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特色的遼代玉器
遼代的玉器雖然是中國傳統玉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具有自己很獨特的特色,這與中原傳統色彩濃厚的玉器有很大的區別。對後金、元乃至明清、現代的玉器,都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
蟾蜍撲食紋玉佩 湖北省博物館
1
契丹族及其生活
據北魏的魏書記載,契丹民族是東胡的一個分支,在漢代時期,北方草原有兩個大的部落民族,靠近西側是匈奴,靠近東側是東胡(因其在匈奴的東邊,所以稱之 為東胡)。契丹是匈奴的一支,東胡滅匈奴之後,將契丹併入到東胡中。後來,契丹演變成鮮卑族宇文部的部支。到了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將族群 分成兩個部落,其中一個屬於正統契丹族,即契丹皇族,姓耶律,另一個則冠瀟姓。到了1125年,契丹稱為「遼」。
持鶻玉童子 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
遼是在契丹族為基礎上 建立起來的封建統治王朝,因此,在遼代,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都體現出以契丹族為主體的民族特點,因此遼代的玉器也有「契丹」的特點。關於契丹族的 歷史記載很多,但是到了金代以後,契丹族突然消亡了,關於這個部族的去向始終是個謎。到了1922年,幾個義大利傳教士在內蒙古巴林右旗發現了一個碑,碑 上的文字既像漢字又不像漢字,這些外國人稱其為「天書」,經學者考證發現,這些字就是瀟氏的契丹民族所留下來的「契丹大字」(契丹民族創造了兩種文字:契 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從那時起,遼史的研究才被提上日程,並且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大批遼代墓葬的發現以及大量遼代文物的出土,這成為契丹民族創造的縮 影。
花鳥紋玉佩 內蒙古敖漢旗博物館
2
遼代玉器與「四季捺缽」
契丹人屬於草原上的民族,以車馬為家。據說,當時遼代的皇帝每年在京都所呆的日子總計不超過一個月,其他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圍著自己的都城巡遊,這種巡遊的形式被稱為「捺缽」。契丹族在建國前和建國後期基本沒有什麼玉器,然而玉器的產出都集中在遼代,玉器的出產率極高。
鹿林紋玉帶環 廣東省博物館
游牧、漁獵是靠近東北的少數民族重要的生活方式,皇帝的四季捺缽(即行營、宮帳)便由此而來。由於是馬背上的民族,因此契丹人喜歡將馬匹裝飾得十分華 麗,這是該民族特有的做法,也是其他任何民族都無法與之媲美的。他們用玉器將馬的全身都要進行裝飾,從轡頭、嚼子到馬鞍,甚至是馬匹上的任何一個物件,都是由玉器裝飾,這也是其他任何一個民族都沒辦法做到的。
鳥銜花紋玉飾 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
那麼,什麼是四季捺缽?顧名思義就是春捺缽、夏捺缽、秋捺缽和冬捺缽。春捺缽, 即每年春天正月上旬至四月中旬「春盡」,皇帝要到長春州(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塔虎城)的魚兒濼(今洮兒河下游之月亮泡)、混同江(指今松花與嫩江河流後的 松花江)捕鵝、釣魚、召見女真首領。狩獵時,要求士兵統一著裝,手持流星錘、刺鵝錐,站在江邊,當看到天鵝飛過來時,士兵便告知皇帝做好準備。天鵝本身飛 得又低又慢,當聽到江邊的鑼鼓聲響時,會因害怕而越飛越高,士兵中的架鷹官,將鷹遞給皇帝,由皇帝將鷹放出去。鷹飛行速度極快,直奔鳥兒頭頂,使鳥兒越飛 越低,慢慢落到江邊,官員們爭搶頭鵝,第一個撿起天鵝的人會得到獎賞。據遼史記載,宰相張仁傑因捕獲了頭鵝而加官晉爵,連升三級。皇上則用「頭鵝宴」大宴 群臣。夏捺缽,即每年四月中旬至七月中上旬,在永安山(今內蒙古巴林右旗西北)涼徑和炭山(今河北省獨石口西北)的涼殿進行避暑、議政。秋捺缽,是從每年 七月中上旬至十月,在慶州(今內蒙古林縣)伏虎林,射鹿、射虎、召見各部落首領。冬捺缽,是指每年的十月至正月上旬,皇帝在永州廣平淀(位於西拉木倫河與 老哈河合流之處的平原)避寒、議政。
獅紐玉印 現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遼代玉器中,白色玉器較多,這與遼代四季捺缽有關,其中春水玉、秋山玉就是根據春捺缽和秋捺缽得來的,此外,在遼代製作的玉器中,也有訓練海東青的架鷹官的形象。
3
遼代玉器的造型工藝與中原傳統玉器
契丹族近1000年的歷史,可是玉器幾乎全部出自遼代建國以後。玉器大多來自墓葬、塔基(塔底的地宮,有很多金銀玉石,遼塔基有8處)、遺址、窯藏(朝 陽北塔以及薊縣獨樂寺)。墓葬,據統計,在2009年時,出土近70處遼代墓葬,根據分析,這些玉器幾乎全部出自契丹貴族墓地,因為首先契丹貴族墓與漢人 貴族墓在墓志銘上是有區別的,其次,契丹的平民墓不見玉器。整個遼代玉器幾乎就是契丹人的玉器。比如,在陳國公主與駙馬的墓中,出土了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 玉器,在吐爾基山遼墓彩棺的棺木中,也有少量的玉器,而金銀器居多。
心形玉佩 內蒙古敖漢旗博物館
遼代玉器的種類分為和田玉類、瑪瑙類、水晶類、琥珀類。其中琥珀非常多,幾乎都是紅色。據說,用金珀製成的物件時間長了會慢慢變成紅色,因此,專家認為,遼代的琥珀都是用金珀製成的。
契丹人在製作玉器初期,都是模仿漢人的製作造型。造型分為幾類,第一類是龍、鳳、盤、碗之類的傳統造型,都是漢人所用的東西,契丹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很強,他們認為自己不是「外國人」,也是炎黃子孫,他們對於祭祀之類的事宜都與傳統基本相同,但用於祭祀的玉器卻與傳統差別很大。比如,傳統捍腰通常是銅 質金質的,而契丹出土的則為玉質捍腰,僅此一件,出土於契丹皇室娘娘之墓。還有用於佛教徒佩掛的瓔珞,契丹出土的瓔珞與普通瓔珞不同,在掛件中間多出一些 類似小管一樣的東西。再比如,雙龍、雙鳳、雙摩羯這種小掛件,是契丹獨有的樣式。坐龍,則是模仿漢人的傳統物件造型製作的。
玉飛天 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
第二類是草 原生態造型(飛禽走獸、漁獵之類)。這些都是與本民族生活休戚相關的,極具契丹特色。比如玉質「交頸鴛鴦」,這是典型的契丹文化造型,除了玉的還有琥珀 的,甚至還發現了青銅的。魚形的掛件和熊形掛件,魚看上去非常肥美,熊看上去胖胖乎乎,但都比較死板、簡單,這顯示了遼代追求簡單的特點。
第三類,佛教題材。佛教在遼代非常興盛。眾所周知,北魏時期的佛教比較興盛,然後就是唐代,可是從出土文物上看,遼代的佛教是其他朝代所無法比擬的。在 耶律阿保機時期,建立了遼代第一個寺廟,到了遼聖宗、遼景宗時期,對佛教的信奉一發不可收拾。據當時記載,遼代的人口有1000多萬,其中僧侶占 3.6%,此前在北宋時期,僧侶人口達到0.92%時,國家財政已經很難承受了,由此說明遼代人對佛教的崇拜。每年,皇帝皇后也要給僧侶寺廟贈送土地物資,僅請僧侶吃飯就要花30萬兩黃金。比如飛天,遼代是最早被發現出土飛天的,目前已經發現5處出土地點。再比如,此前說過的瓔珞。
玉摩羯 故宮博物院
第四類,馬具造型。「契丹鞍馬甲天下」。一套馬具,裝飾了300顆和田玉。在駙馬墓中發現了大量瑪瑙玉器的馬具。後來,在中原人的馬具上也會發現一兩顆用瑪 瑙或玉石點綴的物件,但是這種成套成組的玉質馬具,只有契丹人有。第五類,胡人造型,即「外國人」造型。這在契丹玉器造型中佔有很大的比例,是契丹特有的 造型。比如「胡人馴獅紋琥珀佩件」就是典型的契丹造型。此外還有圓雕類、片雕類等。遼代玉的片雕,最大的特點就是成對出現。遼代玉器最大特點就是等級與身份的象徵。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