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在壽春大捷後的慶功宴上是如何自表功勞的 司馬昭和王基交心?
原標題:司馬昭在壽春大捷後的慶功宴上是如何自表功勞的 司馬昭和王基交心?
———跟乾隆皇帝和魯魯學領導思維 晉朝22
魯魯講評資治通鑒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在壽春大捷後的慶功宴上,司馬昭志得意滿,得意洋洋地向在座的各位將領講述了他的用兵之道,讓各位將領受教匪淺。
司馬昭說:「我軍初步包圍了壽春,王基、石苞等將軍都來請戰,要求進攻。我沒有答應,你們知道為什麼嗎?」眾將表示不解。
司馬昭說:「壽春城城牆堅固,兵力眾多,如果我軍強攻,必然損失很大。如果再有外敵(東吳)進攻,我軍內外受敵,這是很危險的。」
魯魯評論(2個):略。
司馬昭說:「諸葛誕、文欽、東吳援軍三伙叛賊共同在壽春這座孤城內,上天或許打算讓他們共同滅亡,所以把他們聚集在一起。」
魯魯評論:略。
司馬昭說:「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以萬全之策來把諸葛誕軍隊困在包圍圈內。我軍堅守住三面,如果吳軍從陸地上來,他們攜帶的軍糧必定不多,我軍用機動的輕騎兵斷絕他們的糧道,這樣就可以不戰而破吳軍了。東吳援軍被打敗,諸葛誕、文欽等叛軍就必定被我們擒獲了。」
魯魯評論(2個):略。
眾將領紛紛稱頌大將軍司馬昭的仁慈、愛兵。常規戰鬥是頻繁攻城、大量傷亡來取勝,而司馬昭命令士兵們牢固地守衛著包圍圈,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壽春城大捷。
有個將領提出建議:「抓住的1萬多吳兵,他們的家眷在東吳,不可以把他們放回去,應該把他們活埋。」
司馬昭說:「孫子兵法中說:』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就是說用兵之法,保存敵國的整個國家,使它投降為上策,用武力打敗敵國次之。我們只殺首惡,讓東吳兵得以保全性命,回到家鄉,這可以顯示魏國的寬宏大度。」
魯魯評論:略。
(略一段)。
魯魯評論:略。
司馬昭封東吳降將唐咨為安遠將軍,其餘裨將也有封號。東吳降軍興高采烈,心悅誠服。諸葛誕手下被脅迫叛亂的將士,也被司馬昭請魏帝下旨赦免。一時間,朝野稱頌大將軍的恩德。
魯魯評論:略。
司馬昭單獨宴請老將軍王基,司馬昭說:「當初,一些朝廷官員要求將部隊轉移到險峻的北山,我沒有親臨,不了解情況,聽從了他們的意見,讓您軍轉移陣地。」
王基聚精會神地聽著。
司馬昭說:「將軍您實地考察後,權衡了厲害,堅持自己的主張,上違詔命,下不聽眾人議論,終於打敗諸葛誕叛軍,取得了大勝,這次大勝是您的功勞!古代人說,忠臣良將不計榮辱,說的就是像您這樣的啊。」
王基熱淚盈眶,「為大將軍效命,萬死不辭!」
魯魯評論(2個):略。
司馬昭想接著伐吳,他和王基談起自己接下來的打算,「我想利用唐咨等東吳降將、降兵為先導,讓他們去招來他們的族人、朋友等等,我軍派軍接應。東吳將領歸降,會造成東吳內亂,產生裂痕,吳主懷疑手下的將領,弄得人人自危,然後我軍一舉滅吳。」
魯魯評論:略。
王基反對,勸諫說:「東吳諸葛恪在東關打了一個大勝仗,然後竭盡東吳的兵力包圍新城,結果新城打不下來,自己的軍隊死了一大半。姜維取得了洮西之戰的勝利,然後輕兵深入,結果糧食跟不上,軍隊遭到覆沒。他們的失敗原因在於部隊取得大捷之後,就會上下輕敵,輕敵就會將困難估計的簡單。」
魯魯評論(2個):略。
王基說:「東吳新敗,內部憂患又大,現在正是他們加緊防備我軍的時候,他們也怕我軍一鼓作氣進攻。我軍士兵離家打仗已經有一年多了,現在戰鬥結束,人心思歸。
魯魯評論:略。
王基說:「壽春城一戰,我軍殲滅叛軍十萬人,叛賊授首。自古以來,能夠保全兵力,又獲得大捷的戰役,沒有像今天這樣規模宏大的。當年,武皇帝(曹操)在官渡打敗袁紹,認為得到的已經很多,就不再追擊,這是怕挫傷自己的神威。」
魯魯評論(3個):略。
司馬昭聽從了王基的勸告,不再攻吳。司馬昭讓魏帝封王基(190年-261年)為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封東武侯。
魯魯評論:王基是個很好的忠臣、既有謀略、又勇敢的能幹將領。在司馬炎篡位(266年篡位)前5年,王基(190年-261年)去世了。不知道如果他知道司馬炎篡位,會怎麼做?
打賞2元,看全文。打賞後,截圖通知樓主,寫清收全文的郵箱。
未完待續。
※司馬昭的內心所想怎麼會被路人都知道?司馬昭的心到底是個什麼心?
※一代忠臣司馬懿為什麼一定要和曹爽過不去?為什麼不讓曹爽做富家翁?
TAG:魯魯講評資治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