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特爾九代酷睿 i9-9900K 處理器首測:別說了,你等的就是它

英特爾九代酷睿 i9-9900K 處理器首測:別說了,你等的就是它

佔據 CPU 大半壁江山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在 2018 年更新至了第九代,雖然仍舊是 14nm 製程的改良改良再改良版,但這次酷睿產品線的變動著實不小。

首先,之前僅在酷睿 X 系列中出現的 i9 處理器,現在也有了 i9-9900K 這一棵嶄新的「獨苗」,擁有 8 核 16 線程,睿頻高達 5.0GHz,更是坐實了新一代旗艦的名號;其次,第九代酷睿 i7 中的頂級產品 i7-9700K 由上一代的 6 核 12 線程變成了 8 核 8 線程,超線程的部分被砍去,但增加了兩顆實在的核心;主流的酷睿 i5-9600K 維持著上一代的 6 核 6 線程,不過頻率提升至 3.6GHz / 4.6GHz,理論性能上會較上代更強。

在聊英特爾九代酷睿處理器之前,我想先談談 Z390 晶元組。

講真,Z390 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這代號聽起來像是被 AMD 家的 X470 絆了一腳,但實際上它才是英特爾家 300 系列晶元組的「真身」。具體來看,它有以下新特性:

同時兼容第八代和第九代酷睿處理器(Z370 主板在更新 BIOS 後也可以);

整合了 CNVi 無線模塊,包括英特爾 AC9560 無線網卡和藍牙 5 技術(新增);

原生支持 6 個 USB 3.1 Gen 2 介面,速度達到 10Gbps(新增);

原生支持 SDXC 卡,即 SDA 3.0(新增);

這意味著未來 Z370 將逐漸停產並退出市場,當然它們同樣支持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因此性價比也挺高;同時,PC 主機也將逐漸跟進無線化的腳步,該進化的介面速度也不會落下。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晶元組集成了以上這麼多新玩意兒,但最終主板廠商還是會根據定位等因素對配置進行調整,也就是說我們見到的 Z390 主板不一定就能支持 Wi-Fi 和藍牙,這點一定要慎重和仔細。

相對地,它與 Z370 相比也有不變的地方,如:

最多支持 24 條 PCIe 3.0 通道;

最多支持 6 個 SATA 6Gbps 介面;

最多支持 10 個 USB 3.1 Gen 1介面;

也就是說,從 Z270 到 Z370 再到 Z390,三代晶元組原生支持的通道介面數都是一致的,咱們一點便宜也占不到。說實話,我倒蠻好奇英特爾自家的 Thunderbolt 雷電 3 什麼時候會直接出現在 I/O 背板上,而不是通過 PCIe 介面轉接,畢竟現在雷電 3 的設備也越來越多了,先讓一些高端玩家和極客嘗嘗鮮倒也不是什麼壞事。

落地到最終的主板產品上,現在已經能夠在各大電商平台上選購到新的 Z390 主板,從價格上看,與 Z370 主板最初發售的價格有一定的上浮,這雖然不利於消費者第一時間購買到 Z390 主板,但也讓 Z370 主板能以更低價格快速清貨退出市場。對於已經擁有 Z370 主板、想要升級的玩家來說,只需更換新一代的 CPU 即可;對於更早平台的玩家,甚至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 Z370 主板搭配第九代酷睿處理器 —— 你別說,我身邊還真有朋友打算這麼干。

那新一代 Z390 主板,有沒有什麼新鮮的地方值得我們去購入的呢?我這次拿到的 Z390 主板,是 ROG 家的入門旗艦 —— MAXIMUS XI HERO,以下就簡稱 M11H,官方售價為 3499 元。這裡不妨先看看它都有哪些變化。

本次華碩旗下幾乎所有的 Z390 主板都得以用上新的視覺設計語言,整體採用一種貫穿式設計,即 I/O 區域裝甲和晶元組散熱裝甲是遙相呼應的,線條多以斜紋為主,少了上一代的不規則切割線條和骨甲架構,我是覺得更為沉穩了。

CPU 供電上,M11H 這次加強了一些,變成了 8+4 pin,對於 i9-9900K 這樣 8 核心 16 線程且頻率並不低的處理器來說,也確實需要足夠的重視,更何況選擇到 MAXIMUS 系列的玩家,通常都會超頻使用。要知道,去年的 MAXIMUS 系列的 Z370 主板中,只有極致超頻向的 M10A 才擁有 8+8 pin 的 CPU 供電啊!

I/O 面板的介面方面,幾乎可以說是和上一代保持一致,多了一個 PS/2 介面,用以連接全鍵無沖的鍵盤,同時 USB 介面中有 4 個 USB 3.1 Gen 2 介面、2 個 USB 2.0 介面和 2 個 USB 3.1 Gen 1 介面。無線方面使用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英特爾 AC9560 無線網卡。

這次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對內存默認頻率的支持最高還是到 2666MHz,而在 M11H 上開啟 XMP 之後最高可以到四根雙通道 4400MHz。不僅僅是 M11H,MAXIMUS 系列中的 M11F 和 M11E 均可達到這個內存頻率,而 ROG STRIX 系列主板則只能到 4266MHz。如此高的頻率勢必需要更強大的內存,目前芝奇和海盜船都推出了 4400MHz 頻率的內存產品,當然價格上也會更昂貴一些。

這次我們使用的還是芝奇幻光戟 3600MHz DDR4 規格的兩條 8GB 組成的 16GB 雙通道內存,一方面它的燈效發光均勻、亮度充足,另一方面也與 M11H 的 AURA SYNC 燈效系統有聯動。除了現在常規的內存,芝奇和宇瞻還將推出雙層內存,配合 MAXIMUS 11 Gene 和 MAXIMUS 11 Extreme 這兩款內存,容量上能與四個插槽的內存相媲美。

M11H 同樣提供了兩個 M.2 介面,還貼心地為它們都加上了散熱裝甲。其中底部的 M.2 介面的散熱裝甲與 Z390 晶元組的散熱裝甲相連接,如此一來散熱面積增大了,散熱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當然對於一些自帶散熱裝甲的 M.2 固態硬碟來說,比如我手中的浦科特 M9PeG,就不那麼友好,只能二選一了。

對於 ATX 主板,除了 M.2 介面,其實也可以選擇 PCIe 卡式的固態硬碟,一般來說這類固態硬碟會有更好的散熱表現,這對於走 PCIe NVMe 協議的固態硬碟來說還是至關重要的。

哦對了,千萬不能忘記近期大紅的 NVIDIA RTX2080Ti 顯卡,這裡也誠邀它上場友情客串下,一起見證 i9-9900K 處理器在遊戲中的實力,作為 NVIDIA 最新發布的頂級顯卡,目前來說還處於性能的巔峰,暫無敵手。

最後我也列一下整個平台的硬體配置:

處理器:i9-9900K

主板:ROG MAXIMUS XI HERO(Wi-Fi)

內存:芝奇幻光戟 3600MHz DDR4 8GB × 2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2080Ti Founder Edition

硬碟:浦科特 M9PeG 512GB PCIe NVMe SSD

電源:ROG 雷神 1200W

好了,正主登場 —— i9-9900K 處理器。

九代酷睿處理器中的重頭戲,排除酷睿 X 系列處理器,最受矚目的便是這個 i9-9900K 。英特爾同樣願意將它打造成一個「超級英雄」,並聲稱它是暢玩遊戲的理想處理器,要不是因為國內廣告法的規定,英特爾都打算稱之為「最適合玩遊戲的處理器」了。

先不說性能吧,單單看它的這個包裝盒,獨特的十二邊形加上經典的英特爾藍,光是看起來就信仰滿滿,更別提開箱時那濃濃的儀式感了。英特爾總算是想通了該如何滿足玩家們的成就感 —— 不光是從處理器本身的性能上,還有外包裝等這些看似華而不實、實則確實能振奮人心的東西 —— 君不見 AMD 的 Threadripper 處理器就是這麼玩的嗎?

說到這啊,我突然又有些替 i7-8086K 這款限量紀念版處理器可惜了,畢竟作為一個限量且極具紀念價值的紀念品,也僅僅是用了一個普通的方正盒子裝著而已,哪似 i9-9900K 這般豪華啊!

這次媒體測試的僅僅是一個紙盒包裝外加五邊形的簡易送測盒子,同樣是熟悉的 ES 工程版 i9-9900K 處理器,可以說十分羨慕購入零售版的各位了。

那麼這顆處理器是不是真的這麼厲害?最最關鍵的是,它與性能強勁的八代酷睿 i7-8700K 處理器相比,又能勝出幾何?在我看來,i9-9900K 這顆處理器,還是擺脫不了酷睿 i7 處理器的影子,畢竟不管是規格參數還是定位上,都讓我們這些長期混跡於 DIY 領域的硬體愛好者倍感熟悉。當然英特爾有它自己的考量,或許未來,酷睿 X 系走上更高端的專業用途,而消費級產品中,同時具備多核心及多線程的只有酷睿 i9 系,酷睿 i7 系僅保持多核心也未嘗不可。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在開展測試前,我們還是先看看這個新晉王者的規格參數吧:

處理器名稱:i9-9900K

製程工藝:14nm

核心 / 線程數: 8 / 16

基礎頻率:3.6GHz

最大睿頻:5.0GHz

緩存:16GB

熱設計功耗(TDP):95W

別急,關於 i9-9900K 的性能測試,我們先緩一緩,看看它的超頻性能如何,畢竟這麼一顆旗艦級的處理器,不少玩家都願意嘗試去超頻看看到底是官方已經「壓榨」完了它的性能,還是仍然有提升的空間。默認情況下,i9-9900K 全核心滿載時的頻率為 4.7GHz,而這次使用的 ROG M11H 主板,首次搭載了全新的 AI 智能超頻功能,對於不擅長手動調節超頻的玩家來說倒是一個不錯的超頻方式,這裡我們也不妨試它一試。

在 BIOS 的主界面中我看到一個叫作「Prediction」的窗口,這裡就是 ROG 主板檢測你處理器和散熱器性能的地方。同樣我們也可以下載華碩官方的 AI Suite 3 軟體,並在其中設置超頻。打開軟體,找到 AI Optimization,它就會自動檢測並給出一個預估的超頻幅度,之後點擊 Start AI Optimization 重啟系統就會自動幫你進行處理器超頻了。

對於睿頻頻率已經達到 5.0GHz 的 i9-9900K 來說,如何再去提升頻率真的是一件值得深思的問題。通過在 AI Suite 3 中的不斷摸索和手動調節,我將 i9-9900K 穩定在了全核心 5.1GHz,那就開始性能比拼吧!至於對比選手嘛,我們請來了上一屆遊戲王者 —— i7-8700K,並超頻至全核 5.0GHz;另外一個則是默頻的 AMD Ryzen 7 2700X,看看 i9-9900K 超頻前後的性能表現。

可以發現,i9-9900K 處理器即便是面對超頻過後的 i7-8700K 也絲毫不遜色。3DMark 測試軟體中,平均有 20% 以上的性能提升,在模擬 DX12 遊戲的 Time Spy 基準測試中更是有 30% 的提升;而在 CINEBENCH R15 和 CPU-Z 中,相比超頻後的 i7-8700K 都有平均 25% 的性能提升。不過全核心超頻至 5.1GHz 之後,帶來的提升並不算很大,各項測試的提升基本上在 10% 以內,應該是溫度太高撞溫度牆導致頻率下降了。

我知道對於玩家們來說,其實更關心遊戲中的表現,我也一樣。不過介於本次拿到 i9-9900K 處理器較短,遊戲測試環節我決定留到下一次進行,屆時會將十月份發布的遊戲都一併呈現給大家。

再來看看 i9-9900K 的溫度表現如何。未超頻的時候,待機狀態下,各核心的溫度不超過 35 度。通過 AIDA64 對 i9-9900K 進行壓力測試,默頻情況下,CPU 電壓為 1.305V 左右,各核心滿載溫度未超過 80 度;全核超頻至 5.1GHz 後,CPU 電壓手動調整至了 1.370V,各核心滿載溫度達到了 95~100 度,溫度還是有些高,後續的話還可以在 AI Suite 3 中手動調整下 CPU 電壓。

功耗的表現也是我們玩家比較關心的地方,雖然英特爾官方給它標稱的 TDP 是 95W,但作為一個實打實的野獸級處理器,i9-9900K 爆發起來的性能和功耗也是不容小覷的。未超頻的時候,待機狀態下整個平台的功耗在 54W 左右,而 CPU 滿載時飆升至了 206W;在全核超頻至 5.1GHz 之後,CPU 滿載時的功耗更是到了 255W。

它的確很強,稱之為新一代遊戲王者也不為過。

在首款睿頻 5.0GHz 的處理器 i7-8086K 誕生之後,i9-9900K 也跟上了 5.0GHz 的步伐,並且成功地將核心數增加至了 8 個,使得 i9-9900K 比 i7-8700K 強上 30% 左右。這真的可以說是 14nm 製程的再一次重生了,畢竟誰也不能打保票 10nm 製程工藝的處理器很快就會面世。

單從 i9-9900K 來看,我認為它與 i7-8086K 確實有些相似,但明面上增加的核心 / 線程數與三級緩存,都是它實力更勝一籌的表現,也算是當之無愧的酷睿 i9 處理器了。在八代酷睿處理器誕生的時候,其帶來的性能提升確實讓不少玩家滿意,也提高了對九代酷睿處理器的期望值,這次 i9-9900K 的面世,同樣以增加核心的方式贏得了直觀的性能提升,讓玩家直呼「痛快」。

不過相對地,有人歡喜也有人愁。九代酷睿 i7 系處理器的處境就略顯尷尬:一方面,增加的核心數確實能讓它有明顯的性能提升,但砍掉的超線程讓其在多線程處理性能上又有所回落,至於 i7-9700K 在實際的使用中到底「香不香」,我想比起 i7-8700K 來說至少不會太差,遊戲中得益於更高的頻率和去掉的超線程,甚至會更強,否則也不好意思稱之為升級換代了。

最後,我還想說說價格的問題。八代酷睿處理器發布的時候,價格確實不低,但性能的提升顯而易見,玩家們也是花錢買開心了;而這次九代酷睿處理器發布後,價格又再一次水漲船高,遙望那邊英偉達也把顯卡的價格又往上提了提,可以說要做個硬體發燒友還真的不容易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Google Pixel 3 表現幾何?The Verge 帶來深度體驗
即日開售,小米帶來了這兩款米家產品的升級版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