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原標題: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蒙克全集》中文版先行出版)


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綜合報道

10月16日,《蒙克全集》中文版在挪威駐華大使館舉行首發式,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最為全面、系統完整的愛德華·蒙克繪畫研究資料集成。蒙克是挪威重要的藝術家,他在繪畫中探尋人類的情緒,焦慮、恐懼、愛、憂傷,記錄了時代的精神狀態。明年,在上海博物館和北京國家博物館將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展覽和書籍將讓中國的觀眾更好地了解蒙克的藝術和思想。

愛德華·蒙克是挪威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在世界藝術領域擁有極為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的畫作擅於運用濃烈的色彩聚焦現代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作品《吶喊》是當今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藝術作品之一。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自畫像:在時鐘與床之間》(1940-1943),愛德華·蒙克

在他去世前,他將自己所有留下的作品、文獻、日記都捐獻給了奧斯陸市政府,使得之後成立的奧斯陸蒙克美術收藏了世界上最大的蒙克收藏。

10月16日,《蒙克全集》首發式上,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在致辭中說,愛德華·蒙克被很多人認為是殘酷的、自省的代表,他將目光投向自身探尋我們人類的情緒,焦慮、恐懼、愛、憂傷等,他的《吶喊》是國家財富,與易普生的戲劇等構成挪威文化的重要部分。

他說,蒙克自然是挪威人,但他也屬於世界。就像藝術家本人說的,「我們將不再畫那些在室內讀報的男人和織毛線的女人。我們應該畫那些活著的人,他們呼吸、有感覺、遭受痛苦、並且相愛……」這就是他為什麼用最隆重的色彩展現最黯淡、最光明的那些時刻,這是人類共通的體驗,如此經典的挪威式自省打開了他走向世界的大門,數以百萬計的人都博物館去參觀蒙克作品,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來自中國。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星夜》(1922-1924),愛德華·蒙克

如今,這位世界級大師來到中國。《蒙克全集》是蒙克繪畫作品集大成之作,4卷本收錄了蒙克的所有繪畫作品共1871幅,由蒙克美術館、卡雷·貝恩特森畫廊、林冠藝術基金會精心打造,國際一流學者編撰,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歷時四年之久翻譯出版。

挪威美術館館長亨里克森認為,我們非常高興能與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合作,出版《蒙克全集》的中文版,它包括了蒙克美術館精心研究的近2000幅畫作,相信這本書一定會受到中國藝術愛好者的喜愛。

「吶喊」:魯迅與蒙克的交集

近百年前,我國現代文學名家、浙江紹興籍作家魯迅先生首次向國人大力推介蒙克版畫藝術,其第一部小說集《吶喊》,與蒙克同名畫作有直接的淵源關係。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吶喊》,愛德華·蒙克

蒙克創作的《吶喊》,是一幅油畫作品。這是挪威藝術大師的曠世經典之作。原畫作於1893年,圖畫中有一座綿延至遠方的木橋,木橋上的一個性別莫辨、極度變形的人,頭部活像一具令人悚然的骷髏,大張著空洞的嘴和眼睛,雙手捂著耳朵在聲嘶力竭地「吶喊」。

畫家為了強化渲染這種效果,在畫幅上運用給人以刺激印象的血紅、灰褐及慘綠,畫家的線條是躁動不安的,線條往複洄漩形成一個巨大湍急的漩渦,罩在吶喊人的上方,令人壓抑。而橋上遠遠消逝的四個人,象徵現代人之間溝通的無奈。

據了解,蒙克共創作過四幅《吶喊》,其中三幅被挪威的博物館收藏。創作於1895年的第三版畫作,是唯一一幅流傳於私人手中的作品,2012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上以1.199億美元成交,創下當時世界藝術品拍賣紀錄。

同樣,魯迅先生也創作了《吶喊》,是一部短篇小說集。小說集收錄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葯》《阿Q正傳》《故鄉》等14篇小說,反映從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時期中國古老農村和市鎮的面貌。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這部小說集被認為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誌,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絕望》(1892),據推測,這幅畫是名作《吶喊》的前作。在這張畫中,我們看到的是人從外在所表現出的痛苦,而非內在。

同是《吶喊》,一個是畫作,一個是小說集。這並不是偶然,據學者考證,因為魯迅與蒙克確實是有交集的。

首先,魯迅對藝術是有研究的。他認為美術家應有進步的思想與高尚的人格,創作能造成精神上影響的作品。所以魯迅一生偏愛木刻,尤其是對在粗砥木版上創作的木刻家的心靈心嚮往之,說木刻正是「合於現代中國的一種藝術」。在他的藝術世界中充滿了這樣的想像:默默地鐵似地直刺天空單剩乾子的棗樹;石像般獨立於暗夜荒野的枯瘦而顫抖的老女人;鐵鑄般立在沒有葉子的樹枝間的烏鴉。

其次,魯迅是有注意到蒙克作品的。主要是這位挪威畫家用拼版拓印套色木刻的方法,令他十分好奇,魯迅在他給鄭振鐸的信中曾這樣介紹,「又曾見E.Munch(蒙克)之兩色木板,乃此版本可以挖成兩塊,分別塗色之後,拼起來再印的。」 他所列舉的正是蒙克石版畫作是《病中的孩子》,並指出這幅畫應該是在1896年繪製。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病中的孩子》,愛德華·蒙克

有學者考證,魯迅曾看過蒙克的畫作《吶喊》應該是勿庸置疑的。1931年5月4日,魯迅通過友人從德國購買到《愛德華·蒙克版畫藝術》一書,裡面收錄了蒙克創作的92幅版畫,魯迅生前根據此書編定《E·蒙克版畫選集》,但晚年因抱病未來得及出版。

雖然並沒有文字佐證,但如果考量到《吶喊》與《病中的孩子》的創作時間是在相同時期——1895年繪製的石版畫,則魯迅看過《吶喊》的可能性相當高。

有學者曾做過比較,《吶喊》短篇小說集中,最能呼應這種吶喊精神的作品,便是《野草》。《野草》可以說是以語言媒介手段構建起來的蒙克式的「吶喊」圖畫。「描繪所經歷的東西」是兩人的異曲同工之處,正如蒙克通過線條把他人生中一些銘心刻骨的經歷定格為永恆圖畫,魯迅是用文字的魔方拼合起人生經歷的「回憶方陣」。

回憶《吶喊》的創作歷程時,蒙克說,「我望著燃燒的雲,血染般的紅,像一把劍,垂懸在藍黑色的深谷峽灣和城市的上方。朋友繼續走著,我卻停在那裡因不安而顫抖,我忽然感到一聲強烈的、永無止境的尖叫穿過宇宙。」

同樣,魯迅在1943年致蕭軍的信中說:「我的那本《野草》技術並不壞,但心情太頹唐了,因為那是我碰了許多釘子之後寫出來的。」

可以說,魯迅對蒙克的推崇,在某種程度上是兩位大家的思想會通和精神契合。魯迅先生認為蒙克的藝術創作「以幽暗的心緒,觀察濁世的情形,將隱伏在人間生活的深處的慘淡的實相,用短刀直入底的簡捷,剜了出來。」 這與魯迅一生為之「精神鬥士」有著跨越時代的共同追求。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亡故》,愛德華·蒙克

魯迅先生未竟的事業,如今落到浙江出版學者的肩上。

上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編定未出的書集僅收錄蒙克的92幅版畫。此次出版面世的《蒙克全集》則是第一次系統地、大規模地把蒙克藝術與文獻引入中國,它的出版方是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據了解,《蒙克全集》是挪威國寶蒙克繪畫作品集大成之作,由蒙克美術館、卡雷·貝恩特森畫廊、林冠藝術基金會精心打造,國際一流學者編撰,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系統完整的蒙克繪畫文獻集成。

4卷本全集收錄了蒙克的所有繪畫作品共1871幅,舉凡作品的材質信息、解讀、遞藏、著錄、展覽等,無所不包,每卷收入全球藝術史學者廣泛使用最新材料而取得的研究成果,並包含綜合索引、參考書目和展覽列表。

2015年,《蒙克全集》中文版的編訂正式開始實施。四年里,因各種原因,合作出版方相繼退出,浙人美社抱著「即使不賺錢也要堅持做藝術精品圖書」的初衷,早在立項之初就將這套全集作為重點出版項目。

據了解,此次翻譯使用的底本是英文版。在翻譯過程中,出版社遇到困難重重,因為在歐洲的語境中,多種語言往往糅雜在一起,在全集中常會遇到以挪威語、德語、法語、丹麥語、瑞典語、芬蘭語等多種語言標註的地名、人名、展覽名、著作名、博物館名、美術術語。

為了解決翻譯過程中的語言問題,可謂「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其間得到了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等師友的大力協助,也獲得了挪威大使館的大力幫助。

同時,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畫作真實原貌,中文版校色打樣直接寄到挪威蒙克美術館進行確認。據了解,蒙克美術館在收到樣書後認為,中文版校色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挪威語版本,並將收藏10套中文版全集;同時表示,這套全集一定會受到中國藝術愛好者的喜愛。

國博、上博將舉辦蒙克藝術展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生命之舞》(1925),愛德華·蒙克

首發式上,挪威國王和王后陛下親臨儀式,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閣下與中國文化旅遊部部長雒樹剛閣下共同見證挪威蒙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館長和上海博物館三方合作意向書的簽署。

2019年的蒙克藝術展將是蒙克美術館第四次將蒙克藝術品帶到中國。此前蒙克藝術曾在中國展覽過3次,1961年在北京,1983年在北京成都和昆明,最近的一次是1997年在上海,當時國王和王后也出席展覽開幕。

新一次在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的展覽除了給更多中國藝術愛好者近距離接觸這位挪威表現主義畫家作品的機會之外,還能進一步促進兩國文化藝術界的深入交流。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經過長期籌備,國博攜手上博及挪威蒙克美術館,於2019年8月在北京、上海舉辦蒙克美術大展,展出百餘件蒙克各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感受藝術家的苦悶、彷徨、掙扎與思考,深入了解他藝術的獨特之路。在此之後,挪威蒙克美術館也將展出來自國博、上博中國藝術家的優秀作品。

「這套書及接下來在國博、上博的展覽,必將為蒙克藝術贏得中國新一代的年輕觀眾們。」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說。

延伸閱讀

愛德華·蒙克(1863-1944)是挪威畫家,也是表現主義繪畫之父。其父是位醫生,篤信基督教。他幼年喪母,姐姐被肺病奪去了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時代的不幸對其一生的創作有深刻的影響。蒙克於1880年進奧斯陸工藝美術學校習畫,受印象主義畫風的影響。1889年改變傳統畫法創作變體畫,後獲得機會去法國留學。在法國,他對後印象主義和納比派發生興趣,發現線條和色彩有強烈的表現力,並試圖用它們畫出活生生的人。

死亡與變形

《病中的孩子》是蒙克童年時代對家庭痛苦遭遇的一個回憶。作品創作於1885年至1886年間,當時蒙克不過二十歲出頭。這幅未經修飾、卻令人心碎的臨終場景一直縈繞他心頭,以至於他重畫了六次。在1907年版本的《病中的孩子》中,表現主義點亮了畫面的色彩,但其中所表達的痛苦卻未曾減弱。此畫描繪了他那年僅15歲的姐姐索菲亞患病的情景,肺病將奪去她的生命,她消瘦而臉色蒼白,還未脫盡童稚的氣質。這個難以磨滅的印象深深地埋藏在蒙克的記憶里。 畫面油彩用得狂放、隨意,看上去像一幅草稿。整幅畫面色調灰暗低沉,悲劇氣氛濃烈。

蒙克童年時母親和姐姐都相繼死於肺病,後來父親和一個弟弟又不幸去世,妹妹患了精神病,這種家庭悲劇使蒙克心靈創傷太深,影響著他藝術思想的發展。關於這幅畫他說過:」我以《病中的孩子》開闢了新路,它成為我藝術中一次突進,我其後的大部分作品的產生都歸功於這幅畫。」畫家企圖探索人們對病與死的感覺,為了真切地揭示主題,他曾與父親一起去探視病人,觀察病人的神態。

蒙克說:「我曾在這一年中把這幅畫反覆描繪很多次。我把顏料刮掉,用松節油洗掉後,多次設法找回那最初的印象。那緊貼著枕頭,透明而蒼白的皮膚,那發抖的嘴唇,和那發抖的雙手…,我刮掉了一半的顏料,留下一些刮痕。就這樣,在一邊畫一邊搜尋著過去的記憶時,我發現,我的睫毛也成為最初印象的一部分,而我所說的睫毛,正是反映在畫面上的那些陰影。」

在這幅畫中的母親,在為孩子的不幸而內心絕望和悲哀。空蕩蕩的室內,別無他物,這更增加了死亡迫近的凄涼氣氛。這件作品以深刻的形象語言傳達了人的內在精神世界。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死去的母親和孩子》

在奧斯陸還有一幅《死去的母親和孩子》(1897-1899)。這幅作品中,母親病榻的另一邊還有五個人,但女孩孤獨地落在這一邊。父親已被悲傷所淹沒,無暇分擔子女的痛苦。身為子女,他們內心的焦慮和悲哀無處安放,無法分享,無法訴說,也無法治癒。人類所有的痛苦歸根結底都重不過一粒小小的海沙。

蒙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是以吟誦生命、愛情和死亡為題材的組畫,其中又以《吶喊》這幅畫最具代表性。在這幅畫上,沒有任何具象物體暗示正在發出尖叫聲,只見中央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孤獨人形,似乎正從我們身邊走過。

他捂著耳朵,幾乎聽不見那兩個遠去的行人的腳步聲,也看不見遠方的兩隻小船和教堂的尖塔。這一完全與現實隔離了的孤獨者所呈現的變形、扭曲的尖叫面孔、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使人想到了與死亡相聯繫的骷髏。

在這幅畫上,蒙克所用的色彩與自然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關聯。雖然藍色的水、棕色的地、紅色的天,都被誇張得富於表現性,但並沒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實性。全畫的色彩是鬱悶的,尤其是濃重的血紅色懸浮在地平線上方,與海面陰暗處的紫色相衝突,這一紫色因伸向遠處而愈益顯得陰沉,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同樣的紫色,也重複出現在孤獨者的衣服上。

畫中沒有一處不充滿動蕩感。天空與水流的扭動曲線,與橋的粗壯挺直的斜線形式鮮明對比。整個構圖在旋轉的動感中,充滿粗獷、強烈的節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傳達著那一聲刺耳尖叫的聲音。畫家在這裡可以說是以視覺的符號來傳達聽覺的感受,把凄慘的尖叫變成了可見的振動。

與焦慮、疾病相伴的天才

蒙克的母親在他5歲時死於肺結核,篤信基督教並患有精神疾病的父親,向他的孩子們灌輸了對地獄的根深蒂固的恐懼,他一再告訴他們,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都會被投入地獄,永無寬恕之可能。這種恐懼,加上4個兄弟姐妹的相繼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歲的時候因為肺部疾病差點喪命帶來的焦慮,伴隨了蒙克整整一生。

蒙克曾說:「我的一生是在深不見底的懸崖邊緣行走,從一塊石頭跳到另一塊石頭。有時我想離開我狹窄的小徑加入暈眩的生活的主流,但我總是發現自己被冷酷無情地拖回懸崖邊緣,走到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掉入那深淵。從我開始記事時,我就受到這種深刻的焦慮感的折磨,我一直設法用我的藝術來表現這種感覺。沒有焦慮和疾病我應該是像一艘沒有舵的船。」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地獄裡的自畫像》(1903)

對於年輕的蒙克而言,背離古典主義的印象派令他眼界大開,遺傳自父親的精神疾病一面困惑著他,一面讓他保持異於常人的洞察力。這些因素,使得他敏銳地發現了線條和色彩所富含的強大的表現力,並掌握了如何運用這種埋在靈魂深處的力量。在表現與暴露自我的這條道路上,蒙克比梵高走得更遠。儘管45歲以後,蒙克的風格出現了變化——1908年,他的焦慮變得嚴重,不得不在丹尼爾·賈可布遜博士的診所住院接受治療。醫院施行的休克療法改變了他的個性,同時也改變了他的畫風,他不再悲傷,變得溫和而甜蜜。

1974年,彼得·沃特金拍攝了傳記電影《愛德華·蒙克》,彼得·沃特金選擇了蒙克藝術生命中的黃金30年(約1890年-1820年),將觀眾拖進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挪威。恰是這寶貴的30年,蒙克在畫作中表現出來的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樣的處理手法,深刻影響了20世紀初期發軔於德國並迅速波及歐洲的表現主義。彼得·沃特金記錄的30年,是蒙克畫風形成的30年,他這段時間的作品,充滿了世紀末的哀傷和悵惘,他的筆觸色彩艷麗,大膽奔放,時時充斥著緊張不安、壓抑悲傷的情緒。他看到的,是人類最複雜的精神體系,他將目光投注在被人們忽略的世界,以此表現死亡、憂鬱和孤獨,以及由孤獨引發的懷疑和焦慮。

自畫像——蒙克的自我審查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拿著香煙的自畫像》(1895)

幾乎沒有一個藝術家像蒙克這樣在自畫像中如此無情地揭露自己,從19世紀80年代起直到去世,蒙克記錄下自己超過70幅油畫作品和大約20幅圖解似的自畫像,他是第一個用藝術全面分析感情狀態的畫家,探索其所有的深度和多方面的細微差別。蒙克努力尋找內心想法、潛意識動機和感情知覺的繪畫形式,由於他持久地自我心理分析,因此蒙克的自畫像在藝術史上佔有特殊地位。

去年,展覽「愛德華·蒙克:在時鐘與床之間」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亮相,展覽展出了蒙克在60年藝術生涯中創作的43幅標誌性作品,其中包括16幅自畫像和從未在美國展出過的作品。「我們想要反思蒙克在現代主義更大範圍內的地位。」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希娜?瓦格斯塔夫(Sheena Wagstaff)說,「我們關注自畫像,而他稱之為『自我審查』。」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蒙克自畫像《夜遊人》(1923-1924)

明年京滬將舉辦蒙克藝術大展

《得西班牙流感的自畫像》,1919年

在研究蒙克的學者中有一個著名的案例——《得了西班牙流感的自畫像》,但蒙克從未得過西班牙流感。這場流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奪走了全世界數以千萬計的生命。這是一個戲劇性和高度熱門的話題,影響了挪威許多家庭。因此他描繪了自己生病,受苦的樣子。他不斷被吸引到戲劇,想像,奇幻當中,例如出生,死亡,愛情和衝突,以及男女之間的緊張關係。可以說,蒙克不是一個將藝術與生活分開的藝術家。

(本文綜合自浙江在線、光明日報、藝術新聞、國際藝術大觀相關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吐槽姬】劉強東和奶茶妹妹還會秀恩愛嗎?
要為女友「摘月」?日本富豪將繞月旅行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