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識分子的墮落才是最後的墮落

知識分子的墮落才是最後的墮落

最絕望的腐敗並不是官僚,而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墮落才是一個社會和一個民族徹底的和最後的墮落。其他人的墮落好比大江大河局部的渾濁,而知識分子的墮落,則是水源渾了。

最絕望的腐敗不是官員而是知識分子

最絕望的腐敗並不是官僚,而是知識分子。官僚的腐敗只能誤一個黨派,一個朝代,而知識分子的腐敗卻誤國誤民,流弊深遠。最可怕的墮落也並不是匪盜痞,而是知識分子。匪盜痞的墮落都只能貽害一方百姓,壞一家之風氣,而知識分子的墮落敗壞的卻是整個文化,是思想,是道德,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精神操守。知識分子的墮落才是一個社會和一個民族徹底的和最後的墮落。其他人的墮落好比大江大河局部的渾濁,而知識分子的墮落,則是水源渾了。

(一)

納粹期間的德國,大部分教授公開表態支持納粹政府。大師級的哲學家海德格爾在發表校長就職演講時說:「任何教條和思想,將不再是你們生活的法則。元首本人,而且只有他,才是德國現在和未來的現實中的法則。」

愛因斯坦認為,「德國知識分子——作為一個集體來看——他們的行為並不見得比暴徒好多少。」

思想知識界的這種普遍放棄、逃逸、墮落的行為,帶給一個民族的影響是致命的。

文革期間的中國,大師級的哲學家馮友蘭建議:「秦始皇使用了政治上的威力,焚書坑儒,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實行全面的地主階級專政,鞏固了地主階級的政權。這個歷史經驗很可以作為無產階級的借鑒,這也是古今對照,古為今用。」溯本追源,如李國文《中國文人的活法》中所說:「焚書坑儒這種高智商的殺人方式恐怕不是秦始皇一介武夫所能為」。

薩特的《噁心》,再現了淪陷時期巴黎知識分子群的醜惡表演。在保羅·約翰遜的《知識分子》中,知識分子們成了世俗道德的違背者,他們行為怪癖,心腸剛硬,撒謊、虛偽、自私自利到了極點。

盧梭靠女人生活,他不斷地從養母或者養母兼情人那裡榨取錢財,而當這些女人窮困潦倒之時,他卻從未想到要幫助一下她們。他把與自己同居多年並為其生子的女人看作僕人和動物,隨意加以傷害和侮辱。

雪萊因行為不端被趕出家門之後,經常採取威脅、欺騙、辱罵等各種手段,不斷向父親要錢。他終日周旋於眾多女性之間,隨意玩弄她們,再將她們拋棄。他四處借錢,卻從未還過。

列夫·托爾斯泰立志要用自己宗教般的思想拯救人類,卻終日沉迷於賭博和嫖娼,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小說給他掙了很多錢,他的莊園早就給輸掉了。他經常把愛掛在嘴邊,擺出一副農奴解放者的架勢,卻從沒實際行動過。在兩個哥哥貧病交加之時,他從未資助過他們,他的一個哥哥臨死之前要見他,他竟然冷酷地拒絕了。

為什麼會這樣?

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現代社會的社會結構和文化之間存在著驚人的分裂。

法國布迪厄說:知識分子是一種悖論的或二維的存在。

韓國崔秀哲《分身人》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彭加勒《最後的沉思》對偏愛走極端的法國知識分子本身進行了剖析和批判。

齊美爾《社會是如何可能的》:人類是一種雙重性生物,無論是作為群體或是個人,生命內部都具有各種對張的二元力量向外發展。作為個人,這種雙重性表現在身體和精神都同時需要動感與寧靜,作為群體,社會歷史是在社會群體與個性提升之間的衝突、妥協和調和之中發展。

由於個體性與社會群體的普遍性兩種相反的原則並存,齊美爾認為社會生活看起來就像雙方寸土必爭的戰場。人們同時面對個體性與普遍性的原則,必須在衝突的兩者之間努力取得平衡,以達成基本人性中的對立統一運作,這種運作要透過「不斷地調節比例從而重獲不斷失去的平衡。」太深刻了。

拉塞爾·雅克比《最後的知識分子》,表達了對美國知識界更深的憂慮,即真正的危機是知識分子這一群體正在消失,它被專業化程度過高、狹隘的學院專家們取代,如今的專家們的意見只有少數的同行可以理解。

哈耶克說,知識分子的真正陷阱是淪入過度專業化與技術化的陷阱,失去了對更廣闊世界的好奇心。

周國平說:哲學成了辦公大樓,在名目繁多的科室里,只見伏案辦公的職員,見不到一個真正的哲學家。

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技術控制了人。

哈貝馬斯《走向理性社會》:生命的意義失掉了存在的基礎,生命的價值失去了終極依據。

海德格爾《人,詩意地安居》:學者消失了,科學墮落為探究。

還有一種情形,那就是丹尼爾·貝爾在《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中描述的:宮廷樂師、行吟詩人與修道院的僧侶如今變成廣告撰稿人、專欄作家與公共形象設計者。

葛蘭西在《獄中札記》中獨創的「有機知識分子」一詞,勉強把他們歸屬於知識分子行列,其實他們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

克拉芒斯是加繆《墮落》中的主人公,也是二戰後巴黎知識界的典型,他一直過著雙重的生活:

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男盜女娼;表面上氣壯如牛,實際上膽小如鼠;表面上樂善好施,實際上刻薄寡恩;表面上豪俠仗義,實際上見死不救;表面上夸夸其談,實際上蠅營狗苟,表面上寬宏大量,實際上睚眥必報,表面上是懺悔者,實際上是法官……

翻閱黃梵的《第十一誡》,比薩特的《噁心》還讓人噁心。主人公齊教授是聲名顯赫的學術權威,可他利欲熏心,投機鑽營,生活腐化墮落,不僅榨取學生的科研成果,而且為了撈到科研經費,獲取當權者的認可,不惜修改數據,拿人命關天的炮彈軌道數據當兒戲。

在齊教授身上,我們看到走向墮落的知識分子「象徵性的背影」,權力正在通過金錢和地位來誘惑知識分子放棄道義與良知。

費振鐘的《墮落時代》,與其說它是一本關於晚明文人的書,不如說它是一部旨在人的現代性的書。走近晚明的文人,讓我們嗅到了「墮落時代」的酒氣,讓我們看到了「墮落時代」酒色過度後的迴光返照。他們酒後佯狂,裝瘋作傻,倚瘋作邪的病態成為常態。而晚明文人的病,絕不僅僅屬於晚明的文人。

王力雄在《渴望墮落》一文中寫道:以王朔的小說與賈平凹的《廢都》為代表的文學標誌著中國知識分子「與其傳統觀念,已經發生了許多背道而馳的變化,同時卻和王朔筆下的痞子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相似之處」,這就是對於「墮落」的渴望。在當今的文壇,墮落似乎已經成為時髦,文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墮落並炫耀自己的墮落。

張承志在《以筆為旗》中將文人分為幾類:東施抹上魔幻口紅,正和西施一起以色售文的人;糾纏在稿紙卷頭卻意在高官流水賬的人;因不逞和無才而小心翼翼但求人和的人;高喊衝鋒可是不見流血的人以及種種這棵樹上附庸寄生的人。

林賢治說:知識分子算什麼東西呢?他們不過是些沙石泥料,既能用來築造輝煌的聖殿,自然也能用來砌做污穢的糞池。夠了!關於知識分子墮落的例子,書里成千上萬,現實中比書上還多。

一棵被當地居民視為地標的樹,多少年來,人們行走在曠野中,憑藉它找到自己的家。樹死了,許多人從此再也找不到家園。

費希特在《論學者的使命》中說:「你們都是最優秀的分子;如果最優秀的分子喪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麼去感召呢?如果出類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還到哪裡去尋找道德善良呢?」

最絕望的腐敗並不是官僚,而是知識分子。官僚的腐敗只能誤一個黨派,一個朝代,而知識分子的腐敗卻誤國誤民,流弊深遠。

最可怕的墮落也並不是匪盜痞,而是知識分子。匪盜痞的墮落都只能貽害一方百姓,壞一家之風氣,而知識分子的墮落卻敗壞的是整個文化,是思想,是道德,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精神操守。

知識分子的墮落才是一個社會和一個民族徹底的和最後的墮落。其他人的墮落好比大江大河局部的渾濁,而知識分子的墮落,則是水源渾了。

(二)

魯迅曾經打過比方:羊分「胡羊」和「山羊」。山羊是帶頭羊,胡羊是大多數的羊。山羊脖子上掛著鈴鐺走在前面,後面一大群低眉順目的胡羊挨挨齊齊地跟著。勒龐在《烏合之眾》中也比喻:一群人就像溫順的羊群,沒有了頭羊就會不知所措。

山羊脖子上的鈴鐺就是知識分子的徽章,無論是吃人還是被吃,一切悲喜劇,帶頭的無不是知識分子。

這裡想要明晰的,是墮落的主要標誌:終極關懷的缺失,道義立場的搖擺,社會良知的泯滅,懺悔意識的淡漠以及對人的極度冷漠。

于光遠有句精闢的話,把幾千年的文人全裝進去了:封建文人的最大理想是做穩奴隸,說到人的覺醒,只能是「五四」之後,儘管「五四」提出的問題,直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翻閱汗牛充棟的古籍,「進則朝廷廟堂,退而江湖山野」的中國文人,寫了那麼多狗屁官樣文章和無聊失意文字。「士大夫」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了,思想也不復成為思想,而是意識形態。「學而優則仕」的參與模式,使中國的知識分子不能成為社會的守望者,而是既得利益的看家狗。

作家張平說,現在的知識分子,在桌子底下說話,在桌子上面沉默。知識分子當中的某些人,已經進入到這個既得利益群體。知識分子的集體沉默,是導致目前道德滑坡或者說是道德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知識與權力的結盟導致社會的淪落和腐敗。

翻閱回憶反右和文革的圖書,知識分子之間的出賣與背叛以及各種醜惡表演,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巴金說:「我對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為之吧),也感到噁心,感到羞恥。」顧准等碩果僅存的幾位已不具代表性,應該說知識分子是集體投降、集體墮落。

關於集體墮落的原因,朱學勤「終極關懷基因缺陷」的分析是中肯的。社會最大的危機是失去支撐它的精神結構,失去將社會凝結為整體的具有終極關懷的價值系統。

美國當代心理學家裡奇拉克《發現自由意志與個人責任》:「烈士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不願意肯定與自己相對立的觀點。」魯迅:「無論古今,凡是沒有一定的理論或主張,而他的變化沒有一定的線索可尋,而隨時拿了各種各派的理論來做武器的人,都可以通稱為流氓。」

遺憾的是,流氓太多,烈士太少;可悲的是,流氓的風光,烈士的寂寥。這些流氓,無論什麼風吹草動,都能拿出令上邊滿意的大作;無論什麼觀點,都能拿出合理的理論解釋。他們不是喪失,而是壓根兒就沒有過什麼道義立場,淪落成為權錢伴唱的夜鶯。魯迅先生罵得痛快:「我寧願向潑辣的妓女立正,也不要向死樣活力的文人打綳。」

缺乏對道德操守的堅守,缺乏對良知的省視,缺乏對誘惑和邪惡的抵制,缺乏犯下罪惡之後懺悔的勇氣。在西方文化史上,有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有盧梭的《懺悔錄》,我們有什麼?

朱學勤說:「世界史上的優秀民族在災難過後,都能從靈魂拷問的深淵中升起一座座文學和哲學顛峰,唯獨我們這個民族例外。」

正因如此,才有對人的極度冷漠。北京大學某學者說,堵車讓他感到很欣慰,因為堵車是繁榮的標誌;某災難經濟學家說,災難對於經濟發展是有利的,可以拉動內需。

亨利·柏格森在《道德與宗教的兩個起源》中說:我們的道德的部分包含著責任,責任都是日常實際的事情。面對現實問題,知識分子的沉默就是責任的放棄。

杜威《教師和他的世界》:逃避責任是怯懦的選擇。

《知識分子:薩特與阿隆》:目睹災難卻一言不發,責任感就變為負罪感。

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保持沉默,就是犯同謀罪。

肯尼迪《信仰在風中飄揚》:你能否不同流合污,讓自己的勇氣在腐爛的中庸泥潭發光?

(三)

墮落,瘋狂蔓延,突破底線

媚俗的歷史,源遠流長。《恩格斯致施密特》: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德國哲學中始終顯現著庸人的面孔。

康德《邏輯學講義》:矯揉造作的通俗浮華只是力圖博得讀者的厚愛,這種科學研究的墮落,像嘩眾取寵的情婦。

王力《龍蟲並雕齋瑣語》引波德萊爾的詩,翻譯的真好:飢腸轆轆佯為飽,熱淚汪汪強作歡;沿戶違心歌下里,媚人無奈博三餐。

韋伯《以政治為業》:領袖的實際收穫,並不由他自己掌握,而是受他的追隨者的動機所左右,而從道德角度看,這些動機大都不堪聞問。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2001年以後,掌握巨大財力的行政權力的控制與干預,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商業化、行政化、官僚化、體制化傾向,造成思想、文化、教育、學術的全面腐敗和對知識分子的整體收編。

侯寧:《大陸經濟學家已是一個墮落群體》。

皮海洲:《墮落的又豈只是經濟學家》。北大教授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上訪人員都是精神病患者。清華教授說:強姦陪酒女比強姦良家婦女危害性要小。

科學家離實驗室漸行漸遠,不在開會就在開會路上。科學已經從昔日神學的婢女,墮落成今天資本的幫凶。「科學無禁區」變成「道德、法律無禁區」。三聚氰胺、瘦肉精、轉基因等事件中,哪一樁沒有科學家的幽靈?

斯塔佩爾:科學研究在逐漸演變成一種商業行為。資源有限,競爭激烈,為了得到經費不擇手段。

雷海宗《君子與偽君子》和林同濟《士的蛻變》,考察了「士」從君子到偽君子,從技術到宦術的墮落歷程。

魯迅《流氓的變遷》:「以武犯禁」而「替天行道」的是俠客,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卻壞事做絕的是強盜;沒有做強盜的危險卻有做強盜的收益的則是流氓。

中國傳統文化培養了有知有道之「士」,這是中華文明五千年而沒有夭折的重要原因。陳寅恪:哪個民族把士給打倒了,這個民族就流氓化、卑鄙化了。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是典型的流氓傳奇和流氓教科書。流氓文化、流氓意識、流氓哲學、流氓精神已經內化、滲透到血肉中。

《今日之中國,無處不流氓》:一個壞的制度可以把好人變成壞人。發動流氓起來把貴族消滅,並不會使流氓變得高尚,只會使流氓變得更加流氓,而且誘逼更多的人變成流氓,最終變成流氓社會。

《知識分子的背叛》:他們的浪漫主義已經登峰造極,他們的精神操守已經跌落谷底。

赫連勃勃大王《群氓時代》:浮躁而盲動的奢侈、勢利、焦慮、惡俗、虛假、縱慾、跟風是一個「群氓時代」開始的標誌。

2014年5月1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刊登《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逐財富、真相和信念》的書評:中國正在經歷一個「狼吞虎咽的時代」。

墮落,心安理得,理直氣壯

奧爾特加·加塞特《大眾的反叛》:我們這個時代的典型特徵就是,平庸的心智儘管知道自己是平庸的,卻理直氣壯地要求平庸的權利,並把它強加於自己觸角所及的一切地方。虛假的反叛,在荒謬中成長,處心積慮地垮掉。

格里德爾《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衝動的狂熱分子如今在舒適的公家辦公室里享受安逸,很少出以公心去關注國家的進步和人民的福祉,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的仕途和財富。

魯迅《偽自由書·文人無文》:借了「文人無行」的幌子,犯著可詬病的惡癖。

朱利安·班達《知識分子的背叛》:在群體激情四溢的狀態中,推波助瀾,甚至是主動墮落——還有比知識分子更沒有骨氣,更容易墮落的階層嗎?

曠新年《為什麼社會容不下一個善良的人》:中國知識分子是最變態、心理最陰暗、心靈完全被扭曲的一群動物。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到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自覺、半自覺地履行著「同意和解釋、宣傳與做戲」職能,開始時還有些心虛,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做到後來,就習以為常,理直氣壯,並以此炫耀於世了。

網民:上帝啊!把這些專家帶走吧!路費我掏。

墮落,良幣隱退,劣幣泛濫

錢鍾書《七綴集》:有不少古代和近代的作品,讀者對它們只能起厭倦的感覺,不敢作厭倦的表示。

《「索卡爾事件」與科學大戰》證明:名人的劣幣甚至假幣,也可以成為真幣、良幣。

博尼法斯《造假的知識分子》:他們高舉著道德的旗號迫使我們忍氣吞聲,沒人敢指責他們篡改真相的事實。在媒體時代,這些製造知識假幣的知識分子已通過電視和互聯網,取得了勝利。

學術造假每天都在發生。韓國黃禹錫幹細胞數據造假。哈佛大學著名進化生物學家馬克·郝澤編造數據。《Blodt,偉大的造假者》:超過90篇羥乙基澱粉臨床研究數據是編的。東京大學加藤茂名研究組43篇論文撤稿。

墮落的程度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力。王立軍等沒怎麼念過書的官員成為大學的博導,一些明星、主持人當了大學的教授,前鐵道部總工程師張曙光2300萬賄買院士。

漢字簡化,無意中佐證了劣幣驅逐良幣定律: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厰空空,導無道,鄉無郎。但:魔仍是魔,鬼還是鬼,偷還是偷,騙還是騙,貪還是貪,毒還是毒,黑還是黑。

絕望中堅守著希望

叔本華《自然界中的意志》:道德是萬事萬物的支點,是所有體系的試金石。

韋伯《以學術為業》:學者的宗教是對知識理性的倫理追求和使命感,這是世界的基礎。

鄭也夫《信任論》:系統信任中,最大的兩個系統是貨幣系統和專家系統。

韋伯:黎明將至,長夜漫漫。正因如此,才更凸顯社會守夜人的品格,更體現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

羅曼·羅蘭:太陽的光明是不夠的,必須有心的光明。心裡有光,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放出光輝,照亮大眾在黑暗中前行的路。

茨威格:人文主義理想註定是一種理智的和貴族的夢,這樣的夢普通的人做不出來,只能由少數人把它作為神聖的遺產繼承下來,留給後來人,並代代傳下去。

未曾謀面的文友謝小慶《憑藉什麼堅守價值體系》:不是憑藉對某一價值系統的合理性、重要性的闡述來堅守,而是憑藉樹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自身形象來堅守。它被知識精英們以一種心有靈犀的默契、一種不可言傳的意會而世代堅守和承傳。

謝小慶下鄉的村落與張承志毗鄰,他完全理解「清潔精神」和「無援思想」的堅守。他和張承志定下相似的人生基調:抗拒蛻變(alienation,一般被譯為「異化」,似乎此譯好些),抗拒蛻變為資本的奴隸,抗拒蛻變為「摩登時代(現代化)」中機器的奴隸,抗拒蛻變為「房奴」、「車奴」。

謝小慶給畢業生的贈言:不卑不亢。自信但不自負,自知但不自卑。窮時不失自尊,達時不忘篤敬。有勇有謀。勇敢但不魯莽,謹慎但不怯懦。審時度勢敢戰,艱難困苦能守。

聯想起《獅子王》的經典道白:我們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會勇敢,勇敢並不代表你要到處闖禍。

寫《魯濱遜漂流記》的笛福說:個人的懷錶壞了,只是耽誤個人的事兒。教堂鐘樓上的大鐘壞了,耽誤的可是整個教區的事兒。

鐘樓上的大鐘,可能壞,也可以壞,但總得有人去修,有人去守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大師臨帖|王鐸 草書《臨王曇帖立軸》
為什麼說書法才是最難的藝術?!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