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一個叫雨涵的小女孩的媽媽到幼兒園接女兒放學,被眼前看到的一幕驚呆了:她看見女兒的手被一個小男孩緊緊拉著,小男孩還撲上前親了女兒一口,媽媽怒從心頭起,拉著女兒就回家。臨走前特別警告這個叫明明的小男孩讓他以後不準再親自己的女兒。

回家後,雨涵媽媽越想越氣,她在家長群里迅速找到了明明媽媽的聯繫方式,主動聯繫了明明媽媽。剛開始明明媽媽接到聯繫還挺開心的,說孩子在家經常提起雨涵,但雨涵媽卻一本正經地說自己就是因為這個找她的: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明明媽一臉懵圈,雨涵媽媽告訴她自己親眼看到明明又親自己的女兒,從這個「又」來判斷,男孩親女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誰知道明明媽聽了的反應卻是大笑著說自己兒子確實喜歡小女孩。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這個態度讓雨涵媽媽比較生氣,但她還是很克制地說自己覺得這樣不好,希望明明媽管好自己的孩子。明明媽卻一副無所謂的態度說小朋友在一起親親抱抱很正常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雨涵媽是真的有點火了,說自家如果是男孩,也會覺得無所謂,結果明明媽媽依然輕描淡寫地說孩子小,沒有什麼男女概念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雨涵媽媽本身就很生氣,聽到明明媽媽的回復,怒火更甚,發了一串語音直接開飈,明明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勸她別激動,說回去會告訴兒子以後不要親小女孩: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不過這時雨涵媽媽的情緒已經控制不住了,矛盾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升級,她直接回復說不僅不讓男孩親,還要明明離自己的女兒遠一點。這個態度立即引發了明明媽媽的不爽,她批評說大人不應該限制小朋友一起玩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這樣的話無異火上澆油,雨涵媽媽更憤怒了,直接回復說對方不可理喻,明明媽則無法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說。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因為雙方在意的問題完全不一樣,一急之下,彼此的怒氣越來越盛,雨涵媽媽開罵,說不讓女兒交這樣從小耍流氓的朋友,明明媽瞬間也火大了,毫不示弱地罵回去,雨涵媽怒氣更甚,說明明媽也不是什麼好人,所以從教出這麼低素質的孩子,兩個人就這樣越吵越凶……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小男孩在幼兒園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雙方媽媽大吵一架


最後雨涵媽媽甚至找到幼兒園老師,讓老師保證類似的事情以後不會再發生。

為什麼孩子的一個行為會引發雙方家長這麼大的反映呢?因為這個孩子的行為不是小問題,而是家長最敏感的話題:性教育

身為媽媽,對孩子的行為本來就敏感,女孩的媽媽,對女兒天生又會有更多的擔心,如果一個媽媽本身就是保守的,對女兒的擔心、焦慮,對遇人不淑的恐慌就更高了,看見女兒被男孩擁抱親吻,自然更憂慮重重。

而男孩的媽媽在這方面的恐慌感確實弱得多。都說男孩媽媽看誰都像兒媳婦,女孩媽媽看誰都像耍流氓,這個話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彼此的心態不一樣,看待問題的方式就會各不相同。

如果男孩媽媽看到女孩媽媽的恐慌,耐心解釋好好安撫,告訴她孩子間為什麼會擁抱親吻,當女孩媽媽的恐慌情緒被看到,這份擔心被接納後,女孩媽媽就會放下自己內心的緊張,開始理解孩子行為的原因。說不定兩個家庭還會成為好朋友。

可惜男孩媽媽沒有看到女孩媽媽的擔心,反而指責女孩媽媽不對,這直接激怒了女孩媽媽,彼此的矛盾才會越來越大。

孩子之間擁抱親吻到底意味著什麼呢?究竟是雨涵媽媽理解的耍流氓?是低素質沒教養的表現呢?還是像明明媽媽理解的那樣,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擁抱親吻對3-4歲的孩子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如果回想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就會發現,擁抱和親吻是人類表達喜歡和愛的一種方式,在彼此的擁抱和親吻中,雙方都能感受到情感的流動,感到身心的放鬆和發自內心的快樂。這種情感已經根植於人類的基因之中。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媽媽的擁抱和親吻就會讓他們感到無比的開心和放鬆。孩子一天天長大,他會逐漸發現,不僅來自爸爸媽媽的擁抱親吻能讓他開心,他擁抱別人也同樣會讓其他人感到開心。孩子逐漸明白擁抱和親吻可以表達愛,是一種會讓彼此都感到開心的一種方式。所以小寶寶會毫不吝惜地向成人表達愛、親吻或擁抱,這對他們來說是愛的表達。

當孩子一天天長大,進入幼兒園後,他們的心智發展讓他們開始向外探尋,有了交友的需要,這時,他們會發現身邊有很多小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學習,孩子之間一定會彼此喜歡,他們就很容易把家裡對父母表達愛和喜歡的方式拿出來對待自己喜歡的小朋友。

這個時候的小朋友,性別意識也沒有那麼清楚,他們對男孩女孩的界限不夠分明,只是單純地知道這個小朋友我喜歡,所以會互相擁抱和親吻。

如果仔細觀察幼兒園的小朋友,會發現不僅有小男孩會擁抱親吻自己的喜歡的小女孩,也有小女孩會擁抱親吻自己喜歡的小男生。這對她們來說,都只是自己喜歡的一種表達,是一份非常純潔無暇的情感。

孩子之間的擁抱和喜歡沒有任何成人的意義。他們要進入青春期以後,才能在內心徹底進行男女性別的分化。

所以對於孩子的行為,大人不要粗暴地加以干涉。成人不當的干涉反而會破壞孩子內心的美好。

就像雨涵的媽媽,在她看來,自己女兒被親吻是下流骯髒的,她看到女兒被親吻後的感覺,就像女兒失去了童貞一樣,所以她內心更加憤怒。如果她能理解男孩對自己女兒的行為與自己所理解的不一樣,她的內心也更容易平復。

最重要的是,媽媽的態度會影響女兒對自己身體的認識。當媽媽在女兒被擁抱親吻後,表現出憤怒,對女兒說這樣的行為是下流的,不好的。孩子就會感到自己又一次激怒父母的擔心,同時她會感到羞恥感,尤其如果孩子被擁抱親吻時的感受是開心、快樂的。孩子內心就會疑惑:為什麼我的感受和媽媽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呢?為什麼媽媽認為這樣的行為是下流的呢?

當這樣的事情反覆發生,孩子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厭惡感,會對所有的擁抱和親吻都產生骯髒的念頭。這樣的影響會持續到長大,很多女性在戀愛後,在性生活中都無法感受到擁抱親吻的快樂,就與小時候被否定的感受有關。

所以,媽媽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可能有些媽媽會覺得,那如果我女兒不喜歡對方的擁抱怎麼辦?難道別人喜歡她,她就要接受嗎?

當然不是。

孩子要不要接受別人的擁抱,關鍵看孩子自己的態度。在看到孩子之間互相擁抱、親吻時,父母不要急著表態,而是要先問問孩子,當其他孩子擁抱親吻她時,她的感受是什麼,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是可以接受還是較為抗拒?

媽媽可以耐心告訴孩子,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如果彼此都感到開心,父母就不要下判斷。如果女孩內心覺得不舒服,父母就要教會孩子她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友好的表達拒絕;比如,女兒可以直接告訴男孩:「你擁抱我讓我覺得不舒服。我接受你的喜歡,但是也請你尊重我,不可以擁抱我。」

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還要教孩子學習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位置,教會孩子哪些部位屬於隱私,是除了父母之外,任何其他人都不可以隨意看、觸碰的。這樣孩子才會更清楚彼此的界限。

孩子之間的喜歡是很短暫的,就算他們偶爾有擁抱親吻的行為,大人不去提醒,孩子很快也就忘記了。父母老師不斷的提醒反而會加重孩子行為的反覆。

等孩子長大後,父母會發現,這一切都會變成孩子成長中的一份記憶。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註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60分媽媽月華 的精彩文章:

把握這些關鍵,讓寶寶遠離秋季最易患的幾種疾病
馬伊琍後悔生孩子,坦言孩子的出生讓自己改變太大……

TAG:60分媽媽月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