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延續南明政權,此帝曾向羅馬教皇求援,不料援軍未到就已滅亡

為延續南明政權,此帝曾向羅馬教皇求援,不料援軍未到就已滅亡

提及南明政權,人們往往惋惜於其不能如東晉、南宋那樣守住半壁江山,以保漢家天下不失。其實,南明流亡朝廷為抵抗滿清統治,進行了許多努力與嘗試,也有無數仁人志士為此犧牲。鮮為人知的是,為了延續朱明王朝,永曆帝朱由榔甚至還曾遣使羅馬,主動向西方教皇求援。

貴州安龍皇宮

明末清初之時,雖天下易主、紛爭不斷,但仍有一些西方傳教士不畏艱難,來到中國進行傳教活動,在他們活躍於東方之際,中國人也首次前往歐洲。據史料史載,南明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鄭維信(鄭瑪諾)成為首位赴歐學習的中國人,緊隨其後的則是南明「外交官」陳安德。

南明永曆三年(公元1649年),清軍命降將吳三桂率軍進攻西南各省。見吳三桂來勢洶洶,為避免明廷傾覆,永曆帝朱由榔思慮再三,決定命西方教會在華傳教士卜彌格出使西歐,以求教皇援軍抗清。為了讓歐洲教會能夠深入了解中國局勢,永曆帝還遣派明廷官吏陳安德攜其親筆信函與卜彌格同行,陳安德也因此成為首位赴歐「中國外交官」。

南明初期形勢圖

陳安德一行人歷盡千難萬險後,終於來到威尼斯,此時距他們出發已過去三年。在出行之初,陳安德以為西方各國得知東方古國來使後,必然會呈現出歡迎之態。可是令他做夢也想不到的是,他卻接連吃了閉門羹——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弗朗西斯科·莫林得知他的到來,直接拒絕接見,並派人告知說他會在明清之間保持中立。卜彌格與陳安德等人無奈只能向當地法國大使求助,可這就得罪了羅馬教皇英諾森十世,再加上當時的耶穌會總長古斯維斯·尼克爾認為出兵東方會危及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活動。在他的唆使下,教廷對「南明來使」採取冷處理,並讓卜彌格與陳安德等待商討結果,這一等又是三年。

教皇英諾森十世畫像

永曆九年(公元1655年)冬,對「南明使者」極為消極態度的英諾森十世病逝,新任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甫一上任,就隆重接見了陳安德等人。在這次會見中,亞歷山大七世對南明朝廷與永曆皇帝的艱難處境表示同情,但由於陸上距離實在是太過遙遠,教廷並不能給予南明任何實際幫助,更別說出兵了。在寫完一封祈禱南明渡過難關的回信後,他就讓「南明使臣」啟程回國。

水城威尼斯

回程時,卜彌格和陳安德借著教皇回信的名義,前往葡萄牙里斯本拜訪國王約翰四世。在覲見儀式上,葡萄牙表示願意在一定程度上對南明朝廷給予軍事援助。次年,求得救兵的卜彌格和陳安德終於踏上回國歸程,當船隊行至印度果阿時,偶然聽說南明永曆政權此時岌岌可危,便想加快船速趕往中國。然而駐守此地的葡萄牙殖民者卻出爾反爾,公然違背國王詔令,想要阻止這些「南明使臣」東行,理由是不想由於這些人的緣故而導致對清貿易受到影響。

永曆帝朱由榔蠟像

好在卜彌格與陳安德設法逃脫,隨後由陸路抵達暹羅(今泰國)首都大城府。從海盜手裡僱用到一艘船後,二人準備在越南北部登陸,以便尋找南明政權。然而他們登陸不久,卜彌格由於舟車勞頓不幸病逝,悲傷的陳安德在將其安葬後,只能獨自一人攜帶這些年獲得的外交信函啟程,以便向永曆皇帝復命。可惜的是,他還沒來得及當面向永曆帝彙報歐洲之行的成果,永曆皇帝就被吳三桂俘獲處死,而中國首位出使歐洲的「外交官」陳安德也自此銷聲匿跡,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參考資料:

《南明史綱·史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奉命死守孤城15天,結果卻殲敵4.8萬,日本首相黯然下台
經歷最奇特的明代陵墓,考古隊發掘3天被迫撤離,結局卻影響深遠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