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小窗幽記》:分別與圓融的智慧

《小窗幽記》:分別與圓融的智慧

日知錄

多方分別,是非之竇易開;一味圓融,人我之見不立。

——陳繼儒《小窗幽紀》

《小窗幽記》的這一句話,向來有很多種解釋,但說到底是在敘述「分別」與「圓融」的不同之處。在各處都細緻分別,那麼是非端倪就易於分辨;如果圓融通達,那麼人與人之間的歧見也就不存在了。

《小窗幽記》將這句話放在《韻篇》中,事實上是一句融情於景的箴言。陳繼儒在《韻篇》中,處處寫的都觀賞是美好的景色,著實令人感到韻味十足,但惟有這一句,卻不似尋常。他寫道:「清齋幽閉,時時暮雨打梨花;冷句忽來,字字秋風吹木葉。多方分別,是非之竇易開;一味圓融,人我之見不立。」

書齋幽靜,閉門讀書,常常在晚上聽見雨打梨花之聲。這時忽然在心中生出一句「冷句」,一字一字便如秋風吹落葉一般直打心中。我們不妨將這對分別與圓融的體悟視作陳公所說的「冷句」。

那麼究竟是該分別還是圓融呢?我們或許應當回到事情發生的具體情境中去看。從陳公的「冷」的氛圍中,似乎更偏向於分別。從多方面去進行分折、辨別,是非的關鍵便容易解開;一心想著靈活變通,別人的見解或我的見解就都難以確立。雨打梨花,風吹落葉,都是警醒人心的聲音,彷彿提醒著人們,春秋有別,讀書常思。

陳繼儒與寫《小窗自紀》的吳從先有過不少交往。而吳從先的《小窗自紀》中也有這樣一句話,只是所在的語境又不一樣了。《小窗自紀》中中這樣寫:「多方分別,是非之竇易開;一味圓融,人我之見不立。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

「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這一句話顯然是承接著「一味圓融,人我之見不立」而來,這裡,「人我之見」從具體的見解、想法延伸到了生活環境、身份地位。「圓融「是借用了佛教語,是說破徐執念,完滿融通。句子所傳達的為人處事之道便十分明晰了:如果什麼事情都要去分別講究、求全責備,那麼是是非非、長長短短便就層出不窮;相反,如果什麼事情都能夠看得開,想得通,那麼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就不再存在,生活也會坦然而安詳。不論身邊是玉皇大帝還是落魄乞丐,都不妨礙自己對生活的一片熱忱。吳從先通過前後兩種生活方式的對比來表明自己超然世外,不與人爭的生活態度。

兩種理解,或許亦無有對錯之分,都在不同的情景里,體現了分別與圓融的智慧。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當然應當有所分別,對待腐朽之思便應如秋風吹木葉,一味地妥協只會令邪惡橫行。但在我們時常身處的普通生活中,則可適當圓融,捨棄橫於心中的執念與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你的那些「早知道」 其實都是馬後炮
《小窗幽記》:自悟自得 才能左右逢源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