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三大官府菜,道不盡的歷史與味道

中國三大官府菜,道不盡的歷史與味道

食在中國,中國曆來是美食之邦,「吃」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古代,要論吃的排場,自然非皇帝莫屬。但皇帝能吃到的不見得是最好吃的。因為對皇帝而言,吃飯被加上了太沉重的形式,深宮大院一人獨享恐怕也沒有了吃的心情,以至於乾隆皇帝到孔府,吃到豆芽和臭豆腐,覺得簡直是人間美味。

美食在民間,沒錯,中國人的智慧很大一部分用到了吃上,所以民間不乏各種美味小吃,以中國之地大物博,走遍大江南北,絕對可以吃遍各種美味。

不過由於財力精力等條件限制,民間美食更傾向於大快朵頤,不夠精緻。所以想吃出水平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起碼條件是,要有錢、有閑、有文化、有資格,不用說,只有官府之家才有這條件。也正是在這些官府之家,誕生了人間極品官府菜。

中華美食,宮廷菜太過,民間菜不及,而官府菜居於二者之間,恰到火候。

有美食家曾經評價官府菜曰:人類飲食文明,到此為一巔峰。

所謂「官府菜」是相對於菜館菜而言,基礎是家宴,在家中炮製,不計時間不計工本,中國三大官府菜——孔府菜、隨園菜、譚家菜,無一例外。今日,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孔府菜。

孔 府 菜

山東曲阜,是素有「天下第一家」之稱的孔氏家族的所在地。在曲阜,孔府、孔廟和孔林統稱「三孔」,其中孔府便是孔氏家族居住的地方。

它在初建時規模很小,以後經過不斷擴建,才形成今天這樣僅次於明清皇宮的龐大院落。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它是「一個龐大顯赫的府邸,整個宅院是包括152座殿堂的古建築群。它之所以具有獨特的藝術和歷史特色,應歸功於2000多年來中國歷代帝王對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其實,今天的孔府之所以如此,僅僅因為孔子嗎?

孔子是我國的「至聖先師」,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自漢武帝以來的2000多年間,他被歷代統治者奉為偶像,尊為「文聖」,敬作「萬世師表」,如今則被稱為「偉人中之偉人」、「聖人中之聖人」,列於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在孔府的陳列室里,保存著一部《孔子世家譜》。它記錄了孔氏家族有史以來的發展演變歷史,是這個「天下第一家」最珍貴的家族檔案。在這部家譜的源流部分,把孔子的遠祖追溯到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以及商朝的建立者商湯、周朝時宋國的國君微子、宋閔公等人,並說宋閔公是孔子的11世祖。

所以,要說起曲阜孔子家族的家世來,還有一段比孔子更早的歷史,而這段歷史也即史書所謂孔子是「聖人之後」的原始根據。

在孔子還很年輕的時候,曾因博學多才而引起魯大夫孟厘子的重視,孟厘子在臨死前還專門讓兒子孟懿子拜他為師,說他是「聖人之後。……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

事後不久,孟懿子和南宮敬叔都來拜孔子為師,跟他學習典章禮儀方面的知識。透過這件事情,我們可推測孔子的家世曾對他的為人所起過的作用。

換句話說,這種在孔子以前的顯赫家世,應是他的家族千年不朽的一種潛在基礎。

話說回來孔府菜,孔府地位特別,因為要招待皇帝,自然排場少不了。

鑼鼓喧天的設宴接風,固然極神州物產之豐,但因高卑上下的等級之別及罈罈罐罐的繁縟禮節,讓一頓飯吃得並不輕鬆。

想想也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手握生殺大權的朝廷命官、欽差大臣,都是惹不起的主兒,坐在一起,隔了好幾層,哪能真正輕鬆起來?

所以孔府菜的精華,實際上還在孔府家宴。

孔府名菜「百子肉」

百子肉:一隻圓碟,先用菜心圍了一圈,然後按照四乘五的次序,齊齊整整碼著二十塊紅燒肉,肉皮在上,每塊肉皮里嵌一顆蓮子。夫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府菜——百子肉這種做法,應該算是符合孔子的要求罷。他的76代嫡孫孔令貽,也愛吃這道菜。光緒二十年(1894年),孔令貽的母親同他一道上京為慈禧太后慶賀六十壽辰,很得慈禧歡心。回到孔府後,同族為他們慶祝,百子肉就此改叫「帶子上朝」。

孔府家宴並不一味追求名貴的食材,而是多用土特產品烹制各種菜肴。從米粥、鹹菜、豆腐到豆芽、香椿、煎餅,這些來自民間的小吃,經過孔府廚師的精巧製作,化腐朽為神奇,成為孔府菜的最大亮點,連皇帝都愛不釋「口」。

有故事為證:

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來曲阜,孔府曾以196樣菜的滿漢宴來招待。開宴前,華燈高懸,紅燭高照,乾隆皇帝在鼓樂手細吹細打的樂曲聲中入席。

菜是燕窩、魚翅、海參、乾貝等珍貴物,菜名更是好聽,如一孵雙鳳、御帶蝦仁、竹影海參、當朝一品、神仙鴨子、青龍卧雪、雪掃梅花、八仙過海、鬧羅漢等,可乾隆在京里吃厭了山珍海味,一道道菜端上來又都原封不動地端了下去。

廚師作難了,心想:珍貴名菜他都不願吃,要吃什麼呢?

尋思了一陣子,正好是春天,便打發人去捋了一捧杏葉回來。

廚師把糖熬好了,又把杏葉放到糖水裡,盛出來一晾,外面發亮,裡面鮮綠,很好看,起名叫琉璃杏葉。

乾隆吃了這道菜,覺得很好吃,心想:到底是孔府菜好。

這一來,廚師心裡有了底,知道皇帝愛吃哪一口。於是把豆芽加上幾粒花椒一炒,乾隆吃了說味道不錯。

經了皇帝口,豆芽在孔府食譜中立刻身價百倍,不光是能上大宴席,還成了孔府的傳統菜。

又把豆芽的豆瓣去掉,和小丁豆腐配在一起炒,起名叫丁香豆腐。

那廚師還想出一道綠豆芽菜,叫「金鉤掛銀條」,就是把綠豆芽掐去瓣和根,先炒一下蝦米,再把擇好的綠豆芽放上,蝦米發紅,綠豆芽是銀色的。

這樣的菜,皇宮裡沒有。乾隆吃得津津有味,所以也成了孔府的傳統好菜。

官府菜,從環境到餐具

不求豪華名貴,但求有品位

一間客廳,三間餐室

傢具皆古色古香

盆景玲瓏,室雅花香

所用器皿,細膩雅緻

都是頂上古瓷

一人一份,和而不同

這,才是官府菜的味道

下一期,知行君將推出

三大官府菜之隨園菜

感興趣的朋友記得繼續關注哦

本文參考自《天下第一家族:孔氏家族》與「中國國家地理」,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自古文人愛頑石,小石頭藏有大智慧
教師節數數「教師」稱謂有幾多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