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韓信逆勢崛起的一劑靈丹妙藥
原標題:胯下之辱——韓信逆勢崛起的一劑靈丹妙藥
我們都知道韓信,也熟知他的胯下之辱的故事,而且在勸說他人要懂得適時低頭時,都會拿這個故事來教育人,說什麼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看似說得都很在理,但是若是仔細來推敲韓信的成長史,如果還這樣理解就有些偏頗了。
據史記載,韓信父親早逝,其母也因為操勞過度,不久之後也離開了人世,並且在離世前最不放心的就是韓信,雖然韓信也很孝順,但卻不務實,不願意做個勤勞致富的莊稼漢,也不屑於做個八面玲瓏的生意人,整日里老是想著拜侯封將,用現代的說法叫好高騖遠。
因為他不切實際,不學謀生本領,所以經常需要別人的接濟,由於「常從人寄食飲」,因而「人多厭之」。當時在淮陰城西,有一位亭長好心接待他吃了幾餐飯,結果韓信這傢伙就賴上人家,每天一到飯點兒,韓信就一準兒到亭長家裡蹭飯,最後把亭長家都快吃窮了。為了防止韓信來蹭飯,人家天不亮就做好飯,然後鑽到被窩裡吃完。從這就可以看出,當時的韓信沒有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們在「漂母飯信」的故事裡還看到這位在河邊洗衣服的老大媽見韓信可憐,便施捨他數十日,當韓信說「來日必報您的大恩大德」時,這位大媽並不領情,反而斥他「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哉?」就是說大丈夫連自己都養不活,談何報答!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由於韓信長期如此,所以他的名聲在當地也算是臭名遠揚了,後來就連當地的一群惡少都看不起他,連賣豬肉的屠夫都來挑釁他,他對韓信說:「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意思是看你長得高高大大的,又喜歡帶著刀劍到處炫耀,但事實上你就是一個膽小鬼而已!然後還當著眾人的面羞辱韓信:「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意思是你如果不怕死就來刺我,如果你怕死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當然,這結果已經不用我說了。」信孰視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也就說韓信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在場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很膽小。這便是史書上稱的「胯下之辱」。
後來韓信的崛起,與此可以說有莫大的關係,可以說這一次的侮辱,對韓信的打擊是巨大的。在那麼多的人面前,他從別人胯下鑽過,這對熟讀詩書的韓信來說,不僅僅只是恥辱這麼簡單。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又不得不這麼做,而這樣做了以後,他在當地的名聲就更差了,但同時,也恰恰因為這起事件,反而更加激發起他奮發圖強的決心,也更加堅定了他出人頭地的信念。之後,他便投奔了項梁,未受到重視,項梁死後,在項羽的帳下做執戟郎,實際就相當於一個門衛而已,在打仗時他的建議基本都不予採納。不受賞識的韓信自然而然就轉投陣營,不能一棵樹上弔死啊,所以他轉投了劉邦,得到了認可,於是他的軍事才能一下子全部爆發出來,成了天下名將,以至於後來劉邦都主動承認」打仗吾不如韓信「。
從韓信的成功來看,人的成功有時真的需要一些特定的事件來激發,沒有經歷過刻骨銘心的一段往事,是很難激發起意志頑強的鬥志。可以說,胯下之辱就是韓信逆勢崛起的一劑靈丹妙藥。如果韓信沒有受過這樣的人格侮辱,他身邊的人都一直非常友善的對待他,怕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投奔項梁轉奔劉邦,他會想著名揚天下嗎?怕是在溫柔鄉里再也沒有了進取之心吧。所以後來他成功以後,還特地找到這個屠夫,不僅沒有懲罰屠夫,還將這個屠夫收到自己的帳下做了官。也許有人會覺得韓信好有胸懷,其實非也,韓信深知,若是沒有這位屠夫的刺激,又何來他日後的成就。
作者:清風曉
※「謀聖」張良曾經也犯過傻,任誰都逃不過一段或幾段不堪的過往
TAG:我是清風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