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教育是洗錢工具,還是消除人類不平等的工具?

教育是洗錢工具,還是消除人類不平等的工具?





盧梭說,人生而平等,卻無往不在不平等的枷鎖之中。




有人卻說,盧梭把話說反了:應該是,人生而不平等,卻總在爭取平等的路上。




那麼問題來了。

教育,是在消除人類的不平等,還是在增加人類的不平等呢?






我想從中國古代的經驗來看這個問題。




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教育」這個詞的。這個詞,其實是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人,為了翻譯英語「education」而造出的一個詞,在清末傳到中國,變成了一個新穎時髦的概念。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古代沒有「教育」的觀念。

中國古代的「教育」,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教」,另一個是「學」。

這構成了一枚硬幣的兩面。相當於英語中的「teaching」和「learning」。 無論是教還是學,在整個傳統中國,都和政治緊密相關。




在上古時代,教育的核心,就是政治。周代是進行分封制的。周天子把親朋好友馬仔都當作諸侯分封出去,管理地方。這樣的國家比較簡單,一個「國」就是一個分封出去的家族。這些諸侯到了地方上,也按照這個模式,把土地和權力分成小塊,分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和馬仔。土地和爵位,在每一個貴族家庭內由長子繼承。這樣的「國」就是「家」,「家」就是「國」。




在這樣的國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培養繼承人。




孔子最喜歡說的「禮樂」,不僅僅是組織國家的制度,也是培養貴族繼承人的教育方法。由禮樂制度教育出來的貴族子弟,會貨真價實的成為「國家」的主人。




成為合格的繼承人,

必須要學習古代的文化經典:搞詩歌朗誦,要讀《詩經》;要講歷史故事,要讀《尚書》;想理解天地萬物,要去看《易經》等等。此外,還要學習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書法,數學等等。這些內容,構成了中國古代的通識教育,今天也叫博雅教育。




在這樣的社會裡,教育問題,根本是一個政治問題。




孔子雖然被尊為「萬世師表」,是史上最著名的教師勞模。但是他一生的主要目標,是怎麼培養合格的政治家。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為政」的問題。孔子的想法很簡單,只要他教育出來的「君子」能夠進入政府,那麼政治就沒有搞不好的道理。




所以,他在當時的世界各國,到處自駕游。就算沒人聘用他,也沒有關係。因為,孔子覺得,只要能把傑出的人教育出來,推薦他們去政府,那麼政治就會變好。他確實有很多學生進入了政府。










在孔子之前,教育是一種體制內的事情,是一種「官學」。從孔子開始,教育成為民間、私人的事情

。用來自民間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來改良政治,是儒家開創的傳統。




戰國時的孟子說,如果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就算他只能在齊國的稷下學宮當個低薪的客座教授,他一直相信自己的「仁政」理想,可以通過教育,影響全社會。




孟子的自我定位,是一個有文化權威的老師。這個老師的責任,不僅僅是教育學生,更重要的,是教育君王。




孟子去見魏國的國王。魏王一見面就問:「老頭,你大老遠跑來我國,能帶來啥好處?」(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劈頭就教訓國王說:你這個問題就問錯了。作為國王,老是談什麼「好處、好處」的就不對。你應該談仁義。(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然後孟子就開始批評魏國的政治。




這哪裡是臣子在和國君講話,分明是一個老師在教訓學生。




在孟子看來,國君雖然有政治權威,但是老師卻有文化權威。

政治權威應該向文化權威虛心求教。臣子和國君的關係,就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君臣在朝堂上的議政,其實就是一種教育。教育和政治,其實是一回事。




當代的學者,把政治權威和文化權威之間的衝突,叫做「道統」和「政統」之爭。




後來的荀子,雖然在人性問題上和孟子針鋒相對,但是在教育和政治一體方面,兩人並無區別。荀子所說的教育,就是培養未來能領導國家的君子,帶有極強的政治色彩。他喜歡說「法先王」,意思是,國君要學習古代的文化,學習歷史的教訓,才能夠當好一國之君。國君「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政治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個受教育過程。




但是,讓先秦的儒家學者失望的是,他們並沒有能培養出一個仰慕古代文化的國君來。荀老師的學生中,有一個叫李斯的,跟著荀子讀過書,後來跑到秦國去做官,反而建議秦國滅絕古代文化傳統。這麼看來,荀子的教育似乎挺失敗的。



最後統一天下的,不是儒生們夢想的「仁義之師」,反而是提著人頭追趕敵人的秦國的「虎狼之師」。這就很尷尬了。這個沒文化的秦國,不僅把全國的書都燒掉,還把批評皇帝的儒生都活埋了。能夠獨立思考的學者,都被當作是「害蟲」——也是韓非子說的「五蠹」之一。在整個秦帝國,皇帝號召大家「以吏為師」。就是說,不需要什麼專門的教育機構,也不需要理睬什麼古代文化,更不需要什麼獨立的老師。大家只要向帝國官員學習,學好國家的政策法令就可以了。




孔子曾經說:「君子不器」,就是說,一個君子應該廣泛涉獵古代歷史文化,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自由的精神,這樣才不會成為暴政的工具。

但是,在秦帝國,需要的只是工具型的專家人才,而不是能獨立思考,具有批判性性思維的知識人。國家需要你修個弓箭,你就把弓箭修好。國家需要你做個鞋子,你就把鞋子做好。你不能批評朝廷的任何法令政策制度,更不能批評皇帝。




在秦帝國,教育完全喪失了獨立性,徹底為政治權力所吞沒。







好在,這麼尷尬的狀態,很快就結束了。由於對民間資源的壓榨過於殘酷,秦帝國建立之後十五年,就在叛亂中迅速崩潰了。隨之而起的漢帝國,帶來了教育的新局面。




之後的漢帝國延續了四百多年,相當成功。成功的關鍵,是以尊重教育為名,把教育收編進了國家體制。把可能會批評朝廷的各種學術,變成了朝廷維持統治的工具。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創舉。




漢代初年,儒學還要和其他學派(比如黃老道家)爭奪經費。到了漢武帝時期,朝廷開始有選擇的復興教育。國家支持教育的初衷,是維護帝國的統治。所以,儒學中的「大一統」,「忠孝」,「恭敬」等觀念,都成了優先宣傳的對象。




朝廷還出錢在首都長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國立大學,叫做「太學」。

熟悉古代經典的老師,可以到國立大學當教授,收入和社會地位都很高。皇帝告訴地方官員,他們有責任在任區內選拔聰明的孩子,送到首都念大學,食宿學費全免,有全額獎學金。畢業以後,還可以直接分配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做官,待遇很好。




這時的教育,依然是政治的連體嬰兒。皇帝以身作則,聲稱以孝立國,學習儒家教材《孝經》,地方官員也紛紛效仿。有人聲稱,可以用另一本教材《春秋》來指導行政和司法工作。




在國家的倡導下,漢帝國迎來了教育的復興。最後,當受教育成了做官的前提之後,所有人都自稱是孝子忠臣,是偉大導師孔子的信徒和好學生。搞到後來,也弄不清楚誰在真情流露,誰在逢場作戲。儒家學說,成了漢帝國最大的政治正確。




之前的秦帝國,通過壓製取消教育,讓教育變成政治的奴隸。而現在的漢帝國,則通過發揚支持教育,同樣讓教育變成了政治的奴隸。




雖然所有人都尊重孔子和孟子,但是沒有哪個學者能像孟子設想的一樣,成為皇帝的老師。當時有一位教授,叫做董仲舒,就是建議「獨尊儒術」的那位。因為太廟失火,批評了國家政策幾句,差點被人弄死,從此再也不敢胡說八道了。




另一方面,教育也成為了權貴土豪鞏固自己家族權力的工具。




由於去太學學習,就可以做官,所以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搶太學的名額。

去太學必須要有文化功底,所以帝國的各個大家族,爭先恐後的贊助學術,開創「家學」。漢代前期,紙張還沒有大規模使用。所有的文字,都是寫在竹簡或者木片上的,一本書要用好幾公斤的竹簡編起來。在印刷術發明以前,每一本書都要由人工抄寫或者刻寫在竹簡上。製作一本書需要好幾個月的功夫。所以書價十分昂貴。當時擁有一套《史記》,就彷彿現在擁有一輛寶馬車那麼拉風。




什麼人才能擁有一大堆書進行學習呢?當然是有錢有勢的家庭。




只有有錢的土豪家族,才能讓孩子不用去地里幹活,去店裡幫工,天天坐在家裡,捧著一輛輛寶馬車慢慢看。只有有錢的土豪,才能聘請有名的老師,來家裡教自己的娃兒那些普通人根本看不懂的文字。也只有有錢的土豪,能夠獲得地方官的推薦名額,讓自己的孩子去太學讀書,成為皇帝身邊的隨從。漢代人所謂的「學富五車」,就是看過五輛牛車才拉得動的書,全是用錢堆出來的。




所以漢代的世家大族,常常一家專攻一本教材。你家玩《詩經》特別遛,我家對《禮記》研究得特別透。還在自己家裡編寫教輔,動不動就寫幾百萬字,當作秘笈藏起來不給人看,只給自家小孩學習。這種家族教育,不僅是為了小孩能學好了去太學讀書,而且也是社會地位的象徵。漢代人說「子曰詩云」,就和現在人談起去爬珠峰一樣,裝備動輒就是幾十萬人民幣,自動屏蔽普通玩家。




漢代的教育,是社會階層歧視鏈的標誌。是一種有錢人才能玩的遊戲。







唐代和東漢社會有點相似,也是一個被世家大族壟斷的社會。唐代雖然出現了科舉制,但是唐代大部分的官員,並不是由科舉出身,而是由各個土豪家族推薦上來的。

門第,是做官的主要門檻,知識只是一種點綴。唐代的土豪,叫做望族。

他們家譜,是由朝廷認證的,目的是搞清楚家裡有多少人,可以分得多少做官的名額。




有限的科舉名額,就成了貧寒子弟出人頭地的唯一方式。

唐代的科舉考試,沒有後世那麼嚴格。後來人看起來明顯的作弊行為,在唐代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比如,在科舉考試之前,考生可以拿著自己的作文,去考官家裡拜訪,說「學生某某,對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然後考官會讀讀考生送上來的作文。這些作文,有時候是詩歌,有時候是小說,總之都是為了討好考官。考官如果喜歡了,還沒等正式考試,心裡就已經錄取了。等到考試那天,不過走個形式。這種行為,叫做「行卷」。




我們現在認為這樣做有違教育公平。這不是「裙帶關係」,「走後門」嗎?但是唐代人不認為這是腐敗,反而認為這是很風雅的事情。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唐代的科舉,本質上是為了皇帝選下屬。唐太宗在一次考試時,看著考生排隊進皇宮,禁不住得意的說:「天下的人才,都被搜羅進老子的公司了。」(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在帝國這個大公司里,國就是皇帝的家,皇帝的家就是國。教育就是政治,政治就是教育。




在《變動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中,美國學者亨廷頓認為:

在處於現代化的社會中,腐敗有時候會成為政府控制社會的有效手段。通過賄賂,政府將可能造反的勢力,收編於旗下。

比如在六十年代亞非拉社會中,廣泛存在的賄賂官員行為,其實是新興的富人集團,希望藉此干預政治。通過賄賂,富人集團在政治中取得了他們希望的地位和影響。如果你硬不讓他們行賄 ,這些人可能就會去造反,用同樣的錢去組織政變,推翻政府。所以

與暴力活動相比,賄賂就成了一種柔性的,可控制的,間接參與政治的方式。

腐敗就成了政府暗中鼓勵、富人們積极參与的事情。因為,在僵化的政治制度下,新興社會團體除了用腐敗這個灰色的方式參政之外,還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了。




唐代的科舉考試,同樣起到了讓新興社會勢力參與政治的效果。皇帝通過考試,吸納寒門子弟進入朝廷,對抗那些憑藉門第進入官場的土豪官二代。所以,通過科舉出頭的讀書人,被叫做「天子門生」。為什麼?因為政治關係,就是師生關係。教育,就是一種政治。




在戰國時期,當孟子和魏國國王交談時,孟子覺得自己是老師,國王是學生。可是,等到了唐代呢,皇帝變成了老師,讀書人成了學生。從戰國到唐代,師生關係被完全顛倒了。不變的是:政治關係,依然被比喻成教育,或者說,教育關係,依然用政治話語來表述。




儒家學者最初的教育理想,到底是實現了呢,還是被扭曲了呢?




教育的普及和平民化,要等到宋代以後才成為可能。




宋代的社會與唐代相比,有很大發展。經過安史之亂直到五代時期的戰亂,世家大族大多衰落了。所以宋代出現了類似於現代的平民社會。




唐代發明的雕版印刷,最初用來印刷佛經。到了宋代,被用來大量印刷書籍。印刷術的普及,造成了書價下降。書價下降,推動了文化的普及,和識字率的上升。加上政府對科舉的提倡,社會風氣發生變化,越來越崇尚文化知識。




宋代的官員,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通過科舉考試上來的。考試教育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那麼,科舉考試是不是一個公平的選拔制度呢?




現代學者比如何炳棣,對於科舉大加推崇。他比較了傳統中國與中世紀歐洲後發現,中世紀歐洲實行封建制,只有貴族才有受教育的權利,而政府只向貴族開放。血統和出身,決定了你能有多少政治權力。




而傳統中國則不同。

由於在考試面前人人平等,科舉制度保證了一種公平。

就是說,如果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麼努力就會在考試中得到回報。你和你的家族,會向社會上層流動,分享政治權力和財富。如果你不好好讀書,沒法通過科舉,那麼你和你的家族就會被「同齡人甩開」,落入社會底層。




所以,

何炳棣認為,科舉教育保證了中國社會更大的流動性。

所以宋代以後的中國「富不過三代」。這樣就不會出現歐洲中世紀那樣的階層固化。沒有永遠的精英,狀元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努力的人,永遠有機會。中國人在考試這個起跑線之前是平等的。




何炳棣把科舉考試叫做「向社會上層攀爬的階梯」。他的這個觀點,曾經得到很多人的贊同。







然而,最近的研究,卻讓人開始質疑這個觀點。新的研究發現,何炳棣雖然看到了考試過程的公平,卻沒有看到在考試之前,長期準備背後的社會不平等。雖然考試和閱卷過程很公平。但是,什麼樣的考生才能在科舉考試中勝出呢?當然還是有錢有勢的人家。因為只有這樣的人家,才能讓孩子不用工作,全心全意準備考試;只有這樣的人家,才能有資源和財力請得起最好的家庭教師;只有這樣的人家,才能有眼光(文化資本)和人脈(社會資本)去了解考官喜歡什麼樣的哲學觀點——是朱熹,還是王陽明的粉絲?才能根據考官的喜好調整答案。




研究還發現,雖然明清時代通過科舉考試的人很多看來不是官二代出身,但是如果我們再扒一下他們的姻親關係,就會發現,近一半的進士和舉人,祖上或者本人的姻親,依然是非富即貴的。換句話說,科舉教育,其實是中國古代的精英集團,自我複製、延續權力的方式。




就是說,教育只是精英集團將財富變現成權力的方式。




它的本質,可能只是一種洗錢的工具而已。




科舉教育,可能沒有像何炳棣說的那樣促進社會階層流動,反而可能固化了階層的壁壘。不僅沒有消除不平等,反而增加了社會的不平等。




有人說,東亞社會的傳統就是尊重教育。大家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或者「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民間諺語,都是宋代以來科舉文化的產物。可是仔細看來,所謂的尊師重教,其實還是因為,除了考試這根獨木橋之外,根本沒法出頭。說到底,還是被現實剝奪了選擇的權利之後的一種無奈。古代中國教育制度表面的公平之下,可能掩蓋著深刻的不平等。




無論如何,即使人類真的生而不平等,也應該總在爭取平等的路上。







本文原標題:《教育是洗錢工具嗎? 十分鐘看懂兩千年中國教育》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 的精彩文章:

只有年輕人才能拯救難吃的月餅
陸大鵬:你們羨慕的貴族聯姻,可能不比買賣牲口高級太多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