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被甘肅大地遺忘的英雄,敦煌壁畫中的唐名將張議潮

被甘肅大地遺忘的英雄,敦煌壁畫中的唐名將張議潮

名將張議潮,

敦煌壁畫中的唐朝英雄

說到敦煌,歷史上有一個人不能不說,他就是張議潮。今天,就讓我們聆聽一下張議潮的故事。

莫高窟的一幅壁畫,隱藏著一個想不到的故事

敦煌古稱沙州,位於甘肅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連接中原王朝與西域的門戶重鎮。歷史上,這裡出過許多重要人物,張議潮就是其中的一位。說到張議潮,要從敦煌莫高窟的一幅壁畫說起,它現存於敦煌莫高窟156窟,就是《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它繪製在156窟的南北壁及東壁南北兩側底部,是一個長卷式壁畫,前部為文武儀仗行列,中部張議潮著紅袍跨白馬,後部有軍隊隨從……

被甘肅大地遺忘的英雄,敦煌壁畫中的唐名將張議潮

這幅壁畫是晚唐壁畫的重要作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敦煌人民對張議潮的愛戴。

張議潮,漢族,沙州敦煌(今屬甘肅)人。他率領沙州各族人民起義,驅逐了盤踞河西地區上百年的吐蕃,以大唐節帥之名克複瓜、沙等十一州。涼州收復,從此河西走廊又暢通無阻,對於加強西北與中原地區的聯繫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起了積極作用。

時事造就英雄,張議潮的崛起,要從那個時代的特殊環境說起。中原王朝把敦煌作為經營西域的橋頭堡,而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則把敦煌當做和中央政府一較高下的舞台。獨特的交通樞紐位置,決定了敦煌上演出一幕幕各種戰爭的大戲。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為了平定叛亂,從邊塞各地抽調兵將參加平叛。當時朝廷的命令說:「朔方、河西、隴右兵,除留守城堡外,皆赴行營,令節度使自將之。」結果導致邊塞空虛,吐蕃統治者趁機大舉進攻。

吐蕃人先佔據青海一帶的堡寨要地,接著進攻河西走廊,然後逐漸東進。

大約到786年沙州淪陷時,河西走廊大多陷入吐蕃統治者之手。沙州淪陷前,沙州刺史周鼎率眾抵抗吐蕃的進攻,後沙州都知兵馬使閻朝又率領將士堅守11年之久。最後,糧食器械皆盡,沙州軍民才以「不得遷徙,分散安置」的條件下,出城投降。

他提出「歸國」號召,留下《封常清謝死表》

吐蕃佔據唐王朝的隴右、河西兩大節度使轄區後,設立青海、鄯州、河州、涼州、瓜州五個節度使,另外還設立東境節度大使。對於大唐中央王朝的管理體系而言,有著游牧習俗的吐蕃人,其管理方式相對落後野蠻,他們往往是以帳為單位來統計管理的。

被甘肅大地遺忘的英雄,敦煌壁畫中的唐名將張議潮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對吐蕃人統治不滿的人越來越多了。矛盾經過相當長的發酵,終於到了臨界點。這時吐蕃人發生了內亂,公元842年,吐蕃贊普遇刺身亡,吐蕃隨之發生內亂。甘肅境內的吐蕃統治集團也發生了內訌。駐紮在甘肅洛門川(今甘肅武山洛門)的討擊使論恐熱率先起兵,隨後同另兩個軍閥尚思羅、尚婢婢連年大戰。這次軍閥混戰,前後延續達20多年,不僅極大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而且也大幅度削弱了河西隴右地區吐蕃統治者的軍事實力,為唐王朝反攻提供了條件。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張議潮逐步走上了歷史的舞台。張議潮出生於敦煌世家大族,其家族郡望為南陽,但遷移到沙州已達數百年之久,其家族「世為州將」。他祖上曾擔任過節度留守、支度營田轉運使等官職,其父親謙逸(益)曾被朝廷封贈工部侍郎。

被甘肅大地遺忘的英雄,敦煌壁畫中的唐名將張議潮

少年時期,張議潮目睹了吐蕃統治者對當地的掠奪和壓榨,十分推崇曾長期戍守邊疆、後慘遭宦官陷害的名將封常清,他還抄錄過《封常清謝死表》。吐蕃統治者雖然控制了沙州,但當地世家大族和居民並沒有被異地遷移肢解,依舊是一個勢力頗為強大的集團。另一方面,張議潮更是四處奔走,聯絡各路豪傑,形成一個志向相同、關係密切的團體。

名不正則言不順。張議潮他們要發動起義,就必須有一個響亮的口號,根據當時的形勢,提出「歸國」 為號召,並以此為基礎,更為廣泛地聯絡各地的有識之士,共舉義旗。

舉義旗收復11州,建立歸義軍政權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張議潮率眾起事,他們聚集在州門前鼓噪,吐蕃守將聞聽消息後,急忙逃走了。隨即,張議潮率眾控制了沙州,並攝州事,派出十隊使節,前往長安報信。其中一隊使節繞道東北方,最後從天德軍抵達唐境,天德軍在今內蒙古烏拉特旗南,可見行路的艱難。這是沙州陷落七八十年後,再一次傳來的捷報,整個長安城為之轟動。

在報捷的同時,張議潮發動大軍陸續收復瓜州、伊州等地,後來又收復肅州、甘州。在積累一定實力後,收復了今天的甘肅岷縣、臨夏,青海化隆等地,勢力範圍達11州。唐王朝在沙州設立歸義軍,張議潮為節度使,同時任11州觀察使,管理11州事務。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張議潮率七千餘眾,東征涼州,收復涼州。

張議潮在歸義軍境內,實施了一系列恢復生產的舉措,成功地穩定了局面。對絲綢之路的恢復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在敦煌莫高窟和藏經洞留下他們寶貴的文化遺產。

可惜的是,唐王朝由於安史之亂的影響,對歸義軍勢力既喜且憂,因擔心危及自己的統治,唐朝中央採取措施,阻止歸義軍擴張。以至於後來張議潮也不得不「束身入朝」留居長安,成為變相的人質。咸通十三年八月,張議潮在長安去世,年74歲。

敦煌莫高窟156窟是由張議潮的侄子張淮深主持開鑿,這幅規模甚大的長卷式壁畫顯然是為了紀念張議潮而創作的。敦煌壁畫上的《張議潮統軍出行圖》給我們保存了當年張議潮率軍收復11州的情形,歸義軍甲械齊整,旌旗鮮明,再現了隴上健兒的雄姿。

被甘肅大地遺忘的英雄,敦煌壁畫中的唐名將張議潮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被甘肅大地遺忘的英雄,敦煌壁畫中的唐名將張議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