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因果 良心 道德
信仰 因果 良心 道德
凈慧老和尚|文
學禪離不開做人與做事。
首先說怎樣做人。漢字里,「一」字最簡單,再有就是「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字。一畫的「一」有無窮的奧妙。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代表了宇宙萬事萬物的起源與歸宿。所以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人」字兩畫,也很簡單。但是人有精神,有思想,有發明,有創造,這些從哪裡來呢?我們仔細地來思考一下人字的結構,如果說只有一撇,不成字,只有一捺也不成字。這一撇一捺如果不擺在適當的位置,就不是一個「人」字,或者是「八」,或者是「入」。必須按照約定俗成的結構來安排一字二畫,才是一個「人」字。不能多了,不能少了,不能上了,不能下了。不能是孤立,也不能完全沒有規律地擺放這兩畫。由此我們可以想像,人生在世不容易,你要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環境中擺准自己的位置,把握機遇,否則,人的一生會稀里糊塗地過去了。人生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不同的時空中進行的。時間的度把握不好,對事業的成就會有影響,對人生的成就會有影響。同樣,空間的位置把握不好,也會對事業的成就、人生的成就產生莫大的影響。在把握機遇、找准位置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潛能和智慧,人生和事業的成就就在其中。
佛教中有一尊大家非常熟悉的佛——阿彌陀佛,幾乎接觸佛教的人都會念這一句佛號。阿彌陀佛是梵語,翻譯成中文主要有兩個意義:一個是無量光,一個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的本義,表示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無量。壽命表現為時間,光明表現為空間。覺悟成佛的人,突破了時間的局限,所以壽命無量;突破了空間的局限,所以光明無量。人生時時刻刻感覺到不自由、不自在,有時候會具體地表現為自己能力不夠,或者表現為自己財富不夠,因此有不自由不自在的感受。但是,最使人不能自由不能自在的,就是時空的局限。我們突不破時空的局限,所以不自由不自在。
人生的修養,特別是佛教的修養,就是要我們打破時空的局限,獲得徹底的覺悟和自由。我們能夠突破時空的局限,我們這一短暫的生命和有限的能量,就能無限地擴充。
我想,不管是信仰佛教的人,還是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獲得時空的自由自在。此情此理,應該是相同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通過一定的修養功夫:道德約束、信仰規範和良心養成。
在做人這個問題上,我拈提出八個字: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人如果能夠把握這八個字,能夠從這四個方面凈化生命、提升生命,那就是逐步獲得時空無量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信仰是生活的依託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所講的心清凈,世界就清凈,心雜穢,世界就不清凈,世界也雜穢,這個「世界」怎麼來理解?這裡所說的「世界」,主要是講「世界觀」。一切的哲學問題、宗教問題,歸結到一個根本問題,就是所謂的「世界觀」。所謂的心清凈,就是有一個正確的、符合三善的世界觀,有一個正確的、符合三善的觀察認識世界的觀點、立場、方法。有什麼樣的立場就有什麼樣的觀點,有什麼樣的觀點就有什麼樣的方法。心地如何,擁有的世界就如何。
佛教告訴我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一朵花就是我們這個生命,這一片葉子就是我們這個生命。我們的生命表面上看,只是個體的,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實質上,我們的個體生命就是整個世界,我們的個體生命與佛一樣地尊貴莊嚴。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這個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佛。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諸佛眾生,同一法身」,就是講的這個道理。這種境界固然需要去體會,但是只要稍微反思一下,我們就能深深認識到,我們的心念,既是這個世界,也是十方諸佛。所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沒有離開我們這個方寸之心。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念,我們的內心世界就是什麼樣的狀況。
佛教講「一心具足十法界」,也是講這個道理。一念是佛心,內心世界就是佛的世界;一念是修羅心,就自己搞世界大戰,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就想到某某人對我有意見,我也對某某人有意見,自己在內心裡就打起仗來。「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許多人身體有病,心理有病,甚至進入到幻視、幻覺、幻聽的世界,都是心念沒有得到正常調整所導致的消極結果。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除了佛以外,所有的人都是有病的人,所有的人都是有問題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沒有病,我們就不會有煩惱,我們有煩惱,就說明我們有病。沒有病,大家就不會來學禪,包括我自己在內。我既是一個身體有病的人,更是一個精神有病的人,所以我要不斷地學禪,學習佛法,不斷地修行。每個人都要用這種自我剖析的精神來看待自己,看到自己有病了,才會想辦法來醫治自己的病,要醫治自己的病,就一定要吃藥。佛教的葯很多,因為眾生的病很多。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八萬四千種煩惱就是八萬四千種病,佛的法門也有八萬四千。也就是說,佛根據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病開了八萬四千個藥方,我們就是要對症下藥,按病吃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找到一個切入點,有針對性地醫治自己的煩惱疾病。
學禪的人,往往一種病還沒有治好,另外一種病又產生了。有不少學禪的人,片面追求神異現象,總希望得到一點特異效應,獲得一點特異經驗,不是想方設法來凈化身口意三業,而是企圖在神異莫測的狀況下來改變命運。修行的最終目的,的確是要徹底改變生命的狀況,但是生命狀況徹底改變,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境界,它不在於刻意地安排與追求,而是要在自己的思想言行上下功夫。能在自己的思想言行上下功夫,效果不求自得。佛教明明告訴我們,有求皆苦,世間也講做一切事情,要只問耕耘,莫問收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耕耘做到家了,收穫是自自然然的事情,不求自得。我們對於靈異的追求,往往會增加很多煩惱。因為靈異不是求得到的,而是在修行過程中,通過主要目標的達到而產生的副產品。比如說我們想回家,只要回到了家裡,一切都具足了。回家是整體目標,是全部,回到家了,達到的目標是全部,是整體,片面地追求靈異,得到的是部分的東西,不是整體的東西,即使得到了,對於解決身心性命的問題沒有幫助,反而有害。有一些同修,由於在修行上片面追求靈異,最後弄得身心疲憊,身心崩潰,甚至導致種種的毛病纏身,沒有斷煩惱,又增加了煩惱。
修行,是一個長期訓練管理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既然「我佛法中以心為主」,「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由此可見,如何管理好心念,是一個根本問題。佛教中講的一切法門,無非就是要我們管理好心念,這種管理不是想管理就管理,想不起來就聽之任之。對於心念的管理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事情,不是在一天當中某幾個小時做什麼,某幾個小時又做別的什麼。修行沒有八小時以外,修行是二十四小時,修行沒有上班下班,沒有退休與待業,修行要經常化,要生活化,修行與生活,應該沒有距離。
美國進駐伊拉克時,各種信息都及時報道前線的情況。那時候在新聞上形容報道的及時,用了個非常形象的詞「零距離」,說我們每個人和前線是零距離,沒有距離。我看了這個詞很受啟發。修行,就是要讓修行與生活心心念念保持零距離,沒有距離,那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禪,禪生活」。
如果修行與生活成為零距離了,那就完全是修行人的境界,從而達到正等正覺,菩薩的境界。菩薩的境界,就是菩薩道與生活零距離,菩薩道與生活成為一體。我們每個人可以反思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夠用這樣一種修行與生活打成一片的要求,達到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在生活中自覺覺他、行菩薩道的境界。
台灣的李耕雲先生提倡安詳禪,安詳禪的要求是「秒秒安詳」,每秒鐘都是安詳的。這個境界也很高。能夠秒秒安詳,那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生活在安詳當中,每時每刻都沒有空過的時候,每時每刻都能正念現前、善念現前。能夠秒秒安詳,內心世界就清凈,我們就有一個清凈的心態來處理外在世界的問題,也就能夠使外在世界逐步地變得清凈;人人都能如此,我們整個的娑婆世界就會變成人間凈土。所以學禪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做到禪修和生活保持零距離。修行與生活沒有距離了,生活就能秒秒安詳。
因果是生活的法則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有果的。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就像春天播什麼種子,秋天就有什麼樣的收穫一樣。所謂: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生做一切事情,一個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明白因果道理。我們有了正確、健康、究竟的信仰,那我們做事情就一定有非常具體的善惡標準。有了善惡的標準,我們在舉心動念、所作所為當中,就會種善因得善果,盡量避免種惡因。能夠不種惡因,就不會得惡果。
人生的際遇多種多樣,有的人做一切事情,一帆風順,心想事成;有的人做事情,種種障礙,種種不順心。人生的種種際遇,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果規律在起作用。
有時候,我們會把因果的作用看成是固定不變的。當然,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確有一定的規定性。但只要我們有一個健康的信仰,在結果上儘管我們不可選擇,在種因上我們卻有主動權。不能選擇什麼果報,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種什麼因。我們盡量不要去做損人利己的事,盡量不要去做傷天害理的事。經過不斷地積累,就能夠改變我們的人生。
我們無法改變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創造一切善因善緣,使惡的結果推遲,使好的結果提前。這也不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我們人生的主動權。
人生對因果好像看起來是被動的。實際上作善作惡,仍然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既然自己能選擇,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挽回,但是可以多做善事.多種善因,多創造善因善緣,對過去的缺陷、對過去的遺憾,還是可以彌補的。
佛教告訴我們,時間分為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生命就在時間中存在,所以我們的生命也分為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世的生活狀況如何、生存際遇如何,就叫做三世因果。
三世可以在一念間。因為每一念都可以從時間上界定過去、現在和未來。也可以把過去、現在和未來拉長到生命很遙遠的過去以及很遙遠的未來,這就是佛教對生命的基本看法。
我們的生命絕對不是在幾十年前偶然發生的現象。佛教認為生命前前無始、後後無終。既然生命是這樣一個現象,那麼我們每個人如何在生命的無盡長河中修養自己和提升自己,這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我們現在的人,一般只承認當生當世的生命現象,所有的宗教都認為這種觀點和生命的現實不符合。因為生命是一個很複雜的精神狀態和物質狀態的複合體,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東西,也不僅僅是純精神的現象,它是精神與物質的綜合體。
在此世間最為珍貴的莫過於生命,在此世間最具開發價值的莫過於生命。一切的財寶沒有生命珍貴,一切的權力沒有生命重大。面對這一最可珍貴之物,今天我們有幸獲此人身,千萬不要等閑空過,應該好好地來修養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的生命不斷凈化,不斷升華,不斷獲得無量光明和無量壽命。
良心是生活的導航
如何保證因果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得到落實?這顆良心是保證。有良心的人,他一定會時時刻刻想到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一定會時時刻刻想到損害他人的同時就是損害自己。
所謂良心是什麼呢?良心是非常奧妙的。只要我們有一念惻隱之心、一念向善之心、一念慈悲之心、一念愛心,就說明你的良心在發生作用。良心在儒家的思想裡面說是「天理良心」,它和上天所規定的根本道理是一致的。
上有天理,下有良心。天理就是宇宙萬物的自然法則,良心就是我們人的良知良能。人有良知良能,所以從古至今,善事的積累,好事的積累、功德的積累,總是佔主要位置,這就是良心的落實。如果良心偏離了,良知良能沒有得到發揮,那就是人類的劣根性在起作用。所以在我們人類歷史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總有許多陰暗面,總有許多醜惡面,這是我們人類從古到今時時必須面對的事實。
怎樣使人類光明的一面佔上風,使醜惡陰暗的一面盡量縮小,這就要靠人類良知良能的養成,要靠良心的落實。從普通老百姓來講,他不知道什麼是因果,也不知道什麼是信仰,他只知道這個人有沒有良心。普通老百姓就是用良心的有無來衡量一個人的是非善惡。由此可見,養成和發揚人性善良的那一面,來抑制消除人性醜惡陰暗的那一面,就是不斷培養人類良知良能的過程。
道德是生活的價值
良心是在家庭、社會、個人的道德修養中來體現的。道德不是空洞的概念,道德是一種倫理關係、社會關係。兩個人以上,才有所謂的倫理,才有所謂道德。由此可見,人生在世,沒有一時一刻是孤立的,每時每刻都在與不同的社會成員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如何正確處理這些關係,那就要用道德的觀念來指導我們的言行。
從一個國家來說,她用法律的力量來約束我們老百姓的言行,使每一個老百姓的言行能夠服從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人民利益。國家法律以什麼為基礎呢?以道德為基礎。道德的內容體現在法制建設上,體現在法律條文上。法治的目的就是要落實人類的道德,法治完成了,德治就在其中。
作為一個社會團體,一個企業、一個工廠、一個寺院,都會根據國家的法律和該團體自身的要求,制定諸多具體的規章制度,那也是道德建設的組成部分。
具體講到佛教的道德,就體現為佛教的清規和戒律。清規戒律歸納到最小的範圍,就是三歸五戒。五戒的內容很具體: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人生對於自己和他人,會做出種種好事或者不好的事,無非是這五個方面的延伸。
所謂殺生,包括對人類生命的傷害,以及對一切動物生命的無辜傷害,反此就是不殺生。不殺生體現為對生命的珍重。彼此都是生命,只是人類暫時處於主動地位;其他動物、飛禽走獸也具有生命,不過它是處於被動的地位。動物對自我的保護是本能的,只有人類對自身的保護才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所以人類要學會尊重自己,我們在自覺保護自己的同時,應該想到其他生命很可憐,只能依靠本能來保護自己的安全,我們人類有責任協助其他生命都能獲得安全。這就是生命的尊重。
生命的形態對於每個個體生命來說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是在輪迴之中。我們這輩子是人的生命形態,那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生中做了許多好事,做了符合人類生命要求的善事,所以才暫時感得人類的生命。如果這一輩子不懂得珍惜,經常對其他生命造成傷害,下一輩子也許我們這個人的生命就失去了,以其他的生命形態出現在這個世間,原來自己加諸於其他生命的傷害屆時體現為人類對自己的不尊重,遭到人類對自己的種種迫害。就這樣,生命輪迴在無始無終地重複著彼此互相殘害的無情悲劇。我們今天知道了這個道理,能夠有所覺悟,就要非常自覺地尊重其他生命的安全和自由,就像人類尊重自身的安全與自由一個樣。
佛教所說的五戒,都是從生命的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出發而制定,都是為彼此的生命安全與自由提供方便和條件出發而制定。
比如說不偷盜,是指對他人的財物不要竊取,不要不與而取。生命的安全、生命的延續靠什麼呢?靠物質財富。有物質財富,才有生命的安全和生命的延續。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別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其他生命的需求,而把他人的物質財富據為己有。那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比如說不邪淫。不邪淫就是指除了正當夫妻生活和夫妻關係以外,不要有不正當的婚外關係。那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他人人格和家庭幸福、子女尊嚴的一種尊重。如果有了不正當的婚外關係,雖然也會有一時的某種滿足,實際上在自己剎那間的滿足中,不知道包括著多少人的痛苦在內。最直接的,就是彼此的家庭關係受到損害、受到破壞。由此可見,佛教的這些戒律很實在、很實際、很實用。
第四條是不妄語,包括不罵人(不惡口),不挑撥是非(不兩舌),不說低級下流的話(不綺語),不說無中生有的話(不妄言)。不妄語戒是養成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保證。人際關係好與不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我們的言語所造成。佛教把言語稱為口業。口德不好,口業不清凈,就會有意無意造成人際關係的不和諧與惡化。不妄語這一條戒,對於我們搞好人際關係,促進企業和諧、社會和諧至關重要。
第五是不飲酒。本來飲酒這件事國家的法律並未禁止,佛教考慮到酒能亂性,因為飲酒過量,就很可能把上面四條戒都毀犯了;因為酒後神志不清,有可能造成對他人生命的傷害,也有可能造成與他人的妻子或丈夫發生越軌行為,也有可能對他人說一些影響人際關係和諧的話,所以,不飲酒這條戒,是為了保證殺、盜、淫、妄這四條戒能夠守持清凈而制定的。上面的四條是叫做性戒,意思是它本身的性質不但是佛法方面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在國法來說也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
國家的法律很多,真正歸結到幾點上,也不會超過佛教五戒所指的這些內容。所以佛教的五戒,是社會道德的根本原則,也是我們人生修養身心,落實信仰、因果和良心的基本準則。
在做人當中,能夠按照「信仰、因果、良心、道德」這八個字要求自己,就會有一個幸福、圓滿、尊貴的人生。反之,人生的種種缺陷,都是由於沒有很好地落實這八個字而造成的。
節選自《生活禪鑰: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