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檯面越大,寶石不一定越值錢,便宜又顯大的寶石很可能是陷阱……

檯面越大,寶石不一定越值錢,便宜又顯大的寶石很可能是陷阱……

原標題:檯面越大,寶石不一定越值錢,便宜又顯大的寶石很可能是陷阱……


不知道寶迷們平時挑寶石的時候,最在意寶石的哪方面呢?是顏色?火彩?還是大小?


我想,大多數女人都喜歡看起來又大又閃的寶石吧?



而一顆寶石看起來到底夠不夠大、夠不夠顯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它的檯面,可以說,檯面是整顆寶石的「門面擔當」。


△紅寶石最上面的八邊形,就是它的檯面


檯面越大,寶石看起來越闊氣、越壕,那是不是代表著,檯面越大的寶石就越值錢、越漂亮呢?答案還真不一定……


一、檯面越大,寶石越重?


01


檯面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一顆寶石由這5個部分組成:檯面、冠部、腰部、亭部和頂尖



雖說這5個部分都非常重要,但寶姐覺得,檯面的重要程度是更為靠前的:因為我們判斷一顆寶石的好壞,第一印象肯定很重要,而檯面就是整顆寶石的「門面」。


△不管是哪種寶石,「門面」肯定是最完美的部位


在切割過程中,工人們肯定要保留最完美、最漂亮的部位做成檯面,要是檯面上就有明顯的瑕疵缺陷,那寶石的整體質量肯定高不到哪兒去。


02


檯面越大,寶石越重?


雖然大檯面的寶石的確看起來很大,但寶石的重量可不能光靠檯面的尺寸來衡量,而是要綜合檯面和後面的「屁股」(也就是寶石的亭部)來看。


有些時候,工匠為了讓寶石看起來更大,會把寶石切的比較薄,這樣的寶石看起來是挺大的,可實際上重量卻遠沒有視覺看起來那麼重;



△圖片里兩顆紅寶石看起來差不多吧?實際上,兩者相差足足有1克拉


而有時候,在切割過程中,工匠為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寶石本身的重量,會儘可能保留亭部的尺寸,尤其是大克拉的寶石,沒有人會捨得為檯面漂亮而放棄重量。


這也是很多時候,那些拍賣場上超大克拉的寶石,明明肉眼看起來尺寸不大,可重量卻遠超過我們預計的原因。


△曾經拍出345.8萬美金的藍寶石,看起來尺寸一般,其實足足有42.48克拉


二、大檯面VS「大屁股」


誰更值得買?


不少寶迷在買珠寶的時候,都喜歡挑大檯面的買,誰都不願意花了同樣的錢,結果買回去的寶石看起來卻比別人小了一整圈吧~不過,檯面真的越大越好嗎?


01


大檯面的好處:


大檯面的寶石優點相當簡單粗暴:顯大。在相同重量的寶石里,大檯面的寶石看起來明顯更大氣,更討人喜歡:畢竟在同樣價格的情況下,顧客肯定更願意買看起來大的那顆。



02

檯面過大的缺點:


當然,有利就會有弊,大檯面雖然顯大,但它也有不少缺點:


1顏色不好:


不少大檯面都是以犧牲整體厚度為代價的,跟正常寶石比起來,它們明顯要薄不少,這樣的寶石顏色上看起來會比較淺,沒有厚底寶石那麼濃郁鮮艷。



2火彩差


不知道寶迷們平時有沒有發現,那些火彩好的寶石,一般檯面都不會太大,而想要檯面特別大,肯定得犧牲一部分火彩,可以說是大檯面跟強火彩不可兼得,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火彩的產生,全靠寶石表面的切面和內部折射光線,火彩好的寶石,看起來閃閃發亮特別好看。


為什麼小檯面的寶石容易閃呢?因為小檯面更容易聚光,內部能折射出更多的火彩,看起來就比較閃;


而大檯面的寶石,表面聚光效果本身就沒有小檯面好,要是厚度也很薄的話,太淺的寶石「屁股」很難折射出太多的火彩,火彩自然就比較差了。



所以,想要大檯面的寶石也有不錯的火彩,那寶石的後面「屁股」的尺寸也得跟上,也就是說,只有檯面跟深度成正比,寶石才能又大又閃~


3容易漏底


大檯面的寶石還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容易漏底。什麼叫漏底呢?就是有些寶石看起來,底部好像缺了一塊似的,不像正常寶石底部那麼「實在」。



△右邊的寶石雖然大,但是漏底了


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大檯面的寶石容易漏底呢?其實,漏底跟檯面的大小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只不過,有些人在處理尺寸偏薄的寶石時,為了追求賣相,會不顧寶石整體的尺寸比例,只保留大檯面,這樣的寶石整體看起來特別薄,光線射進去就散掉了,根本不能反射回來。


由此,就造成了肉眼看起來,寶石下面就好像缺了一塊的現象。


總結:


從視覺角度來看,大檯面的寶石賣相和佩戴效果更好,可是這不代表檯面越大就越值得買。


一顆理想的寶石,檯面的大小一定要跟深度有合理的比例,千萬別為了貪便宜,被忽悠買下那些檯面雖然大,可厚度卻非常薄的寶石!



三、這4種切割最顯大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既想寶石戴著顯大,又不想買到漏底、火彩不好的寶石,該怎樣去平衡呢?


其實,在厚度差不多的情況下,有不少切割方法都特別顯檯面大,如果喜歡大檯面,不妨多多選擇這幾種切割方式的寶石呀~


01

祖母綠切割法


這種切割方法,原本是專門為祖母綠而發明的,因為祖母綠是公認的最難切的寶石之一,不僅硬,而且還脆。



為了最大面積地切出祖母綠,同時又不讓祖母綠受到損傷,人們才發明了祖母綠切割法,後來,這種切割法不再局限在祖母綠上,而是用在了越來越多的彩色寶石上。



這種切割法把寶石的四個角給切去,讓寶石的檯面呈現出正方形或者長方形。同時,在檯面的下方,會有幾排平行的切面圍繞著,讓檯面看起來更飽滿,面積更大,看起來的確顯大~



02


雷迪恩切割法


如果喜歡特別閃的風格,可以試試雷迪恩切割法,它可以算是祖母綠切割法的明亮版,但是要比祖母綠切割法多了許多小平面,從而能折射更多的光線,既保證了檯面尺寸,又能讓寶石看起來更閃更亮。


03


公主式切割法


也叫方鑽切割,底部的切割方法跟圓鑽很相似,足足五十多個切面讓公主式切割的寶石看起來非常閃;外表看起來四四方方,簡約又大氣,從視覺上要比同等重量的寶石大不少。



04


梨形切割法


如果不喜歡方形切割的話,也可以試試梨形切割(也就是水滴形切割)的寶石,這種切割方法可以說是相當物盡其用,既能最大程度保留住寶石的重量,又能讓寶石擁有看起來比較大的檯面。



作者:大貓

雖然寶石檯面大的確夠氣派、有面子,不過寶姐最後還是要多一句嘴,千萬不能只顧著檯面的尺寸,而忽視寶石的厚度,比例合理的寶石才最美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一堂珠寶課 的精彩文章:

手鐲嫌大怎麼辦?撞出紋裂咋處理?戴翡翠的這3條小技巧趕緊收好~總會用得上!
最適合東方女人佩戴的5款「含香」手串,比西方的香水高級多了!

TAG:每天一堂珠寶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