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漢橋話畫: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品西湖貴族庭園四時美景

漢橋話畫: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品西湖貴族庭園四時美景

《四景山水圖》,南宋,劉松年,絹本設色,縱40cm,橫69cm(共4段),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名畫鑒賞

劉松年傳世的畫作頗為稀少。從前代著錄中可知他的山水畫多表現江南一帶風景,特別是西湖園林的優美景色,並穿插以文人貴族的閑適生活,少數還繪仙山樓閣的神仙世界,以適應當代上層社會的審美情趣。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四景山水圖》成功地畫出了西湖貴族庭園別墅的四時景色之美,是他傳世山水畫中的代表作。畫面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結合界畫技法,精心構建庭院台榭等建築,工整精巧,或富麗,或古樸。山石以小斧劈皴法出之,蒼逸勁健,行筆設色嚴謹而注重法度,畫中人物雖小而形神完備。整幅作品面貌古樸,筆法精嚴,極富南宋畫院作品的特色。杭州西湖以山水之美而名揚天下,南宋定都杭州以後,又對湖山勝境進行開發和營建,風景更加明媚秀麗,南宋君臣沉迷於嬉遊逸樂,高官顯貴們的庭園別墅建造甚多,一時華堂瓊閣、高台美榭遍布湖區,正是「中興以來,名園閑館,多在西湖」,反映了南宋君臣偏安於江南一隅仍不思進取,卻繼續沉迷於享樂中的時況。劉松年身為畫院畫家,長年生活其間,描繪起來自然得心應手。此圖立意於表現士紳官僚優裕閑適的生活,畫家的注意力從山川自然的野韻轉移到人工營造修飾的景物,這種題材風格的轉變,從側面反映出南宋時期,一大批無心復國的官僚們,專註於享樂的生活態度。

《四景山水圖冊》分別畫出了湖山的幽情美趣:春踏青,桃柳爭妍山巒疊翠;夏乘涼,水閣臨湖綠柳荷風;秋看山,虛堂廣廈高爽宜人;冬賞雪,蒼鬆勁秀大地銀裝,具有詩一般的意境。劉松年極擅長處理穿插在山水間的點景人物,人物雖小而神氣精妙,在描繪西湖優美風景的同時,鮮明地表現了貴族土大夫的閒情逸緻。劉松年還擅界畫,將畫中的樓閣台榭等人工建築與天然的山水景物巧妙地結合起來,並在畫面上留出相當的空白來表現遠水遙山,虛實對比。既擴展了畫面空間,又起到突出主體的效果,明顯地繼承了李唐的構圖方法。

《四景山水圖》共有四幀。

春季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

桃花綻放,柳初成陰,堤邊院舍,庭院深深,兩人疾步往院舍走去,身後跟著的馬兒腳步也見急,兩人邊走邊談,不知在議論什麼橋那邊,院牆蜿蜒無盡,庭門緊閉,三人各自歇腳,好像勞累了很長時間,也許是給他們運來了什麼物品,花了不少力氣,一人正欲過橋,也是一副匆忙的模樣,還有一隻黑身白腳的小狗蹲坐門外,看著辛苦的人們,最是悠閑。像畫中這幅堤邊院舍的小景,會讓人一下子想到杭州楊公堤以西一帶稍帶野趣的景色,池塘院落相錯,人家與鵲鶴並居,與這幅畫面確有相當神似之處,讓人心嚮往之。

夏季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

自然有點點荷塘,主人端坐中庭納涼觀荷,旁有侍者佇立,心曠神怡,庭前點綴以湖石,四周花木叢生,水閣伸向湖中,扶襯以木樁梁架,有點像西湖十景中白堤上的「平湖秋月」;

秋季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

只是用色便比前兩幀要濃重許多,臨湖的庭舍中,主人公似午睡剛起,雖已坐起,還在回憶剛才夢中情景,沒能馬上回到現實的世界之中。兩位小童一個在橋邊放桶汲水,另一個在後室中準備物什伺候剛起的主人。院內的植物都到了各自最絢爛的時候,就像穿上最美麗的晚禮服,以謝即將過去的一季繁華,秋季的濃艷在此展露無遺。

冬季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

冬天來了,只有青松還挺拔依然,幾竿翠竹點綴以白雪,分外俊俏。即使是冬天,南方的人們也喜歡開著門窗,他們不害怕清冷而新鮮的空氣。小童掀開作門帘的棉被,領略不了院內的冬景,更不明白主人為什麼挑個下雪的日子外出呢?想同樣問題的可能還有另一個小童,和他牽著的驢吧,主人一手撐傘已經過了橋,南方的河是不會結冰的,依然可見圈圈水紋,主人這是要去哪裡呢?探望老友?還是踏雪尋梅?看不緊不慢的樣子,定是件美事。

四幅佳作,為我們提供了與宋人共享四季的絕妙途徑。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局部

劉松年的繪畫活動時間較「馬夏」要稍早一些,他學畫的老師之一張敦禮是李唐的學生,也是當時非常傑出的一位畫家,所以劉松年的山水習自李唐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以在這四幀畫中看到非常明顯的「斧劈皴」的痕迹,但是不同於李唐以及「馬夏」的水墨蒼勁,劉松年的山水畫要文靜、柔和很多,《四景山水圖冊》的構圖界於全景山水與以「馬夏」為典型代表「邊角之景」兩者之間,主體景物集中在一角一邊,但整幅畫面仍然有湖天空闊,遠山浮翠的全景之勢。畫中近景的界畫工整細膩,景物的刻畫也繁複細緻,文雅清潤中帶著幾分整飭修飾的感覺。

其實,劉松年雖然與另外三位山水大家共列「南宋四大家」,但他並不是一位完全以山水名世的畫家。他在宋寧宗時期曾向皇上進過《耕織圖》,文獻中記載他的畫名有很多都是與人物有關,如《羅漢圖》、《九老圖》等等,從《四景山水圖冊》中點景人物活靈活現的神態、動作刻畫,也可以想見劉松年的人物畫一定是有著相當功力的。當時他的畫作被稱為「院人中絕品也」。

畫趣拾珍

劉松年曆任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年—1189年)入御前畫院為學生,宋光宗紹熙年間(約1190年—1194年)為畫院待詔。

劉松年是位愛~國畫家,擁護抗金,反對投降,曾苦心孤詣畫《便橋會盟圖》,希望統治者效法唐太宗戰勝強敵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還畫《中興四將圖》,表彰岳飛、韓世忠等民族英雄之偉績。《中興四將圖》描繪的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岳飛4人,均為這一時期的著名抗金將領。

《中興四將圖》劉世光

劉光世是南宋高宗時的抗金將領,為「中興四將」之一,保安軍就是今天陝西延安志丹縣人,徽宗時奉命鎮壓河南叛軍張迪,因有功績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靖康初年率部戍邊敗夏兵於杏子堡,金兵大舉南侵,與韓世忠等共守江南,屢立戰功,升司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使,封榮國公,紹興年間,為三京招撫處置使,率部抗金,後因朝廷主張議和被召回。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罷去兵權,拜少師。後因病去世,贈封太師,謚武僖,後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中興四將圖》韓世忠

韓世忠是南宋朝名將,陝西省綏德縣砭上村人,民族英雄。其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18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抵抗金兵南侵中建立戰功。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檜,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中興四將圖》張俊

張俊曾與岳飛、韓世忠,劉錡並稱四大將領,後轉主和,成為謀殺岳飛的幫凶之一,並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寵。晚年封清河郡王,顯赫一時。紹興二十一年10月,張俊大排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歷史上,張俊之流人所不齒,卻以此宴而聞名,紹興十一年二月,張俊與韓世忠升樞密使、岳飛升樞密副使。張俊知道宋高宗、秦檜想收兵權,遂首請納宣撫司兵權,宋高宗、秦檜乘勢罷三宣撫司,也收韓世忠、岳飛兵權。張俊協助秦檜推行乞和政策,又與秦檜合謀製造岳飛謀反的冤獄。

《中興四將圖》岳飛

岳飛,20歲投軍抗金。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或許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三十九歲。乾道五年(1170年),宋孝宗下詔恢復岳飛官職,以禮改葬,建廟於湖北,六年賜岳飛廟曰忠烈。淳熙六年(1180年),謚武穆,嘉泰四年(1204年)宋寧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諸將為七王,岳飛封為鄂王。岳飛留有《岳武穆集》(又稱《武穆遺書》)。岳飛作為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至今仍是令人士氣振奮的佳作。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人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讚譽。

「南宋四大家」中,李唐、馬遠一家都是在靖康之變後從北方南遷到杭州,而劉松年與夏圭則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從文獻中我們還可以知道,劉松年當時住在杭州城的清波門,清波門是南宋杭州城13座城門之一,10景中的「柳浪聞鶯」便在此處,因為清波門俗稱「暗門」,所以劉松年在當時還有個綽號叫「暗門劉」。所以對於劉松年來說,從小生活的環境便是江南四季,將這些帶入畫筆,是件要自然、親切得多的事情,可以讓我們隨著他進入江浙四季,感受江南的美好風光。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局部

說到江南美景,必然要提到西湖。西湖,不僅是一幅天然圖畫,更是一首詩,蘊含了多少綺麗的故事,不論是居住在這裡的人們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西湖,水光瀲灧,山色空濛,雲水淡盪,桃柳夾岸,詩意盎然。西湖的美景春天青黛含翠,夏日裡接天連碧的荷花,秋夜時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且在這如明珠璀璨般的西湖裡,若能再讀上個西湖傳說,那更是一種享受。風情西子,遊人折腰。雖經朝代更迭,歲月滄桑,依然湖影波光靜靜地美好著。

名家小傳

劉松年(約1155—1218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畫家。他融合前代諸家之長加以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貌,「神氣精妙,名過於師」。他擅畫山水、人物,界畫,水墨、青綠都能,題材廣泛,筆墨工緻嚴謹,畫風細膩典雅,筆精墨妙,創作了不少優美動人的畫卷。他的作品是南宋院體的標準風格,山水畫風格繼承董源、巨然,清麗嚴謹,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因題材多園林小景,人稱「小景山水」。張丑詩云:「西湖風景松年寫,秀色於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圖醉叟,數峰眉黛落齊紈。」界畫工整,人物畫神情生動,衣褶清勁,精妙入微。後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家」。

宋寧宗(1195-1224年)時進獻《耕織圖》被朝廷看重,賜與金帶。傳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圖》卷及《天女獻花圖》卷,現藏故宮博物院;開禧三年(1207年)作《羅漢圖》軸和嘉定三年(1210年)作《醉僧圖》軸,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雪山行旅圖》軸藏四川省博物館;《中興四將圖》卷傳為其所作,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傳世作品還有《西湖春曉圖》、《溪亭客話圖》等。著有《溪亭客話》。

文章來源於畫家邱漢橋新浪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漢橋話畫: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簪花仕女圖》
漢橋話畫:王希孟《千里江山圖》18歲少年的曠世巨作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