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全面加速推進北京教育現代化

全面加速推進北京教育現代化

本報北京10月18日訊(記者 柴葳)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今天,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召開教育大會,研究部署北京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各項任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會議並講話。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主持會議。

蔡奇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紮實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

蔡奇強調,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教育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著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要全面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進一步完善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補齊重點區域教育資源短板,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強化從嚴治校機制,凈化校園環境。推動具有首都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健康發展。要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構建開放靈活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育人才隊伍。要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提高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堅持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推進教育布局優化和區域協同。提高首都教育的國際影響力。要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育人環境,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格局,形成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

陳寶生指出,學習宣傳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是教育系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任務。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召開全市教育大會,標誌著北京加快教育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在新時代的全面推開、全面加速,是北京教育改革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陳寶生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處於全國前列,為全國教育改革發展探索了重要經驗,為提升中國教育世界影響力提供了重要支撐。教育部將一如既往支持北京教育改革發展,希望北京教育繼續走在全國前列。一是在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方面走在前列。要進一步完善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機制,在組織領導、發展規劃、資源保障上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地位,為建成具有首都特點、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提供堅實保障。二是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走在前列。要始終堅持正確辦學方向,進一步利用好北京的政治、歷史、人文優勢,在落實勞動教育要求方面先行探索,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三是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走在前列。要繼續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振興教師教育,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教育名家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四是在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方面走在前列。要進一步聚焦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百姓關切的教育問題,緊緊圍繞「四個中心」功能建設需要,大膽探索,繼續創新,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五是在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方面走在前列。要堅持首善標準,毫不動搖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管辦學方向、管改革發展、管幹部、管人才,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教育工作各方面各環節,為北京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北京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北京市紀委監委、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北京市委市政府各委辦局、市級群眾團體主要負責人,各區區委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在京高校主要負責人,北京市及各區教工委、教委、教育督導室相關負責人及職業學校、中小學校、幼兒園、部分民辦教育機構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19日第1版 版名:要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如何支持幼兒玩聯合遊戲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布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