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職場成長有限?因為你不會提問
自從開了微信社群,每天我都會收到非常多的提問。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人在提問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是在提問,而是在傾訴或吐槽。
比如有一個讀者,他是這麼描述問題的(友情提醒,以下文字較長,若無耐性可直接跳過):
良計你好。在事業單位的我,在管理類相同的崗位上,我與另一部門的同事互為搭檔,工作內容相互有交叉。
搭檔資歷比我老,職稱比我高,但是不願意做事。不止是不願意做,還不願意想,因為有想法就會讓自己有行動。
你提出的每一個工作設想,都會被「好難的」、「做不到的」等名目被駁回,甚至於在領導面前,該同事也保持了一貫風格。
以致於,領導把所有的工作推進都放在了我的身上。即使是同事那個部門應該負責的工作,領導也是問我推進情況如何。
矛盾點在於,我必須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會有可能去思考搭檔的工作開展突破點。因為不是本部門的工作,所以具體的開展,肯定需要搭檔的共識才能進行。
幾次被懟回來之後,我究竟還管不管同事那一攤子事,不管的話,領導會問責(這個問責感覺很不對路,但是現實就是這樣的);去做相關的,又覺得自己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求良計給一個能繼續積極,但是又不越界的處理方式或者心態吧。
這麼一大串文字,核心只有最後一句:
如何用積極的方式來處理這段工作關係?
而前面所有的鋪墊和背景文字都是為了引導到這一句話上面來。在邏輯上這是對的,但在提問方法上這是錯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會給聽問題的人造成信息干擾。
比如我剛看到這個問題時,一開始以為是工作責任劃分不清的問題,看到中間以為這是領導偏心的問題,直到最後才知道,噢原來這是一個如何處理同事關係的問題。
這個過程中,我在腦海中已經跳躍了三個不同的領域,內心無數次地在吶喊:
親,你究竟想問什麼問題?
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低效的溝通方式。耐性不好的人,早就關電腦走人了,耐性好的人,也會被這一頓彎彎繞繞弄得夠嗆。
在職場中,看一個人夠不夠聰明,從他提的問題就知道。會提問的人,往往在職場上能夠成長得更快,因為他們懂得如何高效溝通,避免無用功。
接下來,我分享一些高效提問的原則和技巧,希望能在往後的工作中幫助到大家。
不要用講故事的方法去提問題
我們都喜歡聽故事,但講故事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提問上。因為講故事和提問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溝通方式。
講故事,要的是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它需要用文學技巧來進行鋪墊,設置懸念,甚至設計情節反轉,最後讓聽眾獲得跌宕起伏的情緒體驗。
而提問題,要的是言簡意賅,直戳要害。它是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最想要的答案。
一個百轉千回,餘音繞梁;一個直抒胸臆,有的放矢。
我們看迴文章開頭那個例子,這就是典型的用講故事的思維來提問題。
這位提問的朋友,開頭先交代背景(和另一個同事搭檔,工作有交叉);接著交代了矛盾(同事不願意做事,喜歡推給「我」做);
然後繼續交代困境(連領導也以為所有工作都要「我」來做);
最後還強調了自己的內心思考(我覺得怎麼做都不對)。
這是一個按照事情的起因,發展,高潮,結束的邏輯陳述。一旦用這種方法去溝通,對方自然就將大腦接受信息的模式調為「聽故事」狀態,而不是「解決問題」。
而我們大腦在接收信息時,會對信息情景進行錨定。一旦進入到某一特定情景,思考也會切換到適合這種情景的模式。一旦想要切換回來,就需要花費許多的精力成本。
打個比方,就好像你一開始在看一出喜劇,本想著放鬆心情笑一笑。
結果看到中間你發現這是個燒腦懸疑片,這時就會想是不是前面錯過了什麼重要細節,甚至重新切回去再看一遍。
這時「我在看喜劇,可以放鬆大笑」的這個情景設定,就要切換成「這是懸疑片,我要聚精會神」。
同理,我們在提問的時候,要讓對方一開始就對問題進行正確的「情景錨定」,提前讓他在腦海中準備相關的解答思路,提高問答效率。
倘若對方根據情景錨定,一開始就判斷出這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後面也就節省了無效的溝通精力。
那麼還有哪些高效提問的原則和技巧呢?
※接了Offer,臨上班又不來了,有責任嗎?
※蔡康永:我過早地見識過說話的力量,帶來了世俗的獎勵
TAG:LinkedIn |