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會迷戀腳、毛巾甚至屍體?|研究:戀物癖是變態么
原標題:為什麼有的人會迷戀腳、毛巾甚至屍體?|研究:戀物癖是變態么
KY作者/夏超
編輯/KY主創們
有人在家曬腳,一年就賺幾十萬。
每天早晨七點半,在加拿大一座名為安尼斯摩爾的小鎮上,傑西卡·古爾德會準時被鬧鐘吵醒。她下床沖杯咖啡,便打開Instagram查看粉絲們發來的信息和評論,並有選擇地回復。她還要想想今天要發哪幾張照片,思考要為哪些粉絲專門拍攝。
而傑西卡要發的不是普通的自拍照,不是服飾的產品樣照,而是自己的——「足照」。
之前,傑西卡厭倦賦閑在家的生活,想找些事情做,意外地看到一則招聘廣告:針對戀足癖人群的足模。傑西卡有些疑惑:「誰會對我的腳感興趣呢?」不過,她還是決定試一試。
在拍攝完一組專業照片並上傳網上之後,傑西卡很快取了藝名「Ms Scarlett Vixen」,因為她收到了「足友」們熱烈的反饋,開始正式接觸戀足癖群體。
最初,傑西卡對一些粉絲的奇怪要求非常疑惑和吃驚。她不知道原來看似普通的雙腳,在有些人眼中會有如此細緻的差別、會被如此陶醉、甚至有些扭曲地欣賞。一些人偏愛足弓,一些人更愛腳踝,另一些人則對腳趾情有獨鍾。有人要求她赤腳踩在灰塵上,有人要求她踩在食物上,還有人讓她將自己的腳精美裝扮,像一場角色扮演。
不過,傑西卡很地適應了這一切,努力思考如何利用照片吸引潛在的付費顧客。她會按照顧客的要求付費拍攝,還會出售一些周邊產品,比如自己的衣服、鞋子和足部飾品。現在,傑西卡以此為業,足不出戶就年收入55000英鎊。
當然,並不是所有戀足癖人士都會通過商業關係來滿足需求,有些人會偷偷摸摸做起令人不恥的事,比如搜狐新聞上就有這樣一條消息:「大連小伙街頭偷拍女性腳,網路出售私拍圖片視頻。」
有多位網友向大連當地媒體爆料,稱一位大連小伙曬出多組街頭偷拍女性腳照片和視頻,偷拍場所包括街頭、地鐵、商場、車站等。網友評論稱該小伙很可能有戀足癖。
不知道你對戀足癖是什麼態度?面對類似的消息,很多人可能都很困惑:為什麼有些人對腳、絲襪、高跟鞋、內衣都有這種特殊癖好?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心理和行為?這算不算一種病,是否需要治療?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戀物癖」。
說起戀物癖,最容易些想到的就是戀足。義大利曾有一項有關戀物癖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那些對身體部分有癖好的人中,戀足癖就佔了47%;而在對無生命物體有癖好的人中,與「腿」和「腳」相關的物品佔比分別為33%和32%。
其實,戀物對象的豐富程度遠遠超出常人的想像,下面就是一張總結性的戀物地圖:
即便不點擊進行放大查看,你也能從這張圖感受到戀物癖「水很深」,比如有些人喜歡在做愛時在自己或對方的身體上塗抹奶油、蜂蜜等粘稠物質,有些人喜歡買來巨大野獸的模型,躺在它的血盆大口中,想像自己被吞下從而體驗高潮。
汽車模型、文具盒、茶葉罐,這與看似與性毫無關係的東西都可能成為戀物對象。在某些戀物者看來,這些東西都帶有性的象徵意義。性心理學奠基人之一的靄理士曾在其著名作品《性心理學》中將這種愛欲象徵進行了分類,根據產生象徵作用的對象大致可被分為三類:
第一類:非生殖器的身體部分,比如手、腳、頭髮、分泌物和排泄物、氣味等。
第二類:無生命物體,比如手套、鞋子、長襪、圍裙、內衣等。
第三類:行為態度:鞭笞、暴虐、露陰癖、窺淫癖等。
現在,如果較為細緻地談起戀物癖,更多是指前兩類。在行為態度這一類中,BDSM已發展成一門相當豐富的性領域。
看到如此繁多的戀物情況,有些人可能會害怕:原來我們身邊有這麼多「變態」……確實,有性癖好的人並非少數,願意感受和嘗試某些性癖好的人更多。2017年,《性研究學報》有一項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在生活中曾嘗試過至少一項特殊性癖好。
當然,有戀物癖並不意味著「不正常」。在中國古代,很多人對於女性的腳都有著特殊的偏愛,雖然「女性裹足」是陋習,但並不能因此將之前的男性粗暴地歸為不正常。在現當代也不乏有戀足癖的名人,比如著名導演昆汀、流行音樂偶像貓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小說家托馬斯·哈代。
即便在戀物癖的早期研究中,性心理學家也沒有簡單地將戀物視為病態。比如弗洛伊德認為,性反常行為可能與正常行為同時出現,如果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在性生活中他尤其喜歡她穿上絲襪,這本身構不成病態;只有正常的性行為被徹底排擠和取代,才會被斷定為病態,比如這個男人對絲襪的偏愛已經完全超過了穿絲襪的人,他不再需要任何對象就能從絲襪上獲得性滿足,這在弗洛伊德看來才是病態。
如今,戀物癖是否構成精神障礙已有了更明確的診斷標準。在DSM-5中就有這樣重要的一項:「這種(因戀物對象而引發的)性幻想、性衝動或性行為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即便一個人對某個物體抱有常人難以理解的性迷戀,如果他沒有因此陷入痛苦狀態,生活也沒有因此受到損害,那麼戀物癖之於他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只是一種個人癖好而已。
迷戀某個物品,可能是「緣分」。
一位迷戀皮革製品的戀物者曾這樣描述:「那時一個人,看到了叔叔的新皮鞋。不知為什麼我突然被皮鞋的樣子強烈吸引。我走過去,聞著新皮革的味道,開始親吻,並舔起來。它強烈地喚起了我,我還體驗到了高潮……從那以後,我就開始迷戀上了它們。」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和動物行為學中被稱為「印刻」(imprinting),即人和動物會在特定的時期對某個行為模式或某種印象產生非常深刻的習得和認定,並將之長久地保留下來。如果這種印刻效應恰恰是發生在性行為上,一個人就很容易對某個物品或身體部分形成戀物癖了。
在神經科學領域也有相關的研究對這種解釋進行佐證。神經學家Daniel Amen解釋說,在人的大腦中有一片專門的區域有可能引發性戀物,被稱為「性喚起模板」。早期的性喚起經驗會為之後的性興奮留下特定的神經路徑,類似的經驗才容易使其感到興奮。這些神經路徑彷彿被烙印在大腦中。
從這種解釋來看,對一部分戀物者而言,他們與所戀之物的關係並非條件反射解釋中的那麼簡單,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旦「緣分」到了,擋也擋不住。
用以上理論,我們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迷戀別人的腳,但是為什麼戀足癖是非生殖器戀物癖中最常見的一種,而不是戀手癖、戀發癖?
有些人從兒童與父母的互動方式上進行解釋,比如兒童在剛開始學步的時候,最容易觸碰的部分就是腳和腿,從上面尋找某種依靠感。有時候,父母會主動用腳與孩子進行嬉鬧式的互動。這些方式的影響在成年之後可能會對戀足癖的形成起到促進的作用。
有人覺得,這是文化長遠的影響。在很多文化中,「腳」這個詞語一度是性器官的委婉說法,比如在《以賽亞書》中提到「腳毛」時,其實代指的是「陰毛」。
不僅在中國古代,女性向男性露出自己的腳帶有強烈的性意味,在西班牙同樣如此。一位18世紀的作家曾記錄,當時的西班牙流行著「女性不得將腳的任何部分裸露在外」的風俗,因為這種行為被認為是一種性挑逗和性暗示。
有趣的是,神經科學也發現了與此相關的研究結果。神經科學研究者Ramachandran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將腳與性聯繫在一起,是因為在負責身體部位感知的大腦皮層上,腳部和生殖器官的感覺皮層恰恰是緊挨在一起。
所以,當兩個部分的神經信號發生干擾的時候,一個人被觸動的明明是腳,但也可能獲得性刺激。正是這種生理結構,讓腳與性的關係被逐漸建立起來。
學者Louise J. Kaplan在研究戀物癖時,將自己的重心放在了這些行為背後的機制上。她覺得戀物癖對戀物者而言是一套心理策略,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防禦機制。她總結了戀物策略的一些原則,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戀物行為對戀物者究竟有什麼作用。
比如,為什麼有人會迷戀絲襪,甚於迷戀穿絲襪的人?這很可能是因為這個人在親密關係方面缺少令自己感到放心的掌控感。
當一個具體的人作為自己愛與性的對象時,這意味著對方有可能違背自己的意願,有可能離開自己,這種不確定性構成了一種壓力和威脅,而將自己的愛欲投向絲襪的過程,就是將曖昧不清的、未知的狀態轉變成一種可知的、確定的狀態,以此來減少失控的可能。
甚至,戀物也是對死亡恐懼的一種防禦方式。在極端的戀屍行為中,絕大部分人會認為,這些人非常膽大,不會恐懼死亡,但其實恰恰相反。戀屍者往往是那些內心深處對死亡充滿恐懼的人。他們通過戀屍,將死亡這種帶有神秘色彩、沒有物質本質的某種狀態轉變成了具體的、可觸可感的物體,通過迷戀屍體,他們似乎在死亡面前擁有了控制力,從而減少自身的害怕。
在他們征服屍體的時候,他們感到自身也征服了死亡。
不知道對戀物行為的這些分析,是否讓你對戀物癖有了更多新的認識?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和物品的關係擁有很多層次,戀物癖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在性這件事上,只要對於他人不造成傷害,其實都是一種個體對自己身體的自由權力。就如同前文所說,只要戀物癖好並沒有給自身帶來強烈的痛苦(出於自責或自罪的心理等)、也沒有影響到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功能,它都不應該被視為一種「疾病」。它比很多人想像中普遍。這就好像每個人愛吃的東西口味不同一樣。
特殊性癖好對當事人本身造成的傷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此產生的對自身的批判和懷疑,厭惡和否認。這種自我與自我的鬥爭可以造成嚴重的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是由於壓抑和不良的宣洩,產生違反社會常規的行為,比如偷竊、頭盔等等。
在這裡我們想告訴大家,戀物癖作為一種性癖好(sexual interest),事實上在形成之後是非常難以改變的。對於它的解決思路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方面:第一,可以培養多方面的性癖好,使得戀物癖變為多種性口味中的一種——而不是佔到決定性的統治地位。第二,通過和最親密的人逐步、漸次的溝通,把戀物行為囊括到兩人之間正常的性接觸行為中。
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才與他人開展戀物行為,應該是一個行為的準則和底線。
另一方面,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情況下,我們也應該對他人的性口味更為中立——我們值得擁有一個更多元、更自由的社會。試著回想自己偏愛的某本書,回想自己喜愛的一副耳環,或許我們對戀物行為會有更開放的態度。
最後請你投票個票:
References:
Colley,A.(2017).Model makes £55,000-a-year by posting bizarre pictures of her FEET to thousands on Instagram.mirror.
Freud,S.(1927).Fetishism.Miscellaneous Papers,198-204.
Griffiths,M.D.(2014).In Feet First.psychologytoday.
Habermann,A.(2016).The psychology behind sexual fetishes.sovhealth.
Houlis,A.(2017).Inside the Instagram sex industry.cosmopolitan.
Kaplan,L.S.(2006).Cultures of Fetishism.Palgrave Macmillan,5-9.
Lehmiller,J.J.(2012).Sex Question Friday: Why Do Some People Have Fetishes?.lehmiller.
Perry,P.(2017).Are Sexual Fetishe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bigthink.
大連生活(2016).大連小伙街頭偷拍女性腳 網路出售私拍圖片視頻.搜狐網.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2015).《性學三論》(徐胤 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靄理士(1999).《性心理學》(潘光旦 譯).商務印書館.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贈票】熱愛精神分析的小夥伴看這裡:北、上、深、杭、漢、寧六大城市的CAPA年會喊你來
※「因為失無可失,所以不用患得患失」 | KY小姐姐的小閑話系列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