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做手機晶元比蘋果還早,為何麒麟晶元始終干不翻A系列

華為做手機晶元比蘋果還早,為何麒麟晶元始終干不翻A系列

華為Mate 20系列手機發布之前,其搭載的麒麟980晶元就已引起業界關注,而麒麟晶元一年一個台階的提升,也讓國產SOC晶元看到了希望。

但多年來麒麟晶元難以干翻蘋果A系列晶元的事實,讓大家以為原因在於國產SOC晶元設計起步太晚,所以不得不陪跑。

其實,華為設計手機SOC晶元的時間要早於蘋果公司。在2009年,華為海思推出SOC晶元試水之作:K3V1,一年後也就是2010年,蘋果才推出自行設計的A4晶元。

A4晶元推出後就成為當時先進的SOC晶元之一,大獲成功,自此開啟A系列晶元領跑行業的開掛模式。但海思的K3V1卻出師不利,想賣給山寨機和聯發科競爭,卻因產品不成熟最終失敗。

直到2014年麒麟925晶元推出,海思設計的SOC晶元才開始獲得市場認可,此前的K3V1、K3V2、麒麟910、麒麟910T、麒麟920等晶元,都不同程度出現了軟體兼容、功耗大、發熱嚴重、性能較低等問題。

現在,麒麟晶元和高通驍龍晶元旗鼓相當,但相比同樣檔次的A系列晶元,性能還是要遜色一些。

問題來了,既然麒麟晶元起了個大早,為何卻被蘋果A系列晶元後來先到?

答案是設計團隊的差距。

這裡並不是說海思設計團隊不行,實際上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

華為海思成立於2004年10月,前身是成立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這裡首先要澄清一個誤區,就是海思就是為麒麟而生,其實不是的。

海思確實從事晶元設計,但手機晶元只是其中之一,用行話說,海思提供數字家庭、通信和無線終端領域的晶元解決方案,包括手機晶元、移動通信系統設備晶元、傳輸網路設備晶元、家庭數字設備晶元等。具體見下圖:

上圖的內容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海思養了八個兒子,麒麟SOC晶元只是八個兒子中的一個,再努力,從老爸那裡得到的也是八分之一的關愛,想要獲得特別關注,先超過七個兄弟再說,其情其境,類似於過去農村的大家庭,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考上211?祖墳冒三丈高青煙才有的事。

蘋果則不同,A系列晶元就是它的獨生兒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請最好的保姆,找最好的一對一家教,文化學習之外,琴棋書畫一樣不落。燒了喬布斯爸爸大把的錢,考個985、211不算過分吧。

我們來看看蘋果為獨生兒子健康出生做了哪些孕前準備。

2008 年蘋果公司以 2.78 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小型晶元設計公司 P.A. Semi。 P.A. Semi雖然成立於 2003 年,但創始人 Daniel Dobberpuhl是晶元設計界的大牛,有27年晶元設計經驗,雖然收購完成後,Daniel Dobberpuhl離開了蘋果公司,但蘋果公司依然獲得150名優秀設計人才,解決晶元設計的基本問題。

隨後,蘋果又收購了位於德州奧斯汀的晶元設計公司 Intrinsity。這次收購非常關鍵,因為Intrinsity早在 2009 年就和三星合作開發出 1GHz的 Hummingbird 移動處理器。這款處理器經過全新設計,卻能完全兼容ARM指令集和 其Cortex A8 架構,性能強勁,只有高通的處理器才能與之匹敵。

有 Intrinsity公司設計的 Hummingbird支持,三星在市場站穩了腳跟。

實力爆表的 Intrinsity公司被蘋果收入囊中後,蘋果得到了優秀的設計人才,以及一款特別的晶元設計程序,它可以魔改ARM的公版架構,使蘋果公司不用再像其它公司那樣,必須依賴ARM的設計。

A4晶元是蘋果獲得晶元設計團隊後的小試牛刀之作,被iPhone 4和iPad採用。

A4晶元在ARM公版架構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優化和定製,摒棄了iphone4或iPad所不需要的模塊,將二級緩存從512KB加大到640KB,並將顯示核心與RAM直連。

大白話說就是,蘋果的晶元設計團隊從ARM手中接過毛坯房(公版架構),按自己的意願裝修出漂亮的房子。

相比之下,海思不具備大幅度改造毛坯房的能力,所以麒麟晶元落後於蘋果A系列晶元。

說到底,麒麟晶元和蘋果A系列晶元的差距,其實是海思投入的SOC晶元資源、設計團隊、設計工具和設計經驗上,和蘋果有一定差距。

圖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圖片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即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魔鐵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iPhone XS定價過萬,庫克沒有說出真相,另有原因
為保5G優勢,移動終於重視老用戶大方送流量,但被質疑又在挖坑

TAG:魔鐵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