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操的五虎將之一,卻遭魏蜀吳三國連番羞辱而死
原標題:他是曹操的五虎將之一,卻遭魏蜀吳三國連番羞辱而死
由於陳壽的《三國志》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合併作傳,即《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因此,後人將這五人並稱為蜀漢的五虎上將。
同樣,陳壽也將曹操手下的五員大將合併作傳,即《三國志·卷十七·魏書十七·張樂于張徐傳》,這五員大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因此後人也將這五個人並稱為曹操的五子良將,也可以說是曹魏版的五虎上將。
五子良將的死法各有不同,但是唯有于禁晚節不保,被人羞辱而死。
其實曹操對於禁相當器重。在董卓作亂時,于禁為濟北相鮑信效力,後來曹操攻佔兗州後,鮑信向其投降,于禁從此成了曹操手下的大將。他跟著曹操一路討伐呂布、攻打張綉、決戰袁紹,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功勛卓著,于禁被曹操封為左將軍。
于禁為人剛毅,不徇私情,作戰經驗豐富,然而謀略上稍有欠缺。劉備火燒博望坡,曹操手下兩員大將被燒得抱頭鼠竄,其中一個是夏侯惇,另一個就是于禁。
于禁在戰場上遭受的最大的羞辱,當然就是公元219年他率領數萬大軍解救樊城之圍的戰役,關雲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于禁成了背景板。尤其是于禁率領全軍向關羽投降,可恥的活了下來,相比之下,曹軍另一員大將龐德卻寧死不屈,最終被殺。連老首長曹操都看不下去,嘆息道:「沒想到于禁跟了我三十年,關鍵時刻,竟然還不如龐德這個降將。」
有人說于禁其實只是被俘,並未投降,理由是關羽後來把俘虜的所有三萬于禁部隊送到了江陵看管起來,而不是將他們合併到自己的部隊里,可見這支隊伍只是放下武器而已,沒有投降。
這種說法當然是大錯特錯,將投降的軍隊收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將對方軍隊成建制打散,加上一定的宣傳教育,然後分散編製到自己的隊伍里,最終才能轉化成戰鬥力,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等戰鬥結束之後才能進行,當時的關羽並沒有時間干這種細活,因為于禁剛敗,徐晃又來了,身後還有孫權虎視眈眈。關羽只能先把這支隊伍看管起來,留待日後慢慢做工作。
也有人說于禁是為了數萬將士的性命,因而選擇了投降,這個沒有任何歷史根據。不管咋樣,于禁被蜀漢的關羽羞辱於戰場,這是既成事實。後來關羽丟了性命,孫權接收了江陵,于禁成了東吳的俘虜。
然而,在東吳,于禁依然受盡羞辱。這個羞辱來自孫權的手下的騎都尉虞翻。虞翻是個文人,脾氣直說話沖,經常讓孫權下不來台。這次于禁投降,虞翻一百個看不上,覺得這是個沒骨氣的人,因而經常公開羞辱。
其實孫權對於禁還是以禮相待,有一回出行,他還與于禁並駕齊驅,虞翻看見了,上去就是一頓痛罵:「你這個投降的俘虜,怎麼敢與我家主公齊頭並進。」抬手就要鞭打于禁,幸虧孫權在邊上勸住。
後來在樓船上,孫權大宴群臣,于禁看到酒宴上的歌舞,突然潸然淚下,虞翻馬上發作,大罵于禁是故作可憐狀,希望孫權能早日放他回魏國。孫權後來和曹魏講和,要把于禁放回去,虞翻還要求孫權把于禁殺了,孫權沒有同意。
回到魏國,此時曹丕已經登上了帝位。于禁見到曹丕老淚縱橫,曹丕看于禁面容憔悴,鬚髮皆白,也流下了眼淚。曹丕還安慰他,說古代晉國的荀林父、秦國的孟明視都曾經兵敗被俘,後來他們都發憤圖強,分別為晉國和秦國立下不世之功。他希望于禁不要把兵敗的事情放在心上,還讓于禁做了安遠將軍。
于禁哪裡想到,曹丕表面上這麼說,背地裡卻做了件極為惡毒的事情。沒過多久,曹丕要派遣于禁出使東吳,讓他臨行前去拜謁曹操的陵寢。于禁來到陵寢,卻發現牆上掛著幾幅畫,畫的內容就是關羽水淹七軍,于禁卑微投降,而另一邊的龐德則是一臉憤怒的樣子。
這當然是曹丕預先安排好,故意來羞辱于禁的。于禁在戰場上被關羽羞辱,在東吳被虞翻羞辱,然而都比不上自己的主子對自己的親自羞辱。于禁羞愧難當,在回到曹魏的當年就病死了。
※老騙子成武林高手民族英雄,長江大俠呂紫劍原是這種貨色
※張三丰,子虛烏有的武當派創始人,不著邊際的武學宗師
TAG:老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