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鄭述祖一生歷官多職,聲譽滿朝。在任光州刺史期間,於雲峰、天柱、大基三山鐫刻的五件作品,突出地表現了他的忠孝思想,豐富了雲峰刻石的內涵。對鄭述祖及其刻石的研究,宋代以來,尤其是清代學者們多有涉及,限於當時的條件,研究略顯散亂,故而還有系統討論的必要。

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賴 非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雲峰刻石共四十八件,其中北齊時期所刻的五件,即天柱山《天柱山銘》《上碑詩刻》,雲峰山《重登雲峰山記》,大基山《雲居館山門題名》《石人題名》,都是時任光州刺史的鄭述祖主持鐫刻的。對鄭述祖及其刻石的研究,宋代以來,尤其是清代學者們多有涉及,限於當時的條件,研究略顯散亂,故而還有系統討論的必要。

鄭述祖官聲

鄭述祖是鄭道昭的第三個兒子,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生於京師洛陽。時鄭道昭四十四歲,官任正除中書侍郎,轉通直散騎常侍,是其一生最為榮耀的時刻。鄭述祖自釋褐為官,經歷了北魏、東魏、北齊三朝,最顯耀的時期是在北齊,《北齊書》《北史》本傳均有較詳的記載,《重登雲峰山記》《天柱山銘》《雲居館山門題名》中的敘官,也可進行相互參照。

《北齊書》載,鄭述祖「釋褐司空行參軍,天保初,累遷太子少師」。司空行參軍一職,或在北魏末,但最晚在東魏初,不詳。太子少師一職,是為高殷的屬吏。高殷,北齊「文宣帝之長子也,母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為皇太子,時年六歲」。太子殷於天保十年十月即帝位,來年改元乾明,至秋八月被廢,史稱廢帝。太子少師是鄭述祖在北齊的第一任官職。

《北齊書》還載述祖任過儀同三司、兗州刺史、光州刺史,其他一概略之。

《北史書》載述祖「歷位司徒左長史、尚書、侍中、太常卿、丞相右長史」,這些均是北魏末、東魏時期的任職。又載:「齊天保中,歷太子少保、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兗州刺史……遷光州刺史。」「前後行瀛、殷、冀、滄、趙、定六州事。正除懷、兗、光三州刺史,又重行殷、懷、趙三州刺史。」「卒贈開府、中書監、北豫州刺史,謚曰平簡公。」「行」,謂兼攝此職。「正」,謂正式任命。「行」類事常見,如《漢書·韓安國傳》載:「丞相蚡薨,安國行丞相事。」《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及更始至洛陽,乃遣光武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明王鰲《震澤長語·官制》:「宋朝列銜,凡階高官卑則稱行。」鄭述祖在何職中行瀛、殷、冀、滄、趙、定六州事,《傳》未載,不得而知。鄭述祖頻繁的更改任職,說明了三個問題:一是北齊政權官僚機構失亂欠調;二是鄭述祖官聲尚佳;三是鄭氏家族在北齊政壇已無足輕重了。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重登雲峰山記》《天柱山銘》《雲居館山門題名》中,都有鄭述祖較詳的歷官內容。洪頤煊《平津讀碑記》曰:「《重登雲峰山記》亦云,歷司徒長史,再履尚書,三為侍中,滄、瀛、冀、趙、懷、兗行正得此七州刺史列銜,《北齊書》多失載。七州,諸作十州,誤。」洪氏見過原拓,卻未見原石。審《重登雲峰山記》《天柱山銘》《雲居館山門題名》原石,的確皆作「十」。乾明元年(560),鄭述祖所刻《夫子之碑》云:「公乃□忠八帝,職歷九州,再□□□(殘滅)。」碑是鄭述祖於兗州刺史任上所立,五年後,河清三年(564),鄭述祖轉任光州刺史,故言「十州」也。

鄭述祖一生歷官多職,聲譽滿朝,《北齊書》《北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無論是在兗州倡導的「伯夷之風」,還是在光州的「風教」之效,都是對鄭述祖很高的頌揚。還有未貴時在鄉下單馬出行的故事,女婿趙郡王高叡的特別尊重,都顯示了鄭述祖風德高尚的人格。《傳》載述祖臨終時言:「吾今老矣,一生富貴足矣,以清白之名遺子孫,死無所恨。」正史能記此類言,鮮矣,足見史官對鄭敬佩之至。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鄭述祖生、卒年

《重登雲峰山記》曰:「先君之臨此州也,公與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北豫州順祖同至此鎮,於時,公年十一……吾自幼游此,至今五十二年。」而《北齊書·鄭述祖傳》載:「初述祖父為光州,於城南小山起齋亭,刻石為記。述祖時年九歲。」《北史·鄭述祖傳》原文抄錄了《北齊書》此事,又雲述祖「天統元年卒,年八十一」。以上三處記載不一,令人生疑,引起金石諸家多有考釋。王頌蔚《寫禮庼讀碑記》曰:「據碑,道昭至鎮,述祖年十一,《傳》雲九歲,亦未的也。考《天柱山銘》,朝議以道昭鎮光州為魏永平三年事,齊河清三年,上距永平三年凡五十三年。碑雲我自幼游此,至今五十二年者,或道昭至鎮在永平四年也。永平四年,述祖年十一,則生於景明二年矣。《北史》稱述祖天統元年卒,年八十一歲。案:由景明三年至天統元年凡六十三年,然則《北史》記述祖卒年,誤也。」又曰:「《北史》述祖天統元年卒,而此刻在元年五月,《雲居館石刻》在九月,皆述祖作,是述祖卒於九月後矣。」

正史與刻石中的幾組數字,有正也有誤,其中鄭道昭來光州上任的時間,是辨析正誤的關鍵。《魏書》《北史》列傳只言道昭「出為平東將軍、光州刺史、轉青州刺史,將軍如故」,均未言在哪一年。《天柱山銘》云:「魏永平三年,朝議此州,俗關南楚,境號東秦;田單奮武之鄉,麗其騁辯之地;民猷鄙薄,風物陵遲,疇咨俾乂,非公勿許。」原光州刺史王瓊有受納之響,被中尉王顯彈劾免官。鄭道昭接替王瓊,赴掖城上任光州刺史、平東將軍。《天柱山銘》的記載是準確的。王頌蔚《寫禮庼讀碑記》懷疑鄭道昭來光州或「在永平四年也」,並進而推算鄭述祖的生年與享年。王瓊被彈劾的具體日期,《魏書·王慧龍、王瓊傳》未記。朝議光州事在永平三年,是因為王瓊事發,不得不換人,怎麼能拖到次年上任呢?另外,從鄭道昭在永平四年(511)的刻石工程量計算,也完全能夠證明,他來光州的時間應在上一年(即永平三年,510)。天柱山、雲峰山是鄭道昭最早活動的地方,《上碑》刻在永平四年(511),《下碑》《論經書詩》也是在永平四年(511)完成的。天柱山《東堪石室銘》《天柱之山題名》《上游下息題字》沒有年款,從內容上看,毫無疑問也是同年同時期的作品。雲峰山《觀海童詩》「九仙題字」及山名命名題字,內容都是有關聯的成組的作品,也是在永平四年(511)刻成的。在這一年中,鄭道昭於兩座山上共刻二十四件作品,兩千八百六十六字,小者字徑4厘米(《鄭文公上碑》),大者字徑15厘米(《論經書詩》),按當時刻石工具的工藝水平與技術水平計算,平均一人一天僅能刻四個字,兩千八百六十六字需要將近七百一十七工日才能完成。不包括後勤保障人員,若每天有三人捉鑽動鑿,需要二百三十九天才能全部刻完。試想這樣的工程量,足以讓他們一年從春干到冬。怎麼能夠設想,永平四年(511),鄭道昭到鎮後,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匆匆動工,完成預期?(因為永平五年,鄭道昭主要在大基山活動了)工程量的計算,支持了《天柱山銘》的記載是準確無誤、毋庸置疑的。

永平三年(510),鄭道昭來光州掖城,同來的還有他的夫人李氏——內秘書令李沖之女,與次子敬祖、三子述祖、四子遵祖、五子順祖。《重登雲峰山記》曰:「先君之臨此州也,公與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北豫州順祖同至此鎮。於時公年始十一。」這年齡數字,鄭述祖是記不錯的,由此算來,述祖乃生於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此年四月一日,孝文帝崩,宣武帝即位,明年改元曰景明元年。

《北史·鄭述祖傳》雲,述祖「天統元年卒,年八十一」。述祖的卒年—天統元年,正史是不會記錯的,因為鄭述祖卒在光州任上,朝廷要議人選補替刺史空位,議案是必須記錄在檔的。天統元年(565)五月,鄭述祖在天柱山刻《天柱山銘》《上碑詩刻》,九月,又於大基山刻了《雲居館山門題名》與《石人題名》,他的死肯定應在九月以後了。正史若對卒期沒有記錯的話,鄭述祖享年應是虛歲六十六。正史記作八十一歲,顯然是錯誤的。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鄭述祖刻石的撰、書者

一 撰者

鄭述祖主持鐫刻的五件作品,其撰者、書者都曾引起金石學家們的討論興趣。趙明誠《金石錄》著錄雲峰刻石七件,其中有鄭述祖的《重登雲峰山記》與《北齊天柱山銘》,他認為這兩件作品都是鄭述祖撰文。撰文者是否也是書丹者,趙氏未言。隨後,鄭樵《通志·金石略一》、陳思《寶刻叢編》卷一,均直接採納了趙明誠的意見,也認為這兩件作品出自鄭述祖之手。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印的《掖縣誌·古迹》(張思勉修、於始瞻纂)載:鄭述祖重登雲峰山石刻,為光州刺史鄭述祖重登雲峰山訪父遺迹,「萊人刻石記事」。《天柱山銘》《雲居館山門題名》未及撰書人,《上碑詩刻》則失載。

孫星衍《寰宇訪碑錄》曰:「《大基山石人題字》似鄭道昭,正書;《重登雲峰山記》鄭述祖撰,八分書。《天柱山銘》鄭述祖撰,八分書。《鄭述祖題雲居館石刻》八分書。《雲居館鄭述德(祖)題名》正書。」(未及書人)

錢大昕曾云:「(《天柱山銘》)光州刺史鄭述祖撰文,既淳雅,而八分書亦方整,有漢魏人遺法,蓋北朝石刻之佳者。述祖之父道昭以魏永平中為光州刺史,述其父羲跡狀鐫碑於天柱山,東堪石室之內複製其銘。其述祖守光州,復作斯銘,敘其父治跡,可謂風雅不墜。考《北史》,是歲述祖年已八十一矣,耄而好學,尤所難也。」

繆荃孫也同意《天柱山銘》為鄭述祖作。其他四處,未及。

以上所引有代表性的六部金石著作,六人認為《天柱山銘》為鄭述祖撰,四人認為《重登雲峰山記》亦為鄭述祖撰。獨張思勉、於始瞻認為《重登雲峰山記》為「萊人刻石記事」,即出萊人之手。至於《雲居館山門題名》《石人題名》《上碑詩刻》,諸家很少談及。

《重登雲峰山記》是鄭述祖來光州後不久主持鐫刻的第一件作品。體裁為遊記,記敘了成游的時間,鄭述祖簡單的身份介紹,父、兄、弟相關信息。主體內容則是述祖到光州後的感受,登雲峰山觀碑拜碣的場景記錄,主人翁的情感描述。《記》以《鄭文公下碑》《齋亭白雲堂題名》處為第一站,《論經書詩》《觀海童詩》處為第二站,《山門題名》處為第三站,山頂「九仙」刻石處為最後站。每一站都有中心情節的描述,及故事延伸的內容。全文五百三十三字,有鋪墊,有過程,有高潮,有懸念,逐層展開,主次分明。環境、人物、故事、歷史連為一體,情景交融,讀後如身臨其境,倍受感動。在北朝時期的遊記中,不失為一篇難得的佳作。《記》以第三人稱口氣,語言內容、文章結構與第三人稱口氣也很吻合,可以肯定地說,《重登雲峰山記》絕非鄭述祖而作。趙明誠、鄭樵、陳思、孫星衍等均欠思量。我們猜測,《重登雲峰山記》的作者,應是光州刺史部的文職僚屬。鄭述祖生前沒有開府,因此估計他從兗州來光州時,家眷以外的從員不會多。這位頗有文採的僚屬,應是本地萊人,《掖縣誌·古迹》所言是對的。

《天柱山銘》是天統元年(565)五月的作品,距刻《重登雲峰山記》整一年的時間。如果說五十多年後重來故地的鄭述祖,登雲峰山謁拜先父遺迹遺作的心情,是急切而崇敬的;那麼,天柱山的參拜與《天柱山銘》的撰寫刊刻,就從容多了。《天柱山銘》有大段「序文」,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天柱山的鐘靈神秀;第二部分寫「公」(指鄭道昭)的政德鴻績;第三部分寫「余」的「努力」及此刻感懷。三部分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組綬相輝,貂冕交映的鄭氏家族,愛仙樂道,孝敬仁慈的顯考聖尊,是《天柱山銘》的著力之處。先父能「仰述皇祖跡狀」,鐫碑一首,如今先父亦已作古四十八年。鄭述祖沒有像父親那樣為亡考頌德於碑石,卻借為天柱山作銘之名,鐫下了自己的幽思與情懷。學乃父盡人子之孝,又不同於乃父,結果竟成「一箭三雕」。巧妙之作,出自一年來的深思熟慮。阮元說:「述祖為羲之孫,道昭之子,祖孫父子三世皆刺東郡,可謂衣冠盛事。碑述祖父遺軌,抒寫孝思,詞旨凄惻而文采華整。」

關於《天柱山銘》的撰文者,《銘》開首即云:「使持節、都督光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光州刺史滎陽鄭述祖作。」明確了文章的著作權,其行文口氣也是第一人稱,故對《銘》的撰者歷來眾口一詞,未置疑義。是趙明誠首先提到《天柱山銘》的作者,鄭樵《通志》、陳思《寶刻叢編》、孫星衍《寰宇訪碑錄》、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跋尾》、繆荃孫《藝風堂金石文字目》,皆從趙說。

天柱山《鄭文公上碑》碑座上的詩刻,有人名曰《鄭述祖天柱山頌》,有人稱作《天柱山殘刻》,有人名為《四言詩》,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十二名作《文公碑題記》,近年,學界稱《四言詩殘刻》者多。我們認為這些稱謂都不太準確。該詩刻於《上碑》碑座上,以《上碑詩刻》名之,似乎更妥。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上碑詩刻》最早著錄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編纂的《重修平度州志》。《州志》抄錄了詩的全文,並註明「未睹原拓」,其錄文的來源,編纂者未作交代。孫葆田《山東通志》卷一五一《藝文志·金石》第十曰:「書體近鄭述祖筆意,詳其字句,有用韻之跡,疑述祖所題詩也。祖碑父書,已書在趺,亦愛敬之道歟!」殘詩中有「猗歟□考,陟此題鐫」「乃吾不敏,踵跡萊邊。泣觀遺碣,號頌余篇」等句子,很清楚,這都是鄭述祖的口氣。並且,詩句的意思與《天柱山銘》所表述的內容,也相吻合。再考慮詩刻特意選在碑座的位置,儘管書寫鐫刻略顯草率,格式排列也不太規整,但可以有把握地說,詩出鄭述祖名下無疑。孫葆田「疑述祖所題詩」,可以把「疑」字取消。

九月,鄭述祖游大基山,拜先父「五仙壇」刻石及所設雲居館。於大基山道士谷西南入口處刻《雲居館山門題名》。雲居館本為鄭道昭所立,鄭述祖《重登雲峰山記》講得清楚:「從此東北一十二里太基山中復有雲居館者,亦是先君所立。」我們從雲峰山齋亭白雲堂的設立與鄭道昭在大基山的活動,聯繫起來考察,認為雲居館也像齋亭白雲堂那樣,是一處建築的名號。五十多年後,鄭述祖重來大基山,該建築是否存在,不得而知。在拜謁過雲居館(或遺迹)之後,於往來雲居館的必經之路旁,刻下了「……鄭述祖雲居館之山門也」一段文字。刻字所在處是出入大基山道士谷的西南口,鄭道昭於此題曰「此仙壇南山門也」。另有「北山門」在道士谷的北入口處,皆鄭道昭為仙壇所立山門。鄭述祖於此補「建」雲居館山門,足見其對父跡之重、之尊。雲居館山門是否存在建築,現場考古調查沒有找到任何遺迹,我們猜測,雲居館山門也像乃父鄭道昭的仙壇山門,僅是刻石為記而已。

《雲居館山門題名》旁,還有《石人題名》,曰:「石人名髣髴,甲申年造,乙酉年成。」此石人無疑是山門的守護者。門的守護者,有各種稱謂,曰「門卒」「門吏」「門役」「門皂」「門司」「門史」等等。門必有守護者,生活中的門庭有守護人自不待論,先人的陵寢門旁,也常見刻石人作為護守門庭者。如:曲阜魯王墓前有「府門之卒」「麃君亭長」石人,曲阜陶落村大墓前有守陵二石人,青州城西漢代大墓有二石胡人。酈道元《水經注》中也記錄了不少此類資料。鄭述祖為山門鐫造的石人,顯然就是守門人。可惜石人早已不在,從現場觀察,石人應是單體獨立的,而非摩崖鑿刻。孫星衍《寰宇訪碑錄》、阮元《山左金石志》、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皆說兩處題字為鄭述祖題書,均沒談及證據。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二 書丹人

在碑學昌盛的清代,雲峰刻石中的五件北齊隸書作品,從書藝成就上講,遠不及魏書作品引人矚目,因而很少有人對其書丹人問題產生興趣。有議論者,也多是在討論鄭道昭的作品時,順便提一下。

1.關於《重登雲峰山記》的書丹人

清張思勉修、於始瞻纂《掖縣誌·古迹》(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本)曰:「又有齊河清三年光州刺史鄭述祖重登雲峰山訪父道昭遺迹,萊人刻石記事。」此處未談及書丹人,但言外之意也很明了,萊人刻石記事,書丹也必是萊人。

祝嘉在談到這些作品時說:「實為述祖所作、所書,不過用萊人的口氣罷了。」又說:「述祖雖善書,以為隸書高古,雲峰諸刻皆用隸體,舍其所長,用其所短,所以遠遜其父。」

2.關於《天柱山銘》的書丹人

王昶《金石萃編》在議論鄭述祖《夫子之碑》時,論及《天柱山銘》,曰:「述祖善隸書,此碑(指《夫子之碑》)筆法頗與鄭述祖書《天柱山銘》同,然使述祖自書,不應指斥父諱而雲『公道昭之第几子』也。疑是他人記其事,而述祖書之,猶雲峰山鄭道昭刻其父文公德政,而託名於故吏程天賜也」。

阮元《山左金石志》卷第十,跋《鄭述祖天柱山銘》時曰:「碑述祖父遺軌,抒寫孝思,詞旨悽惻,而文采華整,書法有漢魏規矩,為鄭氏諸碑之冠。」很清楚,阮元肯定了《天柱山銘》鄭述祖的書丹權。

孫葆田《山東通志·藝文志》講得更加明確:「謹案:鄭氏父子書法冠代,道昭長於楷,述祖長於隸,各竭所能,流芳石墨。道昭書弁冕北魏,無待覙縷;述祖隸法高古,追蹤漢世。以視北齊諸碑肥穠媚麗,自為風尚者,倜乎遠矣。爰標品目,亦爾時之羲獻也。」《楊守敬評碑評帖記》在評《天柱山銘》時,同意《銘》為鄭述祖書,云:「與所書《夫子廟碑》不甚同,彼以秀雅,此以雄厚,大抵皆去正書不遠。語以漢法,則毫未有也。」

3.關於《雲居館山門題名》的書丹人

孫星衍《寰宇訪碑錄·訪碑二》認為,雲居館石刻為鄭述祖題。此處孫言比較含糊。「題」,是否即「書」?不敢確定,因為「題」還有命名的意思,命名者不一定是書寫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也認為,該作是鄭述祖所題(見下)。

4.關於《石人題名》的書丹人

阮元在《山左金石志》中,首肯了鄭道昭的書丹權,云:「右題雲『石人名髣髴,甲申年造,乙酉年成。』……筆法堅勁,疑亦道昭所書,姑坿於此(排列在《鄭道昭大基山銘告石刻》之後)。道昭刻文公碑及雲峰諸詩,俱在永平四年辛卯,此更在前,為正始二年也。」顯然,阮元把《石人題名》的年代搞錯了,書者指向也不正確。

孫星衍也認為題名似為鄭道昭書,曰:「大基山石人題字,似鄭道昭,正書,無年月。」

陸增祥認為,《石人題名》與《雲居館題記》,「筆勢與雲峰山雲居館相類,當是述祖所題。乙酉當即天統元年,阮氏謂出道昭手,並以乙酉屬正始二年,殆未必然,道昭以永平三年任光州也。碑字八分,阮氏作正書,亦非」。

孫葆田大約也肯定了鄭述祖的書寫權,云:「右石人刻石,在掖縣大基山……謹案:河清三年歲次甲申,明年天統元年歲次乙酉,鄭述祖《雲居館題字》正在天統元年,且其書體相近,故知此為述祖作也。」此處「作」字,從本段文意來看,是「書寫」的意思。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5.關於《上碑詩刻》的書丹人

《上碑詩刻》,陸增祥在《八瓊室金石補正》中名曰「文公碑題記。」並云:「右刻在《文公上碑》之下崖,石損剝,存字無多……繹其語意,與《重登雲峰山題記》《天柱山銘》相類,疑亦鄭述祖所題也。年月無考,即附述祖諸刻之後。」

孫葆田將此刻名為「北齊嶺地石含煙殘刻」,云:「書體近鄭述祖筆意。詳其字句有用韻之跡,疑述祖所題詩也。祖碑、父書,己詩在蚨,亦愛敬之道歟。」孫氏談到了「鄭述祖筆意」,接著說,疑述祖所題詩也。較陸氏說得明確了些。

概言諸家觀點:

《重登雲峰山記》:張思勉、於始瞻認為是萊州人記事;祝嘉認為是鄭述祖書。

《天柱山銘》:阮元認為是鄭述祖書;王昶、楊守敬、孫葆田從阮說。

《上碑詩刻》:陸增祥認為是鄭述祖題;孫葆田從陸說。

《雲居館山門題名》:孫星衍認為是鄭述祖題;陸增祥從孫說。

《石人題名》:孫星衍認為是鄭道昭書,阮氏從孫說;陸增祥認為是鄭述祖題,孫葆田從孫說。

筆者認為,北齊五件隸書作品為兩人書。《重登雲峰山記》為一人書;《天柱山銘》《上碑詩刻》《雲居館山門題名》《石人題名》為一人書。書者均為鄭述祖的僚屬。分析如下:

《重登雲峰山記》用筆以筆尖部最多,中鋒,起筆、收筆細膩,出規入矩,波筆多,藏鋒也多。行筆輕鬆,起、收、轉折處沒有太大的動作,因此無明顯的動作痕迹。結體扁方形,筆畫排列講究,典型的隸書結體,體勢重心居上。總體講,作品雖有楷書的影響,但隸書風格更是典型,且書藝水平較高。

《天柱山銘》用筆鋪毫,露鋒多,方筆多,行筆澀,筆畫厚,起、收、轉、折動作大,痕迹明顯,波筆少,楷書因素多。結體呈縱方形,筆畫排列較隨意,接近楷書結體,體勢重心居中。總體講,隸書中楷書因素較多,體勢近楷。平直筆畫多,又近乎隸。與《重登雲峰山記》截然不同,不僅用筆,結體、筆勢、風格有較大區別,有些字的結構方法上也不大一樣。

以上分析與字例的觀察,清楚地表明,兩件作品的用筆方法、結體習慣,特別是體勢的重心位置大不相同,它們各屬於不同的書者。《重登雲峰山記》的書者,在隸書書寫上下過紮實的功夫,但他也經常書寫楷書,因此他的隸書里有楷書的痕迹。《天柱山銘》的書者學過隸書,但寫得不好,平日里主要寫楷書,此次放下楷書,選用不太熟練的隸書上石,應是別有一番考慮。

書體的演變經過了篆書時代、隸書時代、楷書時代。從文字實用的角度講,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主要字體」;從書法的角度講,藝術的選擇越豐富越好,因而書家在寫好時代的文字外,還熱衷於古人留下的「古字」。他們在「特別的場合」里書寫特別的文字時,往往選用從古人那裡學來的字體,以示莊重。(隸書時代的人視篆書為莊重,楷書時代的人視隸或篆為莊重。)漢末魏晉時期,隸書一直被使用著,但到了北魏,就沒有人再寫隸書了。東魏、西魏時期,有人呼籲「恢復舊制」,隸書重新被一些人「抬出來」,作為舊字體的一種出現在嚴肅的場合里,例如碑、墓誌、佛經等,絕大多數都採用隸書書寫。鄭述祖將《重登雲峰山記》《天柱山銘》刻在摩崖石壁上,把自己懷舊、思親、尊長的情懷銘刻下來,選用隸書書寫,正是北齊人最「時髦」、最看重的做法。

《雲居館山門題名》與《石人題名》同在一摩崖石面上,而且距離很近,又是同一時間書刻的,風格也極統一。它們用筆提起,少有提、按、轉折處的動作。結體正方形,重心居中,排列隨意。筆勢與筆畫的結構關係與《天柱山銘》完全一致,因此可以確定,《雲居館山門題名》《石人題名》與《天柱山銘》,為同一人書寫。

所不同的,《天柱山銘》書刻認真,筆意表現充分。《雲居館山門題名》《石人題名》書寫隨意,鐫刻也隨意。這裡,石工的因素把三件作品的風格拉開了距離,讓人們很容易認為書者不同。然而我們的觀察絕不能只看到這些皮毛,筆畫之間的相互關係,體勢的重心點在哪裡,才是透過刀鋒見筆鋒、去偽存真的關鍵識別點。因為筆畫結構關係與取勢特點,是判斷書者最本質的因素。

天柱山《上碑詩刻》殘存五分之一字,且字徑較小,刊刻也較草率,從「石」「光」「號」等字的用筆特點、結字習慣與整體風格看,與《天柱山銘》應為同時期同一人書寫。所不同的是,此作書寫打破一般石刻文字書寫的常例,有行無列,排列參差錯落,故行氣自然輕鬆。遺憾的是刻字太小,若字徑同《天柱山銘》般,則更為活潑瀟洒。

《重登雲峰山記》的書寫者是否就是文章的撰寫者,沒有直接證據。從《記》的文字水平看,作者有很好的文化修養與寫作能力,受過科班的正規教育,其書寫能力當然不會太差,因此可以猜測,《記》的書寫者就是撰文者。他是鄭述祖的僚屬。《天柱山銘》等四件作品的書者,則是鄭述祖的另一位僚屬。諸家猜測書者即作者—鄭述祖,實際上沒有任何根據。反而,鄭述祖不可能書寫這些作品的依據,則有如下幾條:

第一,《天柱山銘》在北齊時期雖然算不上頂尖的書法佳作,但也非一般書手所能達到。鄭述祖被載入《北齊書》《北史》,稱其「少聰敏,好屬文,有風檢」。「能鼓琴,自造《龍吟十弄》,雲嘗夢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絕妙。所在好為山池,松竹交植,盛饌以待賓客,將迎不倦。」史書對其愛好寫得如此詳細,卻從未講他擅書,或「愛書藝」之類的話。如同乃父鄭道昭,日常間的實用文字書寫不成問題,而面壁書丹就難以勝任了。

第二,《天柱山銘》名義上是為天柱山作銘,實際上是為鄭氏家族、亡祖、亡考,特別是為亡考鄭道昭作頌章。如同其父為其祖鄭羲刻碑一樣,刻銘的做法、性質、功能,甚至心情,完全相同。因此,避諱之事不能不慎,不能不究。

第三,《天柱山銘》等四件作品刻於天統元年五月、九月,此時,鄭述祖虛歲六十六,年齡雖不算太老,但作為州刺史、平東將軍,其身價在光州獨尊。書丹上石乃刀筆吏的營生,就算鄭述祖擅書,他也會把握分寸的。

以上三點理由,雖算不上強有力證據,足可讓「鄭述祖書」的觀點大打折扣。

賴非:鄭述祖與雲峰刻石

刻石所見鄭述祖的忠孝思想

光州任上的五處刻石,是鄭述祖親自設計並主持刊刻的。初到任的第一處刻石《重登雲峰山記》,是僚屬將他的「重登」寫成了《記》,將《記》刻在摩崖石壁上,或許不是鄭述祖的本意,因為有了別人的建議,刊刻上石才有此動機。第二處刻石《天柱山銘》,才是鄭述祖的主觀願望與精心撰文。《天柱山銘》敘官中直書「鄭述祖作」,完全步其父《論經書詩》《觀海童詩》《東堪石室銘》《置仙壇詩》的做法,以呼應先父在天之靈。《上碑詩刻》所選的碑座位置,是孝子賢孫在皇祖皇考面前的一種姿態。在父親所建的「雲居館」旁,刻上「雲居館山門」,彰示自己為父守道的願望,又立「石人名髣髴」,「髣髴」者,隱約,好像,依稀,即便沒有,也要當作「有」,這是為「山門」做的守護神王。可見,這都是鄭述祖的特意安排。

刻石充分展現了鄭述祖濃濃的孝忠思想。

《重登雲峰山記》的突出特點是敘舊懷舊,懷舊中展現了鄭述祖的孝悌思想。

兒童時,光州三年的生活,給鄭述祖留下美好的記憶與永久的懷念。《重登雲峰山記》曰:「公之所撫莫非大蕃,言及光部,恆所欽羨,只為前蹤,誠所願也。便以此夏,斯願方遂。忻慰登途,若歸桑梓。」「只為前蹤」,即是五十三年前他與父母兄弟們在光州的美好經歷。

鄭述祖的童、少年時期,是在「蜜糖罐」里度過的。十一歲之前在京師洛陽,十一至十六歲跟隨父母在光州、青州。鄭氏家族的輝煌榮耀,父親的特別關愛,鄭述祖過著富裕的物質生活,接受著正規的學校教育。「少聰敏,好屬文,有風檢,為先達所稱譽。」光、青二州的六年,正是他身心成長最重要的時刻,所以這裡能給他留下最難忘的記憶。「於時,公年始十一,雅好琴文,登山臨海,未嘗不從,常披鹿皮裘子,此州人士呯為『道士郎君』。」可以想像,那時的鄭述祖是多麼溫馨無比,快樂無比,幸福無比。

北魏煕元年(516),鄭道昭調回京師後不久去世,鄭述祖時年十七歲,全家承受著巨大的悲痛。依禮制,他將與兄弟們一起回滎陽老家為父守喪三年,這是他一生來第一次遇到的最灰暗絕望的時刻。然而,鄭氏家族非同小可,鄉下生活的鄭氏兄弟並沒有遭到絲毫冷遇。服喪期滿後,鄭述祖兄弟返回洛陽,解褐司空行參軍,從此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河清三年(564),鄭述祖光州故地重遊,每到一處,腦海里皆歷歷舊景。對景生情,感物發懷,難以自已,處處流露著對先父的思念之情。在雲峰山《鄭文公下碑》《齋亭白雲堂題名》旁,他想到祖父,想到父親當年建置白雲堂的情景;在《論經書詩》《觀海童詩》旁,他對之號仰,號啕大哭,彌深彌動,哀纏左右。其情之真,其意之切,在場無不悲感。甚至連史官李百葯也被感動,將彼景彼情寫進了《北齊書》中。

「石詩年久,字皆廯落,賓從尋省,莫能識之。」述祖對隨從先敘成詩緣由,遂竟通篇背誦出來,從首及末,無一訛舛,聞者無不驚嘆。可見鄭述祖懷舊的思念,不僅表現在對父親的「愛」上,還體現在對父親的「敬」上。

離開石詩,鄭述祖率僚屬從山門繞道山陽,來到山頂。每到一處,對先父的活動皆一一如數家珍,頂禮膜拜無以復加。足見其對父親的愛、敬唿髓,所體現的「孝悌」品德,「雖復曾、閔之誠,詎能過也」。

《天柱山銘》的中心思想,是為先父歌功頌德。頌辭中體現了鄭述祖無以復加的「孝悌」思想。

《天柱山銘》名義上是為天柱山作銘,實則是為父作頌。在鄭述祖心裡,天柱山乃先君所號,天柱山就是父親的代名詞,天柱山的形象就是父親的形象。《銘》的開首盛讚天柱山雄奇瑰麗,「尋十州以掌內,總六合以眼中」「始皇游而忘返,武帝過以樂留」。事實上,這些句子都是為第二部分作的鋪墊。在第二部分里,鄭述祖以濃墨重彩歌頌了鄭道昭的崇高品德。「公稟氣辰象,含靈川岳,禮儀以成規矩,仁智用為樞機……及驅雞御下,享(烹)魚理務,群情款密,庶類允諧。變此澆夷之俗,侔彼禮樂之邦;懋績布在歌謠,鴻範宣諸史策……赫矣先公,道深義富,如桂之馨,如蘭之茂。遵祖愛親,存交賞舊。」通篇文字,若不將他的敘官與年款統計在內,有43%的文字是在歌頌父親的。當年鄭道昭為其父鄭羲樹碑立傳,完盡人子之孝,豐碑至今昭然;如今鄭述祖步先父後塵,像乃父頌德於乃祖一樣,再創新篇。巧妙的是,他沒有雷同於立碑的直白,然而展示的孝悌情愫卻如出一轍。鄭述祖最後說:「何曾不想樹嗟風,瞻天愧日,猥當今授,踵跡此蕃,敢慕楹書,仰宣庭誨」。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鄭述祖五十多年不變初心。如果說,《重登雲峰山記》是鄭述祖在懷舊中流露出了孝,《天柱山銘》則是在景仰與歌頌中深埋進了孝。雲峰刻石中的鄭述祖,孝子也。

再看《天柱山銘》的忠君思想。

《銘》的最後一部分是鄭述祖的表態,看得出,他是位地道的忠君良臣。「余忝資舊德,力構前基,遂秉笏朝門,策名天府,出入蕃邸,陪從帷幄。凡諸升歷瀛、趙、滄、冀、懷,及兗、光行正十州刺史,北豫州大中正;三登常伯,再履納言;光祿太常,頻居其任。揣究庸虛,無階至此。直是遺薪妄委,餘慶濫鍾。」真是感恩戴德無以復加。鄭述祖同他的父親、乃至於絕大多數封建官吏一樣,都是皇恩浩蕩中滌選出來的國家人才。他們有豐厚的食祿,崇高的地位,享盡人間富貴,一切歸之於皇帝的恩澤。他們的忠君思想,幾乎是他們靈魂的全部。忠君的表現就是為皇帝出力賣命,把事干好。《北齊書》《北史》載:「前後行瀛、殷、冀、滄、趙、定六州事,正除懷、兗、光三州刺史,又重行殷、懷、趙三州刺史,所在皆有惠政。」鄭述祖一生大多為外朝官,由北魏、東魏至北齊,三十年間歷三次改朝換代,「公□□忠八帝,職歷九州……」四十五年間,頻繁更換州郡行、正長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可以說是一位官場老手。天統元年(565)九月後,鄭述祖卒於光州刺史任上。「贈開府、中書監、北豫州刺史,謚曰『平簡公』。」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謚法解》:「治而無眚曰平(無災罪也)。執事有制曰平(不任意)。布綱治紀曰平(施之政事)。一德不懈曰簡(一不委曲)。平易不訾曰簡(不信訾毀)。」鄭樵《通志》卷四十六《謚略第一》:「簡,上謚。」「上謚用之君親焉,用之君子焉。」鄭述祖思想中庸,有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在事業上不像父親那樣「認真」,甚至「急進」。他的忠君思想使他為官幾十年不倒,他的中庸思想又使他幾十年為官難升。

鄭述祖風檢敦清入史冊

「鄭述祖少職敏,好屬文,有風檢。」不僅為先達所稱譽,還被後賢李百葯、李延壽寫進了正史。《北齊書》載:「述祖能鼓琴,自造《龍吟十弄》,雲嘗夢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絕妙。所在好為山池,松竹交植。」多才多藝,尤愛琴、文、園林藝術,且喜交友。「盛饌以待賓客,將迎不倦。」光州時,「有人入市盜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人君!』執之以歸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後,境內無盜。人歌之曰:『大鄭公,小鄭公,相去五十載,風教猶尚同。』」鄭述祖守兗州,於乾明元年(560)游孔廟,見一聳立舊碑,「乃□茲廢□□……嗟嘆久之,乃……即命工人重為鐫□」。時光流走一千多年,述祖於舊碑上重鐫的碑文,也已漫滅大半,殘剩無幾。人們猜測,鄭述祖重鐫碑文的目的,不外乎倡尊孔,重教化。巡省使穆子容巡檢兗州時,對鄭述祖的治理給予了高度評價。曰:「古人有言,『聞伯夷之風,貪夫廉,懦夫有立。』今於鄭兗州見之矣。」可見,鄭述祖在兗州、光州的威望之高,不是偶然的。

《北齊書》又載:「述祖女為趙郡王叡妃。述祖常坐受王拜,命坐,王乃坐。妃薨後,王更娶鄭道蔭女。王坐受道蔭拜,王命坐,乃敢坐。王謂道蔭曰:『鄭尚書風德如此,又貴重宿舊,君不得譬之。』」鄭述祖、鄭道蔭,一樣的岳父「泰山」,而「禮遇」則天壤之別。鄭尚書(述祖)風檢之高尚,令人感佩無限。李百藥用這樣的尋常家事,禮讚鄭述祖為德秀時哲。天統元年(565)秋,鄭述祖遭疾,「及病篤,乃自言之。且曰:『吾今老矣,一生富貴足矣,以清白之名遺子孫,死無所恨。』遂卒於州」。「清白」與否,史家作鑒,《北齊書》在列傳中用趙郡王高叡的故事,來作為對鄭述祖的評述,足見正史對鄭述祖自稱的「清白之名」,是認可的。(來自:《中國書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章草與草書的始創及傳承
三胞胎」陳洪綬《鍾馗像》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