棍子護著,是一個高規格的密閉建築。
之所以保護的非常完好,主要是裡面存放著很多機密奏摺、皇帝起居記錄還有皇帝實錄等等,這個地方,一般人是不能夠隨便進入的,只有專門負責這裡的人才能夠進入。從崇禎年間開始,這裡就存放了大量的檔案,一直到晚清的時候,這個小房子已經不能完全存放這些檔案了,當時就有清朝官員想從裡面將這些檔案拿出來焚燒。
晚清時期,有一個叫羅振玉的人,他是當時比較出名的考古學家,有一天他在值班的時候,發現了這些檔案,他隨便拿起來一看,有的是乾隆年間的奏摺,作為考古學家的羅振玉,立即認識到了這些東西的價值,於是便將這些奏摺裝進了麻袋,整整八千麻袋。後來羅振玉將這些文件送到國子監。
後來中華民國建立,國子監這個傳統社會的教育機構不存在了,北洋政府在國子監設立博物館,將這些檔案存放在博物館內。到1921年的時候,北洋政府財政遇到了困難,於是想將這八千麻袋的檔案賣掉,當時這些文物總共十五萬斤,北洋政府賣了四千塊大洋。
在這些檔案中,有一種文物是宋版書,這是一種文物價值非常高的宋朝書籍,明清時期收藏宋版書還是很流行的,宋版書一頁都能超過一兩黃金,當時買家認為除了宋版書之外,這些檔案不過就是廢紙,想低價出料掉。這件事情後來又被羅振玉知道了,羅振玉花了一萬多銀元購買了這批檔案,不過到羅振玉手中的檔案,已經損失了很多,之後羅振玉將這些檔案轉賣給了一個叫李盛鐸的人,李勝鐸之後以一萬八千塊銀元賣給中央研究院,就這樣這八千多麻袋的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才再次到公家手中。可見這批貴如珍寶的檔案命運多麼多舛。
※薩達姆絞刑判決書出來的時候,各國持什麼態度,日美各說出兩個字
※一離奇案件:軍糧快耗盡又現叛徒,將軍:晚上點燈查糧,叛徒伏法
TAG:史家吟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