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聚焦時尚產業 「升級」產教融合

聚焦時尚產業 「升級」產教融合

10月12日,在青島市地標棧橋對面的一座淺黃色建築里,北京服裝學院創新園派出的團隊,獻上了一場世界級時尚設計大賽的頒獎典禮。不久前,青島市市南區政府正式將這座地標性建築交給北京服裝學院,這裡將建成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區。

青島分園是北服創新園成立6年來建設的第四家京外分園。另外3家分園分別坐落於雄安新區、江蘇崑山和浙江海寧。北京服裝學院校長助理、創新園董事長王琪說:「從2012年成立至今,北服創新園作為高校和產業的交匯之地,不斷吸收國內外時尚產業發展的訊息,努力適應產業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實際需求,嘗試走出一條自我更新迭代的發展之路。」

建實體

讓師生與全產業鏈有了親密接觸

在北京服裝學院,緊挨著校園北門,有一座灰色的正方體建築。時尚秀場、不同門類的設計師工作室、時尚攝影棚、面料店、版房……時尚產業鏈條上的所有環節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走在園區里,來來往往的人流時刻顯示著一個興旺的高校創新園特有的活力。然而,2012年,創新園剛剛啟動的時候,總經理閆燕操心的是怎麼把園區填滿。「那段時間我們吸收校友企業,成立面向產業的研發中心,支持畢業生在園區創業,也歡迎社會企業入駐。」

從2015年開始,創新園聚焦時尚主業,將接入整個時尚產業鏈作為園區資源吸納的主線。閆燕說:「當時的設想是,如果你是一個渴望創業的設計師,那麼在這個園區里,不用出這棟大樓就可以找到產業鏈上的所有合作方,從面料提供、打版制衣到品牌推廣。」

一個空間一條產業鏈的全新生態,讓原本零散的各個時尚環節像零件安上了流水線一樣運轉起來,園區活力和吸引力大增,創新園裡的空間很快變得不夠用了。

「時尚產業是應用特徵特別明顯的行業,從建園開始,創新園就為學校師生提供實習實踐崗位,有了創新園這個實體,一個空間一條產業鏈讓學校師生不出校門就可以接觸到整個產業鏈的全部環節,而且這種聯繫穩定到日常的程度,遠比師生傳統的外出參觀調研參與程度深,非常有利於師生找到行業感覺,發現職業方向。」閆燕說。

解實題

根據產業需求動態調整教學科研

全產業鏈接入和設計師服務讓北服創新園集聚起一支有影響的設計力量,這種稀缺的原創能力很快引來產業界的濃厚興趣。位於江蘇崑山的一家行業龍頭企業主動找上門來,邀請創新園去當地開分園。

閆燕說:「企業是帶著實際需求來的,能夠解決問題是合作的前提。」這些實際需求包括優秀人才、生產工藝以及品牌營銷等。

兼任北服創新園董事長的王琪說:「面對企業實際需求,對高校的教師和學生來說,就好像考核從模擬題變成了實題。科研的實驗假設、天馬行空的創意都將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有教師在與企業接觸的過程中調整了研究方向,有學生在企業的設計室里找到了未來的崗位,甚至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專業設置也隨著產業的需求而調整。北京服裝學院正在醞釀將創新園實習實踐作為學生培養計劃的一部分穩定開展,時間長達一年。學校原本的商業英語專業也將停止招生,相關力量轉而研究國際時尚文化趨勢。

閆燕至今還記得創新園第三個京外分園在浙江海寧剛剛成立時遇到的一件事。分園坐落在海寧皮革城內,緊挨著大大小小的皮革企業。一天,皮革城總經理打電話給分園負責人說:「你在嗎?我現在就過去。」見面簡單交談後就走了。隨後幾天,這樣的「突然襲擊」重複了3次。第三次再來,看到分園負責人坐在辦公室等候,這名企業老總感嘆道,「你們還真干啊!」於是,合作順利開啟。

顯實力

掌握地方產業升級整體解決方案

在王琪看來,校內的北服創新園是創新園的1.0版本,解決的是設計力量匯聚問題;位於雄安新區、崑山和海寧等產業聚集地的分園是創新園的2.0版本,解決的是產業實際需求問題。而即將在青島成立的第四家分園就是創新園的3.0版本,要提供的是城市轉型升級整體解決方案。

北服創新園青島分園坐落於青島市市南區地標性建築棧橋的邊上,這裡是青島最美的海岸線,寸土寸金,原來的業主是青島日報社。

王琪說:「將城市最寶貴的空間資源拿出來與北服合作,體現了青島市政府對時尚產業將給城市轉型帶來的積極影響充滿期待。而我們也為全校師生找到了一個更加廣闊的舞台。」

首屆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成為北服創新園青島分園的開幕大戲。大賽請來14個國家25所高校的49名大學生設計師,評委是來自15家知名企業的代表。在青島美麗的海岸邊,伴隨著炫目的燈光,數百套國際新銳設計的時裝在北服模特們的演繹下,給這座建築增添了無數道亮色。

和著明快的音樂,當著全場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設計師,王琪宣布,青島分園歡迎全世界設計師入駐,這裡不僅將成為設計師對接中國時尚產業資源的廣闊舞台,還將歡迎世界各地時尚院校與北服聯合培養人才。

「高水平、有特色、應用型是北服適應新時代社會需求創新發展的方向。」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馬勝傑說,「時尚是我們的特色,圍繞中國56個民族服飾文化和行業迫切難題的研究是我們高水平的指向,緊密圍繞全產業鏈實際需求開展科研和育人是我們的導向。實踐證明,這條路走得通。」(本報記者 施劍松)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20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2018-2019賽季中國大學生3X3籃球聯賽開賽
首屆中國紅色音樂文化論壇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辦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