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男嬰被人在樹瘤里發現, 成年後命運坎坷, 人們卻說他是菩薩下凡

男嬰被人在樹瘤里發現, 成年後命運坎坷, 人們卻說他是菩薩下凡

原標題:男嬰被人在樹瘤里發現, 成年後命運坎坷, 人們卻說他是菩薩下凡


隋末唐初,天下大亂,衛州黎陽出了個奇人。在黎陽城東面十五里的一個村子裡,有個叫王德祖的人。他家院子里有棵林檎樹,樹上長了個瘤子,越長越大,三年之後長到米斗那麼大。長到最後,竟然開始腐爛了,王德祖怕樹死了,便拿刀剖開這個大樹瘤的外皮,想把它剜掉。


誰知剛把樹瘤剖開,就發現裡面有個男嬰,長得十分可愛,蜷縮著呼呼大睡。王德祖驚訝之餘,覺得一定是因為自己一輩子行善積德,所以上天賜給他一個兒子,於是便把孩子收養了起來。



這個小孩長到七歲時才會說話,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是誰生了我,又是誰養了我,我該叫什麼名字?」


王德祖便將他的身世如實跟他說了,於是這孩子給起名叫林木梵天,後來想了想,覺得這個名字不好,所以又改叫梵志。他說:「既然是王家養育了我,那我就姓王吧。」

王德祖家底殷實,妻妾很多,卻沒有兒子,就把王梵志當做親兒子來養,教他讀書寫字,給他娶妻生子。到了王梵志三十五歲那年,王德祖去世了,王梵志繼承了他的家業。因為當時兵荒馬亂,田野荒蕪,再加上王梵志不會經營,所以家業開始衰落。最後家財用盡,一家人開始吃不飽穿不暖。



王梵志看著五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在一旁嗷嗷待哺,於是一狠心,放下讀書人的尊嚴,農忙時在家種田,農閑時出門給人當僱工,終於把兒女拉扯成人,各自成家立業了。到了五十歲那年,筋疲力盡的王梵志覺得終於可以歇一歇了,享受一下天倫之樂。誰知他的這些孩子沒一個孝順的,誰也不願意養他,最後竟然把他趕出家門。


王梵志四處流浪,想再去給人當傭工,可是因為他上了年紀,誰也不肯用他。他衣不蔽體,食不飽腹,被迫沿街乞討。後來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託身佛門,以僧人的身份到處化緣,以維持生計。


在流浪的日子裡,王梵志常常作詩給別人看,他寫的詩語言淺顯,通俗幽默,卻含有深刻的道理,多是對世態人情的諷刺,據佛理勸誡世人行善止惡。所以有人把他的這些詩編成詩集,流傳於世。王梵志出家為僧三十多年後,終於在一間破廟裡去世了。當時有不少人傳說他是菩薩化身,下界示化眾人,功德圓滿後,回到了天上。



由於王梵志寫的詩格調不高,又思想消極,所以清朝人在編纂《全唐詩》的時候,沒有把他的詩收錄進去。幸虧1900年在敦煌遺書中發現了他的詩集,後來又經過諸多學者的努力,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發行了張錫厚的《王梵志詩校輯》。此書收集了王梵志的詩作336首,下面摘取兩首給大家欣賞,不知大家看了作何感想?歡迎留言評論。


其一:


吾有十畝田,種在南山坡。

青松四五樹,綠豆兩三窠。


熱即池中浴,涼便岸上歌。


遨遊自取足,誰能奈我何!


其二:

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


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


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


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


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


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


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蟲吐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官場如戰場, 不怕沒好事, 就怕沒好人, 有時不說話也能得罪人

TAG:書蟲吐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